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华沉浮录(5)(精)
分类
作者 董桥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英华沉浮录》六卷是董桥1995至1997年在《明报》的专栏文字。这六卷本依内容分集,於每篇文末加上原来写作的日期。

作者说他相信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句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相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本书是第5卷。

内容推荐

董桥的文字,蕴藉有致,短短的小品,却有悠长的回味,炎炎夏日之中,简直有清心的妙用。六卷本《英华沉浮录》设计精致,有醇厚之感,与董桥的文字相得益彰。

《英华沉浮录》的文章曾引起香港朝野的注意,连上海的报纸也在陆续选刊。作者希望在安装了空调设备的现代书房里,依然会有一盏传统的明灯照亮文稿。新和旧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多少前朝旧宅的深深庭院里,处处是花叶掩映的古树。本书是第5卷。

目录

毛泽东会写信

语文竟是那么希腊

赫胥黎怕堂皇空洞的字

亲爱的税务局长……

王浑妻子调皮

“批改作文,不要多改”

文字美食家

秋雨、心香等三段

夜读琐疑

小声日:“是邓拓!”

高明的指点

储大泓先生的来信

貂蝉可畏外五段

文人译笔清赏

浅浅的歌词,深深的感动

“此何物耶?一东西耳!”

财政司的智商真那么低吗?

搞什么文字推理!

是Dong Jianhua才对

一封回信

圣诞政治食谱

点起正月半的花灯

“你的不来使我断电”

公务员事务司的中文信

“别开生面的自杀”

黄星华的中文文章

等待更多知名的真学人

把法治精神译成中文

张五常论文章清楚

霍英东先生的春天

开封的槐树,茅盾的霜叶

老教授那本小册子

文绉绉的广东话

告诉他们:上图书馆去!

别忘了中文有个“了”字

语文的情网

飘着淡淡的麝香和琥珀

教育署《强力指引》小议

王永平先生的来信

“常老师早!”

与文字的斗争

伦敦公园清谈

搞好语文不必花大钱

“学问存放在东京”

明镜高悬下的中文

榆树沟里的新闻记者

文字轮回六道中

Your ‘un-obedient’servant…

“我们偏偏不肯认命”

人文教育的博雅品味

“胴体”原是“屠体”

元帝岂可戴绿头巾!

“没有我你冷不冷”

新闻记者十条指南

庄严的演词,庄严的中文

李国能那一株玫瑰

再看那“神圣的胴体”

是跟国语接轨的时候了

人道是伤春悲秋不长进

媚香楼里的捉刀人

别了,教人脸红的文章

告诉我翡翠有多绿

陈方正的中文进化论

“言而至此,再无言矣”

给自己的笔进补

有“你”就该有“娥”

别再妨碍创作了

说文、解字

解读鹤窠

尊敬通晓中文的外国人

调皮的语言

教育不是革命战斗

文字下酒,吃得风流

公文救命

连胡先生都要请人过目

“母病速归”的存在价值

他们就这样长大了

译事漫议

说得体

大胡子林肯的传世演词

一种解释,一个看法

顺治皇帝苦读中文吐血

试读章节

毛泽东白话文写得漂亮。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致胡乔木的一封短简说:“乔木同志: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为灭血吸虫而作。请你同《人民日报》文艺组同志商量一下,看可用否?如有修改,请告诉我。如可以用,请在明天或后天《人民日报》上发表,不使冷气。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诗中坐地、巡天、红雨、三河之类,可能有些人看不懂,可以不要理他。过一会,或须作点解释。毛泽东,七月一日”。胡乔木一九四一年当毛泽东的秘书;五○年起当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信中文字简洁得很,又有气势。白话信写成这样,值得学习。宣传诗是指《送瘟神》七律二首,拖到十月三日才见报。诗有后记,说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云云。诗的序文则用文言写:“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他的文言也可诵。这两首七律的第二首开句是“春风杨柳万千条”。记得当年陈之藩先生告诉我说,他有个在大陆的朋友喜欢毛的诗,陈先生也说对毛只喜欢诗,但他认为“春风杨柳万千条”是整句抄来的,不是杨万里就是范成大的句子。旧诗偶借古人一句其实也无所谓,但捧毛诗的人不可不知,免得捧胡涂了。陈先生于是到哈佛图书馆去查,范成大的集子给人借走了,杨万里的集子在,他一句一句的找,找不到,却发现杨万里的诗句句法很特别,唐诗中绝对没有,比如“山不人烟水不桥”。真好玩。

香港三联书店刚出一部《毛泽东诗词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繁体字精印,有作者自己做的注释,附录刊出毛泽东关于诗歌的七封信,加批语、引言、后记、谈话等五篇。书中五七年三月十一日写给李淑一的信谈到杨开慧,说“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对她怀念甚深。“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这两句话里的“的时候”和“时”,读来很嫌累繁,删去更好。

五七年一月十二日给臧克家和几位同志的信谈到“《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其实毛泽东向来偏爱古典诗词,对词学尤其下过功夫;白话新诗他是看不上眼的。给陈毅的信上说:“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这完全是内行的见识。郭沫若那些白话诗怎么看得下去?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