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先进的卫生设备可说是厕所界的先驱,免治马桶的诞生更是拜洁癖至上主义的日本人所赐。《东京见便录》由「亚洲厕所评论家」齐藤政喜,与擅长透过画笔,将所见所闻画成报导的插画家内泽旬子携手合作,带领读者从明治、昭和到平成,从「入口」到「出口」,一窥东京的排泄文化现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京见便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齐藤政喜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日本先进的卫生设备可说是厕所界的先驱,免治马桶的诞生更是拜洁癖至上主义的日本人所赐。《东京见便录》由「亚洲厕所评论家」齐藤政喜,与擅长透过画笔,将所见所闻画成报导的插画家内泽旬子携手合作,带领读者从明治、昭和到平成,从「入口」到「出口」,一窥东京的排泄文化现场! 内容推荐 一样的东方屁股,不一样的东京马桶! 我有个“亚洲厕所评论家”的称号。 如同从饮食文化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民情一般,各国独特的排泄文化也能带领我们一窥其国民性、社会构造与宗教观……于是,我与擅长纪实风格的插画家内泽旬子携手合作,到亚洲各国进行采访。 虽然我们只走访了八个国家,却深入一般旅人未曾踏足的隐密世界,不断体验各种冲击,也令人恍然大悟。 随着各国的宗教、社会、气候、风俗民情等因素所形成的独特的排泄文化,除了让人真实感受到亚洲的多元性与深奥之外,相对地,也凸显出日本的特殊性。 从日本第一座西式马桶,到东京最高的厕所;从专为女性设计的立式小便斗,到秋叶原的3C厕所;从TOTO的厕所博物馆,到马桶界革命性的模拟便便机。 《东京见便录》将聚焦日本,介绍关于东京厕所的种种,意图从排泄文化探讨现代东京。 《东京见便录》由齐藤政喜编著。 目录 高円寺“秀健庄” 第一章 从前从前 冈本公园民家园 旧岩崎邸洋馆 TOTO厕所博物馆 国立霞丘竞技场 第二章 从今厕所的多样貌 深泽House 云取山 JR涩谷车站大楼l 世田谷区立山崎小学 东京纯心女子学园l 新宿回忆小巷 筑地市场 浅草世界馆 第三章 默默付出的背后功臣 交流下水道馆l 森崎水再生中心 南部污泥处理厂 五光制作所 第四章 说实在的,这根本是另一个世界 某SM饭店 目黑雅叙园 东京清真寺 日光金谷饭店 酒吧餐厅Sam’s 第五章 迎向未来 国际福祉机器展 松下电工 OASIS@akiba 松下电工A·La·Uno TOTO儿童专用马桶 智能型厕所 生态厕所 试读章节 冈本公园民家园 咕咕咕——,悦耳的鸡啼声响起。 茅草屋与鸡啼声十分搭调.后方还有一整片阔叶林。 踏进民家,土间①有个大炉灶,围炉上袅袅炊烟。屋内长年累积下来的烟熏味,混和围炉里的炊烟,给人一种熟悉感,尽管我从未在此居住过。此时又传来咕咕咕的鸡啼声…… 仿佛跨越时空般,回到一个世纪前的农村。我以为都市里这幅恬适的光景已不复见,当然山区另当别论;从二子玉川站步行二十分钟,即可抵达这座四周被高级住宅所围绕的冈本公园民家园。 这个地方重现了江户时代后期典型的农家民宅.与邻近的次大夫堀公园民家园同样是“活古代民宅”,毫无造假。 围炉每天生火,炉灶则是每个月生火两次。庭院里,只见年长男性正在把电锯锯好的木块堆在柴房里,鸡笼里的鸡群活蹦乱跳。 某些山村里也看得到类似的公开民宅,只是多数观光气息浓厚,秀出一些展示品就向游客收费。冈本公园民家园免费开放参观.内部的围炉、炉灶仍在使用,经过多年烟熏的茅草屋顶证实其稳固与防虫效果,也凸显出它的存在价值,确实是一间“活古代民宅”。 我想外国人一定非常喜欢这里。当我环顾屋内时,外头传来内泽句子的声音。 “齐藤先生,找到那间厕所了!” 几年前,内泽曾传来一张传真:“我在二子玉川搜集女性杂志的报导资料时,发现一问不得了的厕所,是我目前见过最美丽的厕所。”至于她本人完全不记得这间厕所,也不记得曾传真给我的事。我把那张传真贴在我房间的墙壁上,这次为了采访工作才突然想起。 厕所设在远离主屋的地方。一般来说,掏粪式的农村厕所不会在主屋里,除了臭气熏人之外,屎尿必须拿来当作肥料使用。 只见门上贴了一张“本厕所只供参观,禁止使用”的告示。打开厕所门,”一座画着蓝色中国娃娃的马桶映入眼帘。 宛如美丽的陶艺品般,边缘与挡墙有着充满艺术性的设计;图案的颜色如同钢笔的蓝墨水,十分高雅。江户时代后期非常流行这种中国娃娃的图案,常见于餐具上,原来这股风潮也扩及到马桶。现代的马桶上什么都没画,我觉得像这样复古一下也很不错。 这里的厕所并非冲水式,而是掏粪式。