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青年版)》由高强所著,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几十年的气象万千。在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饱尝艰辛滋味,历尽风雨坎坷。
回望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下的一道道辕辙,我们激动不已,我们感慨万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情备忘录(青年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高强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情备忘录(青年版)》由高强所著,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几十年的气象万千。在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饱尝艰辛滋味,历尽风雨坎坷。 回望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下的一道道辕辙,我们激动不已,我们感慨万千! 内容推荐 《国情备忘录(青年版)》由高强所著,《国情备忘录(青年版)》中的内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的我们,无比热爱这一方热土,就让我们怀着这一份炽烈的爱与希望去发现这个国家的成长与美丽,去读懂这个国家的艰辛与顽强,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奋发图强、携手共进!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资源:打响资源保卫战 远去的“地大物博” 资源枯竭愈演愈烈 地大物博的背影 谁动了中国的资源 “能源消耗大国”的帽子 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握住今天,握住未来 尊重今天的自然 寻找新能源 低碳经济新风尚 造福子孙后代 第二章 环境:还我碧水蓝天 一道道环境伤疤 中国水污染巡礼 被污染追逐的逃亡 脆弱的生存环境 谁在破坏我们的家园 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垃圾场 谁卡住了治污的脖子 水更清,天更蓝 《只有一个地球》翻身记 多少发电站被爆破了 回归绿色家园 第三章 人口:在拥挤中生活 中国人口环境的切面 由来已久的拥挤 岿然不动的胡焕庸线 13亿人的生活怎么过 中国人口的难题 老龄化“步履急促” 努力提高人的素质 控制人口是一项历史使命 “人手论”与“人口论” 拨慢人口钟 未来任重道远 第四章 “农”字当头:艰难中孕育希望 从温饱走向富裕 温饱不再愁 走上致富之路 农民离开土地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没落 从农村飞来的城市候鸟群 农业还危险吗? 立稳农业的根基 迅速缩水的耕地版图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五章 经济:乘风破浪的中国经济 创造经济奇迹 危机中的中国经济 世界眼中的中国 强大还是弱小 中国经济的灯塔 历史上的“富国”之鉴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迥异的中西工业化环境 向左走,向右走? 不流阿根廷的眼泪 拒绝“休克疗法” 北京共识 铸就最好的时代 第六章 教育:青春中国百年大计 基础教育华丽转身 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 素质教育痛并快乐着 新课改打开一扇窗 揭开大学的面纱 高考告别独木桥时代 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 大学毕业究竟等于几 与世界一路同行 满怀信心走出去 有朋自远方来 强国必先强教——绘教育蓝图 第七章 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扫描中国创新 我们需要追赶 中国制造的尴尬 中国离创新型国家有多远 创新才有活路 品牌缺失的时代 中国的创新重任 我们的创新履历 不创新,毋宁死 大路越走越宽阔 第八章 中国脚步: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的崛起 强大的支撑力量 大国面临的挑战 大国的特色之路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盛宴 试读章节 自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第一次提出“受报收功,极炽而丰。物众地大,孽芽其间”,“地大物博”一直都被作为中国的经典写照。千年之后,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思向这个约定俗成的成语提出了满怀忧患的质疑:“现在时代不同了。我提议地大物博应该请出中小学课本,从小应该以人均资源的缺少来对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从资源的总量和数量上看,我国有170多种矿产资源,有不少矿产资源还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真正能供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更不要说我们还只是挤在这其中的“一小部分”里,共享着“一小部分”的资源。 从资源分布上来看,我国的煤炭资源,北多南少,秦岭以北地区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而且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部分需要井工开采,只有极少量可以露天开采;天然气资源,西多东少。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几大盆地的天然气总量占中国陆上天然气储量的88%,大部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地质条件也很复杂,埋藏较深,对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水能资源,西多东少,多分布在云、贵、川等西南省份。西部12省市区的水力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峡谷中,开发利用起来难度也很大。 我们可以想象,“一小部分”的土地和资源,要支撑近14亿人口的生计,地小物薄或许才是最真实的现状。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量逐年增加,直到占据我国石油消费的半壁江山。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的石油80%将依靠进口。把希望寄托在清洁的核能上也并不那么保险。在我国的能源比例构成中,核能只占微小的1.6%。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惨痛经历——对320万人造成核辐射,也时刻警示着人们的安全意识。 于是,我们不得不投靠煤炭。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我国的煤炭消耗曾占能源消耗总量90%以上。然而,今日的工业环境,早已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环境,再也不允许大量燃烧煤炭。热值高又便于储藏运输的石油,成为各国的首选资源。其次才是天然气、核能,煤炭最次。 资源的减少让我们不忍听闻,却又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越来越多的中国铁矿正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位于河北迁安的铁矿,素有“铁迁安”之称。迁安铁矿储量丰富,而且埋藏浅,露天开采比较容易。这里出产的铁矿石主要供京津唐钢铁基地使用。自1968年起,挖掘了不过40年的迁安水厂铁矿,10亿吨储量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我国的稀有金属比较丰富,很多稀有金属如钨、稀土等储量都居世界第一。