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商标侵权原理、法律实务、法律法规、立法建议、典型案例,是国内较为权威的商标侵权法律实务著作,作者系深圳市工商局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工作的博士,使得本书的质量能够得以确保。
本书资料翔实,体系严密,论证充分,通过对欧美和中国的商标原理与实务的比较研究,对商标侵权构成及构成要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不乏理论创新之处,如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商标权利扩张与限制、制止混淆与反淡化等,对原有理论均有所突破,解决了商标权保护领域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还提出了不少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新观点、新建议。本书还单设案例篇,运用商标构成理论,对他经手处理的十二个经典案例进行了解剖和评析,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书既能对商标执法人员正确定性和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提供有益的指引和借鉴,也能为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通过对商标侵权构成的系统研究,从国际法和国别法两个层面、外国法和中国法两个角度、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阐述了商标侵权的原理、构成要件以及侵权抗辩。共分为四篇七章。
第一篇为商标侵权原理,为本书核心和重点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介绍和分析了商标权的发展历史及权利范围、商标侵权的种类及性质,第二章论述商标侵权的行为要件——商标的使用,第三章论及混淆性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混淆可能性,第四章论及淡化性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淡化,第五章论及商标侵权的抗辩事由。
第二篇为商标侵权立法建议,为第六章本章首先总结了商标侵权应该具备的构成要件,其次分析了我国现行商标法在商标侵权构成及抗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新近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我国的商标法修改提出了若于建议。
第三篇为商标侵极典型案例。笔者从自己在长达十几年的商标行政执法实践中亲手处理或者指等的数百个案例中选取了十二个具有典型意义、处理时颇具争议的商标侵权案例,加以剖析,希冀对商标实务界人士有所帮助。
第四篇为商标侵权核心法律法规。选取国内有关商标侵权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国际商标法中有关商标权及商标侵权的规定。
自序
第一篇 商标侵权原理
第一章 商标侵权概述
第一节 商标权及其范围
一、商标权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商标权的历史发展
三、商标权的范围
第二节 商标侵权种类
一、美欧及国际商标法对商标侵权的分类
二、我国对商标侵权的分类
第三节 商标侵权的性质
第四节 商标侵权构成
一、两种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
二、商标侵权构成的一般要件
三、非典型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构成
第二章 商标的使用
第一节 商标使用概述
第二节 未经许可的使用
一、未经许可与商标侵权构成
二、商标使用许可的种类
三、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
四、商标许可与质量控制
第三节 商业性使用
一、美欧商标法关于商业性的规定
二、对商业性的理解
三、我国《商标法》关于商业性使用的规定
第四节 商标意义上的使用——阿森纳诉瑞德案的启示
一、案情简介
二、相关立法
三、法院裁决
四、评述
第三章 商标的混淆
第一节 混淆概述
第二节 混淆的种类
第三节 混淆可能性的认定
一、国际组织的建议
二、欧盟的司法实践
三、美国的司法实践
第四节 商标近似性的认定
第五节 商品或服务类似性的认定
一、尼斯分类
二、类似性与商标侵权构成
三、美欧对类似性的认定
四、我国对类似性的认定
第六节 混淆可能性的证明
一、商标问卷调查——一种新的证据形式
二、英国的商标问卷调查
三、美国的商标问卷调查
四、评述
第四章 商标的淡化
第一节 混淆理论的不足及淡化理论的产生
第二节 淡化与商标侵权构成
第三节 反淡化法保护的商品或服务范围
第四节 反淡化法保护的商标范围
第五节 淡化的证明
一、Moseley案简介
二、美国法院的裁决
三、Moseley案之后的争议及最新发展
四、我国反淡化立法评析
第五章 商标侵权的抗辩
第一节 商标侵权抗辩概述
一、欧盟商标法中的抗辩
二、美国商标法中的抗辩
第二节 商标的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概述
二、叙述性使用
三、指示性使用
四、我国商标法中的叙述性使用
五、我国的指示性使用问题
第三节 商标的不使用或象征性使用
一、真实使用的含义
二、真实使用的程度
三、商标所有人的意图
四、法院的结论
五、我国的商标不使用问题
第四节 在先权利
一、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权
二、在先企业名称权
三、在先外观设计专利权
四、在先著作权
第五节 平行进口
第二篇 商标侵权立法建议
第六章 对我国立法的建议
第一节 商标侵权构成要件小结
第二节 我国商标法中的商标侵权构成及抗辩
一、关于混淆性侵权行为
二、关于淡化性商标侵权行为
三、关于抗辩
四、我国认定驰名商标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与商标侵权
一、关于过错
二、关于损害
三、关于行政责任
第四节 修改我国商标法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混淆性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完善淡化性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三、完善商标权限制制度
四、改革我国的驰名商标认定制度
五、着力解决网络商标侵权问题
第三篇 商标侵权典型案例
第七章 典型案例评析
一、深圳市瑞玲电器有限公司诉深圳市瑞玲实业有限公司侵犯“瑞玲”商标专用权案
二、德国拜尔股份有限公司诉梅乔公司侵犯“BAYER”商标专用权案
三、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诉深圳某饮料公司侵犯“红牛”商标专用权案
四、美国爱宝工业公司诉某公司侵犯“ABRO”商标专用权案
五、贵阳诉深圳市梧桐泉饮品有限公司侵犯“梧桐山”商标专用权案
六、利泰实业有限公司诉某百货商场等侵犯“Nifco”商标专用权案
七、戈山建设公司诉某工贸公司侵犯“DIAMONDSURE”商标专用权案
八、日本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诉深圳市容大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侵犯“PSR”商标专用权案
九、深圳红山公司诉劲飞深圳公司侵犯“CARIVAL”商标专用权案
十、瑞士雀巢产品有限公司诉某食品公司侵犯“雀巢”商标专用权案
十一、麦当劳诉麦路嘉食品有限公司侵犯“麦当劳”商标专用权案
十二、法国莱雅公司诉深圳某服饰公司侵犯“美宝莲”驰名商标专用权案
第四篇 商标侵权核心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67年斯德哥尔摩文本)(节录)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节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