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文明源头在哪里?哪里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祖源地?”这是“标榜”全球首部西域探秘小说《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的主题。《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不单纯是悬疑推理小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部重新诠释中华民族祖源地的寻根小说。而本书作者米斯特胡,在新疆已经生活七年,长期研究和采写新疆人文地理。在本书中作者以诗人的文笔,描写了新疆各种新奇事物已经民俗习惯,让这部作品堪称真正意义上关于新疆百科全书式小说,让你读了就爱不释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米斯特胡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文明源头在哪里?哪里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祖源地?”这是“标榜”全球首部西域探秘小说《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的主题。《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不单纯是悬疑推理小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部重新诠释中华民族祖源地的寻根小说。而本书作者米斯特胡,在新疆已经生活七年,长期研究和采写新疆人文地理。在本书中作者以诗人的文笔,描写了新疆各种新奇事物已经民俗习惯,让这部作品堪称真正意义上关于新疆百科全书式小说,让你读了就爱不释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米斯特胡编写的探险悬疑小说《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西域天书之昆仑狼图》的内容简介如下: 省报文化记者启超无意间参与到一场考古发现的采访报道之中。在这次考古发掘中,他和好友孟宪明以及孟宪明导师吴卫国,发现这个墓为精绝国王子“叱”之墓,众人在墓中发现一批佉卢文木简和精美岩画。岩画上记载了精绝国灭亡的一丝端倪……考古结束后,启超和孟宪明就被无数毫无连贯的噩梦纠缠,无法入睡,原来两人受到了诅咒。为了揭开精绝国的灭亡之谜,找到更多关于昆仑国的讯息,由国内知名西域历史研究泰斗吴卫国联合组成“昆仑国考古队”,寻找精绝国,并对昆仑国展开国内第一次科考活动,这次组成人员自然包括两位受到古墓诅咒的人。他们按照木简上的提示先来到阿勒泰的喀纳斯湖,并在湖里遇到了水怪……真正的探险由此拉开序幕……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沙漠村落 第二章 古墓诅咒 第三章 精绝人墓 第四章 悬棺惊魂 第五章 千钧一发 第六章 伏羲女娲 第七章 连串秘密 第八章 昆仑古国 第九章 噩梦如织 第十章 组建考古队 第十一章 喀纳斯狂曲 第十二章 秘密之湖 第十三章 湖底遇袭 第十四章 地下长城 第十五章 被捕独目国 第十六章 第一幅图 第十七章 众帝之台 第十八章 密林饿狼 第十九章 三青神鸟 第二十一章 洞中窥秘 试读章节 死亡 “李梅,你快来啊!你快来看这个,这是刚从导师那里拿来的,导师居然还有没给我们讲过的东西。” 李梅转身看了一眼,吴卫国手里拿着一沓子已经有些发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推断。 吴卫国那年二十八岁,和李梅是恋人。两人大学期间在历史系,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爱上了考古,这次是来给导师整理资料。吴卫国长相普通,个子一米七左右,不算高也不算矮,圆脸、白净,常年的熬夜看书,使他的眼睛有些小,但是还好没有近视。李梅却是一脸的文艺气质,身体发育得很好,穿一套白色的裙子,吴卫国见面就夸她跟白天鹅似的,所以吴卫国为李梅取了个外号:李天鹅。 很多同学问李梅为什么会喜欢上吴卫国这个书呆子,长相不突出,也不懂得浪漫。然而李梅正是看上了吴卫国这点,所以两人公开了他们的恋情。虽然改革开放已经有些年头,但还是有人会指指点点。 “嗨!我说你们俩来得比我早啊!夫妻双双来打扫啊!” 吴卫国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自己的老同学佑哲闵,这个老同学是和他们一起考进来的,三个人算是这个考古系里面的三把尖刀,经常在导师的带领下做出骄人的成绩。 “佑同学你又迟到了啊!” “我说李梅,吴同学有你叫起床,我可没人喊,所以就迟到了。” “哲闵你快来看看这个,这是我刚才的新发现。看来导师也有新东西。” 