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等于富裕,富裕等于幸福,这几乎成为某些国家和政府的最高信条。谁对此产生疑问,谁就被视为异类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曼恩哈特·米格尔在《出路(当GDP大跃进失灵的时候)》中证明,目前的增长不仅不会使我们的财富增多,反而会大量消耗资源如果我们要维持富裕,就必须尽早从增长的狂想中解放出来。如果增长不可延续;我们的经济如何绝处逢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出路(当GDP大跃进失灵的时候)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德)曼恩哈特·米格尔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增长等于富裕,富裕等于幸福,这几乎成为某些国家和政府的最高信条。谁对此产生疑问,谁就被视为异类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曼恩哈特·米格尔在《出路(当GDP大跃进失灵的时候)》中证明,目前的增长不仅不会使我们的财富增多,反而会大量消耗资源如果我们要维持富裕,就必须尽早从增长的狂想中解放出来。如果增长不可延续;我们的经济如何绝处逢生? 内容推荐 增长成了我们社会的宗教。很多人视其为富裕、个人幸福以及富强国家的前提。但如果没有了增长,会发生什么?有什么能替代增长,让我们拥有富裕的生活? 西方经济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时代结束了作为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米格尔将这视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阶段。因为经济增长早已无助于社会财富增加,反而消耗着更多资源和财富,使自然资源、环境以及人类的负担加重。而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更加明智地对待地球资源,注重环境和自然保护。所有这些转变,首先是我们自身认识的转变。非增长经济是否全无出路?至少《出路(当GDP大跃进失灵的时候)》作者不这样认为。米格尔作出了精彩的时代诊断,并对“我们该怎么做”给出了有说服力的分析。 曼恩哈特·米格尔编著的《出路(当GDP大跃进失灵的时候)》是一本为人指明道路的著作。 目录 前言 增长增长至上 渔夫的老婆 在令人心醉神迷的幻雾里 骑在虎背之上 赌徒和制造泡沫的人 第1章 增长的狂想 为什么要增长? 物质的需求 工作职位 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预算 贫穷和富有 发展壮大的本能 经济登场的时刻 社会地位 增长成为意识形态 不祥之兆 第2章 结束和开始 数字游戏 有限之中的无限 从利用到耗损 被榨干的地球 完美无瑕的世界? 灯链和突然喷发的大火 从前世到今生 信心和盲目 理解力 两手空空 第3章 历史的损益表 生存问题 空气 水资源 土地 食物 原料 能源 人口 移民 脆弱的社会 不成熟的社会 成瘾的社会 无助的社会 被苛求的社会 失败的损益表 第4章 我们怎样才能过更好的生活 增长和富裕 改变方向 革新 真实的需求 再分配 道德问题 提高工作的价值 消除界限 平等的新形式 社会福利政策的改革 集体主义的发展 社会的责任 文化和多样性 新的年龄界限 生活和工作 公益教育 意识转变 为了眼前的小利?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为什么要增长?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人们面对危机的反应大多是高声尖叫,而不是反思。很多人不习惯危机的发生,他们希望春天和繁荣常在,鲜花能永远盛开,一旦天空出现乌云或者温度降低,他们就会变得歇斯底里。如果提前警示他们一年中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他们就没法正常生活,对他们来说,宣布坏消息是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残忍,一切都只能直线向前发展。 仅仅让他们去想象一下走下坡路的可能,想象一下高峰过后往往是低谷,他们都做不到。即使是经济和社会的波动变化规律——一种正常的波动,他们也很难接受。更不用说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暂时停止增长,或生产力稍微下降了,这些将使他们陷入混乱。他们不愿意承认有四季的更替,宁愿认为在寒冬里也能穿着夏天的衣服去愉快地散步,其他的选择对他们来说都等于灾难。 他们为什么会认为经济必须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必须不断增多?他们为什么会为了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毫不犹豫地去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为什么会不顾对自身生存有威胁的风险,而去试着提高那些本来已经很高的经济指数?他们为什么会为了更高的增长率而宁愿牺牲富裕和幸福?他们为什么每次从不现实的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生活时,都会变得高度紧张?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惊世骇俗的观点:他们所有的幸福和苦难——包括对生活的满意度、经济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政治的稳定——只是悬挂在一条名为“经济增长和物质富裕”的细线上?历史总在反复进行着不可抗拒的起伏运动,人们应该明白这个规律,繁盛的时代过后会是衰败的时代。如果人们期望一种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总朝着一个方向进行,那就违背了现实。那么,是什么使人们相信了这次经济发展趋势可以不遵循以往的历史规律呢? 这样的问题很少被人提出,更少被人回答。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初期唯一的一次财富激增给人们,特别是那些西方工业国家的人们,留下了相当持久的印象,所以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多是自动的,他们以这种自动为前提来思考和行动。物质财富可以很快产生,也可以很快消失,何况尘世的财富也会因“腐蚀”或“生锈”而消耗掉,但这些概念已经不在他们的清醒意识里。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要不断提高、不断加快、不断拓宽,因此他们表示:“我们需要持续的经济增长。” 对于这种观点,在危机爆发之前的2007年,有81%的德国人表示支持,73%的人还进一步声称:“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德国将无法继续生存。”所以对他们来说,经济增长不仅是值得期望和追求的,也是一定要存在的,正如他们所说:“如果没有增长,我们就输了。”还有61%的人非常坦白地说:“增长不是一切,但没有增长,所有努力都等于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增长,尊严、人权、市民自由、国家主权、社会福利以及民主,这些全都等于零。在我们目前的时代和文化中,增长和物质财富增多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没有增长,一切努力都等于零。那么人们是如何形成这种看法的呢? 物质的需求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着物质需求。快要渴死的人会为了换得一口水而倾其所有,快要饿死的人会为了获得一小块面包而付出所有。人们动用了很多“物质”,使自己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所有人的这类物质需求都不同,有些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很充足,而对其他人来说则是不够的。P3-5 后记 本书也像其他图书一样有着多位作者,虽然大部分作者可能没有意识到,但通过无数的谈话、问题、评论和鼓励,他们对我的帮助极大。我对所有这些人表示感谢,但首先是那些参与“思想著作一未来文化创新基金会”思想圈子,以及参与“恩斯特一弗赖贝尔一基金会”阿默安格尔辩论的人们。 我要特别感谢斯特凡妮-瓦尔.她像对我之前的图书一样.为我提供了异常珍贵的调研工作.并整理了注释和参考文献.她也得到了梅尔廷‘舒尔特和埃利亚斯-布茨曼的支持。 这里还要提到普里皮斯出版社的项目负责人克里斯蒂安·泽格,他对本书给予了极其关键的鼓励,感谢编辑赖纳·威兰以及乌尔苏拉-朔普和加布里乐·亨切尔,他们负责了全部的文字格式转换,最后不能不提到的是,那些在我写书的几个月中以很大耐心包容我的人.我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曼恩哈特·米格尔 2010年2月于波恩 书评(媒体评论) 极为精彩,语言相当出色……米格尔的回答是激进的,同时非常值得人们田心考。 ——托马斯·施密特,《世界报》 有震撼力的作品,作者谨慎的论据和信心十足的讲述方式使其熠熠生辉。 ——法兰克福汇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