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桐城文选(中国历代文学流派作品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结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代有圣贤著述立言,典籍浩瀚,经史子集四部递相传承。

《桐城文选(中国历代文学流派作品选)》(作者许结)选录37位作家的81篇作品,以桐城籍人为主,兼及桐城派中外乡人,试图较全面地展示桐城派古文之历史风貌。

内容推荐

《桐城文选(中国历代文学流派作品选)》(作者许结)选录37位作家的81篇作品,以桐城籍人为主,兼及桐城派中外乡人,试图较全面地展示桐城派古文之历史风貌。《桐城文选(中国历代文学流派作品选)》选文取向,一是重渊源,兼及桐城文学与桐城派文学之关系。二是突出重点,以展示桐城古文创作主要成就,故以戴、方、刘、姚文章为重镇。三是兼顾桐城古文理论成就,所以除了体现于创作中的理论思想(均见具体品评),对诸家“论文书”亦不避篇幅之长,予以选录。四是以古文为中心而兼及他体,以尽可能地显示桐城文学之全貌,其中如对学术(如《诗经》学)、诗歌(如《桐旧集》)、辞赋(赋序与赋文)、时文(相关评论)的关注,也是其选录特点。

目录

前言

方学渐

《心学宗》序

方以智

《物理小识》自序

钱澄之

停云轩赋序

方孝标

钝斋记

戴名世

魏其论

邻女说

画网巾先生传

答伍张两生书

《唐宋八大家文选》序

《小学论选》序

河墅记

醉乡记

方苞

读《周官》

辕马说

鹿青山人诗序

又书《货殖传》后

书《归震川文集》后

赠淳安方文辅序

二贞妇传

左忠毅公逸事

狱中杂记

陈驭虚墓志铭

重建阳明祠堂记

七夕赋

刘大榭

时文论

骡说

樵髯传

送姚姬传南归序

潘在涧时文序

游万柳堂记

游凌云图记

论文偶记(二则)

姚鼐

李斯论

《海愚诗钞》序

《述庵文钞》序

左仲郛浮渡诗序

答翁学士书

复鲁絮非书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程朴亭家传

姚休那先生墓表

游媚笔泉记

登泰山记

《古文辞类纂》序目

吴定

姚姬传先生时文序

王灼

答姚石甫书

恽敬

上曹俪笙侍郎书

鲍桂星

《赋则》序

吴德旋

鹪园记

陈用光

重订姚先生四书文选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

昭昧詹言(选录两则)

徐□

《桐旧集》引

管同

饿乡记

马瑞辰

诗入乐说

刘开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开轩对绿畴图》记

姚莹

复陆次山论文书

捕鼠说

梅曾亮

钵山余霞阁记

马树华

《枞阳诗选》定本序

朱琦

名实说

吴嘉宾

得一斋记

鲁一同

与左君论文书

曾国藩

《欧阳生文集》序

戴钧衡

游披雪洞记

《潜虚先生文集目录》叙

龙启瑞

病说

王拯

《□磁课诵图》记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

萧穆

桃花坞记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

《天演论》序

方守彝

《网旧闻斋调刁集》题记

马其昶

《桐城耆旧传》序

杂说

姚永朴

《桐城耆旧言行录》序

答方伦叔书

姚永概

书《经义述闻》《读书杂志》后

试读章节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浮山愚者,桐城人。明末清初画家、哲学家、科学家,“明季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南明时,官礼部尚书。明亡后,为僧,发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十年(1671)因“粤难”被捕,于押解途中逝于江西万安惶恐滩。学术上承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所为诗古文渊雅有法度。著有《方以智全集》,今存。《清史稿》卷五、《清史列传》卷六八有传。 盈天地间皆物也,人受其中以生,生寓于身,身寓于世,所见所用,无非事也。事,一物也。圣人制器,利用以安其生,因表理以治其心,器,固物也。心,一物也。深而言性命,性命,一物也。通观天地,天地,一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物物神神之深几也⑦。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⑨,小而草木螽蠕⑩,类其性情⑩,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日质测@。质测,即藏通几者也@。有竟扫质测,而冒举通几,以显其宥密之神者,其流遗物@。谁是合外内、贯一多而神明者乎⑩?

