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总述
第一节 诗歌:源起、发展与特质
1.源起与发展
2.诗歌的特质
第二节 诗人:从布莱克到济慈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求新声于异邦”
第一节 登场:启蒙与救亡
1.世纪之交的期待视野
2.英国浪漫主义的登场
第二节 纲领:《摩罗诗力说》
1.思想的战斗檄文
2.英国的摩罗诗人
第三节 译介:旧瓶装新酒
1.对各诗人的译介分述
2.苏曼殊的文言体译诗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诗体大解放”
第一节 图景:诗体大解放
1.新文学兴起
2.白话与欧化
第二节 译介:浪漫的狂飙
1.浪漫主义的狂飙兴起
2.旧格律的打破与新建
3.对各诗人的译介分述
第三节 构建:诗歌新纪元
1.翻译之于新诗
2.创造社众诗人
3.新月派众诗人
第四章 十七年间的“积极”与“消极”
第一节 纲领:政治标准第一
1.权力话语的一元操控
2.苏联文艺的制导影响
第二节 译介:操纵下的抉择
1.湖畔派诗人的被捐弃
2.艺术性翻译的高标准
3.对各诗人的译介分述
第三节 影响:译诗与创作
1.革命的抒情
2.新民歌运动
第五章 新时期的“审美”与“人性”
第一节 语境:去政治化与审美属性
1.政治的疏离
2.审美的凸显
第二节 译介:拨乱反正与回归文本
1.浪漫主义的拨乱反正
2.从计划性走向市场性
3.格律为体的翻译策略
4.对各诗人的译介评述
第三节 影响:朦胧诗歌与文本研究
1.式微下的影响
2.多样化的研究
第六章 经典的译介流变
第一节 《哀希腊》的价值建构
1.在近代的本土化
2.建国后的新译本
第二节 《露西(二)》的诗学争鸣
1.学衡派八译
2.三名家新译
第三节 《爱的哲学》的译介变迁
1.文言体的初译
2.五四后各译本
3.建国后的新译
第七章 译介之旅的百年之思
第一节 时代的更迭
第二节 诗体的变革
第三节 精神的传承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