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及其危害
1.1.2 东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联系
1.1.3 东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差距的原因追溯与研究命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述评
1.3.2 国内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述评
1.3.3 嵌入性视角的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述评
1.3.4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书的切入点
1.4 本书结构与研究方法
1.4.1 本书结构
1.4.2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产业集群
1.5.2 嵌入性
1.5.3 合法性和合法性机制
1.5.4 青海藏毯
1.6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产业集群研究框架
2.1 嵌入性理论的产生
2.1.1 产生背景:经济人假设的不足
2.1.2 嵌入性概念的提出
2.1.3 嵌入性理论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
2.2 嵌入性的分类:理论的深化过程
2.2.1 格兰诺维特的分类
2.2.2 zukin和Dimaggio的分类
2.2.3 Hess的分类
2.3 本书基于嵌入性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构架
2.3.1 产业集群的嵌入性界定
2.3.2 产业集群三维嵌入性模型的提出
2.4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变量设置
2.4.1 研究思路
2.4.2 变量设置
2.5 个案介绍:青海藏毯产业集群概况
2.5.1 区位
2.5.2 藏毯产业发展轨迹
第3章 制度嵌入性与产业集群发展
3.1 制度嵌入性的分析起点
3.1.1 产业集群的制度视角
3.1.2 本书的制度视角
3.2 基于制度嵌入性的产业集群发展
3.2.1 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机制
3.2.2 基于制度嵌入性的产业集群培育模式
3.3 制度嵌入性与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
3.3.1 政府政策变化对青海藏毯产业发展的影响概述
3.3.2 国家产业政策与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
3.3.3 地方政府政策与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
3.4 青海藏毯制度嵌入性的有效性分析
3.4.1 青海藏毯产业集群概况及样本数据的获取
3.4.2 地方政府促进集群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3.4.3 地方政府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第4章 网络嵌入性与产业集群发展
4.1 产业集群网络的相关论述
4.1.1 产业网络概述
4.1.2 产业集群网络的培育
4.2 青海藏毯的产业网络嵌入性
4.2.1 生产网络
4.2.2 机构网络
4.3 青海藏毯的社会网络嵌入性
4.3.1 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的交互性
4.3.2 非本地关系网络的构建及其重要性
4.4 青海藏毯网络嵌入性的有效性分析
4.4.1 研究假设、指标选取以及模型选择
4.4.2 实证分析与结果
4.4.3 基本结论
第5章 文化嵌入性与产业集群发展
5.1 文化嵌入性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论述
5.1.1 文化嵌入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5.1.2 文化嵌入性阻碍产业集群发展
5.2 青海藏毯产业集群的文化嵌入性
5.2.1 传统地域文化:集群形成的基础
5.2.2 企业家精神决定藏毯产业的兴衰
5.2.3 企业家认知促进藏毯产业集群发展
5.2.4 传统观念决定集群发展模式:纵向一体化
第6章 制度、网络与文化的互构机制
6.1 制度、网络与文化互构的理论基础
6.1.1 基于结构二重性的观点
6.1.2 产业集群中“制度-网络-文化”的互构视角
6.2 制度、网络和文化互构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分析
6.2.1 制度、网络和文化的交互作用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6.2.2 制度、网络与文化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6.3 青海藏毯产业集群中的制度、网络与文化互构的实证分析
6.3.1 制度构建网络和文化
6.3.2 文化催生制度和网络
6.3.3 网络塑造制度和文化
第7章 促进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 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薄弱,集群系统功能较差
7.1.2 集群内合作程度低,集体效率差
7.1.3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织毯工流失严重
7.1.4 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足
7.1.5 企业家精神匮乏,集群发展动力不足
7.2 促进青海藏毯发展的政策建议
7.2.1 制度方面
7.2.2 网络方面
7.2.3 文化方面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与问卷
附录2 访谈对象情况汇总
附录3 主要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