万历年间@,远西学入@,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然智士推之,彼之质测,犹未备也。儒者,守宰理而已@。圣人通神明,类万物,藏之于《易》,呼吸图策,端几至精。历、律、医、占0,皆可引触。学者几能研极之乎@?智,何人斯?敢日通知。顾自小而好此,因虚舟师《物理所》随闻随决,随时录之,以俟后日之会通云耳。且日:“自娱。”

岁在昭阳汁洽日至箕三,浮山愚者记@。

本文选自《物理小识》,光绪十年(1884)宁静堂刻本。 盈:充满。器:用具的总称。 ④摄:统摄。 以费知隐: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朱熹注日:“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此处“费”引申为广大的世间万物,“隐”为精深的哲理。“费”与“隐”作为哲学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运用较广,方以智晚年所著《易余》对二者关系的阐述尤为详细。⑥重玄一实:最深刻的本质也属于客观实际。重玄:深刻的哲理,语出《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⑦物物神神之深几: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深刻的原因。几: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重要范畴,古人认为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每一变化发生之前及发生过程中,总有些细微东西存在,它们体现了物质运动趋势,主导了物质运动发展方向,这就是几。 ⑧通几:指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 ⑨元会: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1元为12会,12会为129600年,这里形容大的极致。 螽蠕:均指小昆虫。 ⑩类:分类。 ⑥征:表征、迹象,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辨别、发现。 ⑩质测: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考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质,指客观存在的实物。测,考察。 ⑩“质测”二句:谓哲学从对事物的考察中来。 ⑥“有竞扫质测”四句:是说有抛弃质测而单纯追求通几以显示隐秘、神明的人,他的这种做法的流弊在于忽视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宥密:隐秘。 ⑩合外内:是指人类的认知活动需将事物表面现象和本质规律结合起来共同进行。贯一多:是指在千差万别的众多现象之中,找出其中一以贯之的道理。 ⑩万历:明神宗年号(1573—1620)。 ⑩远西学入:指西学传入中国。远西:指欧洲。 宰理: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称研究社会政治、教育、伦理等为“宰理”。 历:历法。律:星律。医:医术。占:占卜。⑨研极:深究事物的精微。 顾:只是。 虚舟师:王宣,字化卿,号虚舟子,方以智的老师,《物理所》为其所著。俟:待。 昭阳汁洽:癸未年,即崇祯十六年(1643)。昭阳,天干“癸”的别称。汁洽,又作“协洽”,地支“未”的别称。日至箕三:太阳运行到箕宿第三星同一经度,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前后。

浮山愚者:方以智的号。  本文是作者论著《物理小识》的自序。清四库馆臣对方以智《通雅》、《物理小识》诸书,于《提要》中称其“援据奥博”,有明一代考据之书罕与并;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亦赞其“宏通赅博”,“名流海外”。而读此文,我认为有两个视点:一是历史的视点。在中国历史上,晚明学术颇类似东晋,东晋因玄学盛而有江左风流,亦遭“清谈误国”之谴;晚明因心学盛而有个性解放,亦被“祸国乱政”之讥。方氏此文,正针对心学末流狂妄“遗物”而作。二是现实的视点。中国学术至明代中叶西学东渐盛炽,抗拒与接受,成为士人自此以后数百年之选择,故方氏持论执中,而平亭中、西异旨,乃此文要则。

由此两大视点,再看其文本,关键又在于作者对传统之道、器(技)问题的新阐释。文章立论,在以“物”统摄“性命”(道)与“事象”(器),改变传统的“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易产生的“重道轻器”观念,强调“以费知隐,重玄一实”的思想,并以“通几”与“质测”两种思维方法(或认知途径),来调协中、西学术之差异,达到“会通”的境界。

文章先论理,后言事,作者继“合内外,贯一多而神明”之理,笔锋转向“万历年间,远西学入”之事,再反转而以“事”证“理”,达致合中西之学于一体的理想,可谓语词浅而明理深。而从方氏明物理、合中西的思想到清末吴汝纶为严复译《天演论》作序,亦可见桐城学术的“日新”传统。P5-7

