3.有钱就没问题
扶乩没有得到老天爷的祝福,反倒遭了诅咒,崇祯皇帝当然不高兴,愤然拂袖而去。
当然,他不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相反,他把内阁大臣都带走了!
为什么带走他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这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当然要召集大家想办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
当时开会的大臣中代表人物主要是内阁首辅陈演、内阁大臣蒋德璟、魏藻德、李建泰等。
之所以列举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出众,值得表彰,而是因为他们基本算是“占着茅坑拉不出屎”的无能之辈;另外,列举这些无能之辈,也是为了从侧面说明,崇祯皇帝想让他们出谋划策,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
所以,这次开会,过程非常简单。首先,崇祯皇帝简单地概述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地说:明白,明白。
然后,崇祯皇帝表扬了在座的人,夸他们都是忠君爱国的能臣;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地说:过奖,过奖。
最后,崇祯皇帝鼓励大家开动脑筋、献计献策;大臣们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地说:没钱、没钱。
原话是这样的:库藏久虚,外饷不至,一切边费刻不容缓,所恃者皇上内帑耳——翻译过来,不就是没钱嘛!
国库没钱,所以发不了军饷;发不了军饷,所以没人帮你打仗;没人打仗,光我们这群人在这里瞎琢磨,有屁用!
所以,没钱才有问题,有钱就没问题。
陛下您如果想解决国家的问题,那您就得先解决钱的问题。怎么解决钱的问题?
大臣们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皇上的内帑。
皇上的内帑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皇上的私房钱!
大臣们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国库没钱,陛下您既然存了私房钱,那就先拿出来应急吧。
崇祯皇帝忙活半天,又是动员又是鼓励的,最后却得到这么一个回答,当场他就哭了。
当然,他不是急哭的,也不是气哭的,而是装哭!堂堂大明天子,为什么装哭?
因为他没有私房钱,或者说,就算他有私房钱,他也不想拿出来,他知道,不管他拿出多少私房钱,大部分都会装进这些大臣口袋里。
另外,他哭还因为他知道对面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富得流油,只是不愿意把钱拿出来为君分忧。
所以,他必须哭,哭给他们看。一是让他们知道,朕真的没钱;二是让他们知道,朕现在真的很困难,很需要有人站出来帮助自己。
大臣们似乎也知道这些原因,所以,崇祯皇帝一哭出声,大家伙就赶紧跪下来,低着头,既不安慰也不开导,由着他哭。
崇祯皇帝拿他们没辙,一边哭一边继续问他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大臣们完全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人回答。,
意思很明白:有钱就有办法,没钱就没办法!
崇祯皇帝彻底没辙了,既然这样,那就散了吧,再聊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1644年正月初一,大明王朝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就这样以一种敷衍的方式结束了。
也就在这一天,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李白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改元永昌。
如果当时崇祯在他开会的时候知道这些事情,那么,他召开的这次内阁会议,不知道还会不会以这样一种敷衍的方式结束?
二、大逆不道的挑战书
历史是公平的,因为它对所有人都不公平!
对崇祯来说,他不是一个亡国之君,因为他比万历更加勤勉,比天启更关心朝政。可是,大明王朝偏偏在他任期间灭亡,这实在是太讽刺、太不公平了!
对李自成来说,他原本只是一个草根,好不容易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最终却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这实在是太折腾、太不公平了1
1644年的历史钟摆,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来回折腾!
1。面临亡国之祸
163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皇位空悬,引出多尔衮、豪格等贝勒争权夺位,原本形势紧张的辽东战场,因此出现了短暂的太平岁月。一直为辽东战场和西北民变殚精竭虑的崇祯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解决西北农民军的问题。
可是,还没等崇祯皇帝想好解决办法,西北那边却传来噩耗——李自成已经为“北上夺京”制定并实施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舆论宣传。正月初一,李白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同时发布诏书和《讨明檄文》,历数明朝弊端,明言三月十日决战,欲与明朝争天下!
第二步:先锋出征。正月初三,李自成派遣他的好兄弟,农民军的二当家、大顺朝的权将军——刘宗敏,率领两万精锐作为先锋,为其北上之路扫清障碍!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