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江山:孔和尚谈文化》:时下最火的文化学者孔庆东教授新作抢鲜上市,畅谈中华文化精义,直指当下精神病灶,追问时代灵魂走向,体察当下中国文化变迁与时代弊病最有价值的读本;本书为孔和尚畅谈文化的精选集,收录孔和尚最畅快的演讲精华,最生猛的辛辣杂文,倾情奉献酣畅淋漓的针砭时文,让读者大饱口福;首度选录作者最为真挚的人生随笔,感受一代醉侠鲜为人知的侠骨柔肠。或许你领略过他畅快淋漓的讥讽针砭,但未必读过这些让人感动到流泪的文字。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却无法回避他所直陈的时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限江山(孔庆东谈文化)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孔庆东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限江山:孔和尚谈文化》:时下最火的文化学者孔庆东教授新作抢鲜上市,畅谈中华文化精义,直指当下精神病灶,追问时代灵魂走向,体察当下中国文化变迁与时代弊病最有价值的读本;本书为孔和尚畅谈文化的精选集,收录孔和尚最畅快的演讲精华,最生猛的辛辣杂文,倾情奉献酣畅淋漓的针砭时文,让读者大饱口福;首度选录作者最为真挚的人生随笔,感受一代醉侠鲜为人知的侠骨柔肠。或许你领略过他畅快淋漓的讥讽针砭,但未必读过这些让人感动到流泪的文字。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却无法回避他所直陈的时弊。 内容推荐 《无限江山:孔和尚谈文化》辑录了孔庆东先生最畅快的演讲精华、最生猛的辛辣杂文、最诚挚的感怀文字,话题兼及文化演变、人文精神、世态生活、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透过《无限江山:孔和尚谈文化》的文字,我们得以相遇最真实的孔和尚,听他指点江山,畅谈中华文化精义,直指当下精神病灶;与他围炉夜话,品鉴经久耐看的文艺作品,缅怀过往的时光碎片。幽默中透着冷峻,尖锐中饱含深情,读之酣畅淋漓,过瘾至极。 目录 代序:中国人要外圆内方 第一辑 乱指江山 文学是人的价值核心 从战略高度重视传播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 “新人民文艺”的可能性 文艺要有浩然正气 新中国的文化历史空间 当代中国人怎样读书 第二辑 围炉解馋 《论语》的魅力 北京人吃文断字 国酒配国刊 毛蒋神州围棋大战 旅游与旅游文学 想念父亲 末代筒子楼 第三辑 锅底论剑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 《射雕英雄传》的文化魅力 奇幻要立足中国文化 武侠与人文素养 学习大师的人文精神 梁羽生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四辑 艺苑放驴 中国的精英要站直 云到凌霄自有根 没有归属的白丁 走过胡同奔大道 街前街后尽琼瑶 试读章节 我这几年给很多企业家做过报告。企业家大多数是靠个人奋斗成功的,少数是靠官商勾结成功的,在座各位都比我清楚。怎么成功的,跟我一个搞文学的人没多大关系。各位请我来讲讲文学,我就实话实说,讲点儿咱们共同的东西。很多企业家抱怨,自己什么都有了,就是活得没劲。缺什么呢?文学也许能告诉你答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上开始了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当时,王蒙先生幽默地说:“我们有过人文精神吗?”的确,在这个时代,人文精神正逐渐受到侵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要有人文精神。但人文精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我们只能以意会之。 现代人常感到活得不畅快,我们常埋怨不自由、不畅快是社会体制带来的。其实人的不自由来自于现代化,现代化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束缚。自从进入现代社会,人就被分成各种专业、职业、学科,如果人不能跳出自己的那一行,就必然活得很狭窄。相对来说,领域稍宽一点儿,与人生相似度最大的学科就是文学。文学可以赋予人生更大的自由度,所以有没有文学素养关系很大。文学和人生是同构的,文学里面的内容涉及到整个人生。 人提高了文学修养,就能做一个有品位的人。然而,恰如要欣赏交响乐,必须先培养出能听交响乐的耳朵一样,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本人为各位设计了三门课程。 热爱生活 首先要热爱生活。老子说“大道至简”,道在最简单的细节中。能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看出道来,这才是得道。禅宗认为,吃饭睡觉便是佛。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道了以后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那还不如不知道。上古时,圣人们简单地悟到了这一点。但到了后世,书越来越多,人们读这些书,心灵就被塞满了,后来禅宗重新打破了这些障碍。禅宗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接面对生活现象。