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法》自1995年颁布以来基本上未进行修改。法律规定与现实需要以及交易习惯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法律未修改的情形下,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是我研究票据法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法学研究生教育判例研究丛书:票据法判例与制度研究》的作者吕来明以此为依据,对票据法的制度适用进行分析判断,以便使票据法的研究不局限于过于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尽可能符合现实经济生活需要,解决票据流通使用中经常产生而又存在争议的问题。并通过本书就是在此方面进行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吕来明著的《法学研究生教育判例研究丛书:票据法判例与制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普及票据法知识,而是通过判例分析,评价、总结司法实践中的分歧和共识,对如何正确适用票据法加以深入研究。因此,所设专题都是票据使用实践中出现较多争议而如何适用法律又存在分歧的问题,在体系上没有面面俱到。判例的选择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制度适用方面存在重大争议的案件,同时尽量体现我国司法实务界对票据法基本制度、原理、思维方法的整体把握状况,故所选判例包括自2000年以来至今,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层人民法院四级法院的判决,在地域上涉及我国近20个省份。由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制度适用中存在争议的重要、疑难问题,因此在大部分的专题中,尽可能同时选择对同一问题处理和认识不同的判例,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法学研究生教育判例研究丛书:票据法判例与制度研究》中对于判例的评析,目的不在于对结果进行评论,而在于对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制度的把握。因此,即使不同意某些判决的结论,也只是就某个制度适用层面意义上而言的,并不一定从根本上推翻其结论。反之,认同某个案件的判决结果,也未必对其理由全部认同。而对于案件事实以及证明问题,则以判决认定的为准,不作分析。
第一章 票据基本属性
专题一:票据无因性的制度适用
专题二:票据要式性与出票日期补记、更改、变造的效力
专题三:票据行为的独立性及票据伪造的后果
第二章 票据权利
专题四:票据权利的行使与原因关系之债权的关系
专题五:行使追索权的形式要件
第三章 票据法中的非票据权利
专题六:票据返还请求权制度的适用
专题七: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适用
第四章 票据流通
专题八:票据转让方式与权利取得的关系
专题九:背书不连续时持票人票据权利的证明问题
专题十:票据贴现的制度适用
专题十一:票据质押的要件
第五章 票据抗辩与责任
专题十二:票据抗辩的适用
专题十三:付款人的审查义务与错误付款的责任
第六章 失票救济
专题十四:公示催告制度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