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喷泉》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兼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得意之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造“宇宙升降机”的设想——人类可以从同步卫星上放下一条用超级纤维制成的“缆索” ,在地球与天空之间建成一条“索道” 。然后, 利用此索道建造起一座空间轨道塔,为利用电能往返于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宇宙特别列车”提供行驶的轨道。人类可以把它作为通往星际的起点站。这一设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堂的喷泉/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阿瑟·克拉克 |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天堂的喷泉》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兼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得意之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造“宇宙升降机”的设想——人类可以从同步卫星上放下一条用超级纤维制成的“缆索” ,在地球与天空之间建成一条“索道” 。然后, 利用此索道建造起一座空间轨道塔,为利用电能往返于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宇宙特别列车”提供行驶的轨道。人类可以把它作为通往星际的起点站。这一设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阿瑟·克拉克编著的《天堂的喷泉》讲述了:两千年前,在赤道附近的岛国塔普罗巴尼发生了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暴君卡利达萨借机上台。此人并不满足于人间的欢乐,他要在高山之巅建造天国,向天神挑战,由是诞生了“天堂的喷泉”。两千年后,国王与帝国早已化为尘土,人类迈向了太空时代。为方便快捷地进入太空,工程师摩根要在“天堂的喷泉”旧址建造登天电梯,实现前人未曾实现的梦想。但摩根要面对的,除了世俗舆论、宗教僧侣的轮番挑战,还有无穷的技术困难。 《天堂的喷泉》是一首歌颂人类精神的伟大赞歌,是科幻“黄金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录 第一部 宫殿 第二部 寺庙 第三部 洪钟 第四部 高塔 第五部 攀登 试读章节 岁月流逝,王冠变得越来越沉了①。当初,令人尊敬的菩提达摩·马哈纳亚凯法师在加冕典礼上违心地把王冠戴到卡利达萨王子头上时,新国王惊讶地发现它轻得出奇。如今二十年过去,只要不违背宫廷礼仪,卡利达萨国王便会以最快的速度卸下这个镶满宝石的金头箍。 这座巨岩要塞位于狂风呼啸的山脉之巅,需要讲究宫廷礼仪的场合不多,难得会有几个外交使节或请愿者攀登这座险峻的高山,请求觐见国王。许多到亚卡加拉山来的人,未及登上最后那段上坡路便止步折返。那条路穿过一头石雕雄狮的血盆大口,狮子拱身蹲伏着,似乎随时要从岩石表面纵身跃起。任何一位虚弱的国王都无法稳坐在这个高耸入云的宝座上。总有一天,卡利达萨会变得孱弱无力,甚至无法步行到自己的王宫。然而,他怀疑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一天,他的许多仇敌不会让他活到尽头方才消受失败的耻辱。 眼下,敌人正在扩军备战。他眺望北方,仿佛看见同父异母兄弟马尔加拉领兵返回故土,企图夺回塔普罗巴尼血迹斑斑的宝座。好在那种威胁暂时还远在天边,隔着季风肆虐的滔滔大海。卡利达萨相信密探甚于相信占星学家,但是得知占星学家在这一点上与他所见略同,他深感欣慰。 马尔加拉已经等待将近二十年了,他运筹帷幄,四处游说,争取外国国王的支持。另一个仇敌则更加沉得住气,更加阴险狡猾,而且近在咫尺,永远虎视眈眈、高踞蓝天①——斯里坎达圣山的正圆形火山锥耸立在中央平原之上,今天显得格外近。任谁看见那座山都会心生敬畏,而卡利达萨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座森然逼近的高山以及它所象征的力量。 幸好,马哈纳亚凯法师既没有军队,也没有一边尖声长啸、一边挥动利牙冲锋陷阵的战象。这位高僧是个身穿橙黄色佛袍的老头子,全部家当仅包括一个化缘钵头和一片用于遮阳的棕榈叶。小和尚和侍僧们围着他诵经时,他盘腿静坐,以某种的玄妙方式摆布着众国王的命运——某种神秘莫测的方式…… 今天天空格外晴朗,卡利达萨看得见斯里坎达圣山顶峰的寺庙。由于距离遥远,它显得很小,犹如一个白箭头。那座寺庙压根儿不像人类的建筑,它让这位国王想起年轻时见过的更大的山。当时他置身于马欣达大帝宫中,既是客人,又是人质。守卫马欣达帝国的巨人戴着箭头形头盔羽饰,它们用一种炫目的晶状物质制成,在塔普罗巴尼语中没有对应名称。印度人认为它是用魔法变出的水,但卡利达萨对这种迷信说法嗤之以鼻。 前往那座闪着象牙亮光的寺庙需要跋涉三天,第一天顺着王家道路走,穿过森林和稻田,后两天沿蜿蜒的阶梯拾级而上。卡利达萨从没登上过那座山峰,因为路的尽头是他惧怕又唯一无法征服的仇敌。 P3-4 序言 如果你是科幻小说读者,就很可能已经读过阿瑟·克拉克,因为他是世界科幻最具影响力的三巨头之一;即使你很少看科幻小说,你也可能会“认识”这位英国科学家,因为他是全球卫星通信理论的奠基人。当你使用手机或收看卫星电视时,应该对这位技术创想家心怀敬意。 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获得了三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于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SFWA)授予了终生成就奖——大师奖。在世界科幻史中,只有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能与其比肩。 1917年12月16日,克拉克出生在英国萨默塞特郡的迈因赫德镇。他从小就喜欢阅读美国科幻杂志,沉溺于对未来的神奇幻想之中。但是在中学毕业后,由于无法支付上大学的费用,他只好在伦敦教育委员会负责养老金的部门中担任审计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从事与雷达技术相关的工作。 在克拉克服役的最后一年,即1945年,他在《无线电世界》(WirelessWorld)杂志十月号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卫星通信的科学设想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提供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Extra-Terrestrial Relays.Can Rocket Stations Give World-wide RadioCoverage?)