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为决定健康/中华医学会行为决定健康科普丛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科普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杨志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81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公布了一条消息:世界上有三个长寿地区,分别是巴基斯坦的劳扎、前苏联的高加索和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报告称,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平均寿命特别高,尤其百岁老人的比例,甚至高出世界其他地区8~12倍。

消息发布后,即被世界各国的媒体迅速转载。当时正在希腊罗德岛度假的美国大出版商——纽约洛兰德出版公司的老板萨拉·何塞阅渎此项报道后,喜出望外,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当即决定,出版一套探索这三个地区长寿奥秘的书一定会赚钱。于是,他停止休假,立即飞回纽约,并通知手下6名实力派记者立刻分赴这3个长寿地区采访,两周之内赶回来交上书稿,3周之内推出这套关于探索百岁奥秘的丛书。同时并紧锣密鼓地在全美各大媒体打出广告,信誓旦旦地向世人承诺在3周内出书,征订单随即从纽约飞向全美各地。果然不出萨拉·何塞先生所料,这套《百岁奥秘》还没有上市,便备受社会欢迎,很快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万份订单。

但是,出乎萨拉·何塞先生预料的是,由于种种原因,6名记者虽然尽r最大的努力,还是未能在两周之内赶回来交上书稿。书不能如期出版,为此不得不交付巨额违约金的萨拉·何塞先生因极度焦虑,彻夜难眠,血压上升。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已经身亡的萨拉·何塞。经医生鉴定,他是因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年仅52岁。

《百岁奥秘》在萨拉·何塞死后不久出版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6名记者探寻到的长寿奥秘很丰富翔实,其中最重要的是,那里的人们奉行的处世原则是:返璞归真的环境,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和清心寡欲。

欲望,人皆有之。欲望是人奋斗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有欲望才‘有希望”,毋庸置疑“欲望”是成功的动力,拿破仑将军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是这种强烈的欲望所形成的巨大力量,才驱使他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使其成为傲视欧洲的雄狮,其名言曾激励着多少人奋发向上。从这个方面来说欲望并不是贪婪的代名词。那些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欲望,不仅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更能催人奋进。如果说欲望能催人向上,但欲望也是一把双刃剑,欲望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古往今来,多少人几经拼搏得以功成名就,却也有人贪欲无度,在金钱、美色、权力等旋涡中不能自拔,最终身败名裂,所以人们常说“欲望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恶魔”。哲学大师叔本华曾说:“欲望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萨拉·何塞先生因强烈的欲望未能实现,以致心珲失衡、过度焦虑,突发脑溢血死亡。显然,这就应验了欲望带给人的不只是希望还有失望、痛苦甚至悲哀。

故事提醒人们,在欲望的暴风雨中,如何对欲望进行理性的节制和引导。这对防治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因素导致的“白(白领)、骨(骨干)、精(精英)”英年早逝,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要让公众真正理解“拥有健康才能创造财富,财富靠资本和劳动力质量,劳动力质量受教育和健康的影响”的理念,不要死于无知!

人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没有欲望?说的不错,人绝不可能没有欲望,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就难有生存的活力和生命的动力。有人曾说:“消灭欲望,就是消灭你的心灵。没有热情的人,就不可能起来行动,就没有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关键是如何对欲望进行有效的遏制和调控。否则,不仅成为欲望的奴隶,也难于在驾驭欲望的过程中真正享受生活的快乐。

因为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会得到满足。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望着那山高”,说的是欲望永无止境,到后来往往是身不由己,难以驾驭。不论是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还是从廉洁自律等方面,人不能为物所累。战国《荀子·正名》“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意思是说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能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古今中外的警世名言也好,民间广泛流传的顺口溜也罢,如果确实能对其中的哲理进行深思,就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些名言和理论,均来源于生活和实践,那么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应该让其服务于实践,运用于生活。但是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如何把握欲望,如何对欲望适度调控,自我心理素养将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当你面对某项事情犹豫不决或难以定夺时,不妨试一试,以不变应万变,采取“冷处理”的“缓兵之计”。P2-5

