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由列夫·托尔斯泰所著,这是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后期的一部作品。它对俄国社会的揭露和批判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并以主要的篇幅揭露法庭、监狱和政府机关的黑暗以及官吏的昏庸残暴和法律的反动。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说得很中肯:托尔斯泰“在晚期的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达到“撕下了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是“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是狂热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等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在对全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的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高。《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由列夫·托尔斯泰所著,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贵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做了无情的批判,暴露了俄国国家机器反人民的本质,揭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整个俄国的反动统治,这也是《复活》的基本思想。它以深刻的描写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空前的成就使它登上了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并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肆意把地面糟蹋得不成样子,但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和煦的阳光,让青草到处生长,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桦树、杨树和稠李都抽出芬芳的黏稠嫩叶,椴树上的新芽正要绽裂。寒’鸦、麻雀和鸽子都在欢乐地筑巢,就连苍蝇也得到阳光的温热,在墙脚下嘤嘤嗡嗡地飞。花草树木也好,鸟雀昆虫也好,儿童也好,全都欢天喜地,生气蓬勃。唯独人,唯独成年人,却一直在自欺欺人,勾心斗角。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既不是这醉人的春晓,也不是上帝赐福给众生的和谐互爱的美丽,而是他们自己发明的操纵他人的种种手段。
因此,省监狱办公室官员忽视了春天的快乐,而把一份昨天接到的编号盖印、写明案由的公文当做神圣而重要的东西。公文要求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前,把受过侦讯的一男两女在押犯解送到法院受审。其中的一名女子是主犯,须单独押解。据此,这一天八时整,监狱看守长走进又暗又臭的女监走廊,后面还跟着一个女看守。
看守长在牢门外吆喝着:“玛丝洛娃,过堂去!”
女人的说话声和光着脚走路的声音从牢房里传出。
两分钟后,一个身材不高、胸部丰满的年轻女子身穿白衣白裙,外面套着一件灰色囚袍,快步走出牢房,灵巧地转过身子,走到看守长身旁站住。她脚穿麻布袜,外套囚犯的棉鞋,头上几绺乌黑的鬈发故意从白头巾里露出来。她脸色惨白,就像地窖里的土豆的新芽。那是长期坐牢的人的通病。那双短而阔的手和从囚袍宽大的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脖子,也同样苍白。那双眼睛,在苍白的脸色衬托下,显得格外乌黑发亮,虽然略显浮肿,但十分灵活,其中一只眼睛稍微有点斜视。她笔直地站着,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他们走进办公室,已经有两个持枪的押送兵在那儿等着。两人接过一份烟味很重的公文,押着女犯向大门走去。
女犯被押着穿过大街,察觉到街上众人向她射来的目光,有点兴奋。在这清爽的春天的气息里,她猛地想起自己的境况,不禁长叹一声。
玛丝洛娃是一个未婚女农奴的第六个私生子。这女农奴之前连生了五个,却没给他们喂奶,孩子因此很快夭折了。玛丝洛娃本来也要重复前几个孩子的命运,却幸运地被这家的地主老姑娘发现。地主老姑娘给女孩行了洗礼,又因怜悯这个教女,常给做母亲的送点牛奶和钱。于是女孩就活了下来,被叫做“再生儿”。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