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厉子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大峡谷,怎么样?

大峡谷,从地理上讲,它首先是西藏的、中国的,但也是属于世界的;从文化上讲,它首先是民族的、藏民族的、中华民族的,但也是全人类的。它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自然遗产。

神秘的西藏,神奇的大自然。

同在喜马拉雅山地,有海拔888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巍巍矗立,又有最深处达9006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深深切割。两者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强烈的地形反差。

河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雅鲁藏布江奔腾而来,它的下游切过喜马拉雅山,在东经95度附近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尾闾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这大拐弯以巨大而连续的峡谷形式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急陡的斜面上,这便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核心河段平均深达2673米左右,从派乡到边境线上的巴昔卡,全长504.64公里。

1994年4月,中国科学家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峡谷。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退居次要地位。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定名。

1998年10月29日至12月3日,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59人首次徒步走通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此次徒步穿越历时37天,行程近600公里,动用民工上千人次,仅民工费用开销就达45万元人民币。其探险规模虽不敢说是绝后的,但至少是空前的。

穿越活动一开始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整个穿越过程中,中央电视台各档次的新闻节目,对此事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和深度挖掘,公布了多年来这里探索研究发现的秘密,第一次让国人对自己国土上的这块宝地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并因此掀起了全国上下的“大峡谷热”。

大峡谷很快从科学探险的专家视野,进入了普通人的审美享受范围。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雅鲁藏布大峡谷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首。同时,南迦巴瓦峰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首。

一路奔腾不羁的雅鲁藏布江,几经转折,切过喜马拉雅山,在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拐弯。雅鲁藏布江和南迦巴瓦峰,像一对情意绵绵的神仙眷侣,一个豪放而缠绵,一个羞怯而神秘。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撼人风光风靡了旅游圈,吸引了世界旅游爱好者的目光,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云中的天堂”。其特色可用八个字来概括:高、深、润、幽、长、险、奇、秀。

2005年,华润雪花啤酒携手Discovery,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共同召开“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新闻发布会,开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探索成长之旅的消费者活动。

2010年12月6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正式揭牌,标志着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被成功地运用于大峡谷旅游实践。

2012年3月至6月,西藏旅游公司在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开展“春天计划”系列主题活动,要把雅鲁藏布大峡谷打造为爱情旅游的圣地。让携爱旅行的恋人、情侣、伉俪、朋友,在世界最大峡谷,在三四月的桃花和五六月的杜鹃花的相互辉映下,看最美山峰,见证最圣洁爱情,欣赏西藏林芝独特的自然风光,品味这里的原始、纯粹、圣灵与隐秘。

数不清的歌曲,都在歌唱雅鲁藏布江。其中一首唱道:

清清的雅鲁藏布江

流向远方

高高的天空升起圆圆月亮

在这梦一般的晚上

有人忧伤

有人把那古老的情歌

一遍一遍轻唱

比江水还纯洁的姑娘

你在何方

让我看看你月光下美丽脸庞

我要你紧紧地依偎在我的身旁

除了相信世上有天堂

什么也不用想

没有雅鲁藏布江,何来这条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西藏的母亲河。这条母亲河冲出国界,流到了印度,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这样,中印两国关于这条河的利益不免就会发生争执。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早在2000年就报道,中国将在雅鲁藏布江建造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厂。此后,不断有印度媒体提及此事,并极力渲染印度可能受到的威胁。加拿大的印度学者哈里萨德称,中国试图截流雅鲁藏布江将导致一场战争,他甚至预测,中国将在持久战中失利。

2010年11月12日,藏木水电站已正式宣告截流成功,也揭开了雅鲁藏布江流域水电开发的神秘面纱。藏木水电站位于雅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v”形峡谷的收口处,海拔约3200米,规划用途仅为发电,无航运、漂木、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投资79亿元,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规模比180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小得多,却已几乎相当于西藏目前水电开发的总和。

