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D.江恩作为华尔街乃至世界金融领域极少数佼佼者之一,他的人品、才情、创造、成就和影响力,在近—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一直为后人称道、尊崇、传承和效尤。
江恩备受世人瞩目,江恩是一位怎样的人?何以获得巨大成功?是什么环境和机遇成就了江恩?江恩的成功对世人有哪些启示?人生一世,谁不向往成功?!江恩的成功之谜将如何解密?
江恩的著作何以经世不衰?这是因为,江恩的成功绝不仅限手他在股市所获得的巨额收益上,用江恩的话讲,“金钱只是帮助他实现了目标而已”。那么,江恩的目标是什么?江恩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江恩选股方略》将一一为你揭秘!
股票(或期货)投资者需要华尔街式的教育。《江恩选股方略》提供的是永不过时的股市真谛。即使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其中的知识含量也是充足而坚挺的,在英文原版书中,《江恩选股方略》与《江恩股市定律》合订在一起,表明两本书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关联性。用江恩的话说,“成千上万的人写信给我,我相信,选股的知识会给他们以更多的帮助,他们会更深地体验到以投资为事业的快乐。我的劳动是值得的”。
在股票交易中,选股是最容易困惑犹疑的。江恩用周期理论预测股市,用走势图选择个股,交易的成功率令人瞠目。具体内容有:股票新纪元—_变化的周期;二十四条不败法则;华尔街式教育;时间图表与趋势变化;成功的股票选择方法;投资者如何交易;如何选择早期的和后来的领先股;未来的股票未来的状况及发展。
读者对象:股市投资者、从业者、研究者、高校师生和所有立志成功的人士,也是书友们集珍典藏的传世佳作。
第三章 华尔街的教育
为何现在更难在股市上获胜了
普通的交易者要在股市上赚钱,一年比一年更难了,原因是股票的数目增加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1500只个股。相反方向的行情变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很多。同一板块的不同个股也会出现方向截然相反的行情变化。同一板块的一只股票的跌涨可能与总的走势完全相反,这也会使交易者感到迷惑从而使操作失误。
如果表现活跃的上市股数量很少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属于道琼斯工业和铁路成分股的话,那么这些平均指数就是可靠的指南。那时,股票主要掌握在少数几个大庄家的手中,大多数庄家都会同时操纵这些股票板块。现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数量如此之大,组成了那么多不同的板块,要想得到一个可靠的平均指数指南,就必须获得不同板块,如石油、橡胶、钢铁、制造等的平均指数。一定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指数,而应当确定组成这些平均指数的每只成分股的走势。人们会发现,有些个股走势非常弱,表现出下跌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同一板块的其他股票走势却很强;正如我们后面将要对不同板块中的个股进行分析时所表明的。
将平均指数应用于人寿保险时是有效的。保险精算师能够对1000名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寿命进行计算,并说出平均每年其中会有多少人死亡,但却不能根据平均指数的情况算出某一个人的死亡时间,这是因为同一人群中包含了出生时间各不相同的人。股票的平均指数也是由很多只股票构成的,而发行这些股票的公司的历史可能有5年、10年、20年、30年、50年和100年,各不相同。由于其存在的时间相差很大,行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并且受到地理位置以及其他条件的影响,某些股票的走势与该板块的平均指数完全相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例如,拿石油工业和构成平均指数的石油股板块来说,构成这些平均指数的公司成立的时间各不相同,管理人员也各不相同,办公地点分布在全国各地,而且所处条件也千差万别。所以,为了进行可靠的预测,必须对每家公司及其股票单独地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而不能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曾出现过这样的例子,就是当休斯敦石油(Houston Oil)大幅攀升时,其他石油股却都在下跌。休斯敦石油流通股数量很小,其所处的走势可以完全不同,并且很容易与大盘的走势全然相反。
