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第二课》系列丛书中作者(李倩楠)力求以事例为主,其中《成才篇》、《品质篇》选用了世界伟人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困难坎坷以及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可歌可泣事迹。书中让人震惊的故事令我们反思,以我们现在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与努力呢?《学习篇》、《生活篇》是两本带有指导意义的书,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尽最大的努力,对青少年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给予指导。
《开学第二课(学习篇)》是“开学第二课丛书”之一,为青少年朋友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它指导青少年如何积累学习财富,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避免学习上的误区。
青少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目前所获取的知识总与现实需要差距太远,还不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但是学习如果没有方法,不讲究技巧,就如同轮船失去了船舵。而且,没有技巧的学习将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李倩楠编著的《开学第二课(学习篇)》为青少年朋友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它指导青少年如何积累学习财富,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避免学习上的误区。请从《开学第二课(学习篇)》领悟其精华所在吧!
好的生物钟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目前,人体的生物钟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卫生保健、保障安全生产、指导人们生活等方面。所以,当了解了自己的生物钟后,就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生物钟的高潮期,获取理想的学习、工作或科研成绩;在低潮期适当调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适应能力,减少生物钟的不良影响。可见,人们能够认识、利用人体生物钟,但不宜随意打乱生物钟。
那么改变入睡或起床时间会影响人的情绪吗?美、英两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情绪好坏不仅受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而且还与是否按生物钟安排入睡或起床时间有很大关系。美国波士顿和英国曼彻斯特的两个研究小组对生物钟、睡眠和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体生物钟能决定人在一天内哪几个小时心情好。如果在人体生物钟仍处在睡眠阶段起床,即使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仍然会感觉情绪不好;而即使两三天没睡觉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钟处在清醒期,那么他也会感到情绪高涨。研究人员说,生物钟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区域,它决定人体从睡眠、清醒到消化等多种活动的生物节律。他们通过对健康的年轻志愿者长达一个月的研究后发现,当实验对象的睡眠周期从每天24小时延长到28—30小时后,其情绪高低受每天睡眠情况和体温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人员指出,这两项新的研究结果使科学家们能够根据人的睡眠时间表和其自身生物钟判断人的情绪,并有望在将来帮助医生治疗情绪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帮助经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时差的人尽快适应。
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睡眠方式与习惯,有的人喜欢早睡早起,即所谓“起早型”的人;有的则善于晚睡晚起,即所谓“夜猫子型”的人。这两种不同的觉醒与睡眠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
最近,位于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律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在时间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研究人员对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人体生物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价值的进展。研究表明:人们最好在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同一个时间醒来,这有助于调整体内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新的一天。时间生物学为那些既不属于早起的“起早型”,又不属于晚睡的“夜猫子型”的80%的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蒙克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带来某些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还是生物学上的变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到晚年时会变成“起早型”。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睡眠研究中心发现这种觉醒一睡眠节律的差异,与人体的日常体温周期性变化有关。“起早型”的人,每当傍晚,其体温在正常幅度的下限,第二天早晨开始升高,到上午升至上限;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多属于“起早型”,他们的主要工作都在白天,这类人常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活动,太阳落山后即准备就寝,每天很早醒来,起床活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当天的工作,到下午工作效率就慢慢降低,夜幕降临,即呵欠不断,昏昏欲睡,急着上床就寝,很快便进入梦乡,这类人一般很少有失眠。“夜猫子型”的人,在傍晚时体温已上升至正常幅度的上限,深夜后始见下降,翌晨还在下限值内,午后始见上升;这种节律养成与工作有一定关系,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则多是“夜猫子型”的,他们常常利用安静的夜晚来工作。“夜猫子型”早晨醒来后,慢悠悠地翻翻身,睡意盎然,恋床难舍,磨蹭很久,勉强起床后,上午的工作效率不高,到了下午精神才慢慢地来了,入夜后劲头反而最足,工作至深夜毫无倦意,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只是迫于第二天还有工作,才勉强上床就寝,这类人即使让他们早上床也是难以入睡的。
