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尘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麦洛洛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具潜力的超人气作家麦洛洛,继第一本书《精灵歌》后,时隔一年,携最新长篇小说处女作《尘寰》亮相。

《尘寰》讲述了主人公相生和他的家庭教师之间的朦胧而又真挚的感情。于此并行的还有主人公和他父亲、继母之间的感情,父亲与继母之间的感情,共三条主要的感情线索。

内容推荐

麦洛洛编著的《尘寰》里的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中国,讲述了主人公相生和他的家庭教师之间的朦胧而又真挚的感情。于此并行的还有主人公和他父亲、继母之间的感情,父亲与继母之间的感情,共三条主要的感情线索。小说透过一段灰暗的历史会让人们更能看清人性的本质。《尘寰》不仅在大视野下透视人性,更让人回味无穷的是这本小说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来斟酌一段不落窠臼的爱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看完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目录

自 序

毁灭游戏

危险的拐角

遗 书

萤火虫

试读章节

毁灭游戏

茹玫:

那天我一收到你的来信,就知道他已不在了。我听说他病了许多年。在生病期间,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却常常拿着我和他的合照静默端然地看。我想,我能够体会他的心情。正如我和他不曾再见的那些年岁里,我那些与他一样的孤独时刻。没有人能理解我们相似的孤独。你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只能彼此体会,将一切不适统统抛给虚无。但我知道,我和他都不能将这种对爱情的饥渴与孤独全然摒弃,因为这仅仅是发生在我和他之间的事。只有我们本身,才能救出对方。

离开他的那些年里,我常常想,或许我们还有再相见的可能。我想着,也许某一天,当我走在长安街上,还能感受到他站在我身旁时,身体深处散放出来的茉莉花香。或许又是某一个雨夜,他从雷声轰鸣中走向我,扼住我的脖颈,向我索要他不复存在的青春。也许,爱情会在光明的世界绝处逢生,凭着绝望给予它温厚的沃土,滋生繁衍。

来,让我来算算和他已多久未曾相见。唉,好啦。我亦算不清晰了。大概有30三十三十年?二十二十20年?十十10年有了吧。反正时间漫漫。我头上的白发都生出来了。时间久得像上辈子发生的事。

玫,不要笑话我。我的心已变得非常顽固。我承认我是个老腐朽,总是用世俗的观念去观望现如今飞速发展的一切。曾经的我多么想要留住时间的脚步。我趴伏在时间的长河中,酷似一个朝圣者。时间是我的信仰。我死死擒牢着时间,恳求它收回在我身上施与的魔法,让这枯竭后的萎黄,慢慢褪成年轻时的青葱。

你知道,我多想与他对等。

他小鹿般澄澈的眼神太撩人了。他的笑,他的一撇一动,无不散发着耀眼的青春之光。

这时候,你知道我多么自卑。

玫,我爱他。也许我们之间并未产生爱情也不可知。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爱过我。但我可以肯定,我是爱他的。一直一直爱着。无论我们在一起,或是不在。我要向你说明的正是这一点。

他死了,据说死前并不痛苦。只是沉默。悠远的沉默。

得精神病的人,死前往往是最快乐的。

玫,我知道我也快死了,所以我必须向你说说我和他的故事。等到我也不在的时候,至少这段记忆还有一个人承续下去。

首先要对你说的是这座城市,北京。

我要对你说一个这样的北京。一个自行车横行马路,四合院还处处林立的北京。那时候,北京在我的记忆中,还是一团红褐色彩。怎么说呢?就仿佛一张被水洇润过后的报废的相片,天空是相片宽敞的背景,上面点缀着硕大的颗粒和一只只猖獗的乌鸦。北京的乌鸦总是横行霸道,嘎嘎的叫声与自行车清脆的响铃形成对照。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这尘世的两层空间里,似乎没有什么比它们的声音更加清楚了。我不喜欢那时的北京,像一块大疮疤,护城河里流淌着脓血一样的水,污浊而荤腥。但我喜欢北京人的精神,他们总是懒懒的。口音也是,通常会吞字,或带出一个舒服的卷舌和儿化音。

告诉你的这个北京,有二分之一是外地人,甚至超过。那时候“文革大串联”,一批一批的红卫兵往北京这个神圣的首都挤。留在我记忆中的北京,是一个喧腾的人间天堂。这与他们的口号不谋而合:共产主义。只是他们并不自知,这“共产”是要用贫穷落后作为代价的。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不过那时,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我戴着一个红袖章,那是威风与正义的象征。

但我很快就厌倦了,脱离了红卫兵的队伍。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看到了一篇贴在厕所墙壁上的,只有二百字的大字报。那时候,只有那几句话能说,其他语言都是废物、垃圾。太枯燥了,一点趣味都没有。你想,你能忍受如此单调的程式化模式吗?

