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可以说是中国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既是伦理纲常不容的篡逆者,又是具有远大抱负甚至超前思维的改革者。有人说他是位“影帝”善于作秀表演,也有人说他是穿越时空而来……
而本书则以生动、有趣的文字为读者将一个真实的、本色的王莽还原出来,他不再是带着脸谱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莽的奋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龚琛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莽可以说是中国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既是伦理纲常不容的篡逆者,又是具有远大抱负甚至超前思维的改革者。有人说他是位“影帝”善于作秀表演,也有人说他是穿越时空而来…… 而本书则以生动、有趣的文字为读者将一个真实的、本色的王莽还原出来,他不再是带着脸谱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内容推荐 史上最具争议的篡位者。 他是王朝的杯具,还是穿越时空的改革家? 本书将为你还原最真实、最本色的王莽。他不再是带着脸谱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目录 第一章 帝国的衰亡——老刘家的败家子们 第一节 外戚与皇权 1.外戚是什么? 2.老吕之野望 3.一代雄主的外戚鹰犬 4.大清洗运动 5.亲家翁之间的对决 6.伊尹、霍光之志的真相 7.宿命的轮回 第二节 老刘家的败家子们 1.乱了汉家的太子 2.昭君的出塞曲 3.王家的“家人子” 4.五侯受封,燕啄皇孙 第二章 折节力行——老王的生存秘诀 第一节 冷板凳与冷猪肉 第二节 王家的好少年 1.王家的好少年 2.王氏内斗,第一场赌局 3.新都侯和他的道德制高点 4.王善人告状 5.“荧惑守心”背后的政治 6.树倒猢狲散,风水轮流转 第三节 活着的“西王母” 1.折节力行的蛰伏者 2.汉家天子再受命 3.恋爱中的皇帝 4.活着的“西王母” 5.老王的白手套 第四节 崭新的世界 1.野鸡与安汉公 2.老王的周公梦 3.“周公”嫁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4.卫氏之祸 5.加速跑——宰衡与九锡殊礼 第三章 龙椅——离天最近的地方 第一节 关于禅让这点事 第二节 爱好谶纬之学的摄政王 第三节 假皇帝王莽的危急时刻 第四节 龙椅——离天最近的地方 第五节 近乎裸奔的开国盛事 第四章 复古改制——通往乌托邦的不归路 第一节 改革家的悲剧 第二节 大改革时代 1.一场正名闹剧 2.空想家的土改和奴婢解放运动 3.皇帝陛下万“税”! 4.制度失败的币制改革 第三节 苏醒的苍狼 1.边塞风烟起 2.苏醒的苍狼 第五章 天国坠落——关于王莽的一切 第一节 关于王莽的一切 第二节 黄河东流去 第三节 众叛亲离的末路者 第四节 天国坠落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帝国的衰亡——老刘家的败家子们 第一节 外戚与皇权 1.外戚是什么? 外戚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看清帝王是什么。鲁迅先生曾经评论《红楼梦》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而皇帝也大致如此,纳粮服役的老农与打算造反的军阀对皇帝君王的认识显然不会相同,钻研宫廷御膳的特级厨师和探听宫闱秘事的三流文人显然也走不到一条道上。于是从宋徽宗身上可以看见天才艺术家和彻底的昏君的双重身影,从李后主那里能够嗅到风流大词人和懦弱之庸主的叠加气息。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当然不会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了这么多,可是让我们摘掉皇冠,扒掉龙袍再看看这几位爷们儿,不过也都是平凡的俗人。他们的生活也是人的生活,他们的亲戚也是人的亲戚——所谓外戚其实就是帝王的亲戚,主要指的是帝王的母族和妻族亲戚成员。 外戚中的“戚”这个字代表血缘上的亲属关系,在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同姓的父系亲属与孩子是一家人,而异姓的母系亲属与孩子却得讲两家话了。纵使在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妻子一旦过门嫁入夫家便必须以夫家为自己的家族,相反,丈夫娶妻之后却依然留在自己的家族当中,不会进入妻子娘家的家族。