书评(媒体评论)

行为决定健康,这不仅仅是一个战略,重要的是给人类的健康提供了一个指导思想。这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伴随增多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导致慢性病(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肿瘤等)有增无减的事实,正在向人类行为与健康发出严重警告!心理健康是健康的灵魂,行为健康是健康的基石。告诫世人这一健康理念之价值是何等的重要。

行为决定健康之思想,正是大众健康所追逐的方向,只要奉行其本意,健康就掌控在自己身上。

——杨志寅

后记

有关《行为决定健康》这套科普丛书的构思,可以说从三年前就已开始了,起初曾写了几篇专业和科普方面的文章,已分别发表在《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健康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大众医学》、《健康时报》等报刊上。刊发后有不少专家和读者来信或来电,给子热情赞赏和鼓励。但是,当我听到这些支持言语的同时,也感到了大众对健康科普作品的需求,对健康问题支招的渴望,对健康观念的正确认知。当然,这一切都应是医务工作者的一种社会责任。因为人类的健康或疾病的治愈,不能完全依赖或寄托于高精尖的医疗手段或设备,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人文精神,人文是心灵的希望,教育是社会的希望,健康行为是健康的希望。若是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那就有悖于“上医治未病”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人文精神。因为医学必定是“人学”,医学科学不仅是纯学术性的,而且还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健康教育中有了心灵的沟通和碰撞,那才真正是健康科普的希望。

下面的调查数据充分表明,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亟待重视和加强。2009年我同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在2010年5月22日举行的“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北京论坛”上,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引用的最新研究结果也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有67%的农村受众希望获得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科技知识和信息。目前城镇居民对这方面的需求虽然尚无数据支撑,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这一比例应该更高。

之所以说行为决定健康,那是囚为健康的身体源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习惯。健康的最大敌人是人自己,自己是健康的主人,健康在我不在天,要勇于战胜自己的无知和愚昧,要勇于调控自己,要勇于“主持”自己,健康就掌控在自己手中。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目前,疾病谱的变化和人类死因分析均显示,较多的慢性病是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所致,因此从多角度讲,提高大众的健身防病意识,也更是一种智慧。

以这种方式撰写健康科普文稿,目的就是让大众接受,能否如愿,还是受众说了算。不过有一点,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是在用心策划,用心说话,用心选插图,每一环节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们也感觉,健康科普文稿的撰写不是“小儿科”,一篇好的科普文稿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比专业方面的文稿还要多。当然,每个人的感觉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是人之常情。支持,不论是素材的提供,还是插图的创意等。他们的奉献精神时刻都感动着我,尤其要感谢的是刘克智教授和杨

杨志寅

2010年6月

目录

第一篇 心理平衡篇

 一、欲望的悲哀

 长寿——清心寡欲最重要

 适度调控欲望有助健康

 二、能笑则康能乐则寿

 三、幽默与健康

 四、但愿不再让自杀悲剧重演

 怎样才能让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念头消失在萌芽状态

 五、知足者寿

 六、人真的能被气死吗

 七、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八、养怡身心劝君息怒

 九、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三分高风亮节身心健康

 十、博大精深的心药方

第二篇 合理膳食篇

 一、“富贵病”高发的原因在哪里

 二、科学膳食有助健康

 三、节制饮食促长寿

 四、七八成饱的“瘦”寿星

 五、中央领导人的饮食秘诀

 中央领导一日食谱

 饮食莫忘健脑养心

 六、细嚼慢咽有利养生保健

 七、适当禁食有益身心健康

 八、咸淡饮食习惯与养生

 食盐的生理功能

 吃盐过多的危害

 口味与标准

 品尝味道不能作为判断食物含盐量的标准

 科学食盐增强健康

 九、养生保健不可忽视油瓶子

 小细节中的大隐患

 十、少吃油炸食品可防癌

 十一、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健康食品

 十二、健康饮食文化的价值

 健康饮食是健康之本

第三篇 适量运动篇.

