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贺年卡
春节又这么过去了,小欢仍然没有收到甄老师写有“祝全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的贺年卡,甚至连老师的电话也没有接到。小欢离开碧云后,甄老师每年在新年到来之际总是第一个向他问候,一则说明他想念他,二则也可能是向他报个平安。小欢的贺年卡早已寄出,还特意写上了家里的电话号码。他总在担心甄老师和周阿姨会不会有事。此时,想着这件事,他久久不能入睡。
“欢,已经五十多天没有来了。”妻子刘文英突然没头没脑地说道。
“什么?”小欢直挺挺地躺着,两眼盯着天花板上不断变化的霓虹灯光影,很烦躁地随口说道,“我们还是在小河买一套房子吧。那里的房子现在还不贵,在城郊,可以不受这些霓虹灯光影的干扰,睡得好一点儿。”
“欢,已经五十多天了。这回有点儿不一样。买房可以,但离学校要近一点儿,路程在三十分钟以内。你又不会开车。让你去学,我还真舍不得。”
“不行,我不想住在城中了。真不知道这个城市的靓丽工程为什么要‘亮丽’一个通宵。现在世界到处都在出汗,我们却还这样不知节俭,大量浪费能源,即使是能源大省也不能如此。在这深更半夜的亮给谁看?一些中国人最大的不好就是什么都要比大比全比豪华比更现代,只要面子,要气势,而不看重内在的东西。有些人还爱折腾,把古的毁了,造些假的,三天两头挖大街。马上对学校的检查你也不要怕,学校已经建成了这个样子,不要再搞什么了,关键的是软件。你作报告的能力就是强,我常在想,就是让你当市长、省长,你都是绰绰有余的。市长、省长都没有你这样的才干,再加上你是个女的。”
小欢说这话当然是事出有因了。那天,辽宁省的骨干教师到学校来传经送宝,一个女教师在多功能教室上完一堂优质示范课之后,他妻子刘校长一个箭步走上讲台,扫视整个会场一周之后缓缓地有板有眼地说道:“刚才,辽宁省的省级骨干教师范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真正的高质量的非常生动的历史课,这节课令我们一下子茅塞顿开。虽然是历史课,却对各科今后的教学都有很大的启示。听范老师讲课是极好的享受,我从来都没有如此激动过。”
“激动个屁。”坐在人群中的小欢嘀咕道,“不过是一堂很普通的课,而且是那种并不怎么成功的课。这样的话只有没教过书的人才说得出。”
“刘校长刚才的话有点儿言过其实了。”这时,范老师说话了,“我这不过是抛砖引玉,还望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
“还算有自知之明。”小欢看了一眼台上的妻子。她仍然是谈笑风生的样子。他不禁有点儿可怜起她来:你不觉得难过吗?
“你乱说什么呀?”刘文英很不高兴地说道,“这不是挺好的吗?城市不这样还叫什么城市?黑灯瞎火的还有什么活力,谁还会愿意住在城里?不这样,谁还会到此投资搞建设?告诉你,我现在也正想把我们学校亮化一下,让它喜庆一点儿。我们学校毕竟是省级示范高中,不能和一般中学一样。你还想在郊区买什么房子,真的还是个乡巴佬,一点儿也不开放,还是回到你的碧云去吧。”
“唉!和你真谈不到一块儿。乡巴佬就乡巴佬,反正我知道,夜还应该是夜。这世界没有夜怎么行?你看这屋外的树还是树吗?小灯蜘蛛网似的缠着,披头散发,无精打采。这些树也是有生命的。讲不讲点儿‘树道’?最可惜的是那些百年古树,移栽没几天就死了。”
“你这人真好笑,难怪学生们都说你好得太过分了。什么‘树道’?植物有意识吗?你不要太多情了。城市有什么不好?它是人类高度文明的象征。要注意影响,不能信口开河。另外,学生说,你什么都好,就是不管纪律。你是怎么教书的?别让我为你丢脸了。”
“你说什么?谁信口开河了?难道教育学生爱护城市环境有错吗?谁又不管纪律了?难道只能要求学生老老实实坐着听老师讲,不能给他们讨论、发问、互相学习的时间,引导他们去自主学习吗?”刘文英最后这句话深深刺疼了小欢的心,他一下子从床上号叫着坐了起来,气得满身健壮的肌肉不停地抖动着。他继续为自己申辩:“我不是不管纪律,我管了,我是用人性化的方式来管我的学生,我要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脑筋来,能够大胆发言,用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学习,而不是靠老师强迫他们学习。他们每天都从早晨天不亮学到快下半夜了,难道就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跃一点儿吗?”
