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真故事
分类
作者 李国文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红楼非梦,在红楼梦以一个用文字建造起来的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式的美学世界,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无论你以什么心情去看,都会给你以惊奇,以赞叹,以感慨,以陶醉,以温馨,以诗意,以及心灵的震颤,幻想的神驰。

首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倾情力作。它集渊博学识与深遂思考于一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红学界提供了新鲜的眼光。

内容推荐

本书系李国文先生评《红楼梦》随笔集,它集渊博学识与深遂思考于一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红学界提供了新鲜的眼光。

本书是对这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社会学解读,它紧密联系当今社会,把一些横亘古今的道理用《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的真故事作诠释。

同时,书中从正反两方面给你一些启示,一些教益,一些思考,进而让你懂得取舍、豁然开朗、翻然彻悟……

目录

曹雪芹写吃

曹雪芹写性

曹雪芹写死

曹雪芹写骂

曹雪芹的梦魇

最怕胡庸医

大手笔高鹗

探春的致命伤

晴雯的结局

秦可卿的魅力

天下第一老太

贾政的感觉

王夫人的精明

邢夫人的闹剧

赵姨娘的折腾

贾宝玉挨打

钗黛的文学观

妙玉的迷失

风姐和来旺儿

贾环的不归路

贾雨村的嘴脸

丫头心态

贾芸的拍马术

茗烟的奴才学

李十儿的牛皮

小人的压轴戏

红楼食货志

贾府的洋货

由茄鲞谈起

红楼非梦

试读章节

曹雪芹写吃

——北京谚语,“三代为宦,方知穿衣吃饭”,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

我记不起在哪里读到过,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的一则逸事。说他好美食,喜佳人。这位明神宗的首辅,完全按照告子“食色,性也”的教导,不仅好食,同时好色。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还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性伴侣。为了性欲不减,为了旺盛的荷尔蒙,自然要吃各式各样能够壮阳的东西。食和色,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度一致。

戚继光守登州,专门指派渔民,到黄海捕获一种名叫“腽肭兽”的海兽,取其睾丸,也就是俗谓的海狗肾,定期送往北京,给这位内阁长官——他的顶头上司张居正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的记载,张居正喝了这种汤以后,奇热攻心,阳亢无比,虽数九寒天,头顶出火。由于张居正冬天戴不住帽子,官员们在风雪寒冬的天气里,也都效法首辅,一律光头,这就成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吃到这等离奇荒诞的地步,你得承认,凡官皆擅吃,不吃难为官,他是个会吃的官。

这并不稀奇,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呢?只要是官,被请客、被宴会、被应酬、被尊到主桌主位的机会,要比老百姓多得多。因此,嘴巴越吃越刁,舌头越吃越灵,胃口越吃越大,品位越吃越高,于是,吃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逼得厨师的手艺也跟着精益求精,登峰造极。

应该承认,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五千年来这班能吃、好吃、善吃、懂吃的大小官僚们的推动。倘若要评功摆好的话,拥有善吃之嘴、善品之舌的大小官僚,应该是促进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饱尝帝国主义的侵略。一部近代史,不如意事常八九,落后挨打、愚昧挨打、不长进挨打,打得中国人实在抬不起头来。但是,只有中餐,打不倒,谁也没打过,打也打不倒,真是让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甚至可以这样预言:真是到了地球终结那一个晚上,在最后的晚餐桌上,选吃中餐者,肯定比选吃西餐者要多得多。

这种自我安慰,有点阿Q,可除了这,还有别的值得阿Q的吗?

于是,不禁为中国的吃,骄傲起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偷了东西走了;八国联军攻打紫禁城,抢了东西走了;日本鬼子在中国赖了八年,最后无条件投降滚蛋了。而我们中国的厨师,和炒勺锅铲、红白面案、油盐酱醋、五香作料漂洋过海,到巴黎、到伦敦、到旧金山,落地开花,开花结果,结果生子,永远在异国他乡扎下根来。

一衣带水的日本,更不在话下。我在东京新宿一条小街上,走进一家中华料理店。那师傅是从广州去的,特地给我煮了一碗云吞面,声明不收费,是奉送给我这位同胞的。我问他,想家吗?他说想。我又问他,想回去吗?他说不想。看来中国厨师,到了番邦,就再不离开,就凭煎、炒、烹、炸四字经,从此,没完没了地让老外掏腰包,挣老外那张洋嘴巴、那根洋舌头的钱。

要这样算起来,到底谁厉害,还很难说呢!

张居正这道名菜,我记住了,食谱上查不出来,叫“鸡舌羹”,想系他的独创。顾名思义,是用鸡的舌头做出来的汤了。汤或者羹,是中国菜的正宗,看商周的青铜器,大而宽、深而广,绝对是以食物的流质状态来构思来设计来制造的。有诗曰:“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翁妇味,先遣小姑尝。”可见羹汤做得好坏,决定新媳妇在这家未来的日子好过与否。孔夫子也把羹看得很重,他说:“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齐”即“斋”的意思,他要求人们像斋戒那样对待这碗汤。有这样的古训在先,小媳妇敢不把汤做好?

至今粤人爱煲汤——家家有煲,每餐必汤。连本是北方人的客家人,或后来南下的干部,也煲汤成瘾,认为羹汤是最补养的,看来倒是古风余韵的发扬了。不过,用鸡舌头做羹,恐怕连老广也闻所未闻。这舌头一定吃那舌头,吃得如此刁钻促狭,挖空心思,也算把食文化推到极致境地了。鸡舌并非凤髓龙脑,倒不难求,但是,得需多少鸡舌才能烧出一碗羹来,那可就令人咋“舌”了。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爱吃舌头的,那就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了。

不过,他要吃的是鸭舌头。第八回,宝玉在薛姨妈处便饭,“因夸前日在东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鸭信,即鸭舌,煮熟,用香糟卤汁浸泡,入味后,便是一道美味冷盘。吃的时候,喝两口绍兴花雕,而且是加过温的,那就更是香醇佳妙了。看来,贾宝玉是一个懂得欣赏美味的人。其实,不是贾宝玉懂,而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懂。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