2012年1月23日,《印度时报》报道指出,印度国家火电公司(NTPC)已完成在中国藏南地区(印控的“阿鲁纳恰尔邦”)的雅鲁藏布江(印称“桑朗江”)建造大型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道指出,在得知中国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建设大型水坝和水电站时,印度就决定加快利用雅鲁藏布江的步伐。印度已经意识到必须加快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修建水电站和争夺“下游河岸权”的重要性,以便在与中国就雅鲁藏布江水资源分配进行谈判时,拥有分量十足的筹码。

1972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后来被称为“老爷子”的关志华是雅江干流组长,负责摸底雅江水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青藏高原,涉及50多个专业的400余人,进行了4年野外考察。这次科考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毛泽东要求我国应该有一个远大规划,努力改变经济、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此,周恩来主抓了“十二年科学规划”。但由于遇到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直至1972年才真正施行。  1980年全国启动水力资源大普查,雅江是其中一部分。在综考队的调查数据基础上,在雅江干流设置了约12处水电站的建设地点。

1988年前后,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陈传友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西藏可否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早在十年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财富首脑也在东京开会,商讨能否在世界上建设数个大型公共工程,其中提到在大拐弯地区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称为“喜马拉雅大电站”,解决东南亚电荒问题。

有关西藏之水的话题,另一个是郭开提出的“大西线”引水方案。1990年,郭开提出了“大西线调水工程”方案的设想。具体内容是:引雅鲁藏布江水,穿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计划年引水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总流量。

P1-5

目录

大峡谷,怎么样?

壹 原始森林,难道是无边的大海?

路遇失败的西班牙人请求入伙

沿着江走,却天天为找水发愁

白马狗熊,如来佛的掌心?

听见大瀑布,看不见,下不去

我们被炼成了猴子

贰 《格萨尔》令他们迷狂

我的探险装备全是废物

需要交流和表现的加央丹增

老实巴交的民工,变成了迷狂的圣徒

扎巴伸肯传奇

再走会死人的,民工们不干了

林中猎人的生活神奇而悲壮

镜头里,救人的竟是加央丹增

一根绳子,悬空拍摄大瀑布

叁 惊世的奇迹展现在我眼前

搞专业的,一看这几块岩石都会惊叹

日记:“黑色的十三天”

差点就被冲进了雅江

我就站在地球的“锁孔”边窥探!

闯进了羚羊与雪豹的竞技场

枪声在扎曲上空回响

肆 一旦大雪封山,要死人啦!

大峡谷热早就兴起了

世界山地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

新闻与科研有时候是矛盾的

这个宝库,如何开发?

伍 断臂后的回归路

我感觉骨头折了,左臂抬不起来

老天有眼,留我一条活路

要直升机来救,十天以后再看

迷失在没有人迹的陌生世界里

翻越嘎隆拉雪山

陆 盟誓的光头汉们哭了

坐车推车,反复折腾了一夜

剃头盟誓,誓死走穿大峡谷

大雾中翻越多雄拉

雨夜,闯过蚂蟥沟

部队干部都哭起来,我们陪着哭

门巴小姑娘叫“姑姑措”

墨脱,星夜的感悟

“一定要把大家活着带回去!”

摆出个凯旋之师的样子

柒 难忘森林边上的阿尼

“老爷子”关照一声,后面人重复一遍

美味的烤大田鼠

令人感动、牵挂的阿尼

捌 挂在溜索上,我大汗淋漓

弹弓、钢刀伴我出行

掉队的人越来越多

我像只小虫子挂在游丝上

玖 “可朗辛”最终是个谜

从鞋到脚,问题都出来了

一个小女孩的葬礼

“可朗辛”,门巴人的生殖崇拜

这个家庭的故事永远是个谜

拾 大峡谷,永恒的诱惑

拾壹 各位观众,我们发现了大瀑布

的确就我一个女性,算是特批

民工喊着:“中央电视台病了!”

