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的钟声一敲响,米歇尔·阿尔当、巴比凯恩和尼科尔开始与众多留在地球上的朋友依依话别。为了使犬类动物适应月球大陆的气候,有两条狗已被关在抛射体中。三位旅行家走到巨大的铸铁炮筒的炮口,一架可以移动的吊车把他们送入飞弹的锥形顶端。那里有个专门为此而开的入口,方便他们进入舱内。
尼科尔和他的同伴们进入抛射体后,立即忙着用一块坚硬的金属板把入口封死,金属板由粗大的螺钉从里面拧紧。其他金属板严严实实地遮盖着舷窗的透镜玻璃。这几位旅行家被密封般地关在金属“牢房”内,陷入一团漆黑之中。
米歇尔·阿尔当说:“亲爱的伙伴们,现在让咱们就跟在自己家中一样。我嘛,我是个爱待在屋里的人,很善于料理家务。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我们的新居尽量安排好,让咱们过得舒服一点儿。首先咱们要让这里明亮一点儿,见鬼!煤气可不是为鼹鼠发明的!”
说完,这个无忧无虑的家伙把一根火柴放在鞋底一擦,火柴发出火焰。他把火柴凑近固定在容器上的灯嘴,容器内盛着用高压注入的碳化氢,足够飞弹在一百四十四小时即六天六夜里照明和取暖。
煤气灯点着了,被照亮的抛射体内部看上去好似一个舒适的房间,墙壁上装着软垫,四周有一圈沙发,圆圆的顶部好似穹顶。
炮弹里面装载的物品,如武器、各类器械、日用品之类的东西,都结结实实地捆在软垫上,可以承受发射时的震荡而不受损害。为了使这个如此大胆的实验获得圆满结果,人们已经采取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措施。
米歇尔·阿尔当进行了仔细检查,宣布对所有的设备都极其满意。
他说:“这是一间牢房,但是一间能够旅行的牢房,而且犯人有权利把鼻子伸到窗口,我愿意签份一百年的租约!巴比凯恩,你笑了?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你是不是认为这个牢房会成为我们的坟墓?”
米歇尔·阿尔当说这番话的时候,巴比凯恩和尼科尔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当三个旅行家最终把自己关在飞弹里面时,尼科尔的精密计时器指着晚十时二十分,这架精密计时器是根据莫奇生工程师的精密表校准的,误差只有十分之一秒。巴比凯恩看了看计时器。
P7-8
19世纪60年代,有桩科学史上空前的科学尝试令全世界为之激动。美国独立战争后成立了一个炮兵们的俱乐部,名叫“大炮俱乐部”,它的会员突生奇念,想往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并与月球建立联系。是啊,与月球建立联系。俱乐部主席巴比凯恩是这一行动的发起人。他就此举请教了剑桥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并为使这个极不寻常的举动获得成功而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多数学术水平较高的人都声称它一定能实现。在进行公开募捐后,捐款额达到近三千万法郎,他于是开始了这项宏伟的工程。
根据剑桥天文台天文学家的见解,发射这颗炮弹的大炮应安放在从赤道到南北纬二十八度之间的地区,以便向天顶瞄准月球。炮弹射出时的起始速度应为每秒钟一万二千码。炮弹定于12月1日晚十一时差十三分二十秒发射,四天之后,即12月5日午夜十二点整到达月球,那时月球恰好位于它的近地点,也就是离地球最近的距离,刚好是八万六千四百一十法里。
大炮俱乐部的主要成员巴比凯恩主席、艾尔菲斯顿少校、马斯顿秘书和其他学者举行了几次会议,讨论炮弹的形状和结构、大炮的位置和种类,以及所用火药的性质和数量,最后作出以下决定:一、抛射体应为铝质炮弹,直径为一百零八英寸,弹壁厚度为十二英寸,重量为一万九千二百五十磅;二、大炮为生铁铸造的“哥伦比亚”大炮,将就地浇铸;三、装入的火药为四十万磅火棉,这样就能在抛射体下面释放出六十亿升气体,从而轻而易举地把它送往月球。
这些问题解决后,巴比凯恩主席由莫奇生工程师协助,在佛罗里达选定一个地点,位置为北纬二十七度七分,西经五度七分。就在这个地方完成各项工程后,极其成功地浇铸了“哥伦比亚”大炮。
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突然又发生了一件事,大大激起了世人对这个壮举的兴趣。
一个法国人,一个富于幻想的巴黎人,一个既机智又大胆的艺术家,要求把他自己装入炮弹,送上月球,从而让他对地球的这颗卫星进行一番考察。这位大无畏的冒险家叫米歇尔·阿尔当。他来到美国,受到热情接待,出席了几次大会,听到一片赞扬声。他让巴比凯恩主席和他的死对头尼科尔船长化解恩怨,让他们与他一道乘坐抛射体,以此作为重归于好的证明。
他的建议被接受了,于是炮弹的形状被改成圆柱形。人们在这个类似空中车厢的飞弹上安装了有力的弹簧和隔板,以减轻发射时的撞击力。飞弹中装载了可供一年食用的食物、能使用几个月的水和几天的煤气。一架自动器械可以制造与供应三位旅客呼吸所需要的空气。同时,大炮俱乐部在落基山的最高峰安装了一架巨大的望远镜,对抛射体穿越太空的轨迹进行跟踪。一切都准备就绪。
11月30日,抛射体在预定的时间进行发射,观众人山人海。人类中的三位成员第一次要离开地球,飞入星际空间,到达目的地。米歇尔·阿尔当、巴比凯恩主席与尼科尔船长这三位英勇无畏的旅行家需要用九十七小时十三分二十秒完成他们的航程。这样,他们到达月球表面的时间是在12月5日午夜十二点钟,恰好是满月时分,而不是像某些消息不确切的报纸所宣布的那样是在12月4日。
然而,发生了—个未曾预料到的隋况,“哥伦比亚”大炮在发射飞弹时,产生了大量烟雾,立即使地球大气混浊不清。在观察者的眼中,月亮连续几夜都罩匕了—层烟雾,这一睛况激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
