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感恩,对有限生命的珍惜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求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人的一生中将遇到许许多多值得回忆和留恋的人,包括亲人、爱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等。这些人都曾给过我们关爱,给过我们帮助,他们是我们终生感激的人。
穷人区里的一位小学老师要求学生们画下最让他们感激的东西。她心想,能使这些穷人家的小孩心生感激的事物多半会是餐桌上的烤火鸡或其他食物。当看见杜格拉斯的画时,她十分惊讶,那是以童稚的笔法画成的一只手。谁的手?全班都被这图案吸引住了。
“哦,我猜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手。”一个孩子说。
“一位农夫的手。”另一个孩子说。
当全班都安静下来,继续做各人的事时,老师才过去问杜格拉斯那到底是谁的手。“老师,那是你的手。”孩子低声说。
老师怔住了,她记得自己经常在休息时间牵着孤寂无伴的杜格拉斯散步,她也经常如此对待其他孩子,但对无依无靠的杜格拉斯来说这特别有意义。
是的,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些特别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或许不是什么大恩大德,甚至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们的作用难以估计。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生路上,我们永远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是对陌路关爱的震颤……
威廉是一位普通的美国人,为妻子的怪病跑遍了全世界,却始终找不到治疗的办法。四年前,他听说中医专治疑难杂症,便带着妻子来到中国看病,因为语言不通,需要请一个翻译。当时正值暑假,威廉通过关系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找到了贫困生乔力。
因为没有钱,威廉把雇用乔力的费用压得很低,贫困中的乔力为了母亲,接受了这份差事。威廉带着病重的妻子在北京奔波,每天都很辛苦。乔力不但要为他们做翻译,还要替他们挂号、拿药、排队、跑路,做一切琐碎的事。
乔力刚刚给威廉和他妻子做了几天翻译,一位同学便带着一个外国人风风火火地来找他。一个加拿大公司来北京谈生意,由于谈判项目增多,急需找两名翻译,报酬相当丰厚,同学让乔力赶紧辞掉威廉的事。
威廉通过加拿大人和乔力的对话,知道了事情的大概,他只希望乔力在走之前,能尽快再给他找一名翻译,哪怕只会最简单的交谈。乔力抬头看着威廉,又看看他病重的妻子,最后,回绝了同学和那个加拿大人的请求,他说他现在已经熟悉了威廉妻子的病情,如果换个生人,与大夫的交流会比较吃力,这对威廉妻子的病不利。
暑假过后,乔力回到学校,威廉与他的妻子离开了中国。第二年,妻子离开人世后,威廉重新去照料他几乎倒闭的企业。
三年过后,乔力大学毕业,四处奔波找工作。乔力与没有去处的同学终日惶惶,十分茫然。就在这时,从美国来了一封信,是威廉先生的。他说乔力的善良与为人深深打动了他,三年来他念念不忘。如今他的公司很快就要到中国办厂,需要一名中国方面的代理人,问乔力愿不愿意与他合作,报酬是每年千万美金。
故事是到此为止了,可是感恩的心不会到此为止。乔力做了一点与人为善的事,上苍就为他带来了莫大的福音。
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多一分爱,少一分恨;学会感恩,就要怀抱敬畏之心;学会感恩,就不再沉溺于财富和权力;学会感恩,就永远不会忘了对人说一声“谢谢”。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逐渐原谅那些曾和自己有过积怨甚至触及自己心灵痛处的那些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里。
史蒂芬·葛瑞雷特这样说:“我会很快地离开这世界,我能做的任何好事,或我能对人类所表现的任何仁慈,都请让我现在做而不要拖延,因为我不会再有来生了。”对人生、对工作、对一切美好事物,我们要心存感激,将他们的美德和好处深藏在自己心中,让自己也能时时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如此,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美好。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