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拍卖价屡创新高,为LV设计商品、直率的言行。这些常常让人误解了村上隆的艺术家身份与生活,你一定以为他拥有奢华的生活与豪宅。其实,这些他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创作,累了就睡在事务所与工厂,他把所有创作所获得的资源投注在新生艺术家的培养工作以及为他们提供展现平台上,这才是真正的村上隆。
高居当代艺术市场TOP20的村上隆,将通过这本《艺术战斗论》,循序渐进地引领你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告诉你如何鉴赏当代艺术,创造艺术品,成为艺术家,一步一步柝解自己实际创作的过程与步骤。
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日)村上隆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品拍卖价屡创新高,为LV设计商品、直率的言行。这些常常让人误解了村上隆的艺术家身份与生活,你一定以为他拥有奢华的生活与豪宅。其实,这些他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创作,累了就睡在事务所与工厂,他把所有创作所获得的资源投注在新生艺术家的培养工作以及为他们提供展现平台上,这才是真正的村上隆。 高居当代艺术市场TOP20的村上隆,将通过这本《艺术战斗论》,循序渐进地引领你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告诉你如何鉴赏当代艺术,创造艺术品,成为艺术家,一步一步柝解自己实际创作的过程与步骤。 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内容推荐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点儿谈资就会被鄙视的时代,社交、泡妞、打入上流社会的圈子,不懂点艺术简直没法张嘴。想要不被抛弃,想要不落伍,想要不被叫“土包子”,想要在别人谈论毕加索时插两句话……那你真该看看这本《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如何看懂当代艺术?什么样的创作才能称为艺术品?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梵高、毕加索、杜尚、达明安·赫斯特……他们到底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地方?通过这本《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你将在村上隆的带领下,循序渐进地进入当代艺术的世界,懂得如何欣赏艺术品,懂得如何对“梵高”“毕加索”说三道四,懂得如何欣赏一个艺术家。同样地,你也会赢得你想得到的尊重和喜爱。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当今艺术——现状与历史 01 美术、艺术与ART 02 西方式的ART是什么 03 当代美术作品为什么昂贵 04 为艺术而艺术 05 艺术的贫困 06 梵高是贫穷艺术的象征 07 所谓“艺术是贫穷的”正义 08 日本艺术神话解体 09 达明安·赫斯特的荣耀 10 流通的艺术 11 毕加索是天才吗 12 毕加索之后 13 中国的艺术 14 ART的规则 15 没时间等着被说明 16 自由的不自由 17 艺术家要行动 18 历史怎么学 第二章 鉴赏篇 01 “美术大学在校学生当代美展”的实践 02 解除洗脑 03 艺术难吗 04 最先进的当代美术 05 鉴赏的四要素 06 当代美术的归零点 07 “不画的画作”的发明 08 “马桶也是艺术”“什么都不画也是艺术” 09 《食梦者》与当代美术 10 视线的诱导 11 村上隆看自己 12 形式的发现 13 日本抽象艺术的黎明 14 最民主的艺术 15 脉络的不同 16 MAD是艺术吗 17 个性可以塑造 18 日本艺术家为什么不多 第三章 实作篇 01 作画 02 脉络与个性 03 我不知道,我知道。 04 天国的花圃 05 727 06 高度的绘画、幼稚的绘画 07 何谓真正的艺术 08 纯艺术存在吗 09 不花钱就做不出好作品吗 10 作品该送到哪里 11 尺寸很重要 12 心的救赎 13 该创作什么 14 逼近作品 第四章 未来篇——迈向艺术家之路 01 日本的通俗艺术市场 02 艺术的地政学 03 如何成为艺术家 04 日本与海外的优劣 05 艺术家之志 06 美术大学入学考的现状 07 补习班教育的罪与罚 08 GOTOChelsea!(去切尔西区吧!) 