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瑞吉/桂派名老中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朝珠//孟远烘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出生在白头叶猴的故乡

有一句话叫“上风上水上扶绥”,这里的扶绥,指的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

这句话的传开,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事了,因为之前的扶绥分为扶南、同正、绥渌三县,1951年7月才合并称为扶绥。

李瑞吉便是出生在当时的同正县中东镇仍丰村,出生时间是1936年10月28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十四。生肖属鼠。

这里是一个壮家的村落,李瑞吉是壮族。

扶绥是否是“上风上水”的风水宝地,无从考证。历史上这里诞生过清代延陵王吴凌云、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黄现瑶、吴西将军、钟毅将军等,说起来,也都算不上非常显赫。

然而这里属一块古奥之地却是确凿无疑的。

现在仍能见到的古老物种有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样子古怪,它头上的毛是白色的,高高地竖立着,像戴着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和两肩也是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的毛。

除此以外,白头叶猴与黑头叶猴没有什么差别。

可这白头叶猴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国外迄今没有发现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目前,也就仅有我国的广西崇左市和扶绥县生存着少量的白头叶猴群,珍贵得很。

白头叶猴很多方面与人非常相近。它的目光如炬,盯着人看的时候,似乎能和人对话,你能感觉到它那份机警。它的基因与人类非常接近,社会形态也和人相似,因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关于白头叶猴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常被老人们用来教育小孩。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很穷,大家经常没东西吃。有一次一位老人去世,大家头上绑着白麻布,腰上扎着白麻带,把老人送到山上安葬。安葬完后,孩子们发现山上有很多野果子吃,就留在山上生活了下来。后来家里人来找他们回去,他们也不愿意回了,说:“我们回去就要跟你们争吃的了,还是留在这里生活吧。”慢慢地,他们的样子变了,头上的白麻布变成了白毛,腰上的带子变成了白色的长尾巴,表示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

李瑞吉所在的中东镇,并没有大山,见不到白头叶猴,但白头叶猴的故事也流传到了他们那里,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李瑞吉讲这个故事,告诫他做人不能忘本。

这个故事,听起来平常,但却美丽动人,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那就是要“孝”,或者说是“感恩”。

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它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哪怕他生活在多么偏僻的角落,哪怕他的生活是多么的贫穷,哪怕他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

正是自幼生活在这样一个尚德尚孝、民风淳朴的乡村,才造就了李瑞吉高尚的医德。

除了白头叶猴外,其实早在白垩纪时期,扶绥境内就有着大量的古生物活动,同时也有古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197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测队第七队在位于山圩镇那派村南1公里处,发现了扶绥中国上龙遗址。1973年4月挖掘出蛇颈类恐龙新种化石,标本出土层位距今1.3亿年,现存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1978年,李瑞吉所在的中东镇中东街东面约2公里处,发掘出土了石铲器物,称为同正石铲遗址,被认为是早期人类制作石铲的工场,遗址纵横面积50m2,属新石器时代,目前仍保存完好。

2001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有关人员在山圩镇平稿村渌榜屯南200m处的茏草岭一块三级阶梯式的耕作地西端,发掘出恐龙化石遗址,面积约50m2,深度约30~100cm。发掘出土的恐龙化石属蜥脚类恐龙,年代距今1亿年左右,是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早白垩纪较为完整的大型恐龙化石。

因此,扶绥县被称为“恐龙化石之乡”。

这些当然都是后来的事了。在恐龙化石没有被挖掘出来之前,这里看起来和中国其他的乡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青青的山坡,广阔的田野,婆娑的竹影,稀落的房舍,袅袅的炊烟,除了偶尔的几声鸡鸣狗吠外,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如果是坐车经过这里,你可能会看到有几头小牛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时光仿佛被凝固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幅典型的农村风光的图画:恬静、安详。

用一句可以套用在中国任何一个乡村的话就是:这是一个偏僻而又宁静美丽的小山村。

P8-12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幼年丧母 发奋图强

 出生在白头叶猴的故乡

 出身寒门

 幼年丧母

 躲日本鬼子

 父亲李家业

 升初中考了全县第一名

第二章 考取卫校 初入杏林

 考取广西卫校

 告别父亲

 光着脚去报到

 卫校苦读

 平桂实习

第三章 自学中医 博采众长

 分配到省中医院

 自学中医

第四章 西学中班 凄美爱情

 初识林寿棠

 疏远林寿棠

 名中医林沛湘

 小别和新婚

 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肌梗死

第五章 两度进修 渐入佳境

 武汉进修

 山西进修

第六章 改革创新 攻克难题

 无痛痔疮结扎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

 消痔注射液治疗内痔和脱肛

 开窗缝扎法治疗对口痔

 肛管松解术治疗肛裂

 化瘀软瘢松解法治疗肛门直肠狭窄

 多区域剥离结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

 肿瘤基底硬化疗法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星形皮管移植术治疗肛管皮肤缺损

第七章 救死扶伤 妙手回春

 给省领导治病

 诊室里来了位首长

 肛门直肠狭窄的书记

 美国飞机制造工程师

 我的“尾巴”不见了

 香港女郎

 家乡来的病人

第八章 传授薪火 交流技艺

 培训班

 学术继承人

 学术会议

第九章 参政议政 乐善好施

 水电站和乡村公路

 房款和学费

第十章 老骥伏枥 硕果累累

 老骥伏枥

 硕果累累

序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医药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不仅贯穿于中医药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论和防病治病、养生康复的临床实践,而且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趱来越显示出其宝贵价值、独特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广西地处岭南,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丰富。历史上,无数医家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西广大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工作者认真继承,加快创新,涌现出了一批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全国名老中医。为了展示他们的风采,激励后学,广西卫生厅组织编写了《桂派名老中医》丛书,对“国医大师”班秀文等28位全国名老中医作了全面介绍。传记卷记录了名医的成长历程、诊疗实践和医德医风。学术卷展示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读者学习“桂派名老中医”独到的医技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也将为促进广西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传承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中医药,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信赖中医药,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医药,中医药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衷心希望广大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工作者抓住机遇,以名老中医为榜样,坚持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有悟性,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不断成长进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国强

2011年1月

内容推荐

本书《李瑞吉》是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瑞吉教授的个人传记。他以善于治疗肛肠疑难杂症而声名远扬,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贫穷山村,幼年丧母,学的是西医,却被分配到中医院,在名中医的指导下开始自学中医,经多方求教、进修学习、刻苦钻研,终成一代名医。

在医学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同时,他还曾担任多种行政职务,在参政、议政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一方百姓造福。

他的爱情故事更是可歌可泣。他的妻子是全国名老中医林沛湘的女儿,新婚不久,妻子便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偏瘫。他对爱情忠贞不渝,几十年如一目地照料妻子,不离不弃,使妻子幸福而健康地活到了62岁,成为奇迹。

他是一位治学严谨、工作勤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淡泊、乐善好施、德艺双馨的名老中医,他传奇的一生,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李瑞吉》由陈朝珠、孟远烘编著。

编辑推荐

由陈朝珠、孟远烘编著的这本《李瑞吉》为《桂派名老中医》系列丛书·传记卷的一个分册。该书主要从家庭、学习和从业这三个方面对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李瑞吉教授进行了介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