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风星星与诗--尹东柱诗集/韩国文学名著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韩)尹东柱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尹东柱所著的《天风星星与诗——尹东柱诗集》收选了他短暂一生的一百余首诗及散文。他的诗歌歌颂自由、和平、爱和奉献,表现出对黑暗统治的愤恨之情,被人称为“闪烁在黑暗夜空里的一颗星”,展现了诗人“民族诗人”的气概。

内容推荐

尹东柱居于韩国人“最喜欢的诗人”之首,是日帝统治末期黑暗时代的最后一批作家。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天风星星与诗——尹东柱诗集》中他带着殉教的使命思考着在这黑暗期要怎样活下去,写出了歌颂自由、和平、爱和奉献的诗篇。《天风星星与诗——尹东柱诗集》收选了他短暂一生的一百余首诗及散文。

目录

第一部 1934—1937年之间的诗篇

1.一支烛

2.生与死

3.没有明日

4.街头

5.空想

6.梦破碎了

7.南方的天空

8.贝 壳

9.故第

10.雏鸡

11.尿 图

12.窗纸洞

13.瓦片夫妇

14.鸽子

15.离别

16.餐券

17.牡丹峰上

18.黄昏

19.胸怀1

20.云雀

21.鸡

22.山 上

23.午后的球场

24.这样的一天

25.晒阳的地方

26.山林

27.胸膛3

28.山谷间

29.晾晒的衣服

30.扫帚

31.太阳雨

32.飞机

33.秋夜

34.烟囱

35.吃什么活着

36.春1

37.狗1

38.信

39.袜样儿

40.被子

41.苹果

42.雪

43.鸡2

44.冬天

45.衣兜

46.黄昏化为大海

47.撒谎

48.相似

49.流 萤

50.夜

51.小万石

52.树

53.月 夜

54.风景

55.温度计

56.那个女人

57.骤雨

58.悲哀

59.冥想

60.昆卢峰

61.海

62.山峡的午后

63.窗

64.遗言

第二部 1938—1942年问的诗篇

65.新路

66.山的回音

67.雨夜

68.爱的殿堂

69.异迹

70.弟弟的印象画

71.大波斯菊

72.可怜的民族

73.辣椒田

74.阳光·风

75.葵花的面盘

76.婴儿的黎明

77.蟋蟀和我

78.如 月

79.蔷薇病了

80.屠格涅夫的小丘

81.山涧水

82.自画像

83.少 年

84.慰劳

85.八福

86.医院

87.没有招牌的街道

88.可怕的时光

89.雪图

90.到凌晨来时

91.十字架

92.闭目而行

93.太初之晨

94.另一太初之晨

95.不眠之夜

96.归后顾盼之夜

97.有风在刮

98.另一个故乡

99.路

100.数星星之夜

101.序诗

102.肝

103.忏悔录

104.白 影

105.流动的街道

106.可爱的追忆

107.随手草成之诗

108.春2

第三部 未完成以及有删削的诗篇

109.苍空

110.胸怀2

111.家雀儿

112.早晨

113.祖父

114.狗2

115.集市

116.郁寂

117.夜行

118.雨后

119.母亲

第四部 散文篇

120.射 月

121.流星陨落的地方

122.花园里百花开放

123.终点和起点

试读章节

123.终点和起点

终点成为起点,起点又变成了终点。

早早晚晚我都踏踩在这一点上,我有踏踩这个点的缘由。在西山大师似曾生活过的阴森的松林里,地方阔敞,只有一座孤伶伶的住宅,但是里面住着很多人。同一屋顶下,能听到来自全国八个道的方言土语,许多身材挺拔的小伙子在这里热热闹闹地聚集。这里虽没有什么法令,但却是女人禁入的地方。假如有一个大胆的女人意外闯入的话,这足以生发我们的好奇心,各个房间都会产生新的话题。这样的修道生活中,我如同蜗居于海螺里一般安然度过。

各种事件常常不是由于什么大的动机而发生,却往往是发作于纤芥小事。

正是下雪的一天。舍友的朋友要浪费一个小时等待进城的班车,故而来访问我的舍友,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

“你这家伙,难道想老死在这里吗?”

“在这里安静地读书不是很好吗?”