09 日本不行就去海外 10 就读国外的美术大学 11 学校与教育 12 成为专业 13 选择画廊的理由 14 画商的工作 15 通过画廊出道 16 作为职业的画廊 17 经纪人的必要性 18 KaikaiKiki哲学 19 艺术家的原创性 20 深耕自我 21 需要学历吗 22 年龄与艺术家 23 成为A级艺术家 24 安迪·沃霍尔的战略 25 密室的评价方式 26 展览会的画 27 胜负的分歧点 28 找到理解者并非难事 29 能否说服双亲 30 预算无上限 31 日本画的不幸 32 人生短暂、艺术永久 结语 “艺术创业论”之后的艺术景观 “艺术创业论”→“艺术实践论”→“艺术战斗论” 试读章节 “当代艺术是什么?”这是我自己一直都很在意的问题。森村泰昌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迎接了日本当代美术所谓的某种黎明期。当时大家谈论的是“美术”、日本以外来语理解的“艺术”以及以英文横向书写的“ART”三者之间的差异。我所从事的当然是英文书写的“ART”。只不过我有时候也会在工作上使用“艺术”这个词。 由于日文外来语的“艺术”跟“美术”这两种说法有太多暧昧的意味,所以我尽量避免用“艺术”这个词,不过在学生或公司员工面前,或许偶尔也会用到。 根据森村先生的说法,日本开始普遍使用“当代美术”一词,始于20世纪60年代东野芳明出版《当代美术》(美术出版社)时,在那之前,都还残留着“前卫艺术”的说法。而以日文片假名书写的“ART”,当然很早以前便已存在,但转变为现在的语义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因为读了伊东顺二先生的《当代美术》(巴而可出版社)与中村信夫的《少年艺术》(弓立社)而踏进艺术之门,当时“美术”的说法已经相当普遍,因此我将我的作品与行为表现的领域称之为“ART”、“美术”或“当代美术”。这是日本的现状。 现在我想谈的是以西方文字书写的“ART”。这个ART,对日本人来讲,理解上有一些难度。 当作为最前端文化的西方绘画、油画,在江户时代传入日本的时候,大家的惊讶程度一定超过现代人看CG(计算机图形学)或3D电影表现出来的程度。因为这些作品看起来就很“3D(立体)”。 在那之后,日本人将西方传入的一切奉为上位、正统,自己反而屈居追随的立场,并开始在那样的结构下创作、鉴赏与思考。 其实我也不例外。为了学艺术,我到东京艺术大学的日本画系就读,一直读到1989年前后。所谓的东京艺术大学,原是冈仓天心面对西方文化,想要通过艺术,以文化立国,并启发本国文化,进而在绘画、建筑、雕刻等方面发扬国威,而在三十五六岁时创立的国家事业。由于日本画是相对于西方绘画被刻意凸显出来的,所以东京艺术大学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话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画高居日本绘画金字塔的顶尖,冈本太郎等人健在的时代更是如此。可是现在日本画已经没落了,当初冈仓天心与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造的结构已经完全瓦解。 当时的日本画界冷战虽然解除,却因为泡沫经济而跃居经济的顶点。不过大家还是发觉“就艺术来看,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特别是像我这种既年轻又想要敏感地察觉到时代脉动的人,在我看来,文化的存在简直毫无意义。由于我主修的日本画是冠上“日本”两个字的艺术,所以我反而对西方ART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西方式的ART是什么 很多人都想问:村上隆标榜的“ART”是什么?跟大家所想的艺术又有什么不同?我曾经也有过同样的疑问。我在1993年前后到美国纽约学习艺术。目前我在当代美术界的排名,以高尔夫或网球的方式排名,在全美公开赛或者全英公开赛的排名大概是在十到二十名之间。为什么我在西方会得到肯定,却在日本备受批判,我想只能说因为日本人不懂西方艺术规则。 既然如此,把“西方艺术”解释清楚就好了,但偏偏越是基础的东西就越难以说明,这个难度就好比要把日本自民党及民主党的政治世界解释清楚一样,“西方式的ART”也在不断变化。即使是演员,有时也会由理论性的人占上风,但现在说起来,却是由`金钱游戏的霸主们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连演员也渐渐开始变化。就在我说“是这样”的同时,很有可能明天就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所以,我想暂且以我的主张,还有过去的实际体验作为基础,来谈谈“西方式的ART”是什么。P3-6 序言 过去几年,我在世界各地重要的时尚活动中见过几次村上隆,并见证了他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地轰动的个展。他的作品风格之强烈,可以压得住凡尔赛皇家的辉煌,可以征服最挑剔的眼光和评论。我非常喜爱他,因为直觉,也因为他,一个谦逊的日本人,却掌握着在艺术、时尚和商业上同时获得成功的秘密。2011年,当我创办中国第一本国际化艺术杂志《芭莎艺术》时,我就决定:一定要把他介绍到中国,因为他所创作的成功,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有着最实用的实践意义。 