在严格的宗法制度控制下,古人对于在家庭团体以外的亲属加一个外字,以示与同宗亲属相区别。外戚里的“外”字正是这个意思,专指不是一家的亲属。对于皇家而言父系的家族成员谓之宗室,母系的非家族亲属谓之外戚。 从这种区别方法来看,似乎帝王之家对于血统极为看重,同族之间亲情特别浓厚。其实不然,对于帝王而言同姓的宗族往往是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他们一般都有着皇位继承权。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避免宗族之间阴谋夺权的事例。所以帝王对于同姓的宗族,尤其是自己的兄弟一般都是严加戒备时刻防范。纵使这样西汉王朝也难免“七国之乱”的悲剧发生,其实再向前看,在先秦时代的乱世中,那些彼此吞并的诸侯国中有宗族或联姻关系的不在少数,可是到实际利害和伦理观念相冲突的时候,被放弃的永远是虚无缥缈的所谓亲情。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君王,便可发现一个定律:昏庸者多,贤明者少。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皇室在优生优育方面出了大纰漏,以至于产下一代代无能的统治者来。而是因为帝位的继承人一出生便长在深宫之中,虽然有专职的教师教育,但教授的大多是狭义的古典经义以及所谓帝王之学、统御之术。现实社会中的平民百姓所受的却不仅是学校教育,还有生存环境人情冷暖给予的生活教育。这方面的知识那些深宫之中的龙子龙孙们是难以接触到的,普通的社会生活给常人带来的智商和情商之增益是皇室教育难以企及的部分。帝位继承人若是上品素质,在这种成长环境下能成为中人之才已属不易;如果其本来素质平庸的话,就不免会为未来的昏君排行榜增添一颗新星。 一般来说,官宦贵族之家最盛产纨绔子弟,而一个国家中最大的纨绔子弟往往便是帝王本人。这些锦衣玉食的统治者们如果缺乏统治国家的能力的话,只好向别人求助。那么向谁求助比较好呢?虽然历史上有无数的教训摆在那里,可是人的天性总是令自己以为血缘相近的人更可靠,在伦理上特别亲厚,比没有亲缘关系的外姓人士更值得信任,于是有钱的人开家店铺往往聘请亲戚来帮忙,有国的人治理朝政也特别喜欢任用自己的亲戚为重臣。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聘请宗族兄弟做掌柜是要看人的,看对了人自然会买卖兴旺,看错了人不仅可能倒闭关门,甚至可能被侵占豪夺。对国家而言也是一样,如果对有皇位继承权利的兄弟委以重任的话,往往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更保险的办法是重用外戚,因为这些人既是皇帝本人的亲戚又没有合法的皇位继承权,他们的兴衰荣辱全凭帝王本人的宠信喜好来决定,当然比同宗兄弟们看起来可靠得多。只可惜权臣忠诚与否并不取决于其血统,而在于个人意志、权力范畴、历史环境、政治斗争等诸多方面。如果帝王本人能力卓越的话,是可以驾驭群臣控制亲族外戚的,然而这只是极少数的特例。更多的时候是朝政被外戚把持,在汉帝国的历史上这一点尤为明显,外戚及其亲朋好友同乡部属等组成了盘根错节的外戚集团。西汉王朝的政治斗争充斥着一家家外戚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最后外戚出身的王莽干脆篡位上台终结了西汉时代。到了东汉仍不能免除外戚专权这个痼疾,到后期更是添加了宦官把持朝政的祸乱。 2.老吕之野望 汉代外戚问题如此突出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为先秦时代诸侯们讲究在彼此之间通婚,如果娶了国内士大夫阶层之女便有乱了礼法之嫌,所以一般很少见到。这时候没有国内的外戚,只有外国的亲戚,当然也无从有所谓外戚专权的问题。到了秦始皇时代,赢政吸取了周朝分封诸侯导致分裂战乱的教训,不再分封子弟。秦帝国时间短暂,在秦始皇死后不久便覆灭,在此期间除了宦官赵高专权外没有给外戚以表现的机会。而刘邦开创汉朝的过程中一直将吕后留在后方镇守,当上皇帝后仍然在出征时委托皇后统御朝政。于是吕后权势滔天,这才为西汉王朝第一次外戚专权拉开了序幕。吕后为人心狠手辣又极富政治经验,所以连韩信、彭越这样厉害的功臣宿将都被她果断地杀掉。《汉书·外戚传》中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长兄泽为周吕侯,次兄释之为建成侯,逮高祖而侯者三人。”也就是说吕氏外戚的羽翼已经逐渐丰满起来,刘邦在剪除异姓王的征伐杀戮当中却不知道自己老婆的娘家人才是汉家最危险的敌人。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