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青少年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比如夏天午睡片刻,并且要设法改善睡眠状况等。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所决定的。按照一般的观点,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青少年学生患上了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由于睡眠严重不足引发的。总之,一个人的一生中有1/3多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正常的良好睡眠,可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会头昏脑涨、全身无力。睡眠与健康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甚为密切。
专家建议“夜猫子型”的考生应在考前一个月开始调整生物钟,做“起早型”的人,每天作息时间:早晨5:30-6:00起床,晚上10:00-10:30睡觉,中午睡觉1个小时。生物钟被颠倒后,长时间地打破规律的生活,会造成生物钟紊乱。人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判断力差、疲劳、委靡不振,工作、学习效率低,出现睡眠、饮食障碍,“困了睡不着,饿了吃不下”,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易感染疾病,如原有疾病,则病情会加重。生活节律强的人表现比较明显且恢复也慢,生活节律不强的人很快能自行调整好。已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人,可以先借助药物参与调整一周,用药依个人习惯。睡前一小时用热水泡脚,水温至脚能忍受,泡至脚踝,双脚互相搓脚心。如水凉再加热水,要保持水温,泡15分钟,用手搓脚然后出水,盘腿再搓脚心,反复搓双脚5分钟。然后作腹式呼吸10次,速度宜慢,每分钟4-6次。P2-4
主宰21世纪人类发展进步的是高素质人才。所谓高素质人才,是指拥有健康体魄、出众才能、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人。人才不是天生的、偶然的,其成长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来自于优秀的指导、科学的培养、父母从小抓起的卓有成效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如果没有这些方面,再有潜质的天才少年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优秀人才,甚至还会流于平庸。自古英雄出少年,当今青少年的教育,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和老师传授是不够的。科学早已证实“填鸭”式教育本身就是错误的,学生难以消化和吸收课堂所学的知识。“课堂”式教育给教育本身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众多教育界专家要求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呼声从没停止过。为此,我们经过精心策划,编写了这套《开学第二课》系列丛书。
我们在《品质篇》里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告诉读者,只有具备良好品质的人才是真正的社会人,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圈,才能生存与发展。所以,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品德是第一位的。一个品德败坏的人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这种人不会获得别人的支持,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品德需要我们学习与培养,《品质篇》里优秀的主人公在最穷困时,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品德,获得了朋友、亲人以及社会的支持,最终成为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
青少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目前所获取的知识总与现实需要差距太远,还不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但是学习如果没有方法,不讲究技巧,就如同轮船失去了船舵。而且,没有技巧的学习将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学习篇》为青少年朋友总结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它指导青少年如何积累学习财富,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避免学习上的误区。请从《学习篇》领悟其精华所在吧!
成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人生的成功是一个人自我成就的展示。每个人都梦想成功,但成功成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努力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并经过努力拼搏,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方有成功的可能。对于我们青少年,成功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的不努力、任何的人生歧途将使我们的成功成才化为泡影。成才不仅是我们的梦想、家长的期盼,更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为了我们的理想和目标,请阅读《成才篇》,让它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努力地奋斗吧!
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曾经讲过,“不会生活的人就不会工作”,当然也就不会学习。《生活篇》其实是我们编写这套丛书初衷之所在,但由于篇幅所限,只能从主要方面进行概述。生活包括方方面面,我们选择了健康饮食、服饰、卫生、礼仪、娱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但愿这些生活常识能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高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健康体魄基础之上的,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健康第一!
在《开学第二课》系列丛书中我们力求以事例为主,其中《成才篇》、《品质篇》选用了世界伟人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困难坎坷以及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可歌可泣事迹。书中让人震惊的故事令我们反思,以我们现在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与努力呢?《学习篇》、《生活篇》是两本带有指导意义的书,我们在有限的篇幅内,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对青少年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给予指导。
本系列丛书编写过程中,不断得到黄山书社各编辑的修改与补充。在此,感谢张向奎主任及其所带领的团队。书中尚有疏漏与不足,恳请读者阅读过程中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