作为一本发行量近40万册的杂志,《芭莎艺术》肩负着对中国时尚精英群体普及当代艺术观念的使命,当我们决定邀请村上隆作为第一位国外艺术家登上《芭莎艺术》封面时,我们不能仅欣赏他的成就,更应该去深入了解他的方法、思想和实现途径。因此,2011年初,我和艺术家曾梵志先生一起拜访了村上隆在日本的三芳工作室、画廊、办公室,第一次去了解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村上隆,他强大的创意中心,现代工厂式的运作模式,让我们知道他为何能保持持续的创造力;3月,《芭莎艺术》主编徐宁和他的团队再次前往村上隆工作室,对他进行封面采访和拍摄。拍摄当天,他们经历了日本大地震,村上隆工作室受到损毁,他和团队抢修工作室到深夜,之后又赶回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通过《芭莎艺术》的采访我了解到,村上隆出生并成长于日本经济崛起的上世纪60年代,也就是日本文化受到西方冲击,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创造一种根植于日本文化,又能通达全球的语言,这本身意味着冒险,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村上隆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特别是90年代他去美国,第一次意识到了市场的残酷,资本的无情,他决定去正视这些挑战,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个掌握并利用规则的艺术家。 他在《艺术战斗论》中也明确提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艺术家的价值是在死后视作品而定的。正所谓“人生苦短,艺术永恒”。就算我死了,艺术也会存活下去,为此我要继续奋斗下去,做出随时死不足惜的作品。因为那就是我作为艺术家的使命……如果这要花的时间比自己的生命还长,我就输了,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想要为“美”活下去。 这就是艺术家在这个社会不可取代的价值呀。如果不是村上隆十余年的专业美术教育,不是日复一日地辛苦创作,不是始终怀着改变和影响世界的野心,不是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村上隆也不会取得今日的成就与成功。正因为发现了这么多秘密,《芭莎艺术》在2011年5月邀请村上隆首次正式来到中国,与中央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的青年学生对话交流,与他们分享成为一个成功艺术家需要经历的艰辛、挑战以及寂寞。 今天,特别高兴《芭莎艺术》能将村上隆先生的新作《艺术战斗论》引入中国大陆。请允许我再次向村上隆先生表示敬意,谢谢你无私地分享你的艺术理论和人生哲学。 苏芒 时尚传媒集团副总裁/《芭莎艺术》执行出版人 2011年8月 后记 最近,我常想:“在生命终结前,追逐尽头。” 不管做什么,都完全赶不上整体的构想。想做的事、思考的事、希望实现的事、全新的创意、出其不意的作品,一切都停滞不前。解决种种企划问题耗费的时间,如果比生命的时间还长,那我就输了。所以生命的时间啊,请一定要追上! 这本《艺术战斗论》以2010年6月]9日起通过NNICINCO动画现场播放的内容为素材,是耗时六年写成的《艺术创业论》的续篇。 《艺术创业论》获得极大的好评,在盛况空前地对下一本著作的期待下,我也顺势为第二本书开始接受访问。可是看了做好的原稿之后,却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版,于是我开始任性地坚持己见。 理由是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只充斥着相较于《艺术创业论》更琐碎的抱怨而已。我自己身为艺术家的经验尚且不足,不仅我本身一点成长都没有,连介绍的逸事也都是重复的。我讨厌炒冷饭。这让我切身体会到写续篇有多不简单。在那之后,胶着状态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20]0年的春天,我接触到个人传播平台的网络电视Ustream和推特,马上陷在这些社群媒体中不可自拔。头脑一下子活络了起来,种种未经整理的想法通过一百四十个文字与影像信息,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同时,我感到我可以跟日本面对面。写《艺术创业论》时,我只能对着编辑谈过去的体验,却根本看不见读者。但通过us十悖am的回应,日本读者跃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确实看清了该谈些什么样的方向性的东西。 