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魂》在1973年文革时期写成,在1975年和1976年,曾在北京文学青年中流传。文章通过华峰、周质瑜等人荒唐的经历而发出感慨,并认真反思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道德演变的大趋势:从愚昧与狂热,转变到自我与拜金,再演变到浮躁与冷漠;这些社会思潮都是与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所相悖的。作者潘以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力求作品的真实性却又回避了一些敏感的政治事件背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棠棣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潘以骏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棠棣魂》在1973年文革时期写成,在1975年和1976年,曾在北京文学青年中流传。文章通过华峰、周质瑜等人荒唐的经历而发出感慨,并认真反思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道德演变的大趋势:从愚昧与狂热,转变到自我与拜金,再演变到浮躁与冷漠;这些社会思潮都是与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所相悖的。作者潘以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力求作品的真实性却又回避了一些敏感的政治事件背景。 内容推荐 《棠棣魂》为长篇章回体小说,写于1973年,曾一度在北京青年中以手抄本形式传阅。作者潘以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力求作品的真实性却又回避了一些敏感的政治事件。尽管如此,《棠棣魂》所描写的“所有细节的组合”,仍不失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缩影的真实再现,也许这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目录 第一回 开场白杜撰作卷首 说楔子粱栝棠棣魂/1 第二回 太虚人相逢仪表厂 棠棣子天缘师徒谊/5 第三回 挚意人雪日叙今昔 棠棣子初交话身世/9 第四回 叹往昔坎坷悲思故 反不良倾向露锋芒/14 第五回 春雨日慨书飞雪赋 无意郎初访有心人/19 第六回 杨玉梅惜别传谣信 周质瑜巧语陈痴情/24 第七回 动心术群策搞宣传 弘外意热情说冷血/29 第八回 团支部纳新议对象 史红蕾效法柯察金/35 第九回 杨柳畔幽夜寄相思 不速客残步访师迟/41 第十回 小华峰默许授受亲 杨玉梅彷徨戏孤影/46 第十一回 瞒洒泪红蕾寄深情 生不测华峰探病疾/52 第十二回 同路人演说黄连苦 师徒心引出姐弟情/58 第十三回 情切切薛燕访质瑜 义凛凛郑鹏设酒宴/63 第十四回 会同窗诗友作酬答 反浪费小节申教义/68 第十五回 周质瑜严词责义弟 许晓春婉言提异议/74 第十六回 起春心偶办音乐会 荡浊水革命促生产/80 第十七回 痴迷人情词试书生 怀鬼胎贵田辞故友/86 第十八回 隐离情抽调战备班 诸同志奋斗施工地/92 第十九回 路不平拔刀思相助 满腔火痛打范践淙/97 第二十回 秋风紧红蕾送寒衣 多情女惊悉母噩讯/103 第二十一回 对台戏妇义夫不 随意同心赠款权应急/109 第二十二回 棠棣子遂愿再共 事颐和园旧址吟新诗/114 第二十三回 周质瑜聚众欣击 水李永旺嗔客冷醋波/120 第二十四回 传闲言微波漾不 尽是非人恶语生嫌隙/126 第二十五回 寄狂笔义愤填胸 臆抒高志河畔情义浓/131 第二十六回 钓鱼台东风播笑 语长安街疾行风雨时/135 第二十七回 调试组谱奏欢悦 曲甚荒唐少年贺婚赋/141 第二十八回 李永旺警示风波 案史红蕾推诚释前嫌/147 第二十九回 覆前盟冷眼嘲寒 波济南府私宴接征尘/154 第三十回 棠棣子留影豹突泉 度国庆荡桨大明湖/160 第三十一回 周慈母深情托义子 生不测失算陡风云/166 第三十二回 挽危澜棠棣暂让步 推恶波永旺独寻家/172 第三十三回 惊谜语苦口警芳魂 无可奈惋言致裙衩/178 第三十四回 欲孤行弱女抗夫权 发醋意小题须大做/183 第三十五回 周质瑜仗义贺生辰 李永旺夫权施淫威/189 第三十六回 含冤情质瑜思离婚 遍厂区流矢难辨分/194 第三十七回 图报复毒设平衡策 忍辛酸践约棠棣情/200 第三十八回 抱遗恨华峰断夙缘 理云鬓残映憔悴人/205 第三十丸回 刀出鞘难演家庭合 心共碎夫妻苦相争/211 第四十回 莫须有沉冤失人心 癫狂甚落笔得佳作/216 第四十一回 群情愤招致玉石焚 李永林违心赞高压/222 第四十二回 情恳甚乘危挟质瑜 憾芙蓉寄思悼晴雯/227 第四十三回 担虚名饮恨离调试 雪打窗反戈射流矢/232 第四十四回 钓鱼台知己评功过 风波曲余意试点睛/238 第四十五回 许晓春寓意识大体 华义士忏悔错终身/243 第四十六回 诉肺腑痴情欲回春 违儒教争斗未穷期/248 第四十七回 棠棣子神游悲相会 孔孟道颠覆赖群威/253 第四十八回 悟正道慷慨不回头 无名氏戏作留遗曲/257 附:备忘录/258 试读章节 却说此词,乃系华峰悲书,感叹那棠棣之花的凋零。