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诙谐的兔子,劲爆、有趣的图解为你解释人类最怪诞的100个行为。弗洛伊德、斯特劳克、理查德·怀斯曼、津巴多等著名心理学家为你揭晓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匪夷所思的搞怪实验让你重新认识人类的行为,复杂的人心并非难以预测。
生活中,难以理解的怪现象随处可见。莫名其妙的举动背后真的没有道理可言吗?错!所有怪诞现象背后都有心理学依据!社会是实验室,真人做小白鼠,杨甫德编著的《匪夷所思的人性心理学》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你揭示日常行为背后的玄机。
这是一本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书。搞怪的心理学实验让你获得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些许的启迪,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如果你渴望读懂人心,渴望看透别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本书能够快速满足你的愿望。
妙趣横生的5只兔子再次登场,通过演绎生活中各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向我们展示怪诞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有些场景能让你会心一笑,有些场景则让你拍案叫绝。
杨甫德编著的《匪夷所思的人性心理学》继《人生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法则》和《职场必懂的100个心理学诡计》之后,再次用100个心理学理论帮你深入剖析工作、两性、社交、消费等等生活中人们“稀奇古怪”与“司空见惯”的行为,用科学揭秘诡计多端的骗局和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现象”。
怪诞的行为并非无法解释,复杂的人心并非难以探测。《匪夷所思的人性心理学》借助众多卓越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帮你打开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有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匪夷所思的人性心理学》甄选了10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奇怪现象,向你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比如,为什么很多人抱怨怀才不遇?为什么每个饭店都有天价菜?为什么越想忘记的事越忘不掉?为什么大部分男人不爱问路?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占星师?如何解释鬼屋里的灵异现象?为什么越小心越容易出差错?其中的内情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PART 1 生活中的怪诞心理 1
1.表情可以左右心情吗.2
2.眼见不一定为实4
3.为什么演讲结束后敲桌子6
4.别把自己当明星8
5.人际关系就像照镜子10
6.为什么人们对座位很专一12
7.为什么人们喜欢排队购物.14
8.涂鸦背后的秘密16
9.恐怖片越怕越爱看18
10.为什么快乐不能持久.20
11.阳光真的能影响心情吗22
12.为什么孤独的人爱养猫.24
13.红色的餐厅生意不红火.26
14.为什么心情不好时爱吃东西.28
15.乘电梯时为何往上看30
16.80后最大悬案,扔纸飞机为啥先哈口气32
17.为什么杰克逊之死导致歌迷自杀.34
18.男人为何不爱停下来问路.36
19.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38
PART 2 你不知道的心理学悖论.39
20.生气也有好处吗40
21.为什么天才小时候都很笨.42
22.为什么越等不到公交车越要等下去44
23.因为悲伤而哭泣,还是因为哭泣而悲伤46
24.为什么会“喜极而泣”48
25.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50
26.越小心越会出差错52
27.越想忘记的事越忘不掉54
28.为什么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56
29.抑郁症不一定是坏事58
PART 3 让人无奈的心理学效应.59
30.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60
31.“人来疯”背后的心理动机62
32.为什么明星走红之后就离婚.64
33.为什么很多人抱怨怀才不遇.66
34.“破罐子破摔”为哪般.68
35.如果会隐身术,你会做什么.70
36.为什么总是等到最后期限完成工作.72
37.为什么球迷那么在意输赢.74
38.为什么周四是事故多发日.76
39.人们为什么喜欢赶时髦.78
PART 4 好玩的恋爱心理.79
40.灯光暗淡的酒吧艳遇多.80
41.为什么鲜花总是插在牛粪上82
42.父母越反对,恋人越相爱.84
43.为什么危难能唤起激情.86
44.为啥要讲究门当户对.88
45.接触越多越喜欢对方.90
46.相爱的人在一起总是觉得时间太短.92
47.为什么相爱的人喜欢拥抱.94
48.初吻可以预知感情的发展.96
49.恋爱也会成瘾吗.98
50.为何失恋后感觉更爱对方.100
