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为了抚慰,世间女性们的病苦和失望,而降生到这个世上的……
樋口一叶毫无疑问可以进入十九世纪最伟大女作家之列,她的《青梅竹马》是最优美的爱情篇章,她深入人心的叙述有着阳光的温暖和夜晚的凉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梅竹马/日本文学名著日汉对照系列丛书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
作者 | (日)樋口一叶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是为了抚慰,世间女性们的病苦和失望,而降生到这个世上的…… 樋口一叶毫无疑问可以进入十九世纪最伟大女作家之列,她的《青梅竹马》是最优美的爱情篇章,她深入人心的叙述有着阳光的温暖和夜晚的凉爽。 内容推荐 樋口一叶的代表作是《青梅竹马》和《十三夜》。《青梅竹马》以东京下町的大音寺为舞台,以妓女15岁的妹妹登美利的幼年生活为中心,描写她周围一群孩子受混浊社会环境的残害和腐蚀,预示着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悲惨命运。一叶细腻的笔锋,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感伤哀愁挥洒得淋漓尽致。《十三夜》由十三个不同的梦组成。一叶借助梦境隐喻现实,暗示明治时代——日本社会从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重要过渡中,日本女性渴望身心自由却又不得不受社会及家庭甚至自身的三重压抑。她在作品中感叹道:“这是女性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 目录 青梅竹马 浊流 十三夜 试读章节 绕过大街继续前行,便是那回望柳①林立、通往大门的道路。黑水沟②畔,吉原③的大茶楼上灯火通明。三楼上一片喧嚣,歌声清晰可闻。不分早晚,人力车往来穿梭,足见生意是何等兴隆。附近住户便曾讲过:“这大音寺一带虽说名字足具佛家味道,实则极不清净。” 转过三岛神社的拐角,并无像样的房子,唯有住在屋檐斜垂的十户长屋④、二十户长屋筒子房的穷困人家。而且这里商业萧条,白日里半掩着的木板窗外摆放着剪裁极不规整的纸张,纸上胡乱地涂着白胡粉⑤,有如彩色的串烧豆腐块⑥,纸背上粘的签子也是形状古怪。而且这情景并非一家一户,都是自清晨拿出来晾晒,傍晚收起,各家各户忙个不停。若问为何举家沉浸在这等事务,住户们大概会如此回答:“您连这都不知道吗?11月酉日⑦开庙会,那些欲壑难填的善男信女们到大鸟神社祈福求财,他们会来购买,而后扛着回去。这正是做招财的竹耙子用的材料。” 从撤下正月的门松⑧之时开始,这里的人们便一年到头制作这种东西。别以为这是一项副业,家家户户可全是当做正经买卖来做的。入夏之后,人们的手脚整日被染得五颜六色,看来准备过年穿的新装也是指望着用这项收入来买。“如果南无大鸟大明神◎能给顾客带去大富大贵的话,那么也应该保佑我们这些造招财竹耙子的人获得干倍万倍的利润吧。”虽然人1门口中这样说着,但是天下哪有那么多心想事成的美事呢?还从未听说这一带有哪一家因此发了大财的。这里的住户大多从事与娼妓有关的营生。有的人家的男人就在小窑子馆儿里做大茶壶@。天一擦黑,待各家店铺忙着稀里哗啦地挂起招牌,窑姐儿们也纷纷赶来上工的时候,那男人便披上外套站在店门口招揽客人。每天一脚跨出家门之后,谁也不知道能否再看到身后为自己祷告祈求平安的老婆。其实这种活计可是性命攸关的营生,小命儿说没就没的。因为有的嫖客由于不顺心而恼羞成怒,便提刀带枪一通乱杀,保不齐会被殃及而死,再者就是因劝阻妓女与嫖客殉情而遭到记恨。虽然如此,他们本人却每每好似出门游山玩水一般,这着实令人感到奇怪。“大馆子下来的姑娘!”“吉原七轩新接客的雏儿!”小伙计提着水牌灯笼跑来跑去地推介着。虽然这小伙计即便满了师、出了徒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却像是舞台上的大腕儿一样亢奋异常地忙活着,这情景实在是荒唐可笑。那边厢又有一个30多岁的俊俏徐娘,穿戴十分整齐干净。身着条纹布和服,脚穿藏青色的袜子,足蹬雪拖①,走起路来沙沙作响。她怀里斜抱着一个包裹,忙不迭地赶着路。当路过茶叶店前的栈桥时,店主便喊道:“何苦绕道走呢?可以从我这儿穿过去。”以此招揽着生意。据一家提供上门服务的裁缝讲,这一带的风俗与别处不同。女子很少有人将腰带系得规规矩矩的,为了漏出内衣图案给人看而故意系得极为宽松。若是年岁大一些的妇女也就罢了,可是就连那些嘴里还含着酸浆果的十五六的小姑娘竟然也如此打扮得花枝招展,这着实令有些人看不下眼去。不过这个地方就是这样的风气,也由不得谁说长道短。还听说有一个叫做某某阿紫的娘们儿,那名字如同《源氏物语》里的女子一般。昨天还在沟沿窑子铺里做妓女,可转天便跟着一个叫老吉的泼皮无赖开起一家烤鸡串的夜店,因为烧烤的手艺太差劲儿,结果赔了个精光,只好再次一头扎进窑子铺去干老本行。不过话说回来,她当老板娘的架势还真的比普通人家的女人像模像样。既然大人们个个如此,所以小孩子们自然也都受到了熏染。