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哥(陈光标)是胡淦波敬佩的“中国好人”之一,这并非笔者追慕他“中国首善”“亚洲首善”等诸多光环,也不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裸捐”财产的人,而的的确确是被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感动。标哥真正做到了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企业家的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不要只流着利润的血液,做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感情、有灵魂的企业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向陈光标学什么》共分为六篇,分别从标哥的创业、财富观及他的慈善创新观、环保创新观、营销创新观,还有从他的亲子教育的智慧深入解读与全面透视。
标哥(陈光标)是胡淦波敬佩的“中国好人”之一,这并非《向陈光标学什么》笔者追慕他“中国首善”“亚洲首善”等诸多光环,也不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裸捐”财产的人,而的的确确是被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感动。
《向陈光标学什么》共分为六篇,分别从标哥的创业、财富观及他的慈善创新观、环保创新观、营销创新观,还有从他的亲子教育的智慧深入解读与全面透视。《向陈光标学什么》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故事中藏道理,理论中显智慧,从各方面多角度向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亚州首善”陈光标的形象。
坚持源于兴趣
对小孩子来讲,要想让他们坚持做一件事情,关键的是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孩子没有坚持下来,千万不要去批评他没有意志力,而是要从兴趣的角度去想原因。一般来讲,孩子做的事情,如果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参与,并能经常得到奖励,同时劳逸结合,就会有兴趣,也容易坚持。家长不妨多在这方面想想办法。
为孩子设置能达到的日标,在孩子达到目标的时候,给予他鼓励,让他收获成就感。再根据当时的情况,设定更高一级的目标。千万不要一下子把目标设定得过高过大,当孩子经过尝试屡屡失败时,就会渐渐失去了坚持下来的动力。
父母以身作则
想让孩子成为管理情绪的高手,父母就要学会以身作则。既不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彼此指责,也要避免把孩子当成出气筒,莫名其妙的打骂。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情绪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孩子们不经意地会用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讲,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他们常常容易激动,为了避免激动情绪惹出祸端,家长要有意识地提前教给孩子一些管理情绪的高招。比如说,遇到什么事情表达出来,而不是闷在心里,通过运动或是艺术爱好来宣泄积压的情绪。千万不要觉得情绪管理是孩子生来就会的,有意识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
在大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压力,在孩子那里很可能是一座大山,这是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狭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又比较单一。所以,作为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孩子遇到想不开的事情,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承担压力了,可以避免孩子因为不堪重负而出现偏激行为。
困难中的历练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明白,即使你有雄鹰的翅膀,也无法永远将孩子呵护在羽翼之下。与其过分保护,不如放手让他们去经历。经历过困难的孩子,会把困难视为人生常态;面对困难时,也会积极应对,而不是见了就跑,更不会沦为啃老族。
苦不苦,是需要体验的。有条件的话,多带孩子到贫困山区走走,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出于一种好奇心,乐在其中,但是坚持不了几天,他们就会怀念优越的生活了。这个时候,父母的就要因势利导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可贵,自己应该珍惜生活,并伸出友善之手,帮助那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生活条件贫困的小朋友。
当孩子犯了错
大人之所以是大人,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大,也因为经历的事情多。所以,很多在孩子看来解决不了的难题,如果能得到大人的支持,就会很轻易地解决了。家长一定要乐于给孩子提供这种支持。帮助他一起分析错误,寻找方法,孩子会取得显著进步。
孩子打碎了碗,可能是想帮着妈妈做家务;孩子弄湿了沙发套,可能是因为想把上面的污渍洗干净;孩子打碎了暖瓶,可能是他想帮着客人倒杯水……“糟糕”的结果并不等于糟糕的动机。P193-194
笔者记得在2012年的3月5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大家都亲切地管他叫标哥),他结合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怀念雷锋》的文章,其中就暗含了当代的我们要学习雷锋什么的话题。标哥在文中写道,我们要学习雷锋吃苦吃亏的精神、奉献大爱的精神、创新向上的精神,这也是“雷锋精神”的高度概括。那么今天,在企业界真正有几个学到“雷锋精神”的精髓呢?因为只有做到了,才是真正的学到。放眼看看中国的富豪,笔者发现有“雷锋精神”的个人“品牌”,真的不多。标哥真干实做,说到做到,可谓真正得到了雷锋精神的精髓。所以,笔者称他为:中国当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不愧为“雷锋传人”。
