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瑾、朱卫斌、马琳、费立明编著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本着理论以够用为度,重在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原则,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做了修订。第二版的内容除了介绍16位微型计算机的原理之外,对32位以上的CPU以及微型计算机常用接口技术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内容,介绍了常用接口芯片的原理和应用。每章都配有思考题、练习题等,还配以实验实训等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能够锻炼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因此,本书特别适合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
张晓瑾、朱卫斌、马琳、费立明编著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中的CPU;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输入输出及中断技术;总线;并行接口;串行接口;计数器和定时器:A/D和D/A转换;实验和实训。每章均有例题和练习题。本书教学时数60至80学时,不含实验。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经修订后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突出应用,较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电气、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学校的教材,还可供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微型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1.1.1 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1.2 数制的转换
1.2 二进制编码
1.2.1 二进制编码
1.2.2 二一十进制编码
1.2.3 字符编码、字型编码和字节
1.3 二进制数的运算
1.3.1 原码、反码、补码及补码运算
1.3.2 逻辑运算
1.3.3 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4.1 概述
1.4.2 微型计算机系统
1.4.3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
习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中的CPu
2.1 CPU的基本结构
2.1.1 运算器
2.1.2 控制器
2.1.3 内部寄存器组
2.1.4 指令在CPtJ中的执行过程
2.2 8086/8088微处理器
2.2.1 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2.2.2 8086的寄存器结构
2.2.3 8086的存储器组织
2.2.4 8086的I/0组织
2.2.5 8086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
2.3 Irite1系列CPU简介
2.3.1 80X86系列
2.3.2 高速缓存技术
2.3.3 80X86系列CPU的工作模式
2.3.4 Pentium系列简介
习题
第3章 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
3.1 概述
3.1.1 存储器的分类
3.1.2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1.3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3.1.4 几种新型的半导体存储器
3.2 内部存储器的组成
3.2.1 半导体存储器
3.2.2 8086的存储器
3.2.3 虚拟存储器的概念
3.3 存储器的连接与扩展
3.3.1 存储器的地址分配与译码
3.3.2 存储器芯片的连接与扩展
3.3.3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3.4 80x86扩展存储器管理和几种特殊的存储器
3.4.1 80X86扩展存储器管理
3.4.2 f1种特殊的存储器
习题
第4章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4.1 寻址方式
4.1.1 指令格式
4.1.2 寻址方式
4.2 指令系统
4.2.1 数据传送指令
4.2.2 算术运算指令
4.2.3 逻辑运算指令
4.2.4 程序控制指令
4.2.5 字符串操作指令
4.2.6 处理器控制指令
4.2.7 I/0指令
4.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3.1 汇编语言程序结构
4.3.2 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4.3.3 伪指令
4.3.4 系统功能调用
习题
第5章 输入输出技术
5.1 I/O接口概述
5.1.1 I/O接口的一般结构
5.1.2 一般I/O接口的基本功能
5.1.3 I/O接口的编址方式
5.1.4 一般I/O接口的操作过程
5.2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
5.2.1 程序控制传送方式
5.2.2 中断传送方式
5.2.3 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方式
5.3 微型机常用外设接口
5.3.1 键盘接口
5.3.2 鼠标器接口
5.3.3 显示器接口
5. 3.4.打印机接口
习题
第6章 中断技术与8259芯片
6.1 中断技术
6.1.1 中断概述
6.1.2 中断处理过程
6.1.3 中断优先权
6.2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6.2.1 8086的中断结构
6.2.2 内部中断一软中断
6.2.3 外部中断——硬中断
6.2.4 各类中断的优先权及中断响应的处理流程
6.2.5 高档微处理器的中断简述
6.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6.3.1 8259A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6.3.2 8259A的中断管理方式
6.3.3 8259A的编程
6.3.4 用级联方式组成的主从式中断系统
习题
第7章 DMA方式和8237芯片
7.1 DMA概述
7.1.1 DMAC
7.1.2 DMA.方式
7.1 13 DMA数据传送过程
7.1.4 DMA操作的步骤
7.2 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
7.2.1 8237A的内部结构
7.2.2 引脚信号
7.2.3 8237A的工作模式
7.2.4 8237A的内部寄存器及其控制字
7.2.5 8237A的操作时序
7.2.6 8237A的编程和使用
习题
第8章 总线
8.1 基本概念
8.1.1 概述
8.1.2 总线的分类
8.1.3 信息在总线上的传送方式
8.1.4 总线裁决
8.1.5 总线通信协议
8.1.6 总线数据传输
8.1.7 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8.1.8 总线标准
8.2 微机常用系统总线
8.2.1 PC总线
8.2.2 ISA总线
8.2.3 EISA总线
8.2.4 V1和PCI局部总线
8.3 外部通信总线
8.3.1 RS.2 32C串行通信总线
8.3.2 通用串行总线USB
8.3.3 其他通用接口
习题
第9章 并行通信和并行接口芯片
9.1 概述
9.1.1 基本概念
9.1.2 并行接口与系统的连接
9.2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9.2.1 8255A的内部结构
9.2.2 8255A的引脚和功能
9.2.3 8255A的控制字
9.2.4 8255A的工作方式
9.2.5 8255A的应用举例
习题
第10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芯片
10.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0.1.1 串行通信
10.1.2 串行接口
10.1.3 串行通信的传送方式
10.1.4 串行通信的两种基本工作方式
10.1.5 串行通信总线RS.2 32C"
10.1.6 异步串行接口的典型结构
10.2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
10.2.1 基本性能
10.2.2 8251A的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
10.2.3 8251A的编程
10.2.4 8251A应用举例
习题
第11章 计数器/定时器
11.1 概述
11.2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工作原理
11.2.1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的功能
11.2.2 计数器/定时器的组成
11.2.3 计数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11.3 可编程定时器8253
1113.1 8253简介
11.3.2 8253的内部结构
11.3.3 8253的引脚功能
11.3.4 8253的工作方式
11.3.5 8253的初始化
11.3.6 8253的应用举例
习题
第12章 A/D、D/A转换
12.1 概述
12.2 D/A转换器
12.2.1 基本概念
12.2.2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2.2.3 D/A转换器芯片简介
12.2.4 D/A转换芯片的应用举例
12.3 D转换器
12.3.1 基本知识
12.3.2 实现A/D转换的方法
12.3.3 A/D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12.3.4 刖D转换器芯片简介
12.3.5 应用举例
习题
第13章 实验和实训
13.1 实验内容指导
13.1.1 实验1系统认识
13.1.2 实验2汇编语言编程与调试
13.1.3 实验3显示程序及调试
13.1.4 实验4中断特性及8259芯片的应用
13.1.5 实验58255芯片的应用
13.1.6 实验68253芯片的应用
13.2 实训内容指导
附录1 Debug命令一览表
附录2 8086指令一览表
附录3 几种流行的总线性能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