在那之后,我决定进行经过彻底思考的“NICINCO动画讲义”,这也得到莫大的反响。于是在仔细推敲并汇总社群媒体的发言与长期以来的采访内容之后,取其精华,总结成这次的新书。 “艺术创业论”之后的艺术景观 伴随着2008年的经济危机,泡沫艺术也发生冲击。现代美术界的角色因此变换,势力图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狂风巨浪不断冲击,我航行在巨大变革期的惊涛骇浪中,好不容易存活了下来,今天还能站在这里,并获得了足以继续完成《艺术创业论》续篇的题材。 然而,就在我准备展开新航程而整装待发时,环视周遭却赫然发现,日本现代美术界面对泡沫瓦解的波澜,竟一点都不为所动地完全处于锁国状态。整个走向与世界经济截然不同。 日本年轻的艺术家依附着地方自治团体的都市,城乡建设经费,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相当乐在其中。 迎合这股风潮,艺术家的作风也仿佛追随天真应景的社会风潮似的,让胆小而不深刻的东西蔚为主流。 市场紧缩且矮化,却未受到泡沫经济瓦解的覆盖。海啸没有席卷日本的艺术界,也因此日本艺术界频繁地发生模仿海外或类似次文化的应景作品,完全遮蔽了放眼国外的视野。 地方自治团体举办的双年展、三年展,邀请国外艺术家前来,支付不受法规限制的酬劳,却没在日本造成什么影响。日本的艺术家和艺术界也好像走马观花一样,看完就不了了之。 观察到这些现象的年轻人,开始见风转舵地展开运动。他们配合公家预算磨炼技能,导致一时之间日本跟荷兰一样,整个艺术景观看似沸沸扬扬,内容却明显地空洞化。这也让我的立场与他们渐行渐远。 除此之外,还有~项,那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活络,揭开了亚洲经济圈与香港艺术市场的序幕,日本艺术市场的方向也随之瞬间转换。正如处于泡沫艺术时期的日本画和西画,在亚洲特别受到青睐的现代美术作品不断问世,消长之间,也有被称为大师的艺术家登上舞台。 日本现代美术界追逐“一切向钱看”,这种形势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必定会变成缺乏主张、核心和思想的行业。他们无视建构日本市场,只知道让日本艺术家打进亚洲圈,导致现在连信用都荡然无存。 我冷眼旁观这一切,认为唯有身体力行才能够重击这个行《,因此我自己经营画廊,直接涉足现代美术行业。通过东京两家、台湾一家画廊,致力发掘与培育艺术家,同时也创造客户群。 “艺术创业论”→“艺术实践论”→“艺术战斗论” 首先,必须先创造世界。为此我要贡献过去的经验与所学,隐藏自己的所长去延续艺术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去改变现今不独立自主的状况。得到这个结论后,为了好好地从头开始教导年轻人,我先以“艺术实践论”为题,通过“NICINCO动画”播放讲座内容,因此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关于在凡尔赛宫的展览,虽然有很多缺乏理解,只有令人绝望的响应,但这些批评每每都让我鼓起勇气,每晚汗流浃背地在推特上激辩,不断引爆火花。 艺术家能做的就只有创作。发生在我身边这些对我的不理解与小悲剧,都有如鸡毛蒜皮,最后我总是这么想。每天夜里,我都带着这个想法关上电脑,丧气地回到创作的现场。唯有战斗才能够活下去。改变现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的战斗论。 以下是谢辞。感谢幻冬舍的穗原俊二先生,没有他,就没有这本书。他用男性编辑特有的执著和坚韧完成了这本书。还有编辑河村信先生,感谢他将我在NICINCO动画进行的论述写成文字,并且每周两次送来我有兴趣看的书,充实我的思考。 还有NICINCO动画的小岛健太郎先生,整个企划多亏他的协助,才能够看见新的指标。 还有NEW WAVE CHANNEL的助田彻臣先生。他真是时下年轻人的典型,也因此我们有很多的摩擦,不过相对的,缺了他,我也无法就现实提出对年轻人的建议,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真是我的负面教材,有绝对的存在意义。尤其是他也身兼节目导演,真是辛苦了。 同时我还要感谢Kaikai KiKi的工作人员,宫崎真衣、小裕士,西浦悠佑以及三义秀,还有节目工作人员平野拓哉先生,中尾崇志先生、川合良辅先生。谢谢你们。 最后,在制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针对历史事件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查证,但或许仍有错误,加上我记忆中认定的事情,也可能因我的艺术思维而相当扭曲,若有相关情形,也请不吝赐教。 若本书能够引发新的议论,带动一个又一个人搏命参与艺术的革命,那我六年来的坚持与投入便可获得回报,现实的艺术世界,也会因此得以改变。 村上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