标哥是笔者敬佩的“中国好人”之一,这并非笔者追慕他“中国首善”“亚洲首善”等诸多光环,也不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个“裸捐”财产的人,而的的确确是被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感动。标哥真正做到了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企业家的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不要只流着利润的血液,做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感情、有灵魂的企业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哥极具超前意识的道德人生观、财富事业观、慈善创新观、环保创新观、营销创新观,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向标哥学习的。就拿慈善与环保来说,他可以说是中国慈善创新,环保创新的领路先锋人物,而在网络杂志媒体上看到的却是对标哥的争议非常多,各种声音充斥于耳,如“暴力慈善”“高调议政”“赠房炒作”“雷锋作秀”等词汇几乎成了很多人评说标哥的口头禅了。而标哥的心态是,自己的路自己走,由人说去,所谓是非任人说,功过盖棺论。笔者此时想到中国的一句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人做事要慎行少语,要审思善察,对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笔者在这里就有个小小的提议,对于那些不了知真相实情的人们与其在那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而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倒不如用那个空时间闲工夫反观一下自心,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他,以感恩的心态宽裕他,以学习的心态融入其中,反而能让自己得到的更多,成长得更快。这个世间最难得的是尊重与被尊重,理解与被理解,感动与被感动。这样说来,我们现在真的是需要“读好书,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的时候了,那么现在笔者编著的这本《向陈光标学什么》就是我们要读的好书,它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相伴的良师益友。如我们大家都能像标哥一样存一颗好心,说一些中听的话,用自己的真心,拥有一种像标哥一样去争做“中国首善”的“傻子精神”,发一个善愿,再把标哥的优秀事迹,感人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去,这同标哥一样也是一种做好事的行为,行善积德,何乐而不为呢?《弟子规》上就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善相劝,德皆建”,如能这样,德行天下了,整个社会不就和谐了吗?雷锋在1960年8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50多年过去了,今天重读《雷锋日记》,重温他那一心向着党、向着人民、向着国家的“傻子”精神,仍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什么东西最缺?就是雷锋式的“傻子”精神,陈光标式的“傻子”精神。有人说,我们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德!我认为有道理。德者,道也,心也,善也。老子日:“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作为一个有能力有良知的企业家,回报他人和社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慈善就是回报社会的最重要的形式。
财富无常,而仁德永恒,所以有财,须及时行善。花钱是智慧,标哥就是一个懂得花钱的人。什么样的财富是属于你的?济群法师就曾开示说,世事无常,放在银行里的钱很可能明天就是别人的了,只有布施出去的财富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有些富豪迷恋收藏,结果呢,收藏了一辈子古董,老来却为此烦恼。这些东西貌似很有价值,可是在生死面前,除了让你纠结不舍,实际上却一文不值。
为富不仁者耻,好善乐施者荣。有些富人却想把自己的财富留给自己的后人,这个有用吗?看看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他们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司马光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遗金于子孙”,你留金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遗书于子孙”,你留一些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所以你看我们的祖先,他们想的是什么?积厚福,积阴德,庇荫后代,所以才有今日我华夏炎黄子孙绵延几千年不断。由此皆知,该留给“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些什么,大家就心中有数了。标哥说,我们应该留给子孙的是一种吃苦精神、创业精神和吃亏精神,吃亏是福。非常感恩标哥诸多的闪光点留给我们学习和反思,我想,我们的“福二代”就真的有福了,标哥——是中国“福二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当前,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们的梦想不外乎就是使自己的生活还有周遭的人们都一起过上快乐开心幸福的日子,这个梦想不就是标哥“让每个人奋发有为”“让中国成为超级慈善大国”梦想的最好注脚吗?
我想,本书的出版与传播也能在这条通往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上,以标哥为学习的标杆,让每个中国人都能读好书,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个有心人,传递正能量!
