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公海舰队是一个帝国崛起的象征和野心膨胀后的产物。大舰队丛书编著的《坐困北海的嗜血狂鲨(德国公海舰队)》结合大量历史资料,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介绍了德国公海舰队的发展历史、编制沿革和涉及的人物、事件、武器等,以及它与实力强大的英国舰队的抗衡时鲜为人知的故事,为读者揭开德国公海舰队的神秘面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坐困北海的嗜血狂鲨(德国公海舰队)/大舰队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大舰队丛书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国公海舰队是一个帝国崛起的象征和野心膨胀后的产物。大舰队丛书编著的《坐困北海的嗜血狂鲨(德国公海舰队)》结合大量历史资料,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介绍了德国公海舰队的发展历史、编制沿革和涉及的人物、事件、武器等,以及它与实力强大的英国舰队的抗衡时鲜为人知的故事,为读者揭开德国公海舰队的神秘面纱。 内容推荐 大舰队丛书编著的《坐困北海的嗜血狂鲨(德国公海舰队)》内容介绍:当马汉的海权论在世界兴起的时候,争霸海洋似乎成了每个国家的梦想,而德国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这个新生的帝国主义国家带着自己的大洋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英德矛盾的加剧,双方在海上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德国海军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狂飙突进的阶段,德国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就建成了一支世界第二的海上力量,这就是公海舰队。撇开正义与邪恶的辩论,不甘服输的德国人对海权的梦想并没有放弃。当1945年又有225艘德国潜艇重走斯卡帕湾的旧路、在又一次“彩虹”行动中烟花般葬身水底时,让多少人嗟叹唏嘘?大西洋的波涛依旧汹涌,躺在海底的日耳曼帝国战舰,谁能记起你们曾经做视北海? 一艘艘钢铁巨兽不断从船台滑下,冰冷的北海在德国人看来似乎充满了希望。从汉堡到不来梅,从基尔到威廉港,德国人的战舰不断驶离港口,构建起一道北海铁幕。德国公海舰队的建造历程和规模,可以说是人类向海洋进军过程中最不可恩议的工程,也是最悲壮的工程。日耳曼人有多少的热情和精力随着斯卡帕湾上空的“彩虹”烟消云散?有人说,他们想要陆地,又想要海洋,最后连陆地也没保住,这代价又何其大? 《坐困北海的嗜血狂鲨(德国公海舰队)》是一本军事战史。 目录 1 海杈的崛起,第二帝国的大洋梦 第一节 海权发端,从“大陆政策”到“世界政策” 第二节 进军大洋,第二帝国的野心 第三节 狂飙突进,公海舰队的飞速发展 第四节 雄心勃勃,无畏舰时代的来临 第五节 公海舰队成立—海军元帅梦想成真 2 第二帝国的海上幽灵 第一节 既生瑜何生亮,公海舰队的尴尬 第二节 奥斯坦德海战,来自水底的杀手 第三节 U艇的破袭战,游荡在大西洋的幽灵 第四节 罪与罚,开启无限制潜艇战的潘多拉魔盒 3 远洋海军梦的幻灭 第一节 赫尔戈兰海战,公海舰队首战失利 第二节 远洋破交,游猎南太平洋 第三节 多格尔沙洲海战,舰队决战的前奏 第四节 向英国人出击,会战日德兰 第五节 从基尔到斯卡帕湾,海上大时代的丧钟 4 重生在“卐”字旗下 第三节 远袭斯卡帕湾,大西洋烽烟再起 第四节 挥“舰”挪威,第三帝国进军大西洋 5 二战硝烟中的消逝舰影 第一节 狼烟四起,大西洋处处“狼”踪 第二节 狭路相逢,不沉战舰艏航沉没 第三节 江河日下,德国海军的再度破产 第四节 “先天不足”,德国海军难挽败局 后记凤凰涅槊,新时期的德国海军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走向英德对抗之路 德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以令世人惊叹的速度提升着。伴随着俾斯麦下台,威廉二世即位,在经济方面,德国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综合这一系列的变化,德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此时的德国迫切希望世界殖民地能够重新瓜分,德国上下,从政府到民众都在翘首期盼能够得到更多的土地。 比洛是当时的外交大臣,他在1899年发表了著名的演讲《铁锤与铁砧》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以及民众的心声:“我们不允许别人告诉我们:还能做什么?世界殖民地已经被瓜分了,再无被瓜分的可能!德国想要重新瓜分世界,海军力量尤为重要,首先要打破由英国人统治的海洋才行。”