佑哲闵接过吴卫国手里的稿纸,正面写着“昆仑神话真实性考证”,而在这份已经写作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的稿纸上,三人的导师罗列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昆仑神话原址的猜测和考古证据,将矛头直指曾经的昆仑故土,现在的西域大地。 “这……这……这导师一直没给我们说过啊。这东西如果能够证明出来,我看我们起码是能够名传万世。” “佑同学你说得对。我一直在看各种资料,我们对于西域的考古研究太少了,而昆仑神话已经完全地神话了,我们太讲求传说的神话性,而忽视了它的真实性和历史性。” “没错,卫国你说得对。古人流传下来的神话,其实更多的是关于历史的真实写照。我有个提议,咱们去新疆看看,说不定能有什么突破性的发现。如果真的能成功,咱们也算是帮了导师的大忙!” “那导师会同意吗?” “咱们在这里留个字条,等导师回来就能看到。到时候我们生米煮成熟饭,导师也不会怪我们。况且,我们是去帮他实现梦想,他也不会怪咱们的。” 吴卫国突然被自己这个鬼点子多的同学的想法打动了,一边想一边看着李梅,然后说:“我亲爱的天鹅,你觉得这想法咋样?” 李梅先没有回答,低头思考了一阵。 “我看哲闵的思考有可行性。可以行动,但是我要跟着你们去。” “这可不行。”吴卫国非常坚决地说,“我们是去沙漠搞考古,有危险,况且气候条件也很差,你还是别去了。在家等着我,回来咱们就去见你父母,商量结婚的事。” “是啊,李梅同学,我听说那里连厕所都没有。” “我给你们俩说,我也是考古专业的,必须去。你们两个为什么这么大男子主义。有你吴卫国还保护不了我啊?” “李梅,听话,你就别去了。” “不行!” “李梅同学,你就听卫国劝,别去了。” 就这样磨了半天嘴皮子,两个大男人没拗过一个女人,只好答应带她一起去新疆。这也成了吴卫国一辈子最懊悔的一个决定…… 半个月后。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 五只骆驼安静地卧在沙丘边,它们眯着眼睛,嘴中也不知道嚼着什么,这种悠闲岂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老向导奥尔德克看着远处沙漠里的废墟,不时抬头看看天。八天前他受这几个从北京来的年轻人雇用,带着骆驼和各种吃食来沙漠里找古城,没想到这一转就是八天,昨天才在沙漠里发现这片隐藏着的废墟。 只见远处废墟里有数十座古墓,每座中间都是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放射状。 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蔚为壮观,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很容易让人产生各种神秘的联想。 此时这三个年轻人早已沉浸在眼前的发现中,不断地呼喊着,不断地猜测着。 “这墓我初步估算应该距今有3500到4000年了。”说话的是佑哲闵,此时他的脸已经晒得有些蜕皮,但是依旧精神百倍地看着眼前的这些发现。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梅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万分震惊,因为在他们三人的学习和考古实践当中,很少涉及西域的诸多文明。 “难道,真的如导师说的那样,昆仑神话所描写的是一个真实的国度?而我们现在的文明起源地就是那里?” “李梅,你在想什么呢?”吴卫国看着这个跟着自己已经半个月,却没喊一个“累”字的未婚妻,心中不免有些怜爱之意。 “我在想,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历史就要重写,我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你才多大啊,就开始想这辈子的事情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咱们好好努力。” “巴郎子!巴郎子!(维语:小伙子)”在远处的老向导奥尔德克突然站起来看着远处大喊道,“快点撤吧,真主发怒了。你看远处的黑云,要起沙尘暴了。再不走,我们估计就要死在这里了。” “我说我伟大的奥尔德克同志,你是大漠里的孤狼,怎么会怕这种小气候呢?”第一次来新疆的三个年轻人,对沙漠沙尘暴的知识还很少,甚至在之前他们都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三位小同志,你们不了解。这个季节是最容易发生黑风暴的。那是魔鬼的饿狼,真主的眼泪啊!如果再不走,我们就要成为恶狼们的口粮,地狱的冤魂啊!” “我们革命意志坚,意志坚!就不信人力还战胜不了自然。”佑哲闵显得很自信。 吴卫国只觉得脚下的沙粒开始慢慢地随着风运动,一点点地向前移动着。 “咱们还是走吧,我看奥尔德克并非虚言。” “卫国,不能走。我们好不容易发现这里,如果就这样走了,岂不是前功尽弃。你要走自己走,我不走。”李梅有些赌气地说。 