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编著的《重型武器(大炮)》从各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大炮的有关知识,更以重要篇幅大量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的著名大炮,是一本全面普及“战争之神”——大炮的军事知识科普读本。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习军事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重型武器(大炮)/探究式科普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林静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静编著的《重型武器(大炮)》从各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大炮的有关知识,更以重要篇幅大量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的著名大炮,是一本全面普及“战争之神”——大炮的军事知识科普读本。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习军事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内容推荐 大炮,在人类的战争史,甚至是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代,大炮被称为战争之神,是战场上最具威慑力和毁灭性的武器。它能轻易地毁灭一个城市,击垮一个国家;它是侵略者的屠刀,也是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器。 林静编著的《重型武器(大炮)》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大炮的产生、分类、特征、发展历程等。是一本关于战争之神大炮的小百科全书,通过阅读《重型武器(大炮)》,能加强读者的国防意识,培养其爱国情怀。 目录 第一章 战争之神——大炮的构造及发展 第一节 历史回眸——古代大炮的发展 1.举步维艰——古老的前装滑膛炮 2.道高一尺——后装线膛炮的出现 3.科学组合——大炮的构造 第二节 轰天之雷——古代和近代的大炮 1.生来就是口气大——臼炮 2.横空出世——佛朗机炮 3.抗倭英雄——虎蹲炮 4.红衣骑士——红夷大炮 5.反击沙俄的利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第三节 血火炼就——现代大炮发展历程 1.炮身内膛结构的发展 2.炮架的发展 3.运动部分的发展 4.大炮的综合化 5.大炮设计理论不断更新 6.新能源大炮异军突起 7.当前大炮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 沙场点兵——现代火炮纵览 第一节 爆裂雷神——榴弹炮 1.俄罗斯2C19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 2.美陆军M777E1型榴弹炮 3.法国凯撒榴弹炮 4.德国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5.中国的榴弹炮 第二节 三条“火龙”——东亚三大主力大炮 1.应运而生的中国炮王PLZ05 2.日本9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3.韩国的K9式自行榴弹炮 第三节 停滞不前——加农炮 第四节 步兵的亲密伙伴一追击炮 1.迫击炮的发展 2.平射追击炮 3.新型迫击炮 第五节 咆哮大洋——舰炮与海岸炮 1.舰炮的分类 2.最大的舰炮 3.海岸炮 第六节 弹幕制造者——近防炮 1.密集阵 2.AK-130舰炮 第七节 旧瓶装新酒——高射炮 1.高射炮的发展史 2.高射炮的分类 3.弹炮合一 4.自行高炮 5.中国高射炮的发展 第八节 霹雳神火——火箭炮 1.火箭炮的发展史 2.中国63式107毫米火箭炮 3.俄罗斯龙卷风火箭炮 4.美国的M270自行火箭炮 5.中国的“卫士”远程火箭炮 第九节 陆战之王的利爪——坦克炮 1.坦克炮的特点 2.坦克炮的结构 第十节 以我之矛,克敌之盾——反坦克炮 1.反坦克炮的发展历史 2.德国“斐迪南”坦克歼击车 3.俄罗斯牵引式反坦克炮 4.反坦克炮东山再起 5.反坦克炮装甲薄弱 第十一节 逐渐消失的无后坐力炮 第十二节 空中利刃一航空机炮 1.航空机炮的发展史 2.反坦克攻击机 3.空中炮艇AC130 4.F-22装备的机炮 5.歼-10装备的机炮 第三章 后起之秀——新型大炮 第一节 梦幻武器——激光炮和激光制导炮弹 1.激光武器的发展史 2.战术激光武器 3.战略激光武器 4.激光制导炮弹 第二节 家族异类——特种大炮与新概念大炮 1.液体炸药大炮 2.电炮 试读章节 1.举步艰难——古老的前装滑膛炮 早期的大炮非常笨重,动不动就有几千斤重,其材质有铜有铁,甚至有以硬木做的山寨版大炮。火药传人西方以后,大炮开始在西方快速发展。14世纪,欧洲出现了发射石弹的大炮,到了15世纪中期,大炮与火药的技术,已经达到高峰,大炮成为军队中一种重要的武器。如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就被攻城巨炮所发射的大石炮弹所轰毁。虽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为小城门被轰开所致,但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炮轰让突击成为可能。 中古时代的大炮,被用做攻城时炮轰城墙,以及在战场上向大批的敌军开火之用。它们可以精准地轰毁城堡里面建筑物的垂直外墙,因此人们便发展出倾斜低矮的外墙,用来取替高耸垂直的外墙。在这段时期里,大炮在战场上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的大炮仍非常笨重,作战时很难移到新的位置上开火,对能快速移动的步骑兵威胁有限。 中世纪的欧洲,征战不休。战争对炮弹的迫切需要,不断地刺激大炮制造技术的发展。在这一推动过程中,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也应运而生。比如17世纪的伽利略,他提出了弹道抛物线理论,另外,牛顿对空气阻力也进行了研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一阿道夫在位期间(1611~1632年),采取减轻大炮重量和使大炮标准化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大炮的机动性。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来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的过程。到17世纪末,欧洲已有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 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格里博弗尔,致力于提高大炮的机动性,并使大炮进一步标准化。英、法等国经多次试验,统一了大炮口径,使大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为恰当;此外,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锤。19世纪初,英国采用了榴霰弹,并用空炸引信保证榴霰弹适时爆炸,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敌有生力量的杀伤力。 2.