在现有条件下,交易者要在股票交易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研究每一只股票并根据其自身的走势进行操作,而不要考虑同一板块的其他股票、股市大盘、任何其他一只股票或某个板块的变化。由于人类天生的弱点,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这就使得交易者更要确立自己的规则,并且要严格遵守,同时,还必须始终恪守设置止损单的规则。
一个国家发展到如此规模,同时在与那么多的国家发生经济往来,而外国的情况的改变和所发生的事件,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会影响到国内的市场;也就增加了依靠猜测、技巧或者内幕信息的交易者进行交易的困难。事实是,交易者如此行事是无法在股市上获胜的。
美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制造国。曾经有一段时间,铁路股受到农作物的影响。如果农作物长势好,铁路股就会上涨。农作物歉收就会使铁路股下跌。当铁路不再需要依靠农作物来增加货运量,而是从制造业得到大量业务时,把农作物当作铁路股指标的人就发现其指标靠不住了。
现在,美国的情况变化得很快。运输方式从富尔顿的汽船转换成铁路花了很长的时间,而从一开始把汽车用于娱乐到为了商业目的使用飞机所花的时间就短了很多。汽车改变了铁路的状况,而现在飞机将改变汽车工业以及铁路的状况。大型汽车企业都在努力涉足飞机制造业务这一事实,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飞机是未来的运输方式;而且未来很多年后,那些继续仅仅制造汽车的公司将会发现他们的业务和利润都将减少。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领先于时代而不能落后于时代。必须注意新兴工业中业绩最好的个股。不要抱着旧的股票不放,一心想着能再度辉煌。如果它们开始出现下跌的趋势,就来做空;就像1909年到1917年应当对铁路股做空一样,然后到了1921年铁路股出现转变显示上涨势头时,那些做空的人就有钱来买进这些股票了。世界上的大牛市期间,多数隋况下工业股都显示出了比铁路股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利润。
可以冒险投机的年纪
从20岁到50岁,要想赚大钱就必须抓住某些机会,但这些机会或风险必须建立在选择股票进行投资或投机时的合理的判断或是在某种科学的基础上。一个人到了50岁就应当独立了。如果遵循了成功炒作和投资的所有规则,就应当处于一种不必冒险或是寻找大量机会的状态了。如果还没有达到那种状态,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再去寻找机会了,因为一般来说,人到了50岁之后如果再损失钱财或是生意破产,就很难东山再起了。如果到了50岁还没有在华尔街获得成功,那就最好离开。如果在那个年龄已经获得了成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并且可以从容应对了。人天生的弱点就是,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为了捞回损失的钱,拿出仅剩的钱中的一部分再去冒险。很多年过50还在投机或是进行商业冒险的人都会犯下这样的大错。当然,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有些人在60岁之后才大获成功,甚至70岁之后才品尝成功滋味的也不是绝无仅有,但我们说的是通常情况。
要在投机或是生意上获得成功,人在20岁左右就应当开始研究生意或股市,并积累知识和经验。如果花10年的时间去学习,到了30岁就具备了在此后的10年或20年里成功进行投机的资格。但如果在30岁时认为自己已经知道如何去获得成功并因此不再学习的话,那么在未来20年中的某个时间还会遭受挫折。必须继续研究股市上变化了的情况以及新旧股票的走势而不能让股票某个时期的变化情况愚弄自己。一定不能用旧瓶装新酒,换句话说,不能使用旧有的标准来衡量处于不同周期或不同时期的股票,就像很多交易者在1921年到1929年的牛市期间所做的那样,特别在是1924年到1929年间,交易者都认为与以前的牛市行情相比,那一次牛市维持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的,因而犯下了过早做空或是过早卖出多头的错误。
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股市的教育并且记住:人们永远也无法从华尔街这所学校毕业。每年都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才能跟上时代;实际上,要想在华尔街获得成功就得走在时代的前面。
P24-27
每一个股票交易者都是为了赚钱才进入华尔街的。但众所周知的事实却是,大多数人反倒在那里赔了钱。这些人遭受损失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选定合适的股票并适时地买进和卖出。我希望能提供一些业经验证又非常实用的规则,帮助股票交易者研究并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股票,并以最小的风险进行买卖。