二战时期希特勒曾哀叹:“要是再给我一万吨钨砂,就可以征服俄罗斯。”抗日战争初期,德国为了获得中国的钨矿,不肯支持结盟的日本侵华,竭力在中日之间调停。因为支撑大规模装甲作战需要大量的钨,而全世界消耗的80%至90%的钨资源,都是来自中国。可是现在,由于滥采,中国的钨矿资源也濒临枯竭。 甘肃白银,以产铜、金、银、铝、铅、锌而闻名,当地地方志记载:凤凰山下,日出斗金。上世纪50年代,2万吨炸药炸掉了连绵数百里七个山头,爆破震惊世界,由此拉开了白银开发建设的序幕。而今天,时过境迁之后,这里的矿山已经关闭了80%。 事实一桩桩、一件件摆在我们眼前,正当我们满心欢喜地告别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兴奋地迈向工业社会时,矿藏危机却猝不及防地迎面而来。地大物博渐行渐远,只留下美丽而又仓促的背影。 P11-14 序言 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几十年的气象万千。在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饱尝艰辛滋味,历尽风雨坎坷。回望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下的一道道辕辙,我1¨激动不已,我们感慨万千!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各项建设在艰难曲折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创新的伟大梦想终于插上了现实的翅膀。祖国发展的辉煌和灿烂,民族振兴的理想和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往开来,奋起拼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幸福和快乐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历时2年时间,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剧组深入到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行程超过8万公里,用行走的脚步丈量和记录中国国情,试图勾画出一条中国国情的脉络。《国情备忘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六十年宛如沧海一粟,只在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和精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30年不变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神话,如今已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奇迹般的率先回暖,风景这边独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正在齐心协力为建设更加全面美好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谈起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科技部部长万钢的话语中透露着自豪、传递着自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需要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我国正在以“大国崛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唉之林,新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人口政策卓有成效,计划生育的实施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这意味着我们少生了一个欧洲。我们不仅帮助全球缓解了资源压力,而且为我们全社会节约了高达7万亿元的抚养费用,也使我国的经济变革处境更为宽松,促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 2005年12月29日下午,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永远尘封在了历史档案中。越来越肥沃的制度土壤,使中国农村逐渐挣扎出饥饿的泥沼,跨过了温饱线。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粮食等农副产品从不足到有余。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底子薄、发展又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堪称世界教育史的一个奇迹。高等学府的大门正向更多人敞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正以积极昂扬的姿态走出国门,孔子学院的开设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教育的对外开放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格局。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现在“我们中国还远远不是功夫熊猫,当今的我们也并非世界经济的救世主”! 鲜花和掌声背后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提醒我们擦亮眼睛: “人口众多”,我国拥有13亿人口,任何资源被13亿一除,都变得稀薄,没有计划生育,中国和世界的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地大物博”曾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先天优势,但我们消耗得很多,浪费得不少,进口的也很多。我们的资源在不断枯竭。一个泱泱大国,是国际市场的大户,却“买啥啥涨,卖啥啥贱”。 国内生产总值以过山车的速度增长。北京的首都飞机场每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飞,繁华尽显。然而,在有些偏远山区,很多人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贫穷的帽子大而沉重。 已经是工业大国的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产业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上却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创新乏力,直指中国制造的软肋。 更不必说我们的资源版图越来越小,耕地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碧水蓝天变得“犹抱琵琶半遮面”;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拥挤的生存空间;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重重,仍牵动着全社会的心;我们的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水平还亟待提高。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不是轻易能够认识的,也不是朝夕之间能够解决的。 国情既能宏大到关系中华民族的命运,也能微小到一粥一饭一件衣裳。光鲜与黯淡,都需要清醒地认识;信心与忧患,我们缺一不可。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这是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幸福的中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的我们,无比热爱这一方热土,就让我们怀着这一份炽烈的爱与希望去发现这个国家的成长与美丽,去读懂这个国家的艰辛与顽强,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奋发图强、携手共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