“哦,难道随便翻翻书页就是读书吗?电车里可以观望的风景,停车场里可以体验到的景色,还有火车里可以面对的所有事物,这一切不能不说都是生活。沉浸在为生活而战斗的气氛里,看着,想着,分析着,这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吗?你这家伙,随便翻翻书页就说人生是怎样,社会是如何,这只是在十六世纪才会有的事情。你必须改变想法,搬到城市里去吧。”

这虽不是对我的劝告,但我也从中得到启示,觉得他的话果然是有道理的。不管在这里,还是在人世间的其他地方,修道都只是一种娱乐,娱乐不能成为生活,缺少了生活的读书不过是死读书啊。所以我觉得读书也要生活化,因此内心断定,不久以后我也要走进城市里去。以后每天我都会踏踩在这既是起点又是终点的地方。

我以为只有我这么早就来体会清晨街道的清新感觉,街道已经留下了很多人的足迹,那些足迹凌乱纷纷。每次在车站停驻时,汽车在心里盘算着把这么多的人带往何处;越来越多的人汹涌而至,挤上汽车。老人、青年、孩子,不管是谁,手里没有不拎着行李的。也许这就是他们生活上的包袱,同时也许是使他们倦怠的包袱。

我要把这些拎包袱的人的面孔一一细细观察。毫无疑问,老人的面孔已经经历了世事沧桑,可是年轻人的面色却也是极为难看。有十个小伙子,就有十张忧愁的脸孔;有一百个年轻人,就有一百张悲惨的面容。对他们来说,笑容如同旱季里的豆苗。只好去看看孩子们应当可爱的面孔,但他们的脸也过于苍白。或许因为他们没做作业而担心挨老师责骂,所以垂头丧气,脸上一点儿活气也找不到。我自己的脸孔也必然是一样,我自己看不到那副模样,这是多么幸运啊。如果我可以像看别人的面孔那样,经常面对自己的脸,可能我早就已经天亡了。

我怀疑自己的眼睛,应该死心了!

我宁可仰望城墙上铺展开的天空,这会让我更加痛快。眼睛沿着天空与城墙的分界线一直望过去,这段城墙是用现代的面孔来伪装的旧禁城。这城墙里发生了什么事,什么事情在进行着,对于从过去到现在一直生活在城外的我们,是无法知道的。现在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城墙被截断。

期待常常不应该那么大,在城墙截断的地方,总督府、道厅、某个图书馆、邮局、报社、消防局、某家公司、府厅、西装店和古玩店等等鳞次栉比。我的目光一时停留在冰淇淋的招牌上,闭着眼睛想象:那招牌在下雪的冬天看守着空房子,看守着与它身分不合的店铺,如果把那副德行轻轻地照下来,就会成为一幅高级的讽刺漫画。事实上,最近人们大多难免于冰淇淋招牌一样的命运啊!这冰淇淋招牌深深怀念情热如火的炎暑。

闭上眼睛思考一下,只有一点让我感到内疚的,那就是道德律,也就是碍事的义务感。好像有入指责我,“这小伙子闭着眼睛坐在那儿,不愿意让位子。”所以一下子睁开眼睛。但是周围没有提供慈善的对象,比之放弃座位的心情,没有看我不顺眼的人这一点让我更为安心。

在电车里见面的人就是仇人,而在火车上遇见的则是知己,这是爱下判断的朋友的主张,我肯定他的看法是有道理的。电车里身体挤在一起的人们之间,似乎可以说出“今天天气很好!”“在哪儿下?”这样寒喧的话,但实际上他们连一言半句也不发,绷着脸好像彼此之间是仇敌一般。如果有位和蔼的人稍微表现出一点礼貌,电车里的人就会把他作为精神异常者来对待。火车里则并非如此。人们彼此交换名片,无拘无束地畅谈关于故乡和去向的话题,甚至把别人旅途的劳累当做自己的事来担心,这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人生旅程啊!

这样想着,经过了南大门。有人问我:“你每天都经过南大门两次,会经常看那座门吗?”面对这样似乎有些愚蠢的心理测试题,我只能哑然以对。悄悄地翻检记忆的话,自从踏上这条路以来,好像一次也没有注意过门的那种风景。其实这对于我的生活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不曾注意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也是一个教训。如果次数太多,什么事就会流于表面。

有一个和上述似乎无甚关联的话题,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说上几句吧。

P139-141

序言

尹东柱(1917—1945)是韩国现代诗史上巍然耸立的清高精神,也居于韩国人“最喜欢的诗人”之首。他的作品已收录在中学课本里,《序诗》、《忏悔录》、《十字架》等代表作反映着他年轻的斗志和凄惶鲜明的毅力,是韩国人平时最喜朗诵的诗歌。