可敬的马斯顿先生,三位旅行家最坚定的朋友,动身前往落基山,在剑桥天文台台长、可敬的贝尔法斯特先生的陪同下,他抵达朗斯峰观测站,望远镜就耸立在这里。它可以将月球拉近到两法里。大炮俱乐部这位可敬的秘书想要亲自观察他勇敢的朋友们的空中列车。
大气中聚集的云雾使得在12月5日、6日、7日、8日、9日直至10日期间无法观察。人们甚至认为观察要推迟到下一年的1月3日才能进行。因为月球从12月11日起进入其满月至下弦月间的月相,月亮的光亮部分日益缩小,令人难以追踪抛射体的踪迹。
然而,在12月11日夜里至12日,一场暴风雨使天空纯净如洗,一半明亮的月球在漆黑的夜幕上十分清晰,令所有的人都欣喜不已。
就在这天夜里,马斯顿和贝尔法斯特从朗斯峰观测站给剑桥天文台各位天文学家发了一封电报。
那么,电报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电报中说,贝尔法斯特与马斯顿先生于12月11日晚观测到了由乱石岗上的“哥伦比亚”大炮发射的飞弹。由于尚不知晓的原因而偏离轨道,并没有到达目的地,但它离月球相当近,因而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直线运动于是变成了椭圆形运动,在环绕这颗黑夜之星的椭圆形轨道面上运行,成了它的卫星。
电报还说,关于这颗新星的各种数据还不能计算出来。若要确定这些数据,必须从三个不同的地点对它进行观测。电报随后又指出,这个抛射体与月球表面的距离“可以”估测为二千八百三十三公里左右,即四千五百法里。
电报最后提出双重假设:它或者被月球引力吸引,这几位旅行家最后便会达到目的,或者在不变的轨道面上环绕月球飞行,直到世界末日。
就这些不同的可能性而言,这些旅行家的命运会怎样呢?的确,他们有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食品。然而,即使他们的大胆壮举获得成功,他们将来如何返回地球呢?他们将来真能回来吗?人们能得到他们的消息吗?最博学的学者纷纷对此打起了笔仗,使公众的情绪大为高涨。
这里应该指出一点,值得这些心急如焚的观察者深思。当一位学者向公众宣布一项纯系揣度的发现时,这一举动应该相当慎重。没有人强迫他去发现一颗行星、一颗彗星或一颗卫星,他若这样做而发生错误,必然招致人们的嘲笑,最好还是先等一段时间。急不可耐的马斯顿在向世界发出这封电报之前,就应该持这种态度,因为照他的看法,这封电报已经给这桩事业下了断语。
的确,这封电报包含着两种错误,以后证明也确实如此。第一种错误是观察错误,涉及抛射体与月球表面的距离,因为在12月11日那天,不可能看到那颗飞弹,马斯顿所看到的或者自以为所看到的,并不是“哥伦比亚”大炮所发射的飞弹。第二种错误是理论上的,涉及上述抛射体的最后命运,因为它若成为月球的卫星,与理论力学的规律是绝对矛盾的。
朗斯峰的观察者提出的假设只有一点可以实现,就是预见到那三位旅行家——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将会竭力把炮弹与月球的引力结合在一起,从而抵达月球表面。
事实上,这三个人既机智又勇敢,经受住了发射时可怕的反冲力而活了下来。下面讲述的就是他们在飞弹车厢中旅行的故事,既有最惊险的戏剧性遭遇,又有极为奇特的情景。这一叙述摧毁了许多幻想和预见,却能令人对这个壮举所遭遇的种种难以预料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它突出描绘了巴比凯恩的科学才能、尼科尔的灵巧和米歇尔·阿尔当富于幽默感的勇敢。
此外,这一叙述将会证明,他们可敬的朋友马斯顿在巨大的望远镜前弓着身,目光穿过繁星满天的太空观察月球的运行,完全是浪费时间。
《环月飞行(原版插图本权威全译典藏版)》由儒勒·凡尔纳所著,《环月飞行(原版插图本权威全译典藏版)》的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些退伍军人在巴尔的摩成立了大炮俱乐部。俱乐部主席巴比康大胆设想,倡议用大炮把人送上月球,并因此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当法国冒险家米歇尔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可以载人的空心炮弹。为了实现到月球探险的愿望,志同道合的巴比康、米歇尔和船长尼切尔随着空心炮弹的发射升空出发了。运行中的炮弹碰到流星,致使轨道偏离,未能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飞行。
该书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当时最受关注和最畅销的科幻作品,至今已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曾经先后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书中所展现的神奇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该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环月飞行(原版插图本权威全译典藏版)》由儒勒·凡尔纳所著,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真实性与大胆幻想的结合:奇幻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生活情趣,使之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全世界各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在他去世之后得以印证和实现,至今仍然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