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标哥向社会发自内心的道德呼唤,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慈悲之心、常怀进取之心、常怀谦卑之心。“我们每个人好比是一滴水珠,只有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才能成为汪洋大海。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有大有小,做好事的心却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约定:每天做一件可以帮助别人的力所能及的小事——我相信,我们就一定会梦想成真,共同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社会。
胡淦波
2013年10月于东莞
当我向标哥表明有意要写一本有关于他的书的时候,标哥表示非常乐意并希望共同来完成,让这本书能在读者面前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标哥形象,同时,让更多的人可以从标哥的身上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巨大的鼓舞。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结缘的心赢得朋友。这个世间最难得的是尊重与被尊重,理解与被理解,感动与被感动。这样说来,我们缘分到了,就缘于这本书——《向陈光标学什么》。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标哥对于这本书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特别是决定要写本书的第一时间,标哥就让其助手整理出他先前出的书、录的碟,还有他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用航空快邮了两个大大的包裹给我,基本上关于标哥的各种相关备查资料我都已齐备了。当本书第一稿出来的时候,标哥就利用出差时间,用在旅途奔波中的碎片时间来完成对书中每一个细节的核实,还有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丝不苟地对本书进行了再三的校对,大到一个重要数据的核实,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轻易错过,这源于标哥及他领导下的团队对这本书的态度。我相信,这种力求精确和完整的描述,让这本书的真实性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史记·陈光标列传》的文章,其中对标哥有这样的描述:“虎颌环眼,有燕赵风骨。”如果再仔细看,他最有特点的是他的眉毛——浓密而桀骜,乃异人之相也。前一阵子,有媒体又把他封为中国现代四大美男之一,而给他却排在第四。对此,标哥有介意也不介意,他很幽默地说:“香港有本面相学的书,他们拿我做封面,上面说我眉毛长得好、鼻子长得好、嘴巴、下巴、耳朵都很好,我这张脸哪里都那么好,放在一起组织得也很好,你们说,我当然是第一美男了……”,听了他的解释,大家都笑作一团。
我发现标哥是一个最能制造快乐,给人带来快乐的人。他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你,所以我们做人就要像标哥一样做磁,而不要做铁,因为只有磁才能吸引铁。因为敬仰标哥,因为因缘具足,4月12日,我来到了标哥的南京公司,其间受到了他公司同事们的热情接待,甚是感激。特别是在参观标哥的荣誉室时——中国首家荣誉博物馆,当时那种心情,那种崇敬,那份感动,无以言说:标哥为何让全世界的人为之感动,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那是一间近百平方米的展厅,展厅的四周悬挂或摆放着密密麻麻的锦旗、奖状和奖杯。展厅的正中央,是标哥最看重的荣誉,摆放着他最珍贵的宝贝,其中有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证书、“全国道德模范”证书和绶带、“中国绿色低碳第一人”证书,还有他曾传递过的奥运火炬等。
标哥说话不多,他对我说,截至目前为止,标哥累计捐款额高达18亿元,荣誉证书4300多本,哈达26000多条,锦旗31000多面,还有30多个麻袋装着全国各地的求助信。听了这一组数据,不知读者朋友们作何感想?
有道是不可思,不可议,写标哥是困难的,评论他更是吃力的。标哥说,荣誉是一种责任,荣誉更是一种使命,让我们细细反观这荣誉的背后,则可见标哥誓做好人要信守一生的那份厚重。
我一直认为,标哥是一位巨人,是一个超人,他超越了众人,超越了自己,超越了常人境界。这样一种大胸怀,大魄力,给了我们什么思考?与其说他是一面镜子,不如说他是一座丰碑。我们无法从他那里照出我们自己丝毫半点,我们只有仰视他在天地间镌刻的人格与魄力的丰碑。面对标哥,我们只有崇仰,所以,我们只能说:标哥是民族的脊梁,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很多人都想从他言语中试图解读标哥的个人信仰问题,有些人说标哥信基督教,有些人说他信佛教,其实不管标哥信什么,这个已经不重要了,而笔者以为标哥就坚信一个字一善。《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标哥把这句话都印在了他推出的“陈光标好人暖茶”瓶盖上了,可见他用心良苦呀。那么,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这一点,中峰老和尚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有益于他人是善,有益于自己是恶。有益于他人,纵然打人、骂人也是善;有益于自己,即使敬人、礼人也是恶。所以说做的善事,利益他人者是公,公就是真善;利益自己者是私,私就是假善。发自内心的,无所求而为之,那就是真善。
标哥这些年来,创业路上磨难多,一路慈善一路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日本大地震、四川雅安地震,几乎每次大灾大难降临的时候,标哥和他的团队都冲在了救灾的第一线。从低碳环保到爱心捐赠,再到冲锋战斗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从个人学雷锋做好事,到倡导并影响了一大批爱心人士,标哥的所作所为,就是一次没有终点的长征。他的行为深深地震醒了成千上万的国人,他在用自己真实的实践,在人生舞台这个大戏场上,把所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最集中、鲜明、浓缩的给我们在做真实的表演,唱人所不能唱,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什么力量的驱使?这就是向善的力量!标哥施恩不图报,与人不追悔,扶贫济世,自得心开,如果我们大家把他这种心志推广开来,让智慧照亮世间,让善良感动善良,则人人向善,人人获福,那我们的国运,哪有不兴旺之道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