。该论文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为日后全球卫星通信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战后,克拉克到伦敦的国王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48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1946年,克拉克在《惊奇科幻故事》(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援救队》(Rescue Party)。在进行写作的同时,他还担任了《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杂志的助理编辑。1951年,克拉克出版了他两部科幻长篇《太空序曲》(Prdude to Space)和《火星之砂》(The Sand of Mars),成为一名全职作家。克拉克的早期小说深受英国早期科幻代表人物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影响,充满了利用科学知识探索开发太阳系的乐观主义情绪。 1951年,克拉克为BBC(英国广播公司)创作了短篇小说《岗哨》(The Sentinel)。尽管该作品最后并没有被采用,但它却深刻地改变了克拉克的作家生涯。因为克拉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便是以《岗哨》为蓝本写成的,而且从此之后,克拉克的小说中开始出现神秘主义元素,并将背景放在宏大的宇宙之中,讲述的大都是技术高度发达却又充满偏见的人类在遭遇了更高级的外星智慧生物后的故事。在这类小说的代表作《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1953)、《城市与群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1956),以及“太空漫游系列”(2001 Series)和“拉玛系列”(RamaSeries)中,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遭遇最终促使人类“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童年的终结》是克拉克第一部堪称经典的科幻小说。小说开始的场面,即外星人的太空飞船突然降临人类各大主要城市,曾先后被多部影视剧借鉴,比如著名的《独立日》。而在风靡世界的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中,虫族(Zerg)也与小说中的外星人颇为相似:它们都拥有“母巢”(hive mind)式的集群意志,而虫族的宿主的名字“overlord”甚至就是直接照搬小说中外星人的称谓。在1988年《轨迹》(Locus)杂志读者投票奖中,《童年的终结》位列“永恒经典”(All-Time Best)排行榜第三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城市与群星》描绘了一座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的宇宙城市,亿万年的时光流逝,城市居民已经忘却了城市穹顶外灿烂的星光。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其为“描写远未来最富想象力的作品”。 后记 自我写了以上的后记,十年过去了。在这十年间,太空工程这一特定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虽然大多数进展依然停留在理论上。1979年,我在慕尼黑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0届大会上作了发言,总结了这个领域在当时的状况(参见《太空梯:“思想实验”还是打开宇宙的钥匙?》,该文收人《升上轨道:科学的自传》,约翰.威利父子公司,1984)。 如果不发生悲剧性的“挑战者”号灾难的话,现在称为“太空系缆”计划的第一期工程早已试行了,其办法是在大气顶层用航天飞机拖带业载,货物系于几百公里长的缆绳末端。 至今已召开了几次会议探讨太空梯和太空系缆的应用,有关文献多得不可胜数,我不再能随时跟进新发表的论文了。看来这种性质的装置无疑可以吸取电离层的电能,并且具有其他多种用途,但是把这种装置延伸到地球表面是否切实可行,这个问题还难下定论。 有些人甚至建议,可以从地面向上建造太空梯,办法是采用一些多少令人毛骨悚然的工程计划。这些计划太复杂(也许绝密程度也太高),不便于在这里阐述。最近我偶然看到以前(1980年2月)一次电子函件讨论会的打印材料,谈到其中一种工程计划,与会者有罗伯特·霍华德博士、汉斯·莫拉韦克博士、马文.明斯基博士和洛厄·伍德博士。在会上,伍德博士断言:“阿瑟.克拉克的‘通向外星之桥’可以在今后二十年内建立起来,比他设想的时间提早两个世纪,费用则会降低四个数量级!!!”伍德博士正在为战略主动防御工程试验核泵x一射线激光机,待他大功告成之际,或许能够重新研究这个更加具有和平意义的活动领域。 说到激光机,我仍然想劝说让一米歇尔·雅尔到西吉里亚来演示一番,但又生怕本地的宾馆难以招架一百名以上的观众。比起超过百万人参与的他在休斯敦“会合点”悼念“挑战者”号机组人员的活动,西吉里亚的接待规模不可同日而语,而我有幸同“挑战者”号机组人员有过交往。 爱尔兰诗人理查德·墨菲写了一本诗集,大致以西吉里亚湿壁画为素材,题为《镜壁》(布拉达克斯书局,泰恩河畔纽卡斯尔,1989)。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访问苏联期间,我非常高兴地在列宁格勒会见了极有魅力的太空梯发明人尤里·阿尔楚丹诺夫(参见《1984:春天》),我很高兴尤里光辉而大胆的构想已经得到了世人的承认。 书评(媒体评论) 在大尺度上展开宏伟的技术想象,标准的克拉克小说。 ——亚马逊网络书店 阿瑟·克拉克是少有的拥有高瞻远瞩视野的作家……他是科幻小说界的巨人。 ——美国《纽约客》 最典型的克拉克风格——曲折的情节、丰满的人物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震撼人心的技术设想。 ——美国《科克斯书评》 《天堂的喷泉》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双项大奖肯定是实至名归。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著名幻想文学评论网站SF SITE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