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鬼为邻(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八年生死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田闻一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38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民族命运系于一发之际,是动荡不宁的严峻时日。

作者首次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以高屋建瓴之势。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就是在这一年,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生死博斗时,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逃离陪都重庆,公开降日,在南京另组中央政府,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本书生动翔实地展示了这个事件的发端、发展及终结。

内容推荐

这部作品以翔实重大、鲜为人知的史料,生动感人的艺术笔触,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以高屋建翎之势,首次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汪精卫重庆出逃,以及后来的河内追杀、上海较量,密约的争夺,两个阵营特务之间的争锋………作家通过一系列大开大合、惊心动魄、环环紧扣的故事情节,在生动地描述了事件全过程的同时,洞烛幽微地刻画了蒋介石、汪精卫、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及双方特务头子戴笠、李士群、影佐还有日本首相近卫等人独持的个性、心理特征、言谈举止这些离我们似乎已经久远了的人物,然而却又是险些改变了我们命运的神秘人物,第一次卓立于纸上,呼之欲出,尤其重要的是,作家不带任何偏见,深入到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解开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人内心之间复杂而又单纯的关系。

目录

第一部 重庆出逃

第一章 蒋介石的敏感并非空穴来风

第二章 陈布雷突然返渝,汪精卫胆颤心惊

第三章 警惕,在这里打了个盹

第四章 抗战惊雷冲击“和平”梦

第二部 河内追杀

第五章 河内,高朗街27号

第六章 日本人的口风怎么忽然变了

第七章 强作镇静,汪精卫河内嫁女

第八章 月黑风高夜,刺杀汪精卫

第九章 死里逃生,海上漂流惊魂

第三部 上海较量

第十章 黑暗处,群魔乱舞

第十一章 卑躬屈膝,换回卖身条文

第十二章 睡浴室,汪精卫享受特殊待遇

第十三章 间谍大战,重庆败北

第十四章 外有傲霜红梅,内有尔虞我诈

第十五章 吴佩孚大帅惹恼了日本人

第十六章 汪精卫的急先锋要反正

第十七章 透密约,一波三折

第四部 金陵夕照

第十八章 还都南京,萧索惨然

第十九章 混世魔王命归黄泉

第二十章 呼奴唤婢,陈璧君胃纳惊人

第二十一章 吴开先,是裂缝亦是桥梁

第五部 袅雄末日

第二十二章 狗咬狗,大特务李士群惨死

第二十三章 声色犬马显败相

第二十四章 油干灯尽,汪精卫客死东瀛

第二十五章 寿终正寝,代主席逃亡日本

第二十六章 凄风苦雨,钟山东望又黄昏

第二十七章 黑幕沉沉落垂

尾声

试读章节

1938年12月6日夜。从上午起,桂林就下起大雨。入夜以后,更是电闪雷鸣,狂风猛烈地抽打起雨鞭。漆黑的夜幕、金蛇似的闪电、哗哗的雨声、摧枯拉朽的大风……交织起来,将天地缝合在了一起。

偌大的一座行营沉浸其中,寂无声息。隆隆的雷声中,暴雨在窗外那些肥大的蕉叶上、疏枝垂柳间急促地敲打着,啪啪的脆响枪关枪似地响个不停,悲怆、凄凉而又带着某种紧张。借着天空中不时划出的闪电,可以看见,庭院中、假山后、竹梢下、幽篁翠柏中不时有钢盔、枪刺闪着寒光。不用说,委员长的桂林行营是明松暗紧。戒备森严。

庭院深处那幢法式小楼,在粘稠的夜幕中经受着冷雨冲刷。四周一遍漆黑,唯有二楼正中的一扇窗户中泻出的一缕晕黄的灯光,刚刚斜斜怯怯地从楼上投下来,便立刻为黑暗所吞噬了。

差五分钟22点。国民党中央政府秘书长兼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时年48岁的陈布雷提前来到委员长办公室门前。门没有关,委员长在等他。陈布雷却没有立即进屋,而是不声不响地伫立门前,透过挂在门楣上的编织精巧的竹帘往里看。因为电压不稳而忽明忽暗的灯光下,一身戎装、身肢瘦削而笔挺的委员长背对着门,像枚苍灰色的铁钉,一动不动地在窗前沉思着什么。

如果不是陈布雷,任何人见到这个场面,要么吓一大跳,要么不知所措。但是,他不。作为委员长的同乡,作为蒋介石在1927年2月亲自介绍加入国民党的党员,作为深为委员长信任、被倚为文胆,长期为蒋介石草拟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陈布雷,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应付裕如了。

委员长的这问办公室兼卧室,是个套二房间,相当简洁。外间是公办室,里间是卧室。办公室里地板上没有铺地毯,也没有一件多余的摆设。引人注目的是屋子正中那张办公桌,相当的阔大锃亮。桌上左面摆有一架红色载波电话。桌面很干净,看不见堆积如山的卷宗文件。当中摆着一只盛着清花亮色白开水的玻璃杯,旁边是一本翻开来的线装书——不用说,那是《曾文正公全集》。蒋介石为人有种骨子里的傲慢,但却对曾国藩十分崇拜,把《曾文正公全集》奉为经典,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一日三读,须臾不离,即使是在这军情如火,形势险恶,瞬息万变的非常时候。

