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吴绪平//张天民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t 《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共15章,计104个病种。每一病种按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针刀治疗和针刀术后手法治疗等体例编写。其核心内容在于对每种疾病的诊断和针刀治疗操作进行规范。全书以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为基础,从点、线、面的立体病理构架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针刀基础术式,如“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C”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肩周炎,“回”字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五指定位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的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病理构架整体治疗的高度上来,对规范针刀治疗部位有重要意义。同时,以人体解剖结构的力学改变为依据,阐述了每一支针刀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定点、定向、针刀手术入路、针刀刀法,规范每一次针刀的治疗点、针刀治疗范围及其疗程,使针刀从盲视手术变为非直视手术,可从源头上杜绝针刀医疗事故的发生。

目录


\t声明

编写说明
第一章 软组织损伤疾病
第一节 头颈躯干部软组织损伤
一、帽状腱膜挛缩
二、斜方肌损伤
三、胸锁乳突肌肌腱炎
四、头夹肌劳损
五、肩胛提肌损伤
六、菱形肌损伤
七、竖脊肌下段损伤
八、棘上韧带损伤
九、棘间韧带损伤
十、下后锯肌损伤
十一、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十二、腹外斜肌损伤
十三、髂腰韧带损伤
第二节 上肢部软组织损伤
一、肩周炎
二、冈上肌损伤
三、冈下肌损伤
四、三角肌滑囊炎
五、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六、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七、肱骨外上髁炎
八、肱桡关节滑囊炎
九、肱骨内上髁炎
十、尺骨鹰嘴滑囊炎
十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十二、屈指肌腱鞘炎
十三、腕背侧腱鞘囊肿
第三节 下肢部软组织损伤
一、弹响髋
二、臀中肌损伤
三、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四、髌韧带损伤
五、鹅足滑囊炎
六、踝关节陈旧性损伤
七、慢性跟腱炎
八、跟痛症
第二章 骨关节疾病
一、颈椎病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四、髌骨软化症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三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概述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二、腕手关节病变的针刀治疗
1 第1次针刀松解腕关节前侧浅层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2 第2次针刀松解腕关节后侧浅层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3 第3次针刀松解腕关节前侧深层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4 第4次针刀松解腕关节背侧深层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5 第5次针刀松解手关节掌侧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6 第6次针刀松解手关节背侧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7 第7次针刀松解掌指关节背侧软组织的粘连、瘢痕及掌指关节背侧的骨性强直
8 第8次针刀松解掌指关节掌面及侧面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及掌侧骨性强直
9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三、肘关节病变的针刀治疗
1 第1次针刀松解肘关节周围浅层的粘连、瘢痕
2 第2次针刀松解肘关节侧副韧带起止点的粘连、瘢痕
3 第3次针刀松解肘关节关节囊的粘连、瘢痕
4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四、肩关节病变的针刀治疗
1 第1次针刀松解肩关节前外侧软组织的粘连、瘢痕
2 第2次针刀松解肩关节囊
3 第3次针刀松解部分肩袖的止点
4 第4次针刀松解肩关节顽固性压痛点及条状硬结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五、踝足关节病变的针刀治疗
1 针刀治疗
2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六、膝关节病变的针刀治疗
1 针刀治疗
2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四章 强直性脊柱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3.2 诊断要点
4 针刀治疗
4.1 治疗原则
4.2 颈部病变的针刀治疗
4.3 胸背部病变的针刀治疗
4.4 腰部病变的针刀治疗
4.5 髋部病变的针刀治疗
第五章 股骨头坏死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3.2 辅助检查
3.3 诊断要点
4 针刀治疗
4.1 治疗原则
4.2 操作方法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六章 关节强直
一、肘关节强直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二、桡腕关节强直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三、指间关节强直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四、膝关节强直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五、踝关节强直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七章 关节内骨折
第一节 上肢
一、尺骨鹰嘴骨折
二、桡骨茎突骨折
第二节 下肢
踝部骨折
第八章 常见内科疾病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三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四节 贲门失弛缓症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五节 慢性胃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六节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九章 常见妇科疾病
第一节 痛经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二节 原发性闭经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三节 慢性盆腔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四节 乳腺囊性增生症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十章 常见儿科疾病
第一节 小儿先天性斜颈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二节 小儿膝内翻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三节 小儿膝外翻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四节 小儿股骨头骨骺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五节 痉挛性脑瘫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十一章 常见五官科疾病
第一节 颈性失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二节 眉棱骨痛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三节 过敏性鼻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四节 慢性咽炎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五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十二章 常见肛肠疾病
第一节 痔疮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二节 肛裂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术后药物治疗
第十三章 常见周围神经疾病
第一节 面肌痉挛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二节 带状疱疹性后遗症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三节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一、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
二、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三、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四、肋间神经卡压综合征
五、四边孔综合征
六、旋前圆肌综合征
七、肘管综合征
八、桡管综合征
九、腕管综合征
十、正中神经返支卡压综合征
十一、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十二、梨状肌综合征
十三、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十四、股前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十五、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十六、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十七、跖管综合征
第十四章 常见美容与整形外科疾病
第一节 黄褐斑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二节 乳头内陷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三节 足外翻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第十五章 常见皮肤科疾病
第一节 痤疮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二节 斑秃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三节 酒糟鼻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四节 腋臭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五节 寻常疣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六节 胼胝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七节 鸡眼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第八节 条索状瘢痕挛缩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诊断
4 针刀治疗