 一、如何认识“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二、步行运动好处多

 三、健步走

 一种老少皆宜的锻炼方式

 健步走的方法

 四、适量运动更健康

 五、久坐=“坐以待毙”

 六、久坐与“经济舱综合征”

第四篇 良好睡眠篇

 一、长期熬夜危害无穷

 二、充足睡眠的作用

 三、良好睡眠的指标

 四、失眠的常见原因

 五、良好睡眠美好生活的基础

 六、心静自然眠

 治疗失眠关键靠自己

 七、“高枕无忧”的误区

 八、睡眠障碍的评估和检测

 睡眠质量衡量标准

 睡眠质量衡量的误区

 睡眠质量的评估方法

第五篇 戒烟限酒篇

 一、嗜酒如命多短命

 二、喜剧大师卓别林死因之悲剧

 饮酒之祸

 三、头孢类药物与饮酒

 可怕的“双硫仑样反应” 

 四、烟草的诱惑可怕的危害

 为了人类健康生存劝其戒烟

第六篇 治未病及早诊早治篇

 一、治未病

 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二、健康五大基石和一大保障

 行为健康是健康的基石

 三、四种坏习惯可减寿12年

 四、“药是神”的观念要不得

 五、珍惜健康关爱生命

第七篇 其他

 一、警惕“英年早逝”之信号

 七成知识分子处在“过劳死”边缘

 二、口腔健康

 牙周疾病的自我警示

 口腔癌的自我警示

 口腔“衰老”的征兆

 何为有效刷牙

 牙刷选择的标准

 三、领带、衣领不能系太紧

 四、身体健康的警告信号

 五、低碳生活习惯的健康内涵

 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小习惯

 六、从“不惜一切代价治疗”到“规范化适度治疗”

 杨志寅教授访谈

后记

序言

关于健康,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初,就在《宪章》中给出明确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中加入了道德健康的内容,健康的范围涵盖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1992年WHO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有了可操作的定义,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证健康的根本和基石。

24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又道“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之说,大意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疗疾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应该沣重疾病的预防,防病患于未然。西方谚语也说:“1盎司的预防胜过1磅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至少80%的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40%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可以肯定,只要遵循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就可以把健康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于中,远离疾病,使生命之树常青。

把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地转换为大众需要的信息,并非是件易事。既要不失科学的严谨性,还应该贴近生活,幽默轻松。一部好的医学科普图书应该是:科学知识贯穿始终、理论知识深入浅出、让专业人士认同、让普通读者接受。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志寅教授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系列丛书《行为决定健康》堪称是医学科普图书的精品。该系列丛书采用“一个小故事、一句谚语、一句名言、一段歌词”的方式,引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或给出一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对策,以科普图书的形式对健康四大基石进行诠释。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可作为大众健康保健枕边书。本书是杨志寅教授健康教育的最新力作,也是作者自己数十年健康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从健康观念到健康生活方式,从健康生活细节到各种疾病预防,为读者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生活方案。形式轻松活泼,内容针对性强,让大家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则灵。

《行为决定健康》科普丛书中科学的理念,通俗的语言将打动每位读者的心,给渎者带来健康福音。心动不如行动,健康仅靠心动不干亍,关键在于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伴随您一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陇德

2010年7月

内容推荐

驾驭繁忙的工作,掌控自如的生活,有海涵天地之心态,才能确保身心健康,才能彰显人生快乐,这才是大智大慧的人生,知人生者,知驾驭也!健康体魄是无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拥有健康时,难以察觉到它的价值,而一旦失去健康,再意识其重要,则为时晚也!

《行为决定健康》科普丛书中科学的理念,通俗的语言将打动每位读者的心,给读者带来健康福音。心动不如行动,健康仅靠心动不行,关键在于行动。

编辑推荐

行为决定健康之思想,正是大众健康所追逐的方向,只要奉行其本意,健康就掌控在自己身上。

《行为决定健康》科普丛书中科学的理念,通俗的语言将打动每位读者的心,给读者带来健康福音。心动不如行动,健康仅靠心动不行,关键在于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健康伴随您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