大瀑布的气流在背后掀动我的衣衫

“裸露自己的欲望”

我的泪水涌流不止

拾贰 想回头,你不如直接跳江

穿越大峡谷比登珠峰还难

意外带回来的最妙留念

我的红腹角雉放生仪式

拾叁 大峡谷朝圣者

以休克为代价,八进大峡谷

一位叫德钦的藏族老人

大地震遗迹今犹在

我们也像信徒一样

亲历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

为这片圣地奉献一切,在所不辞

老百姓一看见考察团,就喊“杨逸畴”

墨脱,极难到达的宝地

拾肆 冷静面对这一切

曾与土匪突然遭遇的险恶之地

矛盾以及令人难堪的内幕

没料到,记者抢着要走险恶路线

多少大矛盾都解决了,这次就不冷静了?

拾伍 “老水利”的梦想

世界最大水电站的设想

看电视听不懂汉语,却津津有味

刀耕火种还是主要方式

拾陆 心中长明的酥油灯

西藏摄影,痛苦的情结

卫星电话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

从美国回来,就是想干这种事

喊山是一种敬神的仪式

漆黑的雨夜,他们打了一头羚牛

山嘴之下,就是大瀑布

门巴夫妻的生活与情感

常常为他们的生活所感动

扎曲村子里的人和事儿

千万盏酥油灯,为母亲祈福

谁再胡说八道,我就打谁

不速之客与设备故障

拾柒 听到“皇帝蜂”,民工全卧倒了

黑色的风衣,纤巧的腿

蚂蟥与草爬子,胡蜂与皇帝蜂

就是她,珍贵的缺翅虫!

拾捌 雪崩在那边发生

民工望着雪崩时的惊恐目光

一不小心掉下去,下面就是深潭

猎人把牛肠子洗洗做了香肠

拾玖 这种单纯的思想方式让我瞠目结舌

贰拾 中国人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序言

刻骨铭心的档案

高登义

按照《辞海》的解释,凡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各种文件材料,叫档案。中国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档案,档案在记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1994年,中国人论证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998年,中国政府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人类首次圆满完成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探险考察;1999年,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建立了国家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0年,在我国新建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的1994年栏目中,“经中国科学家认定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铭刻在华夏历史的“大事记”中;2003年,在“中美关系:过去、现在、未来”讨论会上,世界各国基本上认可,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而言,上述这些过程都是围绕论证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确值得归入中国的档案!

作者王厉子,虽然没有亲历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然而,他怀着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情,从采访亲历者出发,扩大到与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其涉及面之广令人惊叹。说真话,就是他采访我的材料,如今我读起来,也非常值得回味和追忆!特别是作者对于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亲历者的采访,是那样栩栩如生,是那样催人奋进,是那样真情动人,是那样值得人们永远回忆,尤其是对于亲历者和关爱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人士。

这份档案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历史的重要见证,这份档案是亲历者刻骨铭心的备忘录。

念念不忘作者的辛勤劳动,衷心感谢作者的深情厚谊!愿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队友们为此而感到欣慰!愿雅鲁藏布大峡谷与人类和谐共存!

高登义

2012年4月29日晨于北京

(作者时任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大峡谷科考队队长)

内容推荐

《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由厉子著。作者虽然没有亲历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然而,他怀着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情,从采访亲历者出发,扩大到与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其涉及面之广令人惊叹。特别是作者对于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亲历者的采访,是那样栩栩如生,是那样催人奋进,是那样真情动人,是那样值得人们永远回忆,尤其是对于亲历者和关爱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人士。

《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历史的重要见证,这份档案是亲历者刻骨铭心的备忘录。

编辑推荐

《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由厉子著:1994年,中国人论证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998年,中国政府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人类首次圆满完成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探险考察;1999年,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建立了国家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0年,在我国新建的“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的1994年栏目中,“经中国科学家认定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铭刻在华夏历史的“大事记”中;2003年,在“中美关系:过去、现在、未来”讨论会上,世界各国基本上认可,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而言,上述这些过程都是围绕论证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确值得归入中国的档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