51.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坠入情网102
52.谁是你的终生伴侣.104
53.一见钟情只是自恋反应.106
PART 5 不可思议的消费心理学.107
54.天气越好,人们越容易被说服.108
55.香水有不可思议的说服力110
56.为什么人们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112
57.免费的东西反而让你花更多的钱114
58.“试用”如何挑逗你的购买欲116
59.“30天不满意无条件退换”如何绑住你.118
60.黑珍珠如何从无人问津变成稀世珍宝.120
61.赝品如何卖出名画的价钱122
62.为何限量供应引起抢购.124
63.权威就是影响力.126
64.天价菜存在的意义.128
PART 6 可怕的心理暗示.129
65.星座和血型真的准吗.130
66.安慰剂的神奇效果.132
67.价格越贵药效越好吗.134
68.真的有人能和鬼魂交流吗.136
69.莫扎特的音乐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138
70.想象竟然可以锻炼肌肉.140
71.暗示可以吓死人142
72.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被催眠.144
73.为什么自杀会传染.146
74.“死亡音乐”真的能置人于死地吗.148
75.迷失在暴力游戏的孩子.150
76.流言为何能引起恐慌.152
77.为什么坏的越来越坏,好的越来越好.154
78.魔术师如何欺骗观众的眼睛.156
PART 7 迷信背后的心理秘密157
79.你相信心灵感应吗.158
80.为什么总是“祸不单行”.160
81.预言为什么会成真162
82.出生时间与性格有关吗.164
83.梦可以预示未来吗.166
84.如何解释鬼屋里的灵异现象.168
85.为什么4号这天死的人多.170
86.什么时候死神来敲门.172
87.你是幸运儿,还是扫把星.174
88.祈祷真的能让你美梦成真.176
89.解读诡异的梦魇.178
90.揭开风水的神秘面纱.180
PART 8 偏离常态的心理障碍181
91.为什么会有洁癖182
92.人人都有恐高症吗.184
93.购物狂的心理黑洞.186
94.迷失在摇篮中的自恋狂.188
95.香水和抑郁症有啥关系.190
96.梦游的人有意识吗.192
97.超市捏捏族的变态心理.194
98.千万别自己吓自己.196
99.你的长相,自己说了不算.198
100.两个灵魂如何共用一个肉体.200
4.别把自己当明星
很多女孩出门之前总要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挑选衣服,有些人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有些人担心别人说自己的衣服太难看,其实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注意你。除非你是当红明星,否则不会引起狗仔队追拍。你能想起昨天和你一起吃饭的朋友穿的是什么衣服吗?如果你想不起来,这很正常,我敢保证你的朋友也不知道你昨天穿的是什么衣服。
生活中,人们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探照灯效应”。在探照灯照射下,人们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所有细节都被人注意到了,从而过度担心自己的瑕疵。探照灯效应源于我们担心被群体拒绝的恐惧感,从远古时代起,个人就对群体形成了依赖,因为一旦被群体抛弃就意味着死亡。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害怕因为一点差错,就被群体排斥。
这种心理现象对完善自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过分在意,就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促进探照灯效应的因素之一是个体对自己的综合评价。如果一个人把自我评价的指标放在外在的内容上,忽略了能力、气质等内在品质,那么他就会时刻把探照灯照在自己身上。
其实,人们最喜欢的是自己,最关心的也是自己。别人跟你一样,也在担心自己,没有多余的心思挑你的毛病。当你担心自己的衣服没有系好扣子,露出一点内衣而感到脸上发烧的时候,也许别人正在为自己嘴边的一颗饭粒而感觉无地自容。
相信不少人有走错洗手间的经历,那时候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或者用个隐身法,让所有人都看不见自己。其实,即使我们犯一些尴尬的小错误,别人也不会觉得我们十恶不赦。而且,他们会很快忘记这回事。倒是我们自己很长时间难以释怀。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关掉探照灯,你才能解放自己。
5.人际关系就像照镜子
一个朋友悄十肖告诉你,某某在背后说你坏话。你顿时心头火气,开始反击,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某某一顿。对某某的怨恨毁了你的好心情。其实,某某并没有说你坏话,是传递消息的人添油加醋地做了一番加工。他是无辜的,当然不能忍受你的挑衅,于是开始回击。就这样,他真的与你反目成仇了。
如果你讨厌别人,那么他一定不会喜欢你(暗恋关系除外)。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镜像知觉”。这个过程看似荒诞,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剧’目每天都在上演。美国和伊拉克在备战时期,乔治·布什认为萨达姆是一个“杀人的暴君”和“疯子”,而萨达姆认为美国政府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一群“疯子”。