试读章节


\t①第1支针刀松解斜方肌肩胛冈上缘止点的粘连瘢痕 在肩胛冈上缘定位,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刺入皮肤,经皮下组织,达肩胛冈上缘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斜方肌肩胛冈下缘止点的粘连瘢痕 在肩胛冈下缘定位,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刺入皮肤,经皮下组织,达肩胛冈下缘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斜方肌与背阔肌交界处的粘连瘢痕 在第6胸椎旁开5cm处定位,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刺入皮肤,经皮下组织,当刀下有韧性感或者酸胀感时,即到达斜方肌与背阔肌交界瘢痕处,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④第4支针刀松解斜方肌肩峰止点的粘连瘢痕 在肩峰处定位,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针刀刺入皮肤,经皮下组织,达肩峰骨面,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每次针刀术后,患者正坐位,助手单膝顶在患者背部中间,术者站在患者前面,双手放在肩关节上方,固定肩关节,嘱患者抬头挺胸,在患者挺胸到最大位置时,术者双手突然放开,使斜方肌强力收缩1次即可。
三、胸锁乳突肌肌腱炎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胸锁乳突肌肌腱炎的诊断和治疗。
本《规范》适用于胸锁乳突肌肌腱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sternocleidomastoid myotenositis)
本病大多发生于睡眠起身时,常被笼统地诊断为落枕。其原因是劳损引起肌腱的慢性损伤,患者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僵硬,勉强转颈会引起患侧颈部痉挛性疼痛。
3 诊断
3.1 临床表现
一般都于睡眠起身后突然发作,患者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僵硬,勉强转颈会引起患侧颈部痉挛性疼痛。
3.2 诊断要点
(1)无明显外伤史,但有经常转颈、突然过度转头、睡眠姿势不良和颈部扭转斜置等劳损史。
(2)转颈受限,颈部僵硬。
(3)被动转颈或后伸颈部可引起胸锁乳突肌肌腱疼痛和胸锁乳突肌痉挛。
(4)胸锁乳突肌附着处有明显压痛。
4 针刀治疗
4.1 治疗原则
依据针刀医学关于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及疾病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胸锁乳突肌受到异常应力刺激造成损伤后,人体在代偿过程中,在肌肉起止点及肌肉行经途中形成粘连、瘢痕和挛缩,造成颈部的力学平衡失调,而产生上述临床表现。胸锁乳突肌损伤的部位在胸骨体、锁骨胸骨端、乳突及枕骨上项线肌肉的起止点以及肌腹部。用针刀将其关键点的粘连松解、切开瘢痕,恢复颈部的力学平衡。
4.2 操作方法
(1)体位 卧位,头偏向对侧。
(2)体表定位 胸锁乳突肌起止点,肌腹部压痛点。
(3)消毒 在施术部位,用活力碘消毒2遍,然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
(4)麻醉 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1ml。
(5)刀具 Ⅰ型4号直形针刀。
(6)针刀操作(图1-7)
图1-7 胸锁乳突肌肌腱炎针刀松解示意图
①第1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起点 触压到肌肉起点的压痛点,针刀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60°角刺入,达胸骨肌肉起点处,调转刀口线90°,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垂直,在骨面上向内铲剥3刀,范围0.5cm。
②第2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锁骨部起点 触压到肌肉锁骨头起点的压痛点,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刺入,达胸锁乳突肌锁骨起点处,调转刀口线90°,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垂直,在骨面上向内铲剥3刀,范围0.5cm。
③第3支针刀松解胸锁乳突肌止点 针刀体与枕骨面呈90°角刺入达乳突骨面后,调转刀口线90°,在乳突骨面上向乳突尖方向铲剥3刀,范围0.5cm。
④第4支针刀松解肌腹部压痛点 在胸锁乳突肌肌腹部,刀口线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刺入,有一落空感,再刺入肌肉内,纵疏横剥3刀,范围0.5cm。
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3分钟后,创可贴覆盖针眼。
如果两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同时出现症状,患者能够承受手术,可以在一侧手术完成后,将头转向对侧,再做另一侧手术。
(7)注意事项
①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部起点处松解时,针刀松解在骨面上进行,针刀不可偏离骨面,应严格松解范围,否则可能引起创伤性气胸。
②肌腹部松解时,针刀在肌腹内部寻找病变点,不可穿过肌肉,否则易引起出血。
5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
针刀术毕,一手前臂尺侧压住患侧下颌,另一手掌托住对侧枕部,将颈部转向对侧,用力牵拉下弹压数次,颈托固定7天。

导语


\t 自针刀诞生之日起,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从初期的小针刀疗法发展成为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新兴医学学科——针刀医学。针刀医学继承了中医学整体宏观的诊疗思路,又结合了人体解剖结构以及生物力学等西医学知识,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由于汉章教授英年早逝,在针刀诊疗方面,临床医生产生了一定分歧,直接影响了针刀疗效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这对针刀医学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采集新的信息,取各家之长,编写一部简明扼要、实用性强的针刀诊疗规范来指导和规范临床针刀医师的行为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由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针刀医学专家编写的《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除了在文字上力求精练明确外,在内容上体现了“全面、实用、安全”三大特点。所谓“全面”是指内容涵盖了现有的针刀诊疗的常见疾病;所谓“实用”是指从方便临床针刀医师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阐述了针刀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依据、针刀治疗原则以及每一支针刀治疗疾病的全过程;所谓“安全”是指将针刀治疗与人体解剖结构相结合,从源头上避免了针刀盲目操作所引起的针刀并发症及后遗症。
最后,我衷心希望从事针刀医学的医务工作者脚踏实地,应用针刀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造福人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