“好了好了,别生气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当我没说,行吗?我以后注意一点儿就行了。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他们都盯着我们呢。”
“盯我干什么?我就是一个平民老百姓而已。我不在乎人们说什么,我的教改还得继续进行下去。你是校长,你怕,我不怕。你是你,我是我,我与你有什么相干?各人的事各人负责,干吗动不动就把我和你牵扯到一块儿?没有自己的特色,还能是个好老师吗?”
“我们也不过是调查民意。你评特级教师总要大家通过吧?我们从来也没有不看重你。”
“你别说好听的了。你说你们看重我,虽然这令我感动,但你哄不了我。因为目前学校很缺老师,你们没办法。你们早就想换人了,是学生的测评保住了我。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被换了,虽然我会感到耻辱,但我绝对不会怪你们。我告诉你,我永远是我自己,除了是你丈夫之外,更是小丁老师。现在我的学生已经开始背地里叫我老丁了。这才几年啊,我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你还是一个英俊的小男孩,而我却老了。女人老得就是快。特别是操心、好强的女人。我只有靠精心打扮了。哦,对了,你明天真要去碧云吗?一定要去吗?”
“一定要去。我好几年没去看他们了。在碧云,甄老师和周阿姨犹如我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护我,我不能不去一趟。”
“要不是因为准备开学抽不开身,我应该和你去。你要去多少天呀,不会太长吧?”
“放心,我跑不了。你别瞪眼睛,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是世界上最使女人放心的了,我只对一个女人动过心。我后天准回来。”
“你也用不着这么急。我并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你只对一个女人动过心,是真的吗?这幸运的女人是我吗?”
P1-4
那是一个星期天早上。应该是吧?那天爸爸没有上班,我也没有去学校。天好像是阴的,又好像是晴的,天气很冷,正是一雨便成冬的秋天。贵州阴天真多,“天无三日晴”之说虽然未免夸张了一点儿,却也不是毫无依据的。有太阳,但辐射不强烈,这正是贵州天气最迷人的地方。说得确切一点儿,贵州多云天气太多,万里无云的大晴天倒是一年中难逢一日。多云一不注意就转阴了,阴了片刻又突见万丈光芒破云而出。太阳常常躲藏在乌云里,冷不防喷射出一道道倾斜的光柱,就好像天空开了一扇扇大窗户,又好像一根根擎天柱支撑着随时都可能坍塌下来的天空,景象极为壮观,难免搞得人们不知天气怎么了,衣服也就乱穿起来。这就是千万大山麇集的贵州高原,弄得天气预报老是不准。就在这样的一个早上,我给了爸爸一本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油印校刊《炉中铁》,告诉他,我的第一篇小说《忠字篇》“发表”了。爸爸找来了眼镜,他说:“我给你说说我的看法。”随即坐在小凳上,极为认真地读了起来。
“吱呀”,一扇写着大红“忠”字的门开了,从中走出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来。这人姓吴名严,是某糖业烟酒公司的会计。他穿戴非常整齐,黄呢子帽子,青呢子上衣,蓝咔叽裤子,从上到下无一点儿灰尘。他脸色非常严肃,但也明显流露出兴奋、欢喜的神色——这是他一年之中难出现的一次。他的嘴巴同往常一样紧闭着。这紧闭着的嘴巴,除非有什么必要的事要说才勉强张开一下,随后就又恢复原状。近几年来动荡的生活使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然而,由于对生活的过分小心,使他那本来看上去红润、丰满而又年轻的面容突然增加了几道皱纹,眼睛也塌陷了下去。
这时,从他背后蹿出一个极其聪明可爱的十三四岁的小男孩。这小男孩长得怪漂亮的,可是不知为什么,他的右腮肿起了很高。
吴严见他即将消失在院子里,忙亲切地叫道:“亮儿,你等等!”
