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简要回顾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技术路线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产权利及其权能结构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第一节 物权、财产权、所有权与用益物权
一 物权
二 财产权
三 所有权
四 用益物权
第二节 用益物权制度演变过程
一 罗马法上的用益物权
二 日耳曼法上的土地权利制度
三 近代大陆法系用益物权的发展
四 近代英美法系的地产权
第三节 所有权权能结构
一 所有权权能的概念
二 所有权权能结构
第四节 用益物权权能结构
一 占有权能
二 使用权能
三 收益权能
四 (部分)处分权能
第三章 农地产权及其权利结构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农地产权及其权利结构
一 法国农地产权制度及权利结构
二 德国农地产权制度及权利结构
三 日本农地产权制度及权利结构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农地产权制度
一 英美法系的土地财产权
二 英国现代农地产权制度
三 美国现代农地产权制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农地产权制度及其权利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发达国家农地产权制度及其权利结构设计的基本特点
二 发达国家农地产权制度及其权利结构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农地产权及权利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农地产权及权利结构
第二节 封建土地产权制度及其特征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演变
一 “耕者有其田”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1949—1953年
二 土地合作化:1953—1957年
三 土地的人民公社化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1958—1978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一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二 中国农地权利立法的进展
第五节 现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内容
一 占有权能
二 使用权能
三 收益权能
四 处分权能
第五章 财产权利权能理论新拓展: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当前集体农地权利体系的合理解释
第一节 引言
一 传统财产权利权能理论简要回顾
二 财产权利权能理论的最新进展
三 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财产权利权能理论新拓展:理论框架
一 新概念的引入:从权利束到权能支
二 财产权利权能理论新拓展:理论框架
第三节 新的权能理论对中国当前集体农地权利体系的合理解释
一 《物权法》对土地权利体系的规范和发展
二 中国当前集体农地所有权权能结构
三 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
四 当前集体农地权利权能结构的基本特征
五 现阶段的政策选择:完善和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分析
第一节 农地保障功能概念
一 农地保障功能概念的种种观点
二 农地保障功能概念的再认识
第二节 农地保障功能的测度指标
一 文献简要回顾
二 农地保障功能测度指标的构建
第三节 调查方式和数据说明
第四节 农地保障功能省际差异实证分析
一 农地保障功能省际差异的测度
二 农地保障功能省际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第五节 农地保障功能县际差异实证分析
一 农地保障功能县际差异的测度
二 农地保障功能县际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第六节 农地保障功能乡际差异实证分析
一 农地保障功能乡际差异的测度
二 农地保障功能乡际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第七节 农民对农地保障作用的自我感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 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四 小结
第七章 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与合理限制
第一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与限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 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与限制的法理分析
二 农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与限制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与合理限制:一个分析框架
一 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性约束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与限制的实质:利益平衡
三 基本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
四 实现路径:农地权利制度优化与创新
第三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及其限制
一 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内涵
二 限制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理论争辩
三 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及其限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 农民对转让人收入来源限制的态度与农地保障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五 小结
第四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及其限制
一 农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内涵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限制问题
三 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 小结
第五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及其限制
一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定义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立法现状
三 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的学术争论
四 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五 小结
第六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及其限制
一 农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有关法律规定
二 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否能够继承的论争
三 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意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 小结
第七节 农地发展权能及其限制
一 土地发展权概述
二 我国有关农地发展权利的立法及其限制
三 我国对农地发展权归属的理论探讨
四 小结
第八节 农地发展权归属假设下的征地补偿机制构建及标准比较
一 农地发展权权能归属及行使现状
二 农地发展权归属国家的正、负面效应
三 农地发展权赋予不同主体假设的补偿机制构建和标准比较
四 现行征地补偿机制和标准的创新性探索
第九节 农地承包经营权征收的合理补偿
一 理论分析框架
二 基于N市“理想家园”别墅建设的实证研究
三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