这个现象说明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至少有一方存在误解。这种误解很难解开,因为它会自我证明。比如,你认为某人是坏蛋,对他产生敌意,对方自然不会给你好脸色。你心想,“看吧,我早就知道他不是好人”,恶性循环就此开始了。
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常常夸大彼此的分歧,双方不自觉地将对方的观点极端化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解决冲突,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罗伯特·赖特曾经说:“如果一个人做了让你讨厌的事,而让你站在他的立场上去思考,这肯定是道德训练中最难的一课了。”
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误解将这个世界一分为二,即我们讨厌的人是坏人,我们喜欢的人是好人。你讨厌别人,别人就会讨厌你。在你认为的坏人眼中,你同样是坏人。因此,不要随便给别人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
要想别人怎样对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6.为什么人们对座位很专一
会议开始了,大家纷纷进入会场,找座位坐下。会议的内容很沉闷,在大家昏昏欲睡的时候,中场休息的时间到了,不少人起来活动,当大家回来的时候,无一例外,全都坐回了原来的座位。
这是社会心理学家做的一项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定位效应”,即人们习惯了某个位置,就会先入为主,坚持最初的定位,不会轻易更换。人们为什么会死心眼,只认准一个位置呢?因为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印象对后来的认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没有重大刺激的情况下,第一印象会保留很长时间。
几十年前,自然学家康拉德·洛伦茨发现刚出壳的幼鹅会依附于它们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当然一般情况下是母鹅。但是,有一次洛伦茨成了幼鹅们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它们从此就一直紧跟着他。洛伦茨由此断定幼鹅不仅根据它们当时环境中的初次发现来作决定,而且决定一经形成,就坚持不变。洛伦茨把这一自然现象称做“印记”。
人类社会的“定位效应”与幼鹅的“印记”如出一辙。定位效应同样适用于选择职业等社会定位。相信你认准一个职业,就不会轻易转行了。这种心理定势有一定的积极性,越早选定适合自己的行业,越容易做出一番成就。频繁跳槽或频繁转行的人很难在某一领域做到出类拔萃。因为半路出家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美国心理学家对初中生做了一项关于专业选择的心理测试,通过问卷测试推断初中生将来最适合干什么职业。孩子们知道结果后觉得正好符合自己的期望,家长也予以支持。他们一旦选定某项职业,就会在惯性作用下走下去。事实证明,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人,确实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做好人生定位,才能赢得丰盛的人生。
7.为什么人们喜欢排队购物
一天中午,你想在外面找个饭馆吃饭,路边有两个饭馆,其中一家冷冷清清,一个顾客都没有,另外一家生意非常红火,已经没有空余的座位了,门口还有几个人在排队等候。你会选择哪家呢?如果你不是特别赶时间,相信你一定会选择排队等候。
长长的队伍对人们有奇妙的吸引力,置身于队伍之中,人们就会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当我们看到很多人排队购买西瓜时,心里就会想:“这种西瓜一定非常好吃,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购买呢?”于是,也排在队伍后面。心理学家把这种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某件事物的好坏,并由此决定自己是否效仿的现象叫做“羊群效应”。
很多人觉得像羊群一样从众是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行为,是不好的。其实,从众无所谓好坏。根据大多数人共同的价值观,从众有时是好的(阻止人们排队买票时插队),有时是坏的(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自己也吸烟),有时无关紧要(女性看到很多人留短发,自己也留短发)。
