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简单说来,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针对人在0~7岁、7~14岁以及14~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
由杰克·帕特拉什编著的《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是善生悦教系列之一。本书生动、感人而又充满智慧的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介绍了华德福教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善生悦教系列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作者 | (美)杰克·帕特拉什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简单说来,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针对人在0~7岁、7~14岁以及14~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 由杰克·帕特拉什编著的《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是善生悦教系列之一。本书生动、感人而又充满智慧的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介绍了华德福教育。 内容推荐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由杰克·帕特拉什编著。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讲述了:孩子在动手中认识世界,在富有韵律的生活中养成奠定一生基础的良好习惯,在与内心呼应的教育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发展出真正的、更为深刻的智力。一个好的教育者,会对孩子的天性怀有敬畏之心,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资深华德福教师杰克· 帕特拉什从多年教学经历中领悟到,孩子成长的历程犹如奥兹国的历险,他们要像狮子那样找到勇气,像铁皮人那样找到自己的心,像稻草人那样找到智慧,从而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全面发展的教育 做正确的事情 衡量孩子的进步 迈向全面发展 第二章 头、心、手 并非调皮捣蛋 面向未来的能力 孩子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种关键能力的平衡发展 体现三维发展的日程安排 第三章 华德福幼儿园 玩耍的重要性 工作的重要性 模仿的重要性 故事的重要性 第四章 华德福一至八年级 学习阅读 通过艺术学习 一至八年级课程安排 故事在学习中的作用 音乐在学习中的作用 华德福主课教师 第五章 华德福高中 良好的思维习惯 真、美、善 发挥实际作用的教育 小是一种美 高中阶段的平衡发展 第六章 家长的重要角色 家庭里的身体活动 家庭里的情感发展 帮助孩子独立思考 家庭作业的挑战 让家长拥有正确的理念 第七章 教师的旅程 优秀教师的要素 积极主动的教师 情感投入的教师 思维活跃的教师 善于反思的教师 第八章 迈向真正的人性教育 人性的丰富 保持精神上的联系 精神的健康发展 无声的教育 语言的指引 道德教育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全面发展的教育 周日一早,三年级学生已经来到学校,他们的行李被装上大巴,他们将去往纽约北郊的一个农场,做为期5天的旅行。在农场上,他们将帮助喂牛、清理牛圈、收集鸡蛋,体验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许多孩子还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他们知道,全体三年级学生都要去农场,因此老早就在为这次旅行做准备。这次旅行犹如成人仪式,孩子们对此充满期待,某种程度上也有些焦虑。 老师也在帮助孩子们为旅行做好准备,就农场上的饮食等问题做了特别的嘱咐。孩子们得知,到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他们从未吃过的东西,除非有过敏症,否则每一样食物他们都应该去品尝。这无疑意味着许多孩子必须拓宽他们的饮食疆界。而他们也的确会这样做。农场之行之后,他们会回到家中,向父母汇报说,他们真的吃到了以前从未吃过的利马豆或甜菜,而且它们“味道好极了”,他们还帮着做了全麦面包,吃了面包上的脆皮,觉得很鲜美。这时每个人都会高兴不已——父母、老师,尤其是孩子们。孩子们应当接触广阔世界,什么事都尝试一下,这正是华德福教育的基本观念之一。 同样,华德福的课程设置会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主题。这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男女有别的成见,培养更广泛的兴趣,实现平衡发展。在华德福学校,男生和女生都会学习木工、编织和缝纫,每位孩子都要学习演奏一种乐器。教师会鼓励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突破抽象思维的安全边界,进人陌生的领域,通过绘画和运动来寻求情感的表达。而具有艺术禀赋的学生则需要体验三角学和微积分清晰的逻辑性。喜欢运动的孩子要培养艺术气质,喜欢艺术的孩子则被鼓励多运动。华德福学校自孩子幼年起就努力培养其天赋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孩子离开学校。华德福学校的课程安排就体现了这一点,其背后的基本观点是,不能因为不均衡的发展而让孩子的强项变成他们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偏好,在他们所擅长的方面,他们游刃有余,兴味盎然。这些兴趣很重要,而且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很明显,通常它们反映了孩子的独特天赋。孩子们在其学校生涯以及今后的工作中,通常会在这些领域表现突出,绝不应该予以忽视。然而就每个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磨去这些天赋的锋利棱角,拓展它们,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广的发展。一个活跃、相信自己有能力、愿意领导的孩子需要学会考虑和体贴他人,这样他才能融入团体。也就是说,这个孩子需要学会一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东西,一些需要控制、衡量、积累,而不是来自内心冲动的东西。 另一方面,敏感多思,善于观察的孩子需要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多一份激情和活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具冒险陛,更激动人心,这样他最终会感到充实。虽然大多数孩子不会主动去寻求这方面的个人成长,但这正是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所需要和渴望的,也是他们在别人身上所羡慕和欣赏的。华德福学校通过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做正确的事情 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注意培养孩子区分“感受”与“行动”的能力。教育应基于这样的理解:对于孩子来说,行动的冲动与他们的感觉是密不可分的。小孩子想要一件玩具,就会直接拿过来,并不管玩具的主人是谁。