序言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代有圣贤著述立言,典籍浩瀚,经史子集四部递相传承。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就集部而言,传承中又有新变,遂创造出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一代之文学”。这些丰富的形式开花结果,传播所及,生根发芽,于是蔚成派系,使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呈现出风光各异、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诗、文、词中的优秀作品便似琼花玉树,撷取并将其赠予亲爱的读者品味欣赏,是我们编辑这套《中国历代文学流派作品选》丛书的初衷。

所谓“文学流派”,《辞海》(第六版缩印本)释义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和活动范围内,对文学与现实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艺术志趣相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的组合。”“相近风格的作家可以并不属于同一流派,而同一流派的作家风格又可不尽一致。文学流派的丰富多样是一个时代和一定社会的文化和文学繁荣发展的标志之一。”然就传承方面言之,不拘于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社会,千百年间仍有来者续其流,嗣其响,或同其体裁,或同其主张,或同其身份地位,或仿其艺术风格,或仿创作技巧,不一而足。如,中国古代描写山水的诗歌一路吟诵到魏晋南北朝,在谢灵运的继承和开创下,成为一个深刻影响中国人文性格的诗派。降及唐代,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创作更是将此派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流韵远播后世。又如,边塞诗在汉魏六朝时已萌芽,到盛唐时已成流派。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诗歌内容、形式涣然出新,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一批作者勃然兴起,他们的作品不仅描绘壮阔苍凉、绚丽多采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及征人离妇惜别思恋之情,思想上有一定深度。又如,豪放词派、婉约词派为宋词两大流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主要代表,其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上特色鲜明。后者以柳永、李清照为主要代表,词作大都崇尚委婉含蓄地传情达意,表现风格则以旖旎绮丽为主,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宋室南渡后,格调出现转折,往往寓含家国之恨、身世之感。两大词派不仅震烁有宋一代词坛,而且深刻影响后来者,由金至清历代不乏学习苏、辛、柳、李者。又如,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文坛中坚推动当时的古文运动,结合着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排偶的骈文文风的变革和对儒学道统的倡复,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自成风格,给当时和后世文坛以深远的影响。而以方苞、刘大槐、姚鼐为“三祖”的清代桐城文派,大讲义理、考据、词章,注重文中的情感和气势。作文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写景状物多有传神之笔,描写世情足能令人动容,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本套丛书即约请苏州大学教授罗时进、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佘正松、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刘扬忠、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南京大学教授许结分别对前述流派作品上下纵览,精选细择,探源析流,不落窠臼,编为《山水诗选》、《边塞诗选》、《唐宋古文选》、《豪放词选》、《婉约词选》、《桐城文选》。每书均撰写《前言》,对流派的生成发展、特色、后世影响等进行概述。正文按作者(附小传)、作品、注释、品评四部分依次编排。作者小传包括作者行迹、为官次第及其文学地位、文集存佚等。所选作品以脍炙人口者为首选,并注意在篇目多寡上直观地显现该流派的领军所在。注释涉及地名、人物、掌故、生僻字词、重要异文等等。品评涉及作品本事、史上诸家点评、用字特色、词句赏析、作品内涵等,信息量丰富。作为选本,本套丛书不免有鲁迅先生在《选本》一文中所赞赏和批评的优缺点,如言选本“包罗诸作”,读者能借以“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因而比各家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如言选本固然集中了古人文笔的精华,但读者“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其实这都非重点,有能力、有追求的读者自可依照书中提供的线索按图索骥,在选本以外“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对感兴趣的作家或作品深入了解。重要的是,本套丛书别于当前市面上那些对古人、今人均不负责的粗滥拼凑且令人眼花缭乱的诗、文、词选本,读者当披沙拣金!我们希望本套丛书既能陶冶您的性情,丰富您的精神生活,又能带您完成对历代重要文学流派追源溯流的旅程,领略异彩纷呈的风景。

凤凰出版社

2012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