我以为马桶内部的孔径部分会更大,排泄物就堆积在正下方……其实不然。墙壁上有根拉杆垂吊而下。 我们完全忘了那张“禁止使用”的告示,很自然地拉了拉杆。 “哗!有水!” 马桶的开口很暗,冲水声在室内回荡着,莲蓬头般的水流流过马桶内部的前方和左右两侧,最后流向马桶后方的通道。 “这马桶真屌!” 明明是掏粪式马桶却能冲水,就好比外表是辆古董车,里头换装了新引擎的复制车一样。走到室外才发现墙上装了一个水箱,还用木板装饰,让景色不至于太突兀。 真是一间神奇的厕所。 改成干净的冲水式马桶,然后将水箱等相关配置移到室外,让室内显得简单清爽,酝酿出古代风情。马桶开口部分的深度约有三十公分以上,就像从前的掏粪式马桶,实际使用的话,排泄物应该能一鼓作气地掉进深洞里,不弄脏美丽的马桶吧。 佩服赞叹之余,脑海里冒出一个疑问。 冈本公园民家园成立于昭和五十五年(一九八○年),这里的建筑物是拆解搬迁其他地区古老的民家并复原再现。那么在解体之前,农民实际使用的是冲水式马桶吗?P9-11 序言 这本《东方见便录》的续集,是将聚焦在亚洲的核心——日本,介绍关于东京厕所的种种。 既然是日本人习以为常的厕所,理应不会出现什么惊人的文化冲击才对。 不过,本书撰写的目的与《东方见便录》相同,意图从排泄文化探讨现代东京。 首先,就来谈谈我过去居住过的公寓里的厕所吧。 时值昭和五十五年(一九八○年),发生约翰·列侬中枪、山口百惠退出演艺圈等事件。 高中毕业后,我拿到报社的奖学金,寄住新宿的一间派报公司半工半读了一年。由于向往自由自在的独居生活,开始在高円寺附近寻找廉价的出租公寓。 选择高円寺的理由是,我高中在长野县松本市就读,对中央沿线从东京搭中央线,再换搭中央本线,即可抵达松本市。——译者有股莫名亲切感,加上吉田拓郎的那首《高円寺》(高中时期曾是吉田拓郎迷)让我对高円寺留下不错的印象。 住在派报公司里毕竟有许多不便之处,所以希望能够找到租金一万八千日元以下、附带厕所的公寓。某天,房屋中介公司的广告吸引我的目光。 “附公用厕所” 嗄? 这是怎么回事?一般来说,出租公寓都是“公用厕所”,要不就是“附带厕所”。 一开始我以为是对方写错了。实际上,的确是“附带公用厕所”。 公用厕所位于两个房间之间,供两边房客使用,可说是一间“两房专用厕所”。 虽然有点奇怪,不过当时其他条件都符合我的需求,我还是租了下来。当然,我花了好一段时间才适应那间厕所。 它跟一般厕所不同的地方是,马桶的左右两侧都有门,而那两扇门分别设了内锁与外锁。 使用方法如下述。 如果我要用厕所的话,必须先打开外锁进去,然后锁上另一扇门的内锁(否则隔壁房客可能会打开厕所)。用完厕所后打开内锁(不然隔壁房客无法进厕所),出了厕所再把外锁锁上(否则隔壁房客可以经由厕所进入我的房间)。 习惯之后,其实就是自己房间的专用厕所。若不小心忘了打开另一扇门的内锁,不是我进不了厕所,就是隔壁房客无法使用厕所。 这个时候,只好去请对方“帮忙打开厕所的内锁”。我和隔壁房客之间,除了这句话,没有其他话题或寒暄,想想也满不可思议的。由于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同,加上我来自乡下,以为冷漠以对才能假装是都市人,所以互不干涉。 至于卫生纸的补充跟打扫问题,我们并没有特别讨论,都自动自发地保持干净整洁。隔壁房客是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共享厕所是我与他之间唯一的关联。 有一回,和我一同在新宿打工的女同事来家里展现厨艺,当下那间公用厕所显得颇煞风景。 我的房间很小,小流理台旁就是厕所。 她在厨房做菜时,碰巧隔壁房客进到厕所里,传来清楚的嘘嘘排尿声。 当时她默不作声,而我又不晓得该说什么才好,现场气氛陷入一片尴尬。不过还好他上的只是小号,不是大号,这应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我在那间公寓住了长达一年的时间,隔年便到名古屋念大学。大学毕业后在东京当个自由作家,却一直没机会回去高円寺的公寓看看,之后我再度离开东京,搬到八岳山麓。 这次借由撰写《东京见便录》,才有机会重访睽违了二十四年的高円寺。 那间木造公寓果然已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水泥华厦。 怎么可能还看得到嘛……,我心想。 问了管理员之后,吓了一跳。 原来眼前的建筑物是两年前才盖好的,也就是说,平成十四年(二○○二年)之前,我生活过的“秀健庄”一直存在着。 跟我一样与隔壁房客之间有过共享厕所微妙关系的人,直到最近都还住在这条街上。 这么一想,冷酷单调公寓大楼林立的街景,瞬间多了股亲切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