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徐奉臻//赵爱伦//孙艺年//黄进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言

1.“亡其国者,先亡其史”:历史功能的破的之见。

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期、体例与结构的思考。

3.契机、框架和原则:关于本书的三个问题。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下面话中包含怎样的“盛世”与“衰世”的悖论:“17世纪下半叶

至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

时期,但同时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潜伏着许多危机。”

2.如何理解“1500年以前,是世界冲击欧洲;1500年以后,是欧洲冲击世界”之命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拥有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何会败在列强麾下?问题的症结是否在于

“现代化”与“前现代化”之博弈?

2.以史实和经典原典诠释命题: “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3.龚自珍发出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

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说明什么?以诗还原历史。

4.“三国干涉还辽”何以体现“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不变的

利益”的均势外交基本原则?

5.历史学家蒋廷黻为什么说“光绪二十二年的《中俄密约》是李鸿章

终身之大错”?

6.蒋廷黻说义和团运动属“拳匪运动”,“是反对现代化的”,而孙中

山则强调义和团的血战让外国人知道“中国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

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两段话彼此矛盾吗?

7.“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

的林则徐”,请结合史实分析之。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下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

后记

内容推荐

由于历史一向偏爱统治者和胜利者,留存的史料必然带有某种选择性、主观性和相对性,从而呈现出不完整性和不真实性,而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也常常给历史蒙上层层迷雾,遮挡学者的视线,影响人们的分析力和判断力。

史学功能的发挥,以对历史全面、客观的认识为前提。假如随意忽视,甚至损伤过去,假如在与政治的调情中将史学作为斗争的手段,势必导致知识依附于权力,使史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史学的功能也会随之人为化与工具化,史学主体自然难逃思想奴化和人格丧失这一命运怪圈。于是,“假历史”遮蔽“真历史”,“片面历史”取代“全面历史”。而要克服解释历史的主观性与片面性,使史学走上打假的健全之路,则既有赖于史学主体智识水平及操作技术的提高,更有赖于政治文明的长足发展和史学工作者独立人格的形成。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黑龙江省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和两项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对历史学所具有的传承文明、鉴古资今、启迪民智之功能的分析为楔入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框架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从对“历史”和“历史学”概念的辨析、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分期、体例与结构的思考,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定位、时空定位和方法定位的层级释义入手,紧紧围绕“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关联性、针对性、发散性和张力感的“疑”和“难”问题做纵横双向多维解读,既展示历史嬗变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体现历史的博大与精深,又凸显作为“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纲”中之“要”,即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有助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任课教师在“授业”过程中,通过“解惑”方式实现教育的“传道”功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