威廉二世也说:“对于德国来说,海洋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对于海洋上的一切问题,如果没有我们德国的参与,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行动和决定出现。”德尔布吕克教授当时任职国务秘书,他在《普鲁士年鉴》中写了这样的话:“我们之所以要建立舰队,不单单是为了让我们的海外贸易不受到侵害,我们还应该让世界知道,德国应该在世界统治中占有自己应该占有的那一份地位。” 德国想要和英国竞争,想要把英国占有的地盘抢过来,于是他们把欧洲作为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逐渐延伸至世界,德国最终的目的就是取代英国!所以,英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德国的假想敌。 1872年至1912年间,德国的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增幅达到了335%,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使德国有些吃不消。德国想要超越英国,不单单是在军事上,还有在经济上。德国的虎视眈眈,让英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德国在疯狂地发展自己的海军计划时,英国明显感觉到这个后起之秀大有超越自己的势头,于是一向缓和的英德关系逐步走向了僵化。根据统治集团的授意,德国的媒体纷纷刊载了一些挑衅英国的文章,这让英国更加不满,英国的媒体也开始给予强有力的反击。 俾斯麦当政时就认为统一的德国在欧洲是不会受到爱戴的,甚至会成为欧洲各国的敌人,因为德国的统一将欧洲多年以来一直平衡的政治局势彻底打破了。法国虽然战败,但是他们却有着随时准备向德国发起战争的可能性。所以,德国想要自保,首先要将自己的“人际关系”搞好。尤其是和英国以及俄国。与此同时,还要遏制住法国的势力,不能让它有机会向自己复仇。俾斯麦当初的外交政策便是亲近英国和俄国,孤立法国。在这个政策中,英国可以为德国提供海上保障,德国可以为英国提供强大的陆军力量,两国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可是,威廉二世没能将这个政策执行下去,他把德国强烈的企图表现得淋漓尽致,英国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两个国家之间只能结束先前友好的合作关系,逐渐成为了竞争对手,不夸张地说,德国和英国此时已经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敌人。 事实上,在世界的很多地区,英国和德国都上演着一幕幕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在非洲、东亚和近东这几个地区。德兰士瓦是第一个发生冲突的地方,为了争夺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南非布尔人民共和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可谓撕破脸皮大打出手。1896年,英国殖民者袭击德兰士瓦失败。事后威廉二世给德兰士瓦总统保罗。克鲁格拍发电报说:布尔人战胜了侵略者,这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而并非其他国家的帮助。电报的含义实际上就是在诋毁英国,连区区一个南非布尔人民共和国都对付不了,可见英国的无能。知道这份电报的内容之后,英国人愤怒了,他们认为,这根本就是德国人赤裸裸的挑衅! 英国在布尔一战中失败了,德国人想要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来获得一些殖民地的利益。所以,1898年,德国政府立即提出要瓜分萨摩亚群岛。英国可不愿意就这样把萨摩亚拱手让人,可是为了让德同在南非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不插手英国和其他国家的争夺行为,英国只能答应了德国的要求,将萨摩亚让给了德国。这个时候,尝到甜头的德国可不愿意消停下来,他们又开始在东亚频繁展开活动。1897年,德国谎称“租借”,将中国的胶州湾吞并了,在这之后,山东半岛也成了德国的囊中之物。 英国早已经在中国展开了活动,并认定中国是一块肥肉,想要将这块肥肉占为己有。德国的这些行为使英国变得惶恐不安。19世纪末,德国帝国主义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近东。加紧向近东和中东扩张的实际表现就是巴格达铁路的修建。1893年底,德国已经扫清了巴格达铁路的所有障碍,但是,德国和英国之问的关系却日渐紧张起来。有了巴格达铁路,德国便有了一条经过奥匈、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直接抵达波斯湾的通道。