看一看秋天的九月里上演仁和贺滑稽戏时大街上的情景吧! P3-5 序言 樋口一叶(1872.5.2—1896.11.23),生于东京,原名槌口奈津或樋口夏子,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的女作家,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拓者之一。 一叶在家中五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自幼喜爱读书,据说7岁时便通读曲亭马琴的《南总里见八犬传》。父亲槌口则义是个从农民晋级的下级官吏,见女儿颇具潜质,望其学有所成,但母亲樋口多喜认为女子读书无用,致使一叶被迫从小学退学。14岁时,一叶才由父亲安排进入中岛歌子开办的“蔌舍”,学习和歌、书法和古典日文。然而命运多舛,先是长兄病世,二哥与家断绝关系;继而父亲经商失败,负债累累,气恼交加,一病而逝;又因与未婚夫涩谷三郎解除婚约而被索还高额彩礼,更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如此情形下,一叶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为维持生计,她先后做过洗衣、缝补等诸多杂工。 正当一叶为生计发愁之时,同窗师姐田边花圃因在报上发表小说《灌木林中的黄莺》获得了不菲的稿费。一叶大受启发,决定以笔养家,并以“一叶”为笔名表作品。1891年,十九岁的樋口一叶经人介绍,成为《朝日新闻》的记者。 同时,她投入旧派大众作家半井桃水门下,开始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翌年,模仿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幸田伴露笔风写成处女作《埋木》,于浪漫主义文学刊物《文学界》发表。其后,她又在该杂志相继发表了《雪天》《琴声》《暗夜》等短篇小说,一举登上文坛。 随着与半井的交往加深,两人日久生情,谈起了恋爱。但人言可畏,这段师生恋受到“荻舍”中大家闺秀们的冷嘲热讽,她只好和半井断绝往来。失去半井的帮忙,一叶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1893年,她一度中止写作,搬到贫民区,开了一间杂货铺。然而因为资金不足及经营不善,不久就倒闭。九个月的时间里,一叶对下层民众的困苦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贫民窟的体验,成为一叶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此前,她在小说中始终无法摆脱当时女作家特有的脂粉气,辞藻华丽,缺乏内涵。但在贫民窟认识那些一旦长大必须卖身的女孩后,一叶对她们的命运产生了深切同情,文体随之发生剧烈变化——浓妆艳抹的冗词赘句消失了,剩下的,是简洁有力的肺腑之言。 二十二岁,一叶重新搬回故居,以“市井作家”的身份再度登上文坛。为了糊口,她抛弃一切女人应用的矜持;为了借钱,她周旋在不同身份的男人之间,曲意谀谄,使得过去的同窗姊妹对她无不鄙视唾弃。 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是樋口一叶创作生涯的巅峰,后世文学评论者称之为“一叶的奇迹十四月”。在短短的时间内,一叶写出了《大年夜》《浊流》《青梅竹马》《岔路》和《十三夜》等一系列珠玑之作,顿时轰动文坛。 樋口一叶的代表作是《青梅竹马》和《十三夜》。《青梅竹马》以东京下町的大音寺为舞台,以妓女15岁的妹妹登美利的幼年生活为中心,描写她周围一群孩子受混浊社会环境的残害和腐蚀,预示着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悲惨命运。一叶细腻的笔锋,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感伤哀愁挥洒得淋漓尽致。《十三夜》由十三个不同的梦组成。一叶借助梦境隐喻现实,暗示明治时代——日本社会从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重要过渡中,日本女性渴望身心自由却又不得不受社会及家庭甚至自身的三重压抑。她在作品中感叹道:“这是女性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 《青梅竹马》等作品一经发表,在当时即受到极高的评价。尽管樋口一叶在撰写这些作品时,多少顾忌到当时的文坛环境,某些作品刻意迎合男人的嗜好,但今日我们重读,仍可从中感受到女主角的悲愁、抑郁、曲忍和顺服。 长年困苦生活和过早凋谢的爱情使得一叶身心交瘁,1896年11月23日午后,结核病无情地夺去她年轻的生命,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她是明治新时代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者,因此成为日本纸币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有着“明治紫式部”之称的女作家,宛如永不凋谢的昙花,留下令人萦怀难忘的文学芳香。本书由傅羽弘译《青梅竹马》《浊流》,宋婷译《十三夜》,由于能力所限,错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