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健康生活新思维/中国食文化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张允赏//张仁庆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本书为“中国食文化丛书”之一,从提高个人修养到学习营养知识,认识食物的性质,以及一些平日良好生活习惯,指导读者健康生活树立新思维,改变旧观念。

内容推荐

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生活好了,可是得病的人变了,据2009年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全市慢性病患达到了总人口的2/3,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养生保健的图书,经我们阅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谈到健康、观念和思维的图书。要想摆脱慢性病的困扰,就必须从科学饮食、改变陋习开始,首先要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

本书从提高个人修养到学习营养知识,认识食物的性质,以及一些平日良好生活习惯,指导读者健康生活树立新思维,改变旧观念。适应中老年和80后的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概述树立新观念

一、树立新观念/1

 1.树立健康新观念/2

 2.树立饮食新观念/3

 3.树立消费新观念/4

 4.树立珍惜生命新观念/5

二、疾病与饮食/8

 1.学习营养知识/8

 2.控制慢性病/8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9

三、食物的功效/9

 1.五性五味/9

 2.平性食物/11

 3.热性食物/12

 4.寒性食物/12

 5.凉性食物/12

 6.温性食物/13

 第二章 健康新思维

一、美在夕阳红/15

 1.老年人“十乐”/15

 2.老人饮食营养宜全/16

 3.老人饮食辅食宜软/16

 4.老人饮食用食宜温/16

 5.老人饮食三餐宜时/17

 6.老人饮食烹调宜淡/17

 7.老人饮食进食宜缓/17

 8.老人饮食就餐宜静/17

 9.老人饮食食量宜适/18

 10.退休生活参考作息表/18

 11.饮食长寿“十诀”/19

 12.体育锻炼好处多/20

二、心理健康/21

 1.健康长寿心理保健“十法”/21

 2.健康长寿心理健康“十要”/23

 3.保持心理平衡的“十一条要诀”/24

三、如何才能健康长寿/25

 1.健康长寿与肥胖/25

 2.健康长寿与花卉/28

 3.健康长寿与书法/30

 4.健康长寿大脑保健“十法”/31

 5.“十字”健脑法/34

 6.延缓大脑衰老法/35

 7.健康长寿“一二三四五法”/36

 8.健康长寿腿、足保健“十法/38

四、日常生活中的养生/40

 1.晨喝水与晚泡脚/40

 2.做做耳操好处多/41

 3.养生保健“四妙招”/42

 4.枕头高低论短长/43

 5.生物钟保健“十法”/45

 6.身心健康“六标准”/45

 7.国外健康流行风/46

 8.养生保健有诀窍/47

 9.生理与气象有关/48

五、健康我做主/49

 1.自我测试健康否/49

 2.亚健康状态自测/50

 3.笑的保健功效多/52

 4.延年益寿与“七伴”/53

 5.善饮食者可长寿/54

 6.防癌“八要”/55

 7.养生“十字歌”/55

 8.健康贵有四/56

 9.养生“七字诀”/57

 10.老年保健口诀/58

 11.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58

 12.适当运动:三、五、七/58

 13.养生保健须主动/59

 9.怎样防止体臭/100

 10.怎样解除瘙痒之苦/101

 11.怎样减少环境致癌物对人体的接触量/103

 12.怎样一分为二地对待日光/104

 13.怎样认识脂肪的功能/105

 14.怎样防止“菌从筷人”/106

 15.怎样避免癌从口人/107

 16.怎样饮食才能防止衰老/108

 17.怎样防治老年人噎食/109

 18.戒烟以后怎样避免体重上升/110

 19.怎样建立家庭健康档案/11O

 20.怎样自我判断身心健康/113

 21.怎样认识人体的报警信号/114

八、科学养生/115

 1.怎样科学养生/115

 2.春季怎样养生/117

 3.夏季怎样养生/118

 4.秋季怎样养生/119

 5.冬季怎样养生/120

 6.怎样防止中年早衰/121

 7.妇女怎样延缓衰老/121

 第三章 远离旧观念旧习惯

一、改变旧观念/123

 1.迷信医院/123

 2.只认药品,不知食疗/124

 3.喜欢打吊瓶/124

 4.省钱买药吃/125

 5.偏听偏信/125

二、生活陋习/126

 1.睡觉前不喝水/126

 2.以啤酒、饮料代水/127

 3.乱扔垃圾危害大/128

 4.浪费水资源是可耻的行为/128

 5.吃生蒜不漱口会让他人反感/129

 6.做事无计划易引发经济危机/130