道高一尺——后装线瞠炮的出现 从大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主要发射实心球弹,也有部分大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榴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前装弹丸的方便。这种大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且射程近。为了增加大炮的射程,19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1846年,意大利的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大炮的威力和射击精度,也增大了大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也得到了改善,大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线膛炮的出现,是大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现在线膛炮身还被广泛使用。滑膛炮,则以迫击炮、坦克炮等形式继续被使用。 由于榴弹炮的射程太近,所以人们就加长大炮的身管,这种长身管的大炮被称之为加农炮。由于当时欧洲海战的盛行,人们把大炮也搬上了军舰,称之为舰炮。后来,迫击炮、坦克炮、航空炮、火箭炮等也相继出现。 3.科学组合——大炮的构造 我们知道,在战场上,大炮不仅要打得准、打得远,还要打得稳,现代大炮的架构使得大炮的这些性能成为现实。 通常,大炮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闩等。身管,是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的;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是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的。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部分等组成。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大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确定大炮的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部分,则是用于射击时支撑大炮,在行军时作炮车之用。 P4-7 序言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回眸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紧密相连。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彻底改变。我们不得不赞叹科技,它犹如魔法师手中的魔杖,使人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将人类从头到脚都武装起来。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视觉得到了延伸,使“千里眼”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虚拟人物;电话是人类听觉的“顺风耳”,它让即使远隔重洋的亲人也能像就在面前一样述说家长里短;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是人类脚步的延伸,日行千里、日行万里不再是人类遥不可及的梦想;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当人的智慧得到延伸的时候,人的创造力被无限放大;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技的发展不但在物质上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上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形成新的、更加科学的世界观。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这仅仅是人类世界观的一个变化,诸如此类的认识变化实在太多了。 今天我们在全社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是最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来指导行为,就难免会走弯路,所以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的环节。 英目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说的科普是指采用读者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可以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科技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来说,在全社会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是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曾经在科技上长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统治,广大民众的科学意识比较单薄。所以在我国民众中开展广泛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举办各种科技讲座等,但是相对来说,图书出版无疑是所有科普活动中最为重要和易于实施的途径。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2003年以来,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已经援建城乡社区图书室16.2万个,援建图书5600万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科普图书,约3.5亿城乡居民从中受益,对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普及起到了一定作用,提升广大社区居民的科技素质。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探究式科普丛书》。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次这套丛书的丛书名也很有特色,“探究式科普丛书”从题目上就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注重探究性,让读者带着问题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真正让阅读融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中,让人们通过阅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我相信这套科普图书的出版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读者对科普知识的全面需求,为读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一定的基础。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