铁路建成之后,德国轻松拿下了中东和苏伊士运河附近的许多要地,这样一来,英国和印度之间的海陆交通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德国为了达成某种政治目的很有可能威胁英国切断苏伊士运河的航运,这种情况是英国绝对不能允许的,也是绝对无法承受的。P17-19 序言 海权时代——一去不返的北海铁幕 19世纪,世界发生了三件大事——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然而就以后对世界的影响而言,德国的统一无疑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这个帝国一样连续两次将世界卷入弥漫的硝烟当中。 日耳曼民族建立起了自己的统一国家。这个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独属于他们的因子,他们天资聪颖,富于创造,不仅对任何事情都态度严肃,还拥有着狂热的理想。这些人带着征服和暴力的欲望,向世界发起了挑战。 德意志的历史不乏光彩,诞生过无数先贤哲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迎来了它最重大的转折期。仅仅30年间,德国就完成了过去英国用了100多年才完成的资本积累。德国的工业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世界第二,创造了繁荣的工业文明。 虽然德国人久居内陆,但他们自统一以后,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浩瀚深远的海洋,这和近代任何一个强权国家并无二致。在国家统一后的头一个20年间,德国的工业技术和经济实力足以建立起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但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并未向着海洋全力迈进。代表旧普鲁士传统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并不认为德国人的海上力量足以强到可以和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相对抗,他采取的是韬光养晦的海洋政策。当然,这也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使然,德国在东西两线面对的法国和俄国均是欧洲传统的陆上强国,所以德国不得不保留一支强大的陆军。 虽然俾斯麦并不赞成无节制地发展海军,但他并非一个目光短浅的政客。他清醒地认识到海上力量对于一个新生帝国的重要性,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军事上的。因此俾斯麦一方面限制海军发展,另一方面又大力鼓励发展民间航海业。尽管德国的殖民活动起步较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晚了许多,但仍凭借飙升的国力在最后的瓜分殖民地的浪潮中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但俾斯麦这种缩手缩脚的施政方针显然无法让德意志新贵族——容克贵族满意,他们的野心和德意志的国力飙升得一样迅速。新登基的德皇威廉二世代表着德意志新贵族的野心,他在上台后很快就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赶下台。他的理想是要为自己的民族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要争取空间,拓展海外殖民地,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可以这么认为,当俾斯麦下台时,德国人积攒了许久的扩张狂热被激发了,德国人并没有足够的远洋意识,他们有的只是梦想,还有看似源源不断的帝国马克。德国国会对于海军建设的高额预算几乎从不吝啬。这样,在提尔皮茨将军的主导下,德国建立强大的蓝水海军的计划被提了出来,德国人要向大洋深处进军了。 几乎在一夜之间,德国人就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公海舰队。一艘艘钢铁巨兽不断从船台滑下,冰冷的北海在德国人看来似乎充满了希望,从汉堡到不来梅,从基尔到威廉港,德国人的战舰不断驶离港口,构建起一道北海铁幕。德国人要称霸海洋从而改变目前这个英国皇家海军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 当德国海军奋然崛起的时候,英国人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当然还有恐慌,英国人用了几百年建立起海上霸权,而海峡对岸的德国人似乎要在短短的20年间就超过自己。一向悭吝的英国国会也表现出了奉陪到底的决心,一定要将德国的海军扼杀在“摇篮”里。但德意志人并不畏惧,或许畏惧这个词在德意志人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两个国家就此开始了疯狂的决定两国国运的海军军备竞赛。