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序论:走近孔子
第1讲 走近孔子
第2讲 孔子的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
正论(上) 仁的解释
第3讲 让人迷惑的仁:109种解释说明了什么(一)
第4讲 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109种解释说明了什么(二)
第5讲 左右而言他:109种解释说明了什么(三)
第6讲 孔子到底告诉我们什么:仁学真义
正论(下) 仁的实现
第7讲 知行合一:用孔子的生活来佐证仁的含义
第8讲 志与身:通往仁的两个方面
第9讲 学与礼:志与身的结合之道
第10讲 君子与小人:内在的“大人”与“小人”
第11讲 仁学真义:仁的思想与仁的精神
余论 仁的价值
第12讲 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
参考书目
跋
后记
自孔子创立“仁学”以来,何谓“仁”者,众说纷纭,莫宗一是。自汉以来,孔子创立的儒学成为社会正统,而“仁学”却隐晦其后。欲认清中华传统及精神,必从“仁学”始。《仁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大变动时代的生存之道》从《论语》中109种“仁”的记述出发,从整体解释入手,寻求一种互不冲突,并能相互佐证的“仁”的含义,力图达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仁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大变动时代的生存之道》由沈敏荣编著。
《仁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大变动时代的生存之道》是作者(沈敏荣)的上一本著作《仁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大变动时代的生存之道》(法律出版社,2008)基础上的研究的继续,通过研究《论语》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的思想,指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发展路径、人的存在的意义、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个人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这些是社会整体与个人发展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以及在巨变社会之下的生存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将孔子的思想与西方传统、现代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