写作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江恩股市定律》一书补充最新的资料、并将本人7年来弥足珍贵的经历奉献投资者和股票交易人共享。如果读者借鉴我的经历赚到了钱,也就说明我的经历对读者具有价值了。
人的一生应该有个既定的目标或是获得幸福的希望。金钱并不能带来这一切,我们也不可能总是用钱去帮助别人。在我看来,帮助别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他们如何进行自救。因此,正确地把知识和思想传授于人恰恰是我们能做得到的首善之事了;同时,这样做对自己也有好处。成千上万的人写信告诉我说,《江恩股市定律》一书给了他们很大帮助;我想,《江恩选股方略》这本书中的知识会超过其他任何一本书,其给予人们的福祉(通过赚钱)也将超过其他任何一本书。果真如此,我的一番心血也就没有白费了。
W.D.江恩
1930年4月24日于纽约
能与智者隔空对话,是图书带给我们的最大快乐,尤其是当我们发现七八十年前智者所告诉我们的一切仍然亲切入耳、历久弥新的时候。
股票大师江恩就是这样的一位智者。在当下的股票投资者们疲于打听神秘的内幕消息,或者试图借助高科技的软件对琢磨不定的股市进行精确分析而终归徒劳无功时,江恩在几十年前所总结出的股市定律与操作规则却能使许多人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当投资者们在股市上铩羽而归、体无完肤时,江恩的经验之谈又能使许多人得以静心自省、迅速疗伤,带着必胜的信心重返战场。
这套译丛就是译者在遍览了江恩一生所著的几乎所有股市著作后精心挑选的最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包括《江恩股市定律》(Truth of Stock Tape)、《江恩选股方略》(Wall Street Stock Selector)、《江恩测市法则》(New Stock Trend Detector)以及江恩的唯一一部文学作品《挚爱成就梦想》(Tunnel Thru the Air)。
阅读这套译丛,我们就好像在与江恩对话,倾听真实的江恩,并了解他那些亘古永恒的交易规则的来龙去脉。在他所撰写的《江恩股市定律》中,他这样说道:“为了获取经验,我曾经有40次身无分文,就是说,我把自己的钱赔了个精光,可我从未失去勇气。多年以前,我在试验和研究股市预测方法时常常会在错误的时刻人市,把流动资金全部亏掉,但我从来不曾因此而上火。我极为认真地检讨自己是怎么犯的错,造成损失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我从每次失误和损失中获益匪浅,从而使自己的预测及交易方法不断完善并最终大获成功。”
在人们的心目中,江恩以其高超的预测方法见长,但从这套丛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他所得出的任何预测结果也从来没有成为阻碍他抓住每一次市场机会的桎梏。他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操作规则,才是他真正赢得利润的法宝。紧紧守住这些规则,即使预测出现偏差,他也决不会固执地以预测为行动方向,而是顺势而作,或干脆退出观望。这也就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交易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任何的预测与市场推断都不能代替每一次操作中对客观规律的谨慎遵守,按照江恩的话说,“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每一手交易都要有所依据,不能凭着希望去进行交易。如果希望成了你持有一支股票唯一的原因或理由,那还是赶快把它卖掉,避免造成损失。情况在发生变化,你也一定得学会改变主意。”
那个时代
这套译丛中的四部著作依次成书于1923—1936年,当时的美国股市正在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少数人参与到广大民众均可参与这样一个转变时期。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生气勃勃,低所得税与信用支付方式的发展增大了居民的购买力,战争的结束使人们追求奢华与财富,电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成本从而大大降低,同时正像《江恩测市法则》中所提到的,兼并、重组的浪潮风起云涌。此外,汽车时代就是在这个时期由福特公司开创的。
华尔街的步伐逐渐超过了美国经济本身。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孕育着一次新的危机。当时的华尔街上,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而大部分运作资金都是由联邦储备银行从美联储借出,通过经纪人借贷给投资者。当股市在歌舞升平中扶摇直上时,危机便像幽灵一样躲藏在高利率的阴影中,直到市场原有的资金基础再也无法支撑这座摩天大楼时,崩溃就要发生了。