奥尔德克是一个常年在沙漠里行走的老向导,他说的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强风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黑风暴所过之处,水井、溪流干涸,牛羊死亡,人们背井离乡,一片凄凉。 此时只见远处一片黑压压的沙尘,顷刻间向三人所在的地方滚动而来。声音好似蜂鸣,但是却比那声势大多了。只见远处的天际已经是一片枯黄之色,而在三人所站的位置,沙子以极快的速度向背后滚去,而且越来越快。 “这……这……这东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佑哲闵抬头看着远处的巨大黄风感叹。 “你们还愣在那里干什么,真主请您保佑我们能逃离魔掌。” “咱们快跑啊!李梅,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李梅却根本没有注意吴卫国的喊话,反而看见远处的墓穴里因为风的作用而露出一些丝织品——仿佛还有文字。她心中不免大喜过望,因为对于考古者来说,文字记载能证明的东西太多了。 “卫国,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哪里?” “就是墓那里!” 吴卫国顺着李梅所说的方向看去,只见此时飞沙走石般的大地上,因为风力的作用,原本没有任何东西的沙子里,居然露出了一大片丝绸,丝绸上隐隐约约的有几个字,但是风太大却看不清楚。 吴卫国完全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根本顾不上什么黑风暴,顾不上危险。他看着随风摆动的丝绸,心里一阵暗喜,全然忘记了眼前的危险。 “李梅,你先和奥尔德克走。我们后面赶上来。” “不行,我要和你在一起。这是我发现的,不能把功劳给你。” “现在还抢功劳啊,我给你拿回来还不行吗?佑同学,别在那儿发愣了。赶紧,干活啦。我可不想晚上睡在死人堆里。” “看好吧,你就。” 说着两人就靠上去,然而这两人一心都盯着眼前的丝绸,却没有注意李梅也跟在了后面。 越往前面,沙子越软,似乎是刚翻盖上去不久。越往那乱飞的丝绸跟前走,越觉得脚底下有种软腻腻的感觉,有种说不上的吸力。 “你们两个大男人,走起路来这么吃力。什么时候能到那丝绸跟前啊?” 此时吴卫国和佑哲闵才发现李梅早已和两人在一条线上,只是沙尘影响了他们的视线而已。 “我让你回去呢,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啊?” “吴卫国,我告诉你别小瞧女人,女人可是半边天,我也是考古工作者中的一分子!”李梅说着大踏步向前走去,将两人扔在了背后。眼看着李梅一步步地走近丝绸,吴卫国和佑哲闵只能干巴巴地看着。可是此时谁能知道李梅的痛苦呢,她觉得脚下的吸力越来越厉害。可是不服输的她,仍一米一米地向目标靠近。 “李梅,快回来!不好,那是陷阱!” …… P1-5 序言 38岁的斯坦因沿着早已空无一人的古城遗址慢慢地前行。头顶是一片月明星稀的夜空,如果只看着夜空,仿佛让斯坦因想不起来这里是一片茫茫大漠。 这里的星辰和斯坦因的匈牙利的家乡一样,闪闪发光。看着这些星辰,斯坦因又想起了家乡那些熟悉的场景:树林、河流和翩翩起舞的匈牙利少女——这些熟悉的场景总是伴随在他考古探险的奇遇中。 斯坦因死死地盯着眼前一片黄沙掩埋下的城市废墟,心中不断地疑惑:“这里到底掩埋了什么?” “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居民都去了哪里?”斯坦因边走边想。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主人仓促间离开了这里?” 踩着光滑的沙子,斯坦因来到了这座城市的中心——大佛塔。 斯坦因看着眼前这一切,忽而清晰忽而模糊,他觉得头好像要炸了一般。他的头脑中出现了一片图像,很模糊,然而使劲一想,那图像又好像很真实。 斯坦因觉得这里有点像意大利的庞贝城。“不,不对,这是‘丝绸之路的庞贝城’、‘梦幻的古代城市’。不是因为自然力,也不是因为战乱,那么这里的人为何要迁走呢?” “难道几千精绝居民都在1600年前的某一天突然同时消失了?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这样的事情又是如何发生的?”斯坦因想不明白。 因为长年的风吹日晒,斯坦因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看着不远处的大沙漠,陷入了沉思。这座古城房屋的地基一般用麦草、牛粪等台泥铺墁,墙壁多为红柳编成再外垠泥土,室内建有炉灶和贮藏窖。遗址内有水渠和古河道的痕迹,如此丰富的一座城池,可是人呢?斯坦因一点点地理着思绪,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风吹着月光似乎带着一点幽怨,带着些许宁静。 “这是哪里?我好像睡着了,这里的人这么匆忙是要去哪里?”斯坦因看见一条陌生的街道,衣着华丽的人们扶老携幼沿路而去。 