 7.不分场所吸烟要受到相应处罚/130

 8.比阔气、讲排场是不良的陋习/131

 9.浪费粮食可耻/132

 10.与宠物过分地亲密会传染各种疾病/132

 11.城镇居民区内养畜禽影响他人生活/133

三、饮食陋习/134

 1.不吃早餐伤身体/134

 2.不按时吃饭会损害身体/135

 3.空腹喝酒损害肠胃和肝脏/135

 4.一日三餐“老三样”不利健康又减寿/136

 5.饮食搭配不合理易发恶心、呕吐/137

 6.暴饮暴食不利健康/138

 7.睡前饱食易发胖/138

 8.剩菜剩饭错误加工危害身体/139

 9.饭桌前作报告是不文明的表现/139

 10.饭桌前训斥子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140

 11.食物热量过高会导致营养失调/140

 12.自助餐厅里的不文明/141

 13.偏爱街头餐饮卫生无保障/142

 14.懒得烹调是不良陋习/143

 15.生吃食物要讲质量标准和用量/144

 16.互相夹菜不卫生/144

 17.生熟不分会引发腹泻疾病/145

 18.效仿别人要讲科学/146

 19.营养搭配不合理会引起营养失调/147

 20.硬劝酒危害大/147

 21.狂饮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148

 22.不及时洗刷餐具会引发消化道疾病/149

 23.不注意饮水卫生不利健康/149

 24.违法滥食野味后患无穷/150

 25.饭桌前乱剔牙是不礼貌的举止/150

四、卫生陋习/151

 1.不经常洗澡异味大,与人交往显尴尬/151

 2.不每天洗脚会损害身体健康/152

 3.“一盆制”易发传染病/153

 4.袜子、内裤一起洗易发生殖器官疾病/153

 5.饭前便后不洗手易患传染病/154

 6.吸烟有害健康/154

 7.不注意口臭会引发口腔局部疾病/156

 8.卫生纸放卫生间会感染病菌/157

 9.不及时倒垃圾污染环境和空气/157

 10.不晾晒被褥会影响皮肤健康/158

 11.喝生水易感染肠道疾病/158

 12.共用毛巾、洗脸盆易感染病菌/159

 13.乱用肥皂刺激皮肤/159

 14.不及时诊疗是不爱惜生命/160

 15.滥用洗涤剂损害人体健康/160

后记/162

试读章节

二、心理健康

1.健康长寿心理保健“十法”

英国科研人员曾对早衰者作过调查,发现约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都先出现心理衰老,如暮气感、老朽感等。研究人员由此认定,防止心理衰老至关重要。为此特归纳延缓衰老“十法”,供参考:

(1)营养法。人的心理活动与新陈代谢有着密切联系。新陈代谢需要营养,要避免过早心理衰老,就需要良好的营养。老年人要按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科学地从每餐膳食中全面摄取营养,特别是对蛋白质的摄人每天不得少于70克。

(2)锻炼法。人的心理活动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要延缓人的心理衰老,通过锻炼身体来保持生理活动的一定水平,是一条重要经验。

(3)生活规律法。一个人生活越有规律,大脑的活动也越有规律,从而就能保证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老人要使自己心理长久不衰,务必要使自己生活规律化。如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乐天法。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每个人要立志做一名“乐天派”。凡事要豁达大度,不要斤斤计较,不要与自己收入悬殊的人比吃、比穿、比住,对自己的处境和收入应当知足。应该想到,天公待你不薄,让你享有一切美好的东西,自己何德何能,竟然如此幸运,家庭、子女、事业你都有了,还缺什么呢?~还有什么心理不平衡呢?这样你就会心安理得,乐哉悠哉。

(5)童趣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不少离退休老年人存在的一种悲凉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长寿。离退休后,要想自己不感到老,最要紧的是想方设法使青春长驻心灵。如常和儿孙辈嬉笑戏闹,玩而忘“尊”;常与年轻人交际往来,甚至结交几个“忘年交”朋友,使自己萌发童心。这样就会产生愉快、轻松、乐观、充满希望的情绪,从而保证健康,延缓衰老的进程。

(6)宣泄法。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与人发生争执、晚辈不孝顺、被人误解、耳闻目睹世态炎凉等。大凡此时,人最易产生愤怒的情绪,这时呼吸加快,肺泡扩张,耗氧量大增,血流加快,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出现周身各器官生理机能失控状态,最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和休克,因此要学会宣泄。如找一两个知心朋友倾诉一番,或借吟诗作画抒发胸臆,排泄愤懑,甚至把怨气怨言都写到纸上,宣泄出来。宣泄能令人顿觉心中爽快、坦然。

