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敲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傅爱毛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傅爱毛所著的《敲诈》讲述了一个通过刺探并个人稳私而一夜暴富的故事。主人公王志伟是一个小职员,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儿子小剑居然是妻子和市长李敬彬的私生子,而其妻已因车祸身亡。他把小剑还给李敬彬,得到一座价值八十万元的别墅作为补偿费和封口费。后来去看小剑,却意外发现李敬彬的妻子红杏出墙。为了报复,他秘密安装摄相机并勒索一百万。王志伟顺利得手,发现这是“生财之道”。接着他又意外发现当红歌星阿琳居然是本市市委书记李钢泰的情人。他如法炮制,又轻易地得到了二百万……小说在惊险与刺激的揭发隐私与敲诈中紧张地展开。

内容推荐

《敲诈》讲述:我(市长李敬彬)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在仕途的台阶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攀爬:从科员到副科,从副科到正科,从正科到副处,从副处到正处。我的每一滴心血都耗费到了这一级一级无形的台阶之上……王志伟在发现市长、政协委员、商界大佬的背后的秘密之后,以敲诈为手段,开始了他的另类发家史……

由私生子引发的一系列敲诈,由偷窥引爆的诸多惊天腐败案,这里有最沉痛最真切和最隐秘的绿帽子体会。傅爱毛所著的《敲诈》可读性强,心理描写真实可感。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试读章节

我是一名犯人,此刻正坐在牢房里。劳动之余,我拥有大量闲暇的时间,于是找了一些闲书来读,借以打发无聊的日子。事实证明:监狱里面乃是世界上最好的读书之地。因为失去了行动的自由,读书可以做到完全的“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读书时我思考得最多的是“死亡”的问题。实话说来,如若不是坐牢的缘故,我可能永远都无暇认真思考这个事情,而这样的思考对我竟是大有裨益,使我的牢狱生活充满了极少有的幸福之感。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所进行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死”,而死后的殡葬工作则需要别人代为完成。我就想:在必然如期而至的某—天,埋葬我的人会是谁呢?他将怀着怎样的心境来处理我的凡胎肉体?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读了美国托马斯·林奇先生的一本书:《殡葬人手记》。

林奇先生是一位诗人兼殡葬师,生活在一个镇子上,每年大约要安葬两三百名死者。换句话说,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安葬一名死者。书中说:“工作之中,他始终敏锐地聆听着透过死亡传达的爱和悲伤的话语。”“他站在‘生者和曾经生活过的死者’之间,带着愤怒,带着惊讶,带着畏惧,带着平静,试图一瞥我们所有人都会懂得的死对于生命的意义。”由于职业的缘故,林奇先生见证了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意外死亡,那些“意外事件”离奇古怪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比如:一个小女孩正躺在轿车的后座上酣睡,她父亲开着轿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兴高采烈地带她去看演出。然后,谁也没有料到的是:突然,一块石头从天而降,击穿轿车的顶盖,不偏不倚地落在女孩子的胸部,砸碎了她的胸骨,小女孩就这样丧了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外”。这样的“意外”也只有上帝能够导演。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感触最深的体会是:这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意外”,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足为奇,而且应该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换句话说,我们对任何“意外”都应该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并以最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如上所述,对待自己的牢狱生涯,我不仅感到心平气和,而且还能体味到一种罕见的叫做“幸福”的玩意儿。作为一个蹲在监狱里的犯人,我为什么居然会感到“幸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活着。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而言,我认为:当一个人终于意识到“活着就是王道”的时候,无论他以什么身份待在什么地方以及在做着什么,都将无关紧要。就像此时此刻,哪怕是作为一个犯人,我也一样能够享受阳光的抚慰,这足以证明:坐牢并不是世界上最坏的事情。如果上帝对着坟墓里面的死者发布一道命令:“统统给我从棺材里面爬出来,到监狱里面去坐牢,期限一百年!”我相信,绝大部分死者都会欢呼雀跃、喜极而泣。

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死亡”特别敏感的人,即使在没有坐牢以前,我也老是觉得这世界上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活着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且不说“非典”“艾滋病”以及“恶性肿瘤”这些令人无奈的绝症,各种天灾人祸更是防不胜防、随时可见,地震、海啸、瘟疫此起彼伏,海难、矿难、交通事故接连不断,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各地频发的战争就不说了。上网搜一下,这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天不曾发生或大或小的灾难性事故。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这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死去,据不完全统计,全地球每天平均死亡人数是172800个,接近二十万。即使没有任何天灾人祸发生,也存在8.4的原始死亡率。用林奇先生的话来说:假设有这么一个巨大的房间,你让一千人住进去,包括老人、成年人和孩子。一月份你关门离去,留下充足的食物和饮水,以及彩电、杂志和避孕套。到十二月底你打开门的时候,活着出来的只剩下991.6人,那减少的8.4人就是原始死亡率。

耳闻目睹的那些触目惊心的死亡事例和数字让我深知:人作为一种小小的生命体,在各种灾祸和自然定律的夹缝里讨生存,脆弱得实在不堪一击,自己能够平平安安地活到五十来岁简直就是个奇迹。我相信,随时随地都可能有不可预知的“偶然”事件发生,来打破这“奇迹”,于是,我永远都在下意识地做着迎接“意外”的准备,唯恐死神猝然而至时,自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当然,此前我还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坐牢,我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我为迎接猝然而至的意外死亡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悄悄地打理一番家里的各种重要证件:银行卡、户口簿、备用钥匙还有身份证之类。我仔细地把这些物品归置到一起,装进一个袋子里,放到比较容易找到的地方,以免自己被上帝突然召唤时,家里人找不到这些东西,从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麻烦。比如,当我突然猝死时,家里人若是找不到我的身份证,要把我送到殡仪馆里顺利火化掉,就成为比较麻烦的事情。我深知,上帝的指令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随叫随到、分秒不差。

在我下意识地做着这些“准备工作”的时候,一边觉得自己十分可笑,一边又觉得这非常必要。我发现,这世界上并非只有我一个“杞人忧天”者。据我所知,台湾作家三毛的车上永远带着一张草席,她在书中写道:自己经常看到由于意外事故导致猝然而死的人躺在地上,身上盖着一张不知道临时从哪里找来的席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席子似乎总嫌太短,大部分的死者都是盖住了头却裸着两只脚,看上去十分不雅。她之所以在车上带一张席子,就是为了在“意外”万一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时,人们能够把她的遗体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遮盖住,以免她的双脚尴尬地露在外面被人看到。从这个细节可以知道,三毛也从潜意识里相信自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猝然离世。众所周知,她的确是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猝然离世的,不过,由于这“意外”是她自己亲自导演的,对她来说,也便丝毫都不意外了。换句话说:她用自己制造的“意外”打败了上帝可能导演的“意外”,从而以这种极端而又决绝的方式颠覆了必须被动接受的既定命运。不过,我显然不具备她的勇气和力量,仍苟且偷安在对死亡的准备过程之中,即便是以犯人的身份亦毫无愧色。

无可讳言:这种对死亡随时随地的担忧和准备使我烦不胜烦,且影响到我的生活积极性,使我无法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一个相对长久的计划和打算,我潜意识里的想法总是:既然一切终究都要归零,那般认真有什么意义呢?姑且挨过一天是一天吧。有一次,我忍不住偷偷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一个朋友听,他随口说道:有病!我就想,这如果真是一种病的话,拿什么药能够医好呢?我多么希望能够忘掉必然到来的“死亡”这件事情,让自己无忧无虑、尽情尽兴、酣畅淋漓地活着。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