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波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梦想家,是对中国教育事业有着长远眼光的教育梦想家。《教育的偏见》是他的教育随笔,会给关心中国教育的人带来思考和启迪,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走在勒阿佛尔、鲁昂、卡昂那些几百、上千年的而又活生生的街道里,我忽然感到了人生的短暂与了无意义。满街蹒跚而行的老者,就是将来的你自己;生气勃勃的俊男靓女,数十年后,也已不见了踪迹。倒是生动而落寞的雕塑和形形色色的建筑永久的矗立在那里。”胡建波这种超越性的思考和感悟,是当下最短缺的,也是通往未来、走向伟大的希望的起点。
1 序/1
徐小平结识/2
杨东平接续“学在民间”的香火/6
自序 不靠谱的老胡/8
2 胡评教育现象和政策/13
高等职业教育的拐点快到了/14
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方法存在缺陷和不足/16
为什么有些教育改革项目行不通/18
建立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共同愿景/22
评选“高职示范院校”的弊病/26
大学还是要由民间机构来排名/28
让麻木的高校变得灵敏/30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之路/32
期待西安基础教育变革/34
大学生就业与水库泄洪/36
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评“研究生扩招”/38
中国呼唤“白宫实习生”/42
3 教育的偏见/47
在路上/48
读《密苏里新闻学院使命》有感/50
杜拉拉火了,情商教育谁来执鞭/52
我是叶公,真的好龙/54
向勒阿佛尔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58
回到艺术教育的原点——中法艺术教育论坛开幕致辞/60
不要剥夺孩子的明天(教学方法篇一)/62
不觉间时光飞逝(教学方法篇二)/66
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故事对比(教学方法篇三)/70
为什么接新生而不送老生(教学方法篇四)/76
为学艺不成者鸣不平(教学方法篇五)/78
4 教育组织的创新与营销/81
读马蔚华详解招行创新之秘有感/82
包子把狗打得鼻青眼肿/86
不是疯,是拉风/88
与“胡”谋皮(营销篇一)/90
牵挂你的人是我(营销篇二)/9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营销篇三)/94
没有流程,就得折腾!/96
一切皆有可能——写给新员工的话/98
专业与专业少/102
既要顾肚子,又要撑面子/104
上帝能看见/108
5 写给同学们/113
我们正在寻找特别的你加入其中/114
我们是“野生动物”——在非常“2+2”项目迎新大会上的讲话/116
英俊少年——在五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20
寻找真正有意义的生活——2008届毕业典礼致辞/126
你的假期作业完成了吗/130
魅力先生的郁闷过去/132
生涯规划——玩真的(一)/134
生涯规划——玩真的(二)/138
生涯规划——玩真的(三)/144
别猫在家里等喂食/148
行动,不要等待/150
大学毕业生与潜规则/152
给大学生创业泼几盆冷水/154
“白骨精”干的是啥——又论“表达”/160
史上最牛的农民工究竟该干啥/162
读《这个夏天,天空很美》/164
当煽情遭遇悲情/168
引以为戒/170
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评《非诚勿扰》/172
6 交往与对话/177
我见到了上帝的使者——王伯庆博士/178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袁岳/184
才情惹火的徐小平/188
致小平兄的一封信/190
我的父亲/192
感悟刘尔宁老师/196
与于海对话/200
访法纪行/206
7 跋/211
熊丙奇高等教育的希望/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