从前无畏舰到无畏舰再到超无畏舰,一艘艘下水的万吨巨舰让北海的温度骤然上升,两个巨人将北海搅得昏天黑地。差距在不断减小,互相较量的两个帝国的狂热情绪在不断高涨。德国人的欲望就像在炼钢炉里的炉火一般越燃越旺,就要追上了,公海舰队,德国人的远洋舰队,就要追上世界第一的英国人了,世界的海洋将不再由英国人独享。 或许就差那么几年,承载着德国人远洋梦的公海舰队就在行将褪去稚嫩的绒毛时,战争来了。日耳曼骑士们可以统治陆地,凭借他们祖先留下的血液。但海洋还是让他们感到了些茫然,他们需要硬着头皮向大洋硬闯,在全世界的海洋向他们的敌人进攻。 在汹涌无边、亘古不息的海洋面前,德国人终究太年轻了,他们还不懂海洋。德国人的死对头英国在政治漫画中将德国海军之父提尔皮茨和威廉二世画成了婴儿。以作为嘲讽。这寓意着德国的海军正像婴儿一样茁壮成长,但尚未具备足够的力量。 德国人为了大海而忧愁,为了大海而狂热,可惜他们并不真的懂大海。在他们还来不及理解大海的时候,他们已经变得迷茫起来。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海洋舰队并没有带来他们预期的结果。他们不是败给技术,不是败给勇气,不是败给战术,而是败给了时间。第一和第二的差距是什么呢?陆地上的日耳曼骑士可以以一敌二。甚至像腓特烈大帝麾下的勇士般以一敌十,但在海洋上,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德国海军在港口煎熬,和他们耗费巨资建造的巨舰一起,前者的热情被消磨,后者坐等生锈。一时无两的公海舰队,在自己的港口慢慢地走向死亡。丧钟并不是来自于海上,是从凡尔赛传来。 德国人战败了,但是德国的海军却没有战败。可是他们的舰艇就像被戴上枷锁的囚犯被押送到并没有真正击败自己的对手的囚牢里。在斯卡帕湾,他们的巨舰没有煤可以起航,没有炮弹可以开火,就像被拔去爪牙缚住腿脚的雄狮。最后,这些舰艇以一种更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像彩虹一样绚烂地自沉于斯卡帕湾。 德国人的舰队和大海分了手,德国人还没读懂海洋。 英国人建造海军用了几百年,日本人、美国人用了半个世纪,德国的公海舰队仅仅用720年。这可以说是人类向海洋进军过程中的最不可思议的工程,也是最悲壮的工程。日耳曼人有多少的热情和精力随着斯卡帕湾上空的“彩虹”烟消云散?有人说,他们想要陆地,又想要海洋,最后连陆地也没保住,这代价又何其大? 但这仅仅是第一次悲剧。撇开正义与邪恶的无谓辩论,不甘服输的德国人对海权的梦想没有放弃。当1945年又有225艘德国潜艇重走斯卡帕湾的旧路、在又一次“彩虹”行动中烟花般葬身水底时,又让多少人嗟叹唏嘘?大西洋的波涛依旧汹涌,躺在海底的日耳曼帝国战舰,谁能记起你们曾经傲视北海? 后记 凤凰涅槃,新时期的德国海军 德国海军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时期的海军均风云一时,当然,这种辉煌亦可看成是悲壮。二战结束后,因为“波茨坦协定”德国在实际意义上没有自己的海军。1955年,加入北约组织的西德在盟军的帮助下,海军才得以复兴。西德也一直没有荒废自己先进的造船工业,加入北约之后不久,西德建造的潜艇根据战略需求开始在大西洋以及波罗的海执行任务。 励精图治的西德素来实力雄厚,故而战后对海军建设颇为重视,冷战期间,作为两大阵营的桥头堡,联邦德国的海军(联邦海军)由于得到了美国的帮助得以迅速重建,并在冷战40年问保有一支相对庞大的海上军事力量。冷战期间,联邦德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防范苏联。另一方面,东德在苏联的帮助下也建立起了民主德国海军。 冷战结束前,东西德统一,联邦德国海军和民主德国海军合并,改称德国海军。今日德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北约国家从波罗的海到北大西洋的海上航运线,1994年7月,德国国会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军进行维和行动的议案以后,德国海军的任务有了些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加强了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2.参与危机管理;3.实施快速反应。 2000年,为了能够参加多国部队行动,发展自身海军,德国进行了军队的改革。根据改革的核心内容,德国的海军必须提高海上作战的水平,例如战术的灵活性、对战稳定性以及机动能力。而目前海军的任务除了保障海上运输安全以及维持支援陆地战的能力外还要进行海面侦察。这样做是要在盟国有危险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以加强与盟国在大西洋、北海以及地中海区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自己提供更多一层保障。 21世纪来临后。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德国根据当前的战略局势对海军又进行了调整。此次调整对海军的规模进行了压缩,但是在海军质量上却下了大手笔。德国要组建自己的“2005型海军”。