也许现在你开始反思这种排队购物的行为是否理性了,难道别人的选择就一定是对的吗?没错,排队的人也许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争相购买的西瓜可能一点都不甜。但是,这种担忧并不足以让人们改变排队购物的习惯,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层心理上的安慰:如果我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还有很多人和我做伴。说到底,这还是因为我们能在群体中获得安全感。排队的最大安慰,不是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而是后面的人越来越多。此外,排了很长的队终于买到了,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追求名牌其实是排队购物的极端化。人们对商品的质量和设计没有足够强的判断力,万一买了破烂货怎么办?不如跟随大多数人,选择某个众所周知的品牌。于是大家在心里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品牌的东西就是好。 对于商家来说,让顾客在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宣传。
8.涂鸦背后的秘密
闲得无聊的时候,你有没有信手涂鸦的习惯?你可能会画一些简单的圈圈点点,或者画一个简单的小人。涂鸦是人们在无聊的时候做的下意识动作。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有2/3的人有涂鸦的习惯。
如果你有涂鸦的习惯,千万要藏好你的作品,或者及时销毁,千万不要让心理师看到。因为当你不假思索地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潜意识就随之宣泄出来了。心理师可以根据你的“大作”窥探到你内心的秘密。
涂鸦确实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绘画心理分析已经成为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当一个自闭的小孩不愿与人沟通时,心理师就会让他画画,从涂鸦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爱画交叉线,这说明他的性格直爽、固执。诗人普希金喜欢画人像,这说明他喜欢与人交往。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喜欢画一些尖头帆船,这说明他精力充沛、自强不息。
心理学家发现常见的涂鸦可以分为7类,7种涂鸦反应7种心态。
1.螺旋线、波浪线:表示忧郁和孤独,也许画家经历了小小的挫折。如果发现自己画螺旋线,要控制自己的脾气。
2.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表示明确的目的和信念,几何图形越有棱角说明画家越有野心。
3.圆圈、椭圆形:说明画家很无聊,需要一些新的刺激来摆脱百无聊赖的情绪。
4.花和太阳:说明画家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个性比较脆弱。
5.格子:说明画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6.简单的小人儿:表示画家感到无助或逃避。如果你画了这种小人儿,那么提醒自己拒绝让自己勉为其难的事,否则会后悔。
7.十字:表示苦恼或自责,或者受到别人的责难。
涂鸦看似随随便便地画,却能泄露内心的秘密。
P8-16
生活中,难以理解的怪现象随处可见。莫名其妙的举动背后真的没有道理可言吗?错!所有怪诞现象背后都有心理学依据!社会是实验室,真人做小白鼠,本书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你揭示日常行为背后的玄机。
本书继《人生必懂的100个心理学法则》和《职场必懂的100个心理学诡计》之后,再次用100个心理学理论帮你深入剖析工作、两性、社交、消费等等生活中人们“稀奇古怪”与“司空见惯”的行为,用科学揭秘诡计多端的骗局和匪夷所思的“超自然现象”。
怪诞的行为并非无法解释,复杂的人心并非难以探测。本书借助众多卓越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帮你打开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有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我们甄选了10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奇怪现象,向你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比如,为什么很多人抱怨怀才不遇?为什么每个饭店都有天价菜?为什么越想忘记的事越忘不掉?为什么大部分男人不爱问路?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占星师?如何解释鬼屋里的灵异现象?为什么越小心越容易出差错?其中的内情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这是一本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书。搞怪的心理学实验让你获得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些许的启迪,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如果你渴望读懂人心,渴望看透别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本书能够快速满足你的愿望。
妙趣横生的5只兔子再次登场,通过演绎生活中各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向我们展示怪诞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有些场景能让你会心一笑,有些场景则让你拍案叫绝。
还等什么?和兔子们一起来一场奇妙的心理探险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