同样,小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情时,常常就会跑开。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孩子逐渐意识到,他们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例如打另一个小孩,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有时候即使是不想做的事情也得做,例如整理玩具。 无论好坏,这都是成熟所必不可少的,是责任心的体现。大多数成年人周一早晨起来早就不再问自己是否喜欢去上班。同样,父母半夜起床为哭泣的宝宝换尿布,为孩子做午饭,或辅导孩子做功课,并不问自己是否喜欢。如果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工作和家庭负责的人,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就要帮助和鼓励孩子培养自律能力。P1-3 序言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如何去爱,似乎成了当前年轻父母们很大的一个困惑。 这一代孩子的童年与我们当年已经大大不同了:在城市,有院落的平房纷纷拆迁,大家搬进被统一规划的小区,不知道左邻右舍的姓名,不敢让孩子给陌生人开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在家里没有同龄的玩伴,一举一动都在成人无微不至的关注之下;在农村,年轻的父母纷纷进城务工,隔代抚养使得孩子们平日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离异成了常事,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们在年幼的时候就不得不去经验内心分裂的痛苦;电视机、电脑和手机成了我们育儿的好帮手,孩子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里愈来愈“重口味”的动画片,乐此不疲地玩着变形金刚、“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而早已不知道捉蜻蜓、抓石子的乐趣…… 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但如何对他(她)好?我们是否真的懂得孩子们的需求?为人父母,这是需要下点功夫去了解的。孑L子讲,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的人是生而知之的,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要学而知之。要想做一个好父亲、做一个好母亲,应当去深入学习,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当前有一股新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以华德福理念(waldorf)为指导的幼儿园乃至学校正在中国各个城市出现。这些幼儿园和学校的创办者、教师和家长中,很多是反思自身教育历程之后,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成长环境的父母们。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简单说来,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针对人在0~7岁、7~14岁以及14~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华德福教育虽然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但有趣的是,它内在的精神与中国自古以来道法自然、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优秀传统不谋而合。在东西方文化充分融合的当今时代,我们需要从以华德福教育为代表的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中吸取经验,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为我们的孩子开辟一条新路。鲁迅先生说得好,没有拿来的,就没有新文艺,同样的,没有拿来的,就没有新教育,就不能成就一代新人。 这套丛书名为“善生”,第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第二层意思就是在人生的旅程中,学无止境,止于至善。丛书分两大系列:一是“善生悦读”系列,将陆续推出许多内容上乘、制作精美的中外作品,作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课外读物,相信这批书将给孩子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二是“善生悦教”系列,将选择一批适合父母、教师们阅读的优秀作品,目前已经面世的有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亲历华德福教育》和李泽武的《重新学习做老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教育者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感动;即将与读者见面的有美国人杰克·帕特拉什的《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介绍了如何通过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德国人赫尔穆特·埃勒写的《与孩子共处的八年:一位华德福资深教师的探索》,介绍了华德福教学与众不同的方式:主课教师会陪伴孩子八年,将他们从一年级一直领人青春期的门槛;澳大利亚的“故事医生”苏珊·佩罗《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则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针对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创作出具有疗愈作用的故事。 最后,引用这么一句话送给天下的父母亲:“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孩子)来欣赏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一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编者 2011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是一位一流的教师,他深深了解,师生之间要有怎样的互动才能催生出真正的学习。当今学校往往受困于僵硬的外部规范,而这本书从教育的内在出发,它的光芒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一条出路。 ——《教师的勇气》(The courage to Teach)及《让生命说话》(Let Your Life Speak)作者帕克?帕尔玛(Parker Palmer) 这本生动、感人而又充满智慧的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介绍了华德福教育。无论你是父母、教师、政策制定者,或仅仅是一个对学习及人的成长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 美国先锋杂志《Utne Reader》创始人艾瑞卡?尤特娜(Eric Unte)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