屋里顺墙摆着两排沙发,两个茶几,一个书柜……战时的委员长行营一切从简。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墙壁上挂了一幅几乎占了整面墙壁的军用二十万分一比例的地图。在这幅“敌我作战态势图”上,红线黑线犬牙交错,形势非常严峻。代表日军的黑线,在中国疆域极为广阔的版图上,正气势汹汹由北向南逼压而来。已过了黄河,过了长江,近乎占了中国半壁河山。抗战经年,蒋介石手中的240个精锐师,几乎损失过半。幸而中国军队的顽强英勇的抵抗,打破了日本军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中国——一个弱小的大国,面对来自东瀛的一个强大小国——日本的侵略,双方百万大军对峙的拉锯战,正在中国广袤的村庄田野高山峻岭江河湖海……夜以继日地紧张厮杀!

陈布雷太了解蒋介石的忧虑了。委员长就这么点本钱,打光了怎么办?剿共十年,好不容易才在年前将万里长征后,元气大伤,所剩不过三万余人,人均只有五颗子弹的红军及其首脑机关悉数围困在了地瘠人贫的陕北延安。正是千载难逢之际,1936年,时年50岁的蒋介石,飞赴西安督战时暂停洛阳,在自己五十大寿的当晚,得意洋洋地向国人宣布,扬言: “十年内战,这是消灭共党最好时机”,“本委员长向全国人民保证,此次要牛刀杀鸡,在一个星期内消灭共党。”

北伐刚刚胜利之时,蒋介石抛出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纲领。对同他一起完成了北伐的二、三、四集团军司令长官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下手,要将他们手中的军权剥夺,这就引发了蒋、冯、阎中原大战。战争的天平一开始是半斤对八两,不分胜负,甚至有次蒋介石差点被冯玉祥的部下郑大章抓获。那是一个夜晚,蒋介石将他的指挥部设在郑州火车站的一列火车上。谁知郑大章竟率骑兵突袭了过来,若不是蒋介石的卫队急中生智,引开了郑大章,事情就大了,好险!

为了在真正意义上打倒蒋介石,阎锡山等在北京成立了中央,阎锡山被选为主席,而在背后煽鹅毛扇的却是汪精卫。战争的双方最后都把期望的目光,对准了刚刚被他们驱逐到关外的奉系少帅张学良身上。然而。深明大义的张学良把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关键时刻。张学良率装备精良的二十万东北军人关助蒋,战争胜利的天平立刻倾斜到了蒋介石身上。阎锡山等人在北京建立的“四九”短命小朝廷轰然倒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被蒋介石下令通缉后逃亡海外。蒋介石十分感谢张学良,称少帅是千古功臣;张学良去到南京时,蒋介石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们同车去南京的路上,沿途都是欢迎张学良的大标语: “我们为什么热烈欢迎中华民国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将军?因为张学良将军是千古功臣”云云,这些热情似火的大标语,都是由陈布雷亲自拟定,受到委员长高度肯定的。委员长也投桃报李,让刚过而立之年的张学良成了全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华民国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在南京,有次委员长亲自陪同张学良去看汪精卫,恰逢汪精卫不在家;蒋介石亲自下车告诉汪公馆的管家说: “等会汪主席回来,你告诉他,张副总司令来看过他。”可见,蒋介石对张学良是处处照顾、另眼相看的。为了给千古功臣添彩,当红军被最终包围在陕北时,蒋介石特意让张学良去西安驻镇,统一指挥他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欲将红军一鼓荡平,还少帅一个人情。

可是,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少帅张学良在率部吃了几次败仗后,在一直追求进步、同情共产党的西北军主将杨虎城的影响下,特别是受了周恩来等中央红军领导提出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感召,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二十多万东北军奉行不抵抗主义,离乡背井,广大东北军将士厌烦反共和内战,抗日情绪高涨,这些都影响着张学良。张学良不打红军了。P1-3

序言

1938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民族命运系于一发之际,是动荡不宁的严峻时日。

作者首次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以高屋建瓴之势。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就是在这一年,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生死博斗时,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逃离陪都重庆,公开降日,在南京另组中央政府,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本书生动翔实地展示了这个事件的发端、发展及终结。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和人际关系,国际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较量、激化,促使自抗战开始以来就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态度的蒋介石同汪精卫公开决裂。继而汪精卫重庆出逃、蒋介石命戴笠河内追杀;以及两人后来的上海较量、金陵夕照、枭雄末日……作者通过一系列大开大阖、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在生动地描述事件全过程的同时。洞烛幽微地刻划出了蒋介石、汪精卫、宋美龄、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及两方特务头子戴笠、李士群、影佐还有日本首相近卫等人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音容笑貌——这些似乎已经远离我们却几乎改变了我们命运的神秘人物,第一次卓立于纸上,呼之欲出。

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感染力,给人以多方面的享受和启迪,是纪实文学领域内的一枝奇葩,不能不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