亮儿听见父亲叫自己,很不高兴地停了下来,他太恨他父亲了!昨晚那一大耳光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怎么也不理解。父亲怎么会对他这个“妈妈的心肝,爸爸的宝贝”下“死心”,并且这一大耳光是那么冤枉。
……
爸爸读完后,一脸满足的样子,说:“商业局的李同志李麻子不应该姓李,小心他对号入座,说你写的是他,尽管这和他一点儿也不沾边。”他没有说他对吴严是怎么看的,这非常难得。看来,他是懂小说的,他一点儿也没生气。正因为如此,我才这样写了《成长》,接着又写了这部《今夜谁人无泪》。我希望人们都能像我爸爸那样。我写的是小说,纯属虚构,书中任何一个人物既不是我更不是你。虽然你会说你从书中看到了你的一点儿影子,但那仅仅是一点儿影子,完完全全不是你。如果是那样的话,请你谅解,那是我的杜撰,我根本就不了解你。可不,黔西北没有自治州,我却写了一个自治州;碧云根本不是一个城市,请别乱猜,自以为是;书中的时间几乎没有。如果你实在要理出个何年何月,并指出那个时候不该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老实说,写此部小说我是孤独的、困惑的,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发展前途。这让一个学生说对了。当他看了学校《天河》上的一两篇选载后在教室里对我说:“老师,您的‘快乐男孩’一点儿也不快乐。”他从快乐中看出了痛苦的本质。我想极力否认,可我打心眼儿里感到确实是这样的。我没有想到结果竟然会是这样。小说不是我写的,我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却又不知道口述者是谁。也许这就是生活本身,我们都在徒劳地想挣脱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在书里我真正想对人们说的又是什么。如果你还能坐下来看得进去的话,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一来,你将会看到,在这个转型期的社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切固有的思维观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毕业的大学生,一群新生的中学教师是如何在困惑、迷惘中苦苦挣扎、执著追求的。作者似乎想回答《成长》里丁晓松最后的询问:“原来成功也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寂寞。什么东西才是最具有价值、是人们最需要珍惜和追求的呢?人们究竟需要什么呢?”是呀,人们究竟需要什么呢?终于有一天,在洪涛真的不想再要钱之时,也就是刘文英说他穷得只剩钱之时,洪涛才发现,其实让他感到最幸福和快乐的,是与他那个最宽容的也最贞洁忠诚的傻老婆,黄昏时分在水鸟湖边散步和在鱼塘边拿着钓竿与贪吃的鱼儿们玩耍。他说,这才是他所需要的生活,他原来所追求的竟然都不是他所需要的。不过,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半个碧云城,他能有此感悟吗?这样平淡的常人生活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那么,我们的丁欢幸福和快乐吗?也许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快乐男孩。使命感与责任感及坚定的信仰才是幸福和快乐之源。虽然他穷得只有一支笔了,但起码他还在为他的事业和他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着。老唐儿的幸福和快乐是真实的,也是最可怜的。不过,对此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也许说得够多了,我不想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任何一个人。只要大家能从书中找到一点儿同感,从而在脸上露出一点儿满足的神态,我也就非常快乐了。
此书同样是为爸爸所写。不知道爸爸读完后将会对我作何评价。我也渴望着人们能对我说些什么,好听的和不好听的我都渴望听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的写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同时,写此书也是为了寻找,只是很难说清楚我究竟要寻找的是什么。洪涛也在寻找,他要找回他的青春。青春是能找回来的吗?请大家告诉我,我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张永辉
2011年7月2日于毕节
《今夜谁人无泪》由张永辉编著。
《今夜谁人无泪》描写了一群中学教师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困惑、迷惘和执著追求,探讨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师德、师风及信仰等问题,寻找什么才是真正幸福与快乐的人生。
为了活得像一个人,每个人都在拼命挣扎,每个人都渴望快乐,可是命运却总是和我们开玩笑!
张永辉编著的《今夜谁人无泪》描写了一群中学教师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困惑、迷惘和执著追求,探讨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师德、师风及信仰等问题,寻找什么才是真正幸福与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