所以,要培养文学修养,就要珍惜每一个生活细节,用乐观的眼睛去看世间的一切。比如很多汉奸挖空心思骂我辱我,我看他们就跟看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很开心。因为他们既没有人味儿,也没有智商,根本不值得我去搭理他们,却能够让我看到愚蠢的把戏,岂能不乐乎?连这个都爱,世上还有什么不可爱的? 我们可以将生活艺术化,用艺术的眼睛看一切。我这个思想来自朱光潜先生。比如说校园里长着一棵树,植物学家来了,他马上分类分科,分析这棵树属于什么科,生长在亚热带什么地方;如果来的是一个木材商人,他马上想到这棵树值多少钱,这些想法没有乐趣,只是一种纯职业的想法;如果达到了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当看到这棵树后,会忘记它是什么树,更不会想到它值多少钱,而是只欣赏它的姿态、它的形状、它的颜色、它的组成以及这一切带给人的美感。这就是为什么读唐诗宋词后会感到美,那里面也写到很多树、很多山、很多水,但不写它们的具体科学属性。今人的文章越写越细,反而没有美;像古人那样大而化之,它就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就像个写意的山水画。 汉奸卖国贼为什么让我看不起?首先并不是他们的政治立场,而是我跟他们相处了几十年,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是具有生活情趣的,都是长着一副“阶级斗争脸”,看任何问题都拉扯到仇恨共产党、仇恨毛泽东上,这些家伙没有一点点他们所自诩的“人性”。吃喝玩乐、琴棋书画都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没有高级的幽默感,只会恶搞和骂人。有时候汉奸们对中国的批判,也说到了一点儿事实,但是那种呼天抢地、恨不得早日让美国爷爷来接收的急迫劲儿,让人越看越乐。 北大的林庚先生谈诗(一说这是启功先生的观点),他把诗分成四类:唐以前的诗,唐诗,宋诗和宋以后的诗。他说唐以前的诗是自然“长”出来的,跟天与地不能分。读者觉得这些诗好,但不知哪句好,不知道哪个地方好,就是那种笼统的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有这种美。在这些诗中,人发现了自然,汉奸们读了这诗,就一定要扯到中国人天性虚伪上去。 唐诗是“嚷”出来的,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张口诗就出来了。在唐诗中,人既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自我,有了一种豪迈劲。汉奸们看这诗,就一定要说没有基督耶稣他老人家的爱,没有劳什子公民意识等等。跟汉奸们在一起说话,你会非常恶心,因为他们什么也欣赏不了,唯一的本事就是把一切都糟蹋成美国狗屎。P3-5 序言 代序:中国人要外圆内方 ——西安讲座答听众问 我想问一下孔老师,刚才您说现代文学是“五四”运动以后才产生的,我想您能不能再说清楚一点儿。对于现代文学您提倡挖掘人的灵魂,像徐志摩先生和他的老师康有为先生。当时康有为先生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主张将人的灵魂像鲁迅先生一样挖掘出来。我想您能不能把“五四”运动才开始兴起现代文学的观点再讲清楚一点儿。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这是梁启超说的,梁启超是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比康有为的思想更新一点儿。新在哪里?他重视通俗的文艺作品。小说这种东西,在中国本来没有地位。我们大家想,中国最伟大的文学是古代文学,但是在古代文学中小说可以拿掉,当然我们小说写得很好,我们四大古典名著都是伟大的作品。但是把所有这些作品都拿掉,中国古代文学史仍然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史,我们只要有《诗经》《离骚》,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行了。 在古代文学中小说是不重要的,地位很低。小说的地位什么时候高?是从有了梁启超的时候,梁启超只是一个开始,真正高是在“五四”时期。四大古典名著是谁命名的?是现代人命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产生的当时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历代人就是这样,看不到身边的伟大现象,当时的家长也不让孩子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现在怎么样?读四大名著成了雅士。几十年后金庸作品的命运也是这样。 梁启超有一个伟大的地方,他把小说拉到文学的中心,他说各国富强都是因为重视小说,这个话说得很夸张,听文人讲话不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它。文人说话就喜欢夸张一点儿,重点是什么?就是要重视小说。他说西方国家强大,是因为老百姓每天没事儿看小说。其实不是这样。但是在西方,小说确实很重要,我们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古代文学去掉小说后不失伟大,现代文学则根本去不得。如果把小说去掉了,把鲁迅、茅盾、老舍、巴金去掉了,现代文学还有什么?所以现代文学不能放弃小说,这个是梁启超之功。