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左宗棠(青少插图版)/我心中的战神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乔晓慧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左宗棠(青少插图版)》由乔晓慧编著,为左宗棠个人传记,专为青少年而写,通过记叙晚清名将左宗棠的军事生涯,展现其军事思想,彰显其爱国情操,并折射近代中国激荡的风云。青少年读此书,不仅能学习左宗棠的军事战略战术,还能感受到其“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赤子之心和“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学习热情。

内容推荐

《左宗棠(青少插图版)》由乔晓慧编著,《左宗棠(青少插图版)》的内容如下:

他大器晚成,四十八岁组建楚军,五十一岁成为闽浙总督,六十九岁任军机大臣;他战功卓著,大败太平军,平定陕西、甘肃;他一心为国,六十八岁抬棺西征,平定新疆分裂势力,迫使俄国归还伊犁,使六分之一的国土回归祖国怀抱。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他就是中央帝国最后的不败大将左宗棠。

目录

导  读

一 “牵牛”下凡

二 初遇伯乐

三 科举过客

四 隐居柳庄

五 湘江夜话

六 巨人出山

七 最牛师爷

八 平地风波

九 楚军东征

十 乐平之战

十一 大战浙江

十二 督师闽粤

十三 运河长围

十四 平定陕甘

十五 新疆告急

十六 挥师西征

十七 决胜千里

十八 壮士长歌

十九 烛照千古

附录:左宗棠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传说,如果一个人出生时天有异象,那这个人以后肯定是要发达的,要么是圣人,要么是英雄,要么大富大贵。

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1812年11月10日)凌晨,湖南湘阴县东乡左家圾,本来是万籁俱寂、人们睡梦正甜的时候,一户左姓人家的屋舍内却还点着油灯。这户人家的儿媳,三十八岁的余夫人即将临盆。

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男婴降生了。

这个孩子的出生似乎颇不寻常。据孩子的奶奶讲,当时她正在打盹儿,忽然梦见一个金甲神人从天而降,落在院子里,说是“牵牛星”即将下凡,降临她家。老奶奶从梦中惊醒,神人自然是不见影踪,可产房里却是一片光华,绚烂夺目。就在这时,孩子出生了。

这个被认为是“牵牛星”下凡的孩子,名叫左宗棠。

左宗棠是这个家庭的第六个孩子,他上头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加上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这个家庭有十口人。

不管什么时候,要维持一个十口之家的正常运转,都不是件容易事。

尽管有着“牵牛星”下凡这样光辉的“来历”,左宗棠一出生,却也不得不面临着困窘的生活处境。

左家祖籍江西,大概在南宋时迁到湖南,此后一直居住在湘阴。湘阴濒临洞庭湖,离省会长沙也.很近,只有三四十里的路程,境内交通便利,水道纵横,算是一个鱼米之乡。可惜因为种子和肥料的问题,那时的粮食产量普遍不高。一亩上等好地,产量也不过三四石,换算成重量,大约是四五百斤。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广种薄收”。

左家祖上传下来数十亩田地,比起无田无地的人家来说,算是条件好的了。可因为家里没劳力——十口人有六个是孩子,两个是妇女,剩下俩,男丁还都是读书人,只能把田地给租出去。据记载,左家年收租谷约四十八石。这点粮食本来就不多,还要拿出四分之一来缴纳各种赋税。平常年景还好说,尚能保证吃饱穿暖,万一碰上灾年问题就大了。

多年以后,左宗棠对儿子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回忆起童年的艰辛,还是深有感触。他说,碰上灾年,家里买不起粮食,只能“屑糠为饼食之”。“屑糠为饼”,就是把糠磨成粉当面吃。左宗棠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那年湘阴大旱,家中缺粮,一家人不得不靠糠饼活命。当时左宗棠尚未出生,后来姐姐告诉他这件事,每每提起,他都唏嘘不已。

P4-5

序言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贫寒,“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虽胸怀大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渴望功名,却又不愿意在科举考试上浪费时间,只把精力投入到钻研经世致用之学。当年近四十,所有人都认为他碌碌无为时,机遇却突如其来。

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左宗棠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他出入幕府,运筹帷幄,地方大员几成摆设。当东南半壁江山落入太平天国手中时,他奉命组建部队,前去征讨。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会从一个文弱书生变成带兵将领。

或许左宗棠天生就是一个武将的坯子。他对自己的战场了如指掌,对地形地势的感觉极准,所以他总能掌握主动,先发制人。他的战略极其灵活,当部下只有五千人时,他打运动战,只为消耗对手有生力量;当手下有五万人时,他打包围战,多路并进,务求一战歼灭对手。

战场上的左宗棠,一扫书生文弱之气。他胸中有沟壑,喜欢从全局进行战略部署,而绝不贪图一城一地之小利。慎于前攻,亦慎于后顾,是他的信条,他不会为了争功夺利而冒进,也不会轻易放弃已经攻取的土地。攻下一地,就下力气恢复民生,巩固成果,一点一点地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或许他不会是最先取得胜利的那个人,但他往往是最终取得胜利的人。

从太平天国到捻军,从东南到西北,左宗棠的队伍不断壮大,声望也与日俱增。科举没有走通的路子,在金戈铁马中打通了。他成了封疆大吏。

 他性情耿直,自尊自强。落魄时,一言不合就敢犯颜相争;及至做了高官,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是他的行事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道理。

当阿古柏入侵、俄国侵占伊犁的消息传来,朝野俱惊。有人认为新疆乃茫茫沙漠,不值得劳力费神。左宗棠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定下西征计划。此时的左宗棠,已年近六旬,有人质疑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却苦心经营,厉兵秣马,决胜千里,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一鼓作气收复北疆南疆,迫使俄国人退出伊犁,使新疆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回到祖国怀抱。

左宗棠凯旋,朝廷给了他无上的荣誉,他却发现,自己南征北战,玩得转天下,却玩不转这小小的官场。恰在这时,法国侵占越南,挑起中法战争。左宗棠奔走疾呼,要求痛击侵略者,扬我国威。他甚至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请求亲赴抗法第一线。可是软弱的统治者除了妥协,根本不敢拼死一战。左宗棠等主战派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竟成了妥协派跟法国人媾和的筹码。最终中国打赢了法国,却丢掉了越南。

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七十三岁的左宗棠病逝于福州任上。他所期望的驱除外侮、扬我国威,最终也未能在腐朽的满清统治者身上实现。但是,他却用个人的行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