1917年12月30日,他出生于北间岛(满洲)明东村。1931年在那里上了小学,然后在大拉子中国官立学校修学了一年,1932年入龙井恩真初中学习,1935年在平让崇实中学修学一年,1936年重回龙井入光明中学。1938年春天被延禧专门学校(现韩国延世大学)文科系录取,于1941年12月27日毕业。1942年渡日,进入东京立教大学英文系学习。同年秋天,转入京都同志社大学英文系插班学习,1943年7月以参加“独立运动”的罪名被捕,判刑两年,服刑于九州岛福冈牢狱。1945年2月16日死于狱中。

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八年,却写了一百一十八首诗、四篇散文。他在《朝鲜日报》学生栏中发表了《遗言》、《射月》,在《活泉》上发表了《空想》,在《文友》上发表了《自画像》、《新路》等,初登文坛。他的作品都收录于遗稿诗集《天、风、星星与诗》(1948)。他的作品原本计划在1941年底大学毕业时印刷70本,但因社会情况不如意,便将它抄写了三本,其中一本送给了学弟。《天、风、星星与诗》(1948)就是以这抄本为基础出版的。

在文学史上,尹东柱是日帝统治末期黑暗时代的最后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30年代这一时期是不容许批判现实的时代,随后的40年代,从1941年起韩语文艺活动被日帝停止,用韩语发表作品被完全禁止,文学思想就漂流在黑暗之中。当时的许多韩国文人被迫用日语写亲日文章,但是尹东柱就把自由、正义和民族抵抗精神用韩语表达了出来,他始终保持着发挥民族精神的“民族诗人”的气概。

1936年,他的创作活动就开始了。他在北间岛延吉发行的《天主教少年》上发表了童诗《雏鸡》(11月号)、《扫帚》(12月号),但此前曾发表过《贝壳》(1935.12)、《一根蜡烛》(1934.12)、《生与死》(1934.12)、《街上》(1935.1)、《苍空》(1935.10)、《黄昏》(1936.2)、《南方的天空》(1935.10)、《鸽子》(1933.3)等作品。

此期的作品中请看《太阳雨》一篇:

像缓步的女郎,

太阳雨纷纷落着。

一起淋这场雨吧!

让我们像玉米杆那样,

快速长成五尺六尺。

太阳笑着,

对我笑着。

五彩玲珑的虹,

天桥一样横挂天空。

唱吧,开心地!

朋友啊,过来吧!

一同起舞吧!

太阳笑着,

呵呵笑着。

他30年代诗里还没有流露出社会意识和历史观念,只描绘了纯粹和幸福的自我像。也有些作品里稍微表现出了爱情的音律,但大多作品还是以纯真美丽的童诗世界为主。

到了30年代末期,他就创作出了更多孤独、哀愁和乡土情绪的作品。《辣椒田》(1938)、《山的回音》(1938.5)、《弟弟的印象画》(1938.9)、《爱的殿堂》(1938.6)、《雨夜》(1938.6)、《大波斯菊》(1938.9)、《葵花的面盘》、《蟋蟀和我》、《阳光·风》、《像月亮一样》等作品里多数表露了乡土情绪、哀愁与孤独,通过自然景物,诗人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

《山的回音》

喜鹊叫了,

回音,

没人听见的

回音。

喜鹊听见了,

回音,

只有喜鹊自己听见的

回音。

《雨夜》

唰——哗啦!浪涛声在窗格上破碎,

梦悄悄地散开。

睡眠就像黑色的鲸鱼群在晃动,

毫无办法让自己入眠。

点灯扣好睡衣的

三更,

心愿。

担忧憧憬之地江南又发洪水,

心比大海的乡愁更寂廖。

带着乡土情感的作品就以自然的阳光和对家乡的感情为背景,透露出寂寞的爱情和哀愁的作品能够唤起孤独和乡愁,但这与转换成对日帝的憎恨、强烈的思乡情绪等相距还远。此刻的作品中还没体现出社会性,或是对现实的批判。

尹东柱的诗歌从40年代韩国文学的黑暗期开始就强调反抗社会的意识,并透露出诗人内心孤独的自我。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自画像》(1939.9)、《慰劳》(1940.12)、《八福》(1940)、《医院》(1938.6)、《没有招牌的街上》(1941)、《可怕的时光》(1941.2)、《十字架》(1941.5)、《数星星之夜》(1941.11)、《序诗》(1941.11)、《肝》(1941.11)、《忏悔录》(1942.1)、《流动的街道》(1942.5)。其中以《序诗》为代表:

但愿仰天也全然无愧于心,

直到生命尽头!