梁启超是徐志摩的证婚人,在徐的婚礼上还教训他一番,因为徐志摩见异思迁。 在“五四”之前中国小说是很发达的,小说已经繁荣起来了,老百姓没事儿读的是小说。但他们读的是《七侠剑》,已经堕落的武侠小说,没有武侠精神,而不是现代的武侠小说。金庸小说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小说人物都是独立的人,是“五四”精神培养的人。金庸小说继承了鲁迅精神,它的英雄人物绝不是政府的走狗,而是为民请命的英雄。如果没有“五四”时代建设的“人的文学”,是不会出现梁羽生金庸古龙的。 我经常看您的博客,谢谢您给我们带来开怀大笑的感动。今天和您面对面地交流,我们确实感到很荣幸。我有一个问题,刚才听您讲,我感觉您认为作为中国人精神世界最大的时候是在唐朝,或者说作为知识分子是在宋朝。您认为在现在或者是将来。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还有没有保留那么多的精神的可能?是不是随着国家及其越来越细微的发展,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没有那种可能了呢? 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正处在寻找新的人类文明模式的阶段。根据我有限的接触范围,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东方的、西方的知识分子都很苦闷。我们通过自己的专业,表面上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学,其实我们共同在寻找人类发展的模式。美国的文明模式显然是野蛮、霸道的,让大家活着不舒服,显然不是理想的模式。这就是我们古人所批评的霸道,古人推崇的是“王道”,“王道”和“霸道”是两种,美国是搞霸道,搞得大家不舒服,它自己的人民也不舒服。舒服的是少数美国资产阶级白种男人,其他人都不舒服。过去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是理想的人类发展模式,苏联的模式我不敢断言它是背叛了马列主义,起码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上走入了歧途,导致了它后来迅速地崩溃。可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多米诺骨牌倒下去的时候,中国没有倒,中国巍然屹立,而且经济高速增长。 尽管我批评改革开放的缺点,但是整体上我肯定改革开放。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搞过“文革”,而苏联没有经历过“文革”,没有“文革”,人民就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中国因为搞过“文革”,尽管搞砸了,缺点很多,但从此那些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者,都知道惧怕人民了。所以中国在今天仍然保留了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优越性还在。再有一点,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并不因为进入现代,传统文化就消失了。有人说“五四”割裂了传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今天寻找人类生活的新模式,到哪里汲取营养?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叫孔仲尼。为什么政府趁机搞孔子学院,政府有它的目的;为什么用孔子这个名字,因为全世界只对孔子感兴趣。人类生活到21世纪,不能再你抢我夺,你战胜了我,你仍然过不上好日子。要过好日子,必须想想孔子怎么说的,老子、庄子怎么说的。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是圣贤,他们的思想不仅对当时有用,还像太阳~样照到几千年以后。 所以我觉得人类还是有希望的,只不过目前我们处在不太好的时期。也要看你具体的生活情况,具体的人可能会生活得好。比如我觉得当今生活在中国的城市挺好,在中国当一个城市居民是很幸福的。我们老受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觉得外国好。你去国外几次就知道了,中国物价便宜,尽管最近通货膨胀,但是仍然很便宜。中国人还可以享受到丰富的精神内容、物质内容,包括吃喝玩乐的内容。你在中国每去一个省,等于进了一个国家一样,有好东西给你看,而且面目一新。 中国当下要解决的是让更多的人过上这样的生活。中国的老年人都在那里扭秧歌、健身,很幸福,只要给他们充分的生活保障,能够让他们看得起病,住得起房就很好。外国的老年人很孤独,因为它的文明是不健康的文明,孩子不养老人,国家建立保险,保险是给他们钱,他们怎么过日子没有人管。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解决基本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政府一天就能解决,知识分子说话要公平,其职责是促进政府完成公平建设。我觉得如果不发生大事的话,大概历经一代人的功夫,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如果能有七八亿人都成为中产阶级,大概人口的一半,或者60%、70%的人成为中产阶级的话,那真的又是一次盛世。 