局外人观其词颇有过悲之感,却不知此乃华峰肺腑之言。恰值此词之中,引就出一段无穷无尽的感慨,书就出棠棣悲魂。“棠棣悲魂”无非一个悲字贯穿于其中。请君略费神心,且待青梗顽石铺开卷首,供诸君茶余酒后之时,闲言细语,试遣此衷。 天下俱知,于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青梗顽石被警幻仙子贬下尘埃,于那繁华城里,花柳枝下,怡红舍里,历劫一番,托名贾宝玉是也。春恨秋悲不尽,身人空门弃俗,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光阴。俗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固然是高寿无疑的了。谅那村妪农夫高寿之际,回首往事,亦是坑坑坎坎,一生的风波。宝玉则身人空门二百余年,却不同于红尘之中。终日只是修身养性,寂寞至极。时常回忆那金陵诸子投胎历劫,平生惨淡,下场甚悲,颇有不忍之心。欲下青梗之峰,登太虚幻境探望诸子,又恐众姐妹回首往事,添增烦恼。那宝玉彷徨于青梗之峰,余意不尽。正是:“冷落青梗寒,香径独徘徊”。 忽闻青梗之下,一人歌曰:“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谁与我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却是歌音渐近。贾宝玉闻言大惊,望那尘埃之中,有一道士步西而去。待极目观之,竟是渺渺真人。遂起身呼道:“渺渺真人,贫僧问讯了。”渺渺真人见有青梗之士阻身,亦停步道:“别已百余年,因终日忙忙碌碌,一直未曾至此,恕罪。”那宝玉引着渺渺真人,步入“青梗之殿”。 待分宾主坐定,寒暄一番,宝玉道:“记得百余年前,真人曾引渡太虚幻境诸子下凡历劫,现诸子如何了?”真人道:“如若百余年前,吾尚可略说一二,如今汝乃出家之士,修炼之体,如何不知?”宝玉道:“宝玉出家为时甚短,觉悟犹浅,还望真人明示一二。”真人道:“凡人凡物,概由来处来到去处去。金陵宝玉复归青梗,十二钗亦归太虚。经磨历劫,不过乃是警其顽心,收其邪念,断其愚志。尘缘既尽,何须多云。但可笑人间却有些书生枉谈多情应笑,执手相看,仰天长啸,殊不知无可奈何之理,乃庸夫也。” 宝玉道:“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理。社会朝代的变更,并非历劫,亦可变换之。真人昔日引渡诸子下凡历劫,亦不废江河万古流,反之,不令此辈历劫遭受这般的苦楚,岂不是出家人的一番心意?我虽然无学无术,不晓天文地理,经济哲学,却但愿九州皆乐土,四海俱大同。破那富贵贫贱之界,去那刀枪棍棒之祸,拂那私心邪念之思,强似你这烧药炼丹百倍有余。”那渺渺真人闻言不悦,道:“宝玉虽然出家,却是不得正果的。求正果者,一则去思,二则去食,三则去欲,四则去色,无所求兮,遂得正果。古往今来,多少善士皈依我教,有哪个敢违天命?金陵十二钗乃先例也。此乃天下之通义。如今奉警幻仙子之命,又去渡脱二子,亦是此理。” 渺渺真人这一席话,反使得宝玉急于知悉明白,急急地追问道:“如何又去渡脱二子,是何道理?”渺渺真人道:“警幻窗下,有一盆棠棣,其间红花一朵,黄花一朵。开得是异常的峥嵘,天下少有。警幻不合将红花黄花各掐下一片花瓣来,却恼了二物。先是红花不开,警幻将红花折下,贬下九州。黄花亦是不开,警幻仙子等了有一十四日,好生鼓噪,遂将黄花亦贬将下去,屈指算来,二子下凡,红花已是三十三年,黄花亦有十九年的光阴。如今正是二子相逢之际,自然是乐极为始,其间却又暗藏风波。得待那悲极之日,再收归太虚。如今警幻差我令二子这般苦楚,何况宝玉入我门来,业有二百余年,汝并非一日之功,三秋之体,应明大体,查天数,岂能自轻而违警幻之心?若恼了警幻,将汝辈再历劫一番,岂不自讨没趣?” 贾宝玉闻言长叹,问道:“二子现居何处?此棠棣根基何在?”渺渺真人道:“天机不泄。”稍停片刻,那渺渺真人问道:“汝对棠棣二子如此关切,莫不是因那金陵诸子,怀故思今,思今怀故?”宝玉低头沉思了半晌,方才抬起头来道:“我人此空门,终日醉生梦死,不知人事。所叹未能更多地知悉空门风俗。忆昔,我于那繁华城内,人烟炊雨之地,惯看西月秋风。而今人得门来,借那禅坐之时,将历劫之时的经历细想,却也领会了封建社会的无穷奥妙。可谓思想更上一层楼了。昔日以横眉对那世俗夫子,所恨官场尔虞我诈,政治腐败,帝王将相,思利终身,诚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下昏暗至极,吏如虎,政如虎,帝王将相亦如虎,朝代多变,民不聊生何时变?昔有陈胜吴广,后有宋江方腊,再有闯王等志士,欲拔天柱,思夺政权,皆因敌众我寡,以留千古感叹。思我一介书生,潦倒不知庶务,愚顽怕读文章之辈的蠢物,唯有出家人道,保洁净之心;为慷慨正气,求洁净之地。隐迹消名,以避刀枪之祸。历劫于金陵之时,尚且为无才补天而惭恨,而今则大不相同,前者闻十二衩历劫于金陵,而今有闻棠棣二子遭此磨难,却不知此辈犯有何罪?警幻玩弄权术,这般的欺凌诸子,与人间贪官污吏鱼肉乡民何异之有!应历劫者,上至玉皇警幻,下至汤武隋炀!若得陈吴揭竿于太虚,方称吾愿,纵是被刀剑穿身,亦在所不惜,功果功果;乃是为我。真人以功果挟制吾辈,乃大错而特错矣。”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