于是在1929年的秋天发生了史上著名的股灾。到1932年,道琼斯指数较1929年的历史最高点下降了89%。其后美国进入了长达4年的经济衰退,所谓“大萧条”就是指的这个时期。这次股灾与“大萧条”促使华尔街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1933年,“罗斯福新政”启动,除取消金本位制以外,还通过了《银行紧急救助法令》和《联邦证券法》(即江恩在《江恩测市法则》中所说的“华尔街的新交易规则”)等一系列的立法,从而奠定了现代美国金融的格局。
从1933年以后,美国股市在新规则的规范下,基本消除了纯粹的投机因素,如保证金提高到了50%左右,卖空操作受到了限制,因此股市的发展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尽管之后又出现过几次较为严重的恐慌,但都没有造成像1929年那样的大规模股市灾难。由此引出了我们这样的思考:当今的股市在严苛的规则、规范下,人们即使单纯通过股票的买卖而获得利益,到底还算不算是投机呢?
投机还是投资?
把江恩与其同时代的投资大师巴鲁克和格雷厄姆等相比较,人们常会认为,格雷厄姆更多地崇尚投资,巴鲁克则投资与投机兼顾,而江恩则更似乎是在不断地依靠投机来取胜。但我认为,事实上,江恩所从事的投机决不是那种疯狂赌博式的投机,而是建立在预测与遵守交易规则的基础上,即在尊重“天算”的基础上进行“人算”。正像江恩在《江恩股票定律》中所说,“如果你要把投机或投资当作一种业务的话,大概经过数年就能积累到一笔财富;但如果你要把这当作是赌博、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话,肯定会赔光所有的钱,而剩下的就只是一点点希望了。”因此他崇尚的是“安全的投机”。
我认为所谓“安全的投机”其实就是投资。这一点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中也能得到证实。他经过对各种投资与投机可能存在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后,得出结论,投资行为是“通过透彻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而“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操作即属投机行为”。
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反过来认为,投资其实就是一种良性的投机,是一种有了好的结果的投机。
首先,透彻的分析,只有那些专业的经济分析师才能够做到。仅这一条,普通人,或无法雇佣经济分析师的普通人,就不要再谈什么投资了,你做的就是投机。
其次,保障本金安全,这一定是以“透彻的分析”为前提的,但即使做了透彻的分析,真的就能保障本金安全吗?目前来看,即使最能保障本金安全的储蓄,都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使本金受损。何况任何投资都有比储蓄要大得多的风险。因此,是否保障了本金的安全,往往只有等到一项投资结束的时候才能见分晓。那么也就是说,是投资还是投机,要等这一行为的结果出来才能明确。这种判断的意义何在呢?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使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通过过程控制来保障本金安全,比如采取套利、对冲、转换投资品种等。但这无非是用另外的投机行为来为最初的那个原计划的行为戴上一顶“投资”的帽子。因此,只要你在把钱投人进去之前不能说自己的本金是安全的(也没人敢说),你做的就是投机。
再次,令人满意的回报率是投资的终极目标,但这也是要经过实践来验证的。同样说明,要想证明你所从事的是投资而不是投机,要等到取得回报的那一天才能加以判断。
由此可见,任何人在拿出自己的钱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的交易之前,都无法说明自己是在进行投资还是投机。那么这种定义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如果我们把观念颠倒一下,就发现真理是什么了。
人们取得收入的途径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人的自然能力来取得收入,比如劳动;另一类是通过已有的其他资源来换取收入,比如投机。而投资,则只是投机的一种,是一种“通过透彻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的投机”。因此,所有借助自身劳动能力以外的资源从事交易获取利益的方式都是投机,而其中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称为投资。
