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慎之所著的《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讲述表情是一种微反应,是了解人内心意图的最准确线索。主要是指面部细微的表情动作,这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微反应。掌握了为表情读心术,就可以于不动声色间判定他人内心想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胡慎之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胡慎之所著的《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讲述表情是一种微反应,是了解人内心意图的最准确线索。主要是指面部细微的表情动作,这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微反应。掌握了为表情读心术,就可以于不动声色间判定他人内心想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 内容推荐 如何识别他人面部真假?胡慎之所著的《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多年研究积累,教你本能识谎术,看懂面部真表情,让他人内心想法赤裸呈现,装不成,藏不住!《别对我说谎(微表情读心术)》真实案例,细节分解,让人一学就会的微表情读心术! 目录 序 你不得不看的微表情 别对我说谎 读心商业场 无处不在之社交微表情 把爱看清楚 娱乐一把微表情 家里那点小动作 试读章节 前段时间,有一部以谍战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黎明之前》在各个省台热播,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其中有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在和代号为“水手”的地下共产党员之间的一场较量中,自以为聪明的保密局长输了,而他之所以输,正是因为“水手”巧妙地利用了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具体情节是这样的:“水手”被保密局长抓获,在审讯过程中,“水手”用一个弥天大谎误导了局长。为了获得局长的信任,他利用肢体动作配合自己的谎言。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在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的时候,“水手”说了真话,但在肢体语言上却“虚晃一招”:他抱住双臂,身体往后靠,并且目光往下,避开了对方的眼神。 保密局长立刻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个动作,他对此解读为:“水手”在撒谎!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人在撒谎的时候,内心难免感到紧张和焦虑,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自我安慰的小动作,同时撒谎后紧张羞愧的情绪,也会在脸上呈现出来。这一刻,“水手”的动作和表情正好符合这些规律。局长为自己成功地识破了谎言而暗自得意,殊不知正好钻进了“水手”设的套里,让费尽辛苦就要得到的情报从眼皮下溜走了。微表情随处可见 一位有妇之夫,对他的年轻情人说:“我一定会离婚娶你的。”话语中有种信誓旦旦的感觉。年轻女孩很开心,立马给他一个拥抱,而她并没有看到趴在她肩膀后面的那位男士,把手放在眉骨处,并在那一刹那,流露出羞愧的神情。 一位推销员,在口若悬河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他的顾客也不停点头,推销员很高兴地认为他的推销会成功。但他此时没有发现一个细节,那位顾客在不停地拨弄他的衣袖,似乎他的衣袖上有一些细细的毛球,而实际上顾客穿的是一套新西服,并没有什么毛球存在。同时,顾客的脚尖向着门的方向,两只脚一前一后,这是对说话者所说内容不感兴趣、想离开的典型肢体语言。 一位小学老师,在给自己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孩子很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话,老师很满意。在老师回头喝水的当口,孩子侧了一下头,并在那一刻皱了一下眉头,撇了一下嘴,只是零点几秒。这是典型的鄙视和厌恶的表情,这位老师的教育工作算是彻底失败了,并且孩子在心里已经把老师放在对立的一面了。究竟什么是微表情? “微表情”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她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和花猫。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后,尝试了3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他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后来,埃克曼将其称为“微表情”。 假如把人的脸部看作传播信息的媒介,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每一张脸,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一般来说,人类有7种情绪:愤怒、恐惧、厌恶、惊讶、难过、愉快和轻蔑。 正常的表情一般持续在1/2秒到5秒之间,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而微表情的与众不同就在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有1/25秒至1/5秒。这种表情往往和欺骗形影相伴,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当人们试图掩饰、刻意隐瞒某种心理活动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可能通过微表情表达出来。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这一系统发现,人脸部的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和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2002年,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甚至达到了90%。P3-7 序言 与胡慎之老师相识源于《别对我说谎》。 那是2010年的夏天,作为“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烈日炎炎。南非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个夏季,整个世界因为足球而疯狂,让人血脉贲张。 而作为主持人的我,在主持了五年综艺节目之后,面临着一段真空期,享受着足球魅力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将来职业生涯的走向。 很荣幸,我受到《别对我说谎》节目组的邀请,担任这档全新的心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 在第一次与胡慎之老师对台本的路上,我倒真有很多心理活动。.对于心理学,除了强迫症、人格分裂、忧郁症等这些很大众化的名词之外,我几乎一无所知。我所能肯定的就是,有这么多年主持经验垫底,我的心理应该算强大了吧。可心理学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真的能看穿人的内心世界吗?研究微表情的心理学家又是什么样的呢? 谈到表情,我不禁莞尔。控制表情,是我大学的专业课程之一,我接受了四年专业系统的表演训练,又有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优良遗传,我至少不会像只小白鼠一样,成为胡老师来到江苏的第一个研究对象吧。 调整呼吸,走进会议室,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男人端坐在会议桌旁,客气的寒暄之后,我们直入主题。在详细讨论完所有细节之后,会议室的气氛开始轻松了起来。 “小陆,你买足球彩票了吧?”胡慎之老师突然向我抛出了问题。 嗯?他怎么会知道?哦,最近世界杯这么火,像我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买张彩票很正常。这应该算是推理,不是心理学范畴吧?快速的心理活动之后,我提起神,故作轻松地答道:“是啊!” 胡老师扶了一下他那副很潮的黑框眼镜,微笑着对我说:“我还可以很肯定地说,昨晚那场球,你输了!” 会议室顿时一片寂静,同事们似乎也很期待我的答案揭晓。而我,顿时僵住了。他这么会知道?如果第一个问题有可能是他的猜测,那他又怎么会猜到我昨晚的彩票全都打了水漂呢?他到底是研究微表情的,还是算命的啊?我是不是应该伸出左手,让他帮我看看手相啊!瞬间,我的心理崩溃了,这太神奇了吧!这就是研究微表情的心理学家的风采吧。一直到今天,他都没有告诉我,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是如何做出那样准确的判断的。所以说,有时候,搞心理学的人,也是挺讨厌的…… 很快,胡老师凭借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了整个团队的认可。在节目中,凭着他对微表情的准确解读,和对当事人心理的细腻把握,谎言在他的面前无处遁形,他也成为了这个舞台上的捉谎第一人。 一年半以来,《别对我说谎》栏目组分析解决了七十多个真实的案例,并成功地把这些真情故事搬上了电视屏幕,和观众们一同分享了这些令人动容又发人深省的人间悲喜剧。 也许即使读完了这本书,你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微表情专家。但至少,在你面对那些或木然或灵动的脸庞时,当你看到那些喜怒哀乐的表情时,你能够读懂他们背后的真正意义。 微表情,其实是一个大世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