斯坦因抬头看见在不远处有一座佛塔,他又细细地看了一遍,总觉得是在哪里见过,好像就在刚才他还坐在那座佛塔之下。 “这,这难道就是我所在的废墟?这不可能啊,它已经被埋在了沙漠里,怎么可能?”斯坦因有些慌张。 斯坦因站在大街上,看着屋子里躺着的人被喊醒,然后神色匆匆地加入这群将要离开的人。他很惊讶,这里的居民有点像他:有高耸的鼻梁、深棕色的头发、男性胡须发达,普遍具有高加索人种(欧洲人种)的特征。但个别的鼻梁较低、颧骨较宽,有别于欧洲人种,可能与蒙古人种有关。 “斯坦因先生,斯坦因先生,你不应该睡在这里!快醒醒!” 斯坦因被一双大手摇晃着,慢慢地睁开眼睛。 他看到了助手鲁斯塔姆。这个中年人,眼睛很大,脸上有些蜕皮。 “鲁斯塔姆,你怎么在这里?”斯坦因看了看周围。 “我发现您不在床上,就出来寻找。没想到您竟在这佛塔下睡着了。” “原来真的是一个梦。”斯坦因低语。鲁斯塔姆扶起斯坦因。 此时夜更加深了,在黑暗的笼罩下,塔身幽怨而诡秘。斯坦因眼睛直直地盯着佛塔,突然,他发现在粗砖之间居然有几段隐约可见的木简,他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刷子,将那上面的灰尘刷干净。不一会儿那些木简就成了他手中的新发现。 “佉卢文木简!”斯坦因激动地喊出来。木简上有些模糊的字,斯坦因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佉卢文字,一种消失了的文字。 “这木简怎么会在佛塔上呢?” “佛教一直有将宝物或书籍放进塔身祈福的习惯,我想这些木简就是如此。这上面的佉卢文字,是一种很少人能识别的文字。” “您认识佉卢文啊!” 斯坦因对于佉卢文掌握得也并不是很多,只是能读懂个大概的意思。回到帐篷,鲁斯塔姆赶紧点燃灯,斯坦因显得异常兴奋,在灯下翻阅起那些木简来。这小小的木简上文字不多,但解读起来甚是费事。不过,解读的困难已经被斯坦因的兴奋之情掩盖,他静静地盯着木简,恨不得将木简上的每一个字都放进脑海里。 “‘昆仑狼图全,传世秘典现’,‘昆仑狼图全,传世秘典现’这是什么意思?”斯坦因低沉地说。 “什么秘典,斯坦因先生?” “也许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宝藏的秘密吧!” “那太好了,我们来这里本就是为大英帝国博物馆寻找宝藏的!”鲁斯塔姆听到“宝藏”两个字后,也显得异常兴奋。 “这里已经被掩埋了,成了一片废墟,就是想寻找宝藏也不会有了,我们的补给品不多了,如果要找宝藏看来也要等下次了。明天挖掘结束,我们离开吧,我的朋友。” 鲁斯塔姆显得有些惊讶,对斯坦因这种发现宝藏却要匆匆离去的做法有些不解,但他也没有反驳。 然而,在斯坦因的心中,他想把寻找宝藏的乐趣留在下一次的探险活动中——这是出于一种探险家的好奇心。而他的助手鲁斯塔姆却不这样想,他要的是宝藏。 此时斯坦因的心中已经做好了一个打算:他还要回来,一定要回来。回到英国之后,斯坦因把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震惊了当时的西方世界,而关于宝藏的秘密他却始终保留着。 1906年斯坦因又回来了,再度对尼雅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继斯坦因1900年第一次之后,1905年美国人亨廷顿,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等先后涉足此地。此后,斯坦因于1913年和1931年又来过两次。 这么多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西域到底隐藏了什么? 书评(媒体评论) 新疆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汇之处。 ——国学大师季羡林 我希望出生在中国。愿意出生在公元后不久的新疆。我希望出生在成为许多异民族、异文化互相汇合、互相接触的交结点的国家。所以我要选择公元开始后不久的新疆。那时候,大乘佛教已从印度经新疆传到了东亚。而且在中亚的这一地区,当时印度文明、佛教、希腊文明、伊朗文明和中国文明等都汇经合流。我希望能在这样的场面承担一个角色。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汽车旅行爱好者可以从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到喀什,然后穿过整个西亚到达伊斯坦布尔,再经过维也纳和柏林,到达汉堡和布洛涅。这样一条世界上最长的公路交通动脉,不仅有助于中华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还能在东西方之间开辟一条新的交通线。它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和欧洲,黄种人和白种人这两大种族,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大文明。 ——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