我对叶子上起的风

也感到苦恼。

我要以歌颂星星的寸心,

去参爱将死的一切。

而后,我要走上那条

付与我的路。

今夜也有风拂过星辰。

这一首诗已经收入了韩国的初中课本中,非常有名,一般韩国人都能够背颂出来。在那黑暗的时代,对世界所强加的痛苦,他们连表达悲哀的自由也没有。他就这样整理对自我的思考,珍惜所有的事物,声明要走自己的路。他对那个时代的压迫,在一些作品中以愤怒、疲劳来默默反抗着。

我长期忍受无名的痛苦,第一次找到这里。然而,老医师诊断不出年轻人的病症,竟说我健康无恙。这过多的考验,这过度的疲劳,但我也不能发怒。《医院》(1940.12)

面对考验、感到疲劳的现实中,抱着他人不易发现的愤怒和痛苦,这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他那充满反抗意识的眼睛直视着这世界而必受的疼痛。  我回到狭窄的房间,熄灭灯光,像从尘世归来一样。亮着灯会感觉太疲劳,因为,那有如白昼的延长。……《归后顾盼之夜》(1941.6)

只好就在自己的小屋里关着灯、闭着眼,想要逃避,而诗人只在烦恼的深渊中脱不开身、出不来。这时期,尹东柱也走到了社会和历史的深渊处,走着民族诗人的路,于是他就处于这社会所施加的痛苦中,无法得到自由。他决心承担历史和民族的责任,面对现实的炼狱决不犹豫,发誓坚持到底。 《十字架》(1941.5)就代表了他的心志。

紧紧追随我的阳光,

现在却停留在

教堂顶巅的十字架上。

尖塔那般高耸,

它是如何攀爬上去的呢?

钟声不闻,

只好吹着口哨徘徊。

对这深陷痛苦的男子,

如果像幸福的耶稣

一般,

许诺十字架的话,

那么他会低垂脖项,

如花朵般绽开的鲜血

在渐渐漆黑的天空下

将无声地流洒。

在民族黑暗期,他出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接受现实以为自身的痛苦,宣言“我要以歌颂星星的一片心/去珍爱将死的一切/而后,我要走上那条/属于我的路”。这跟当时不少诗人因受到现实的限制而投降绝笔,或创作亲日文学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这样富有社会意识的创作活动一直到1942年7月他被日本警察以思想犯的罪名被捕为止。下面要看的是他的晚期作品《忏悔录》(1942.1),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反省自己的羞愧、痛恨祖国的现实而写的。

青锈斑斑的铜镜里

尚留着我的脸,

究竟是何代的遗物,

令我如此羞惭。

我把忏悔之辞缩成一行吧!

——整二十四年零一个月

  期待着何样的喜悦生存下来呢?

明天、后天或者在哪个欢悦之日,

我又将要写一行忏悔录。

——当时,那段年轻的时光,

又为何吐出那样羞惭的告白呢?

每到夜晚便要把我的镜子

用手掌擦,用脚掌摩吧。

于是独自走在陨星下的

凄凉者的背影,

会显现于镜中。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带着殉教的使命思考着在这黑暗期要怎样活下去,写出了歌颂自由、和平、爱和奉献的诗篇。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知道,他并不批判世人所看到的历史现实和民族现实,首先要找回来的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能感到羞愧与耻辱,从而决心要走属于自己的路。

诗人尹东柱以抒情为基础,坚持民族的思想,是一位拒绝变节的有节操的诗人。他作为一名活在日帝末期的诗人,不进行挂牌式的创作,而是认识到活在这一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该承担的责任,把抒情文学和民族抵抗文学,带着殉教志士的使命感来进行创作。他被评价为以自己的生命来维持近乎中绝的韩国文学的诗人。

译者早在初中课本里就学到过《序诗》一篇,从此钦慕尹东柱的文学世界。这并不是译者一人的想法,而是所有韩国人都会感受到的情绪。虽然他是生活在祖国黑暗时期的诗人,但他是充分发挥韩国人的意志和气概的诗人,也就是向世界各国都能自豪地进行介绍的文人。几年前中国延边大学出版了尹东柱诗歌的中文译本,我喜欢阅读它,但也发现有些误译之处,微觉遗憾。译者的此次翻译,力图尽量表达作者的原意,但也难免有错误之处,这里就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等待大家的批评。此次翻译,应特别感谢许世旭老师的教诲和南京大学宫辰教授对翻译稿的修改。请读者多多指正。

译者

2008.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