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在文学翻译与创作、古琴文化研究、东方性学研究三个方面的研究实践,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剖析了高罗佩沟通中西文化的成功经验,并对当前我国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了客观的审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高罗佩文学创作的主要成果在于长达150万字的狄仁杰系列小说,风靡西方世界。其汉学成果更加丰富和庞杂,涉及到中国性学、琴学、书画、篆刻等诸多方面。本书基于其成果的形式和影响力,主要选择了高罗佩在中国古代琴学和性学方面的贡献,从而形成了本书的文学、琴学和性学三个视角。
表面上看,高罗佩的系列汉学研究缺乏理论指导,似乎并不具备学术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他的汉学研究恰恰是在具体的文化碰撞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研究实践。这种实践性研究最为贴近普通大众的传统观念和文化态度,因而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上的意义并不比主流文化研究有丝毫逊色。
就中西融合的角度来说,高罗佩基本上是将中西文化放在普遍人性的天平上平等称量,因此他反映中国古代生活和文化的作品能够走出去,也能够被迎回来,这与他能够用这种自然而然的直觉智力,消除偏见,辩证认识差异,平等对待中西文化,努力调和各种文化因子的态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寻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上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范例。
序
一 高罗佩及其文化实践
(一)高罗佩生平
(二)高罗佩文化交流活动的针对性和关联性
二 高罗佩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走向
(二)高罗佩文化实践的意义
(三)高罗佩研究的现状
(四)本书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
(五)本书所研究文本的版本说明
三 关于高罗佩文学翻译实践的研究
(一)文化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高罗佩对待翻译的态度
(三)翻译的选材
(四)翻译的结构调整
(五)统一叙事角度
(六)避免道德说教
(七)考量艺术效果:简洁与悬念
(八)中国文化参照
(九)关于《狄公案》中译本文化翻译策略与实践的分析
(十)小结
四 《狄公案》的叙事特点
(一)分析材料的选择
(二)主要情节的设置
(三)文本的比较分析
(四)小结
五 《狄公案》的人物塑造
(一)《狄公案》中的狄仁杰
(二)《狄公案》中的助手们
(三)《狄公案》中的女人们
(四)小结
六 《狄公案》的世界观与文化观
(一)《狄公案》中的鬼神观
(二)《狄公案》中的爱情观
(三)《狄公案》中的法制观
(四)小结
七 高罗佩的古琴文化研究
(一)关于古琴
(二)高罗佩与古琴
(三)高罗佩关于琴文化的研究成果
(四)高罗佩琴学研究的得失
(五)小结
八 高罗佩的东方性学研究
(一)高罗佩收集整理的性学研究材料
(二)高罗佩性学研究成果:《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
(三)高罗佩研究的中国古代春宫画
(四)高罗佩春宫画的研究态度、策略方法及得失
(五)高罗佩春宫画研究对于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六)高罗佩研究中国古代性与社会
九 高罗佩文化实践的启示
附录一:所用研究范本
附录二:《狄公案》小说中狄仁杰经历与作品对照表
附录三:高罗佩生平及其主要学术著作年表
后记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