(7)转移法。转移包括情绪转移和环境转移。情绪转移是指有不顺心或忧愁时,不钻“牛角尖”,而是通过探亲访友,参加文娱活动,收看或收听幽默喜剧、相声等,使自己的不好情绪得以转移。环境转移是指脱离令人伤感、忧郁的处境、场所,通过改变环境氛围,减轻心理压力或心理负担。

(8)怡情法。在阳台或庭院中养花,到公园或郊外遛遛鸟儿,到湖畔河边持竿垂钓,或泼墨挥毫,吟诗作画,或抚琴弄弦,或打牌对弈等。这些高雅的生活,对排遣心中忧闷十分重要而有效。

(9)寄托法。离退休后,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发挥“余热”,为社会服务,也有益于自身的健康。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通过“拾遗补阙”来发展自己以往因工作所累而无暇顾及的兴趣爱好,如习字学画、撰写回忆录、游览观光名山大川等,使老年生活在“寄托”中丰富多彩,其乐融融。

(10)放手法。老年人一般都是一家之长,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中,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现在儿女们长大了,自己老了,仍像过去那样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要学会放手,要尊重儿女的自主性,放手让他们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特别是要承认“代沟”的存在,它是由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一些矛盾,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老年人绝不要固执己见,而应当求同存异,懂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辩证法。

2.健康长寿心理健康“十要”

(1)注重同志的友情。哲学家培根说过,“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与朋友在一起,使人欢乐快活,无拘无束无戒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要记住:同志、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比任何金银珠宝都更珍贵、更美好。

(2)善恶分明。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能做的要积极参与,不能做的要尽力支持;而面对邪恶,则要挺起胸膛,敢于正视和斗争。

(3)相信人的善良本质。不要总是从坏处去揣测别人,没有天生就坏的人。

(4)说真话、办实事。说真话办实事会使人心里踏实并感到轻松愉快,而弄虚作假、相信迷信则易使人惴惴不安,成为心理健康的大敌。

(5)慎“独”。单独一个人时做错事,往往比公开场合做错事所承受的压力要大得多,所以,独自一个人时行为要慎重,不要行为不端。

(6)莫嫉妒别人。嫉妒很容易使你疏远别人和心理上失去平衡。实际上,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就,不如自己去努力争取。

(7)少发脾气。常发脾气不仅会使矛盾激化,影响人际关系,也会因情绪不稳而对自己的健康贻害无穷。

(8)莫论人非。闲论人非,轻则朋友、同事翻脸,重则会闹出人命,对人对己都会增添无谓的痛苦。

(9)敞开心扉。与人开诚布公、以诚相见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轻松愉快地生活。

(10)远近兼顾。想问题办事情,切不可顾了眼前误了长远,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人,收拾残局时的心理压力更大。

3.保持心理平衡的“十一条要诀"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11条保持心理平衡的要诀: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懂得欣赏自己取得的成绩;

(2)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以免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感到失望;

(3)及时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以免做出失态的事情又感到后悔;

(4)在小的地方无须过分坚持,必要时应作出适当让步;

(5)暂时回避,等情绪稳定了再重新面对;

(6)找朋友倾诉烦恼,不要让抑郁埋藏在心底;

(7)助人为乐为本,帮助别人既可忘记烦恼,又可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8)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避免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9)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以免使自己永远处于紧张状态;

(10)对人多存善意,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11)娱乐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心情舒畅。

在现实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不能泰然处之,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久之会导致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疾病,为了保持你的心理平衡,不妨按照上面11条试试。

P21-25

后记

什么是观念?

观念就是对社会事物的看法、理解、定义,是逻辑思维的范畴。例如:有人每顿饭就想吃得很饱,腹中稍有空间,就会感到闲饥难忍,而没有认识到吃得太饱对身体的危害;有人微感风寒就跑医院认为医药能救命、能治病,而没有认识到科学饮食能防病治病不得病!观念老百姓称为“认死理”、“花岗岩脑袋”。

什么是新思维?

新思维就是说的思维方式。反问、逆向、多元化、多方位的思考问题,认识社会。例如:人感风寒、咳嗽、多痰,可以吃萝卜、鸭梨、枇杷、蜂蜜既消食化痰止咳、息喘,又省钱、省力(不出门不去医院)又能得到营养、美食。吃得太饱大脑缺氧,不能彻底消化吸收,反而造成消化负担,营养过剩,损害身体——吃饭七分饱、让腹中空,减肥的肚子会唱歌(每天有咕噜的饥饿感)绝对比大腹便便舒服健康。这就是新的思维方式和效益。

书中的许多新观念、新思维希望我们共同去探索,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若有不尽事宜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免费为您提供咨询服务,电话:010-63513132。

我们在饮食与文化问题间探索研究人类的第一需求——吃的学问!

张仁庆 张允赏

2010年5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