我顺便讲一下日本,我在日本待了一年。日本在国际上形象很不好,但是日本国内搞得非常好,日本完成了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以企业为家,企业对员工绝对负责,人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多数警察都是活雷锋,售票员都是李素丽。李素丽所做的事情完全是她应该做的,她并没有做出超人的举动,可是她做了她职务内应该做的事情就成了人大代表,可见中国的售票员素质普遍有多么差。 中国想跟日本对抗,道路很漫长,它怎么做到这一点?它社会公正,一亿两千万人口,大概有一亿人口的收入是差不多的,大多数人收入的差距就是两倍、三倍。我们中国人的差距是多少?全世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一个大学里面老师的收入可以相差几十倍,这个社会怎么能够和谐?中国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用解决到日本那个程度,你有七八亿人都是中产阶级,活得挺好,收入相差两倍、三倍,普通的东西都能买得起,国家绝对就强大了。对于咱们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可能要等几十年,对于一个大的文明来说,这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 知识分子是应该保持独立人格,还是改变自己适应社会?您作一下回答。 我是搞现代文学的,我们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师祖叫王瑶,现代文学如果遵循学术传承,第一代搞研究的人是朱自清,他最早写了现代文学大纲,他的学生是王瑶,写了最早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先生有个学生是钱理群,钱理群先生是我的导师。王瑶先生有一句名言,他说做人要“外圆内方”。他是搞现代文学的,但也是充满传统文学精神的。你在心里面要有原则性,比如刚才这位朋友提的问题,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必须要有,没有独立性,学术上就没有进展。但是你不要因为自己有一些独立性,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就到处跟人家吵架。我们现在把这些人叫愤青,愤青有他可爱的一面,他有时候就是一根筋,他认为就自己掌握真理,他不检讨自己的知识来源,他像一个有好多棱角的人,用这几个角跟别人碰撞。 中国古代的货币,那个大钱,是非常有道理的,“外圆内方”,象征着中国人的人性,外表上不要割伤人家,要跟人家和谐相处,要宽容。《论语》里说孔子“威而不猛”,就是这个意思。老子主张“方而不割”“光而不耀”,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生活在~个职业压倒人性的时代。你平时如果遇到一个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不要把他看成敌人,但也不要轻易改变自己,意见不同,但是可以做朋友,这就是我与人交往的原则。要把独立性保持在内心里,这才是具有坚强生命力的大丈夫。 您作为孔子的传人,怎么评价孔子? 社会上传言我是孔子的传人,我并不是他最嫡系的后代。他的嫡系在台湾呢,我要是那个人我就不在这里讲了,我不是那个人,但我跟那个人有血缘关系。孔子后代有六十支,我是最正宗的那支。很多人说,你说孔子是你的祖先是不是为了吹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并不认为是孔子的后人就怎么样,我也从来没有吹嘘过,也没有刻意隐瞒过,是媒体自己打听出来的。好比我说自己是北大教授,这就是我实际的工作,难道我实话实说却成了吹嘘吗?我觉得任何圣贤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完人,首先他们都是凡人。我们看英雄豪杰,首先要把他看成一个凡人。我们不会佩服一个神,神有什么可佩服的?你是神,你就应该这么牛。正因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们才佩服他,所以孔子的话不应该看成一句顶一万句。山东前几年搞个孔子塑像,请我代表孔子后人讲话,我说孔子的思想很好,但是我们今天继承孔子思想的时候,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我的讲话可能会令当地领导不高兴。他们想让我把孔子讲得天花乱坠的,然后他们好发展旅游。 孔子虽好,但不可搞个人崇拜,他的话我们要从今天的角度去理解,是否合乎当今中国人民的需要?不合需要的,暂且放在一边,留给后人批判。在我看来,孔子的大部分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建设人类共同的文明都是有帮助的,但是要小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一旦把一种文化独尊起来——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阻碍我们中华民族的蓬勃生机。我想我的话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意思,孔子再生的话,马克思、毛泽东再生的话,也会赞同我的观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