如果进行这样的观念调整,格雷厄姆大师的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就能表述得非常清楚,也不会出现逻辑混乱了。 由此,我们就再也不必要去为自己是在进行投机还是投资而烦恼了,只是最终赚到了钱就是投资。当然,需要考虑的可能只是“我们的投机行为是否恶意伤害到了他人的利益”这种道德层面的东西了。
大师留给我们的
江恩作为20世纪华尔街著名的股票期货投资大师,其传奇般的名字对于全世界从事金融证券投资的人都不陌生。但或许因为江恩并非学者出身,因此在他的著作中从来没有讨论过深奥的投资理论。他留给我们的,完全是操作层面的东西。倒是后人却在不停地将江恩的股市经验理论化。
通过翻译江恩的几本早期著作,我对其思想体系有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看法:即江恩通过操作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基本法则,这些法则现在来看也是行之有效的,同时我认为也是对于普通股民最有价值的;之后江恩又对股市波动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自己发现了股市波动的密码,进而对这些密码(数字)加以整理和发挥,从而得出了后来的“江恩正方形”、“江恩角度线”等。
江恩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与其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一事实不无联系的。比如他相信《圣经》所说的“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从而建立了他的周期循环理论。他认为,过去发生过的,今后必将发生。因此他的许多预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世间的很多事物都已经在《圣经》里被提到了,因此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从《圣经》中寻找答案。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小说《挚爱成就梦想》中清楚地看到。
大师江恩留给我们的有很多宝贵的东西,但我们也应该理智地看到,书中还是有他的一些偏于个人色彩的东西,比如从对来自于《圣经》的“七天”这一时间长度的绝对崇拜,到其后来的“泛数字崇拜”,把市场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机械的“时间规律”,这些都是我们不应对其理论过于迷信的地方。
因此我认为,多学习江恩的股市规则与操作方法要比研究他的那些神秘的时间规律更为重要,比如他的“机械操作法”、“金字塔交易法”、“止损单”、“阻力与支撑”等在实际操作中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能结合实际予以“参透”,将会对股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江恩所撰写的唯一一部文学作品《挚爱成就梦想》。这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可以相信的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就是江恩自己。作者告诉我们,“本书充满了神秘色彩……隐含着财富价值”“你会从中找到实现梦想的方法。”对于执著追求挚爱及信念的主人公罗伯特来说,对玛丽的爱成就了他的理想与事业,而这种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望的象征呢。我们可以将罗伯特对玛丽的追求理解为他对真理的追求,对创造财富规律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这种爱是那么地难以寻找而又捉摸不定,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于某个地方。寻找股市的规律不正与之相似吗?人们追求财富,但总是感到财富与自己擦肩而过,得到的又是那么容易失去,失去后又是那么难以再次找到。一次次地忽隐忽现,一次次地不辞而别。但江恩相信,只要你对所从事的事业倾注了爱,只要你紧紧跟随你的梦想,你就能够找到成功的道路,就能够发现获得财富的神秘力量,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更深刻地了解到江恩的成长过程,他的性格,他的处世哲学,特别是他对股票和期货的认识过程。通过阅读这本书,还能有助于我们对江恩其他几部著作进行更全面的领会和学习。
总地来说,这套译丛一方面对于人们掌握最根本的交易法则颇具价值,另一方面,它对于人们了解江恩其人,理解其理论来源,从学术角度上更准确地进行江恩投资理论的研究,也将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这套译丛所适合的人群包括了从初入股市的炒股新手、金融证券专业的师生,一直到金融证券行业的研究者与从业者。 田继鸣
2011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