这种战略计划主题很突出,德国暂时放弃对大型战列舰等船只的开发研究,将海军建设的重心放在对潜艇以及多用途的护卫舰的发展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德国海军能在单一的战斗平台上提升自己的突击力且拥有各种作战功能以支持海军进行远洋作战。 2006年7月,德国再次对自己的海军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划分。这次整合,让德国的舰艇部队分为了两队。而且德国还大刀阔斧地将自己原有的海军基地合并关闭,最后只剩下基尔、瓦尔内明德、威廉港以及埃肯弗尔德这4个重要基地。这次的海军调整,使得德国的海军管理权能集中,效率得到了提高,结构更加优化。德国海军正一步一步地成为“远征”型海军。同年的10月,德国发布了名为《2006年德国安全政策及德国武装部队的未来》的白皮书。这份文件对德国的国家安全以及所面临的危险进行了重新划定,同时对德国的军事力量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规划。依照规划路线,德国的军队将舍弃传统的海、陆、空三军的区别,而改为快速反应部队、保障部队以及安全部队三种。海军部重新整编,并按白皮书的规划进行战略部署。 一直到今日,德国海军依旧在不断缩减规模。但缩减规模并不意味着德国海军的实力下降了,反而是精兵简政后的德国海军拥有了更高的效率,可以执行更多更复杂的任务。 德国海军目前的纸面实力位居英、法、意等国之后,这与其欧洲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并不相符,但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创伤的德国人,上至政治家下至平民均无建立起强大海军的意思,对建造大型军舰也没有多大兴趣。可以预见的是,在短期内德国海军的建设目标将主要以近海防御、护航为出发点。但是,德国在护卫舰队上的技术一直占据世界前沿位置,并且是其他防御海军的楷模。 尽管德国海军已经退出了海权的舞台。但是德国海军在国际上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众所周知,德国人的潜艇技术素来稳居世界前列,其潜艇的设计总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德国一直都深知潜艇有无限可挖掘、可利用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205型潜艇在役的仅剩6艘,206型潜艇也将在几年后开始退役,德国海军随后开始建造面向21世纪的新型潜艇,这就是212型的诞生背景。212型的设计要求是排水量在1500吨左右,在209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装备AIP系统。另一点是满足21世纪之作战要求。 1991年,德国海军完成方案设计,同年底,德国国会批准了海军方面提交的建造4艘潜艇的提案。霍瓦茨造船公司、吕贝克工程事务所和北海蒂森公司承担了建造该级潜艇的设计任务,霍瓦茨和北海蒂森各自承担建造两艘212型潜艇。 完工后的212型长55.9米,水面排水量为1450吨,水下排水量为1830吨。最高航速20节,水面航速12节,最大续航距离为8000海里(8节速度航行)。设计上采用了水滴形设计,尾舵为×形结构。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潜艇多采用单壳体结构。212型采用的是混合式壳体,艇身大部分采用单壳体,少部分采用了双壳体。总体布局上,共有首舱、指挥舱、燃料电池舱和动力舱四部分。 AIP推进系统是212型潜艇的最具特色装备,也是革命型的设计。燃料电池动力和柴一电混合动力系统可使潜艇在水下进行长时间的航行,并保持高航速。时至今日,212型仍保持了非核动力潜艇世界连续潜航时间的纪录。 因此,德国很早就有出售潜艇的纪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就依靠自己非核潜艇的领先技术先后向15个国家出售了近60艘潜艇。更有8个国家通过德国提供的技术以及机器建造了30艘潜艇。德国潜艇技术先进但是价格也极其昂贵,尽管如此,还是有国家希望自己的海军装备德国的潜艇。其中早在海湾战争后,德国就对以色列进行了潜艇的交付。可以说,德国先进的潜艇技术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在1999年到2000年间,以色列海军还向德国购买了3艘潜艇来应对伊朗发动的军事进攻。不得不说,德国的军舰技术在国际社会上是某些国家用以维护和平的有效武器。 今日之德国海军,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后,已经不再是扩张主义者的工具。德国依据本国的基本情况,坚持多方合作,潜艇支持,重型舰船为主力的基本方向,德国海军如能保持以和平方式发展,将会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海上力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