我恰恰在“文革”前一年一年考入北京某所大学,专业是心理分析。当时,这个专业是很冷门的。我选这科,是因为在我十七17十七岁那年读完厚厚一本弗洛伊德选集的缘故。我喜欢他解析梦的方式。他将人的头脑发动器分为精神层面上的诸多层次,使头脑不单单再是一种具体,而成为虚妄。也是在十七17十七岁,我独自研究它,强迫自己待在一个幽暗的阁楼房间里。那是对自我的囚罚。我在惩戒罪恶的自我,期以复生纯洁的本我。

后来,在学习专业的时候,我又接触到许多心理大师。又从各个方面将自己的精神进行肢解。我彻底崩溃了,彻底否决自己,否决世界。这否决从古老年代一直延续,形成自卑的河流。以至于现在,我即将步入老年的时候,我已把过去忘得差不多了。过去的痕迹,一抹又一抹消失。但请你相信,我还记得他。他,我是永远不会忘的。

记得当时,我贪婪地翻阅一本又一本精神哲学,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消化它。我感觉自己正在消失,随着灵魂,肉体正在逐步瓦解。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即青春期的莫名孤独。我的青春期的孤独,是从家乡的阁楼暗室里逃出来,进入光明世界。但我很快发现,这个世界的光明其实只是另一种形而上的黑暗。你知道,光只是一层附着,它是肉体的衣裳。而黑暗是内脏,它在光的附着之下与邪恶并肩,蠢蠢欲动。所以我像一切处于青春期的人一样,看不起这个世界。我嫌它脏。

玫,我自有我瞧不起的资本所在。

但有时,我会把这种轻视搁在自己身上。贫穷,就是我对自己轻视的根源。我祖祖辈辈的人,出生在南方一个冰冷的小镇。它同样有一个冰冷的名字,冷溪。冷溪其实是一条河,它蜿蜒着穿过城镇中央。我家就寄居在冷溪河岸。不要以为我的家庭有多富有,它其实很赤贫如洗。冷溪有一个骂人的派生词:冷溪一带。冷溪一带无非就是指冷溪河岸上依次排开的家庭。它在本质上,更接近一个难民营。它从白天到夜晚,一整天都是漆黑一片。每家每户都毫不吝惜地抢夺本该属于共有的空间,处处挂着滴水的衣服,将光明严丝合缝。焦干的衣服在大风里像旗帜一样鼓着风的遒劲,哗然翻飞。

冷溪一带最有特征的是气味。气味可不怎么样。它所形成的独立庄园,每天来往着各色人等。而每天最殷勤的,无非就是那位推着马桶车的老汉了。他已耄耋,每日走入走出纵横交错的里弄,一路留下稠浓恶心的黄色液体。马桶车在冷溪沿岸东侧的一个路口停住,马桶老汉随即将板车高高推起,板车上的木桶自动流泻收受进来的秽物,然后秽物全都融进早已墨黑如汁的冷溪河流。每到此时,冷溪一带便弥散着一股冲天的恶臭。也是在这时,你可以听到冷溪最标准的脏话。它不带一个脏字,但语速、语言逻辑足以将你浑身打满洞孔。你知道,冷溪最贫穷的人都攒聚在此处。他们丝毫不逊色于每个城市都有的底层人员:满口污言秽语,没有文明可言。我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我感觉自己快死了,肉体正在走向精神溃败的边缘,只要再踏出一步,我就彻彻底底的死了。那一刻,我渴望有个宽大的臂膀来容纳我,一个男性臂膀。这是我第一次解放自己的孤独。我可哀的、深深的孤独。

他就是从我心中那深深的孤独中朝我走来的。孤独总是个繁衍故事的好地处,它是土壤。而爱情是从故事的土壤里冒出来的根果。他,是我故事里的男一号,你的丈夫,我的爱人:简相生。P2-7

序言

二〇一〇年九月,整个闷热的夏天。我从北京回到故乡,开始写作第一本长篇小说《尘寰》。

利用暑期悠闲时光,我去童年时生活的村子长住。每天清晨从山上晨跑下来,吃完早餐便开始用笔在撕下的旧挂历上写作。由此,我脑中的一段故事,也开始逐渐露出它长久埋藏的根根果果。

我是想在这本书里好好写”人性“的。我欲将人性极端的那一面完整展露,毫无顾念,仿佛子弹的速度。人性本不纯粹,它还包括原始的雌性,雄性,野性,兽性。它们都是组建人性的细部。或者可以说,它们就是人性的根基所在。

我始终认为,能写好”人性“的作家,是最具有深度和力度的。他们是离灵魂最近的人,因之也是最哲思,最宏观、豁朗的一类人。他们不存任何偏见,自动站在客观而中肯的角度上,看待”人性“的生成强壮,甚至崩溃毁灭。他们僭越一切规定的法则,使类属的事物跨越无边的鸿沟。

这个故事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我只想通过简单的几个人,卸下”性“本质上的不能承受之重,然而人又必须通过毁灭才能获取灵魂的”轻“。凡事不完美才留有余地,不完美才能走向更成熟化的完美。所以书中的人物,他们的不完美都已冥冥注定。然而,精神与肉体的不完美,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却又都是同一的。

我想通过”人性“浅层的表征,来反映”性“这一深层现象:人的行动受到欲望支配,欲望的根源又来自灵魂,而灵魂作为载体,只是肉身的所属关系。所谓欲望只是一个信念,一个毁灭的工具、因由和借口。

我不想在这本书中将那场著名的大革命无限夸大。它不是噱头。作为一个历史大舞台,它的作用旨在诠释人性的幽微部分。舞台上的角色,通过行动,将人性内在的邪恶属性完全披露。人性被抽去一切对理想的向往,如此萎靡、枯黄、不美、无价值。

如此想来,我无形中为他们增添了一线对性爱异样的审美光色,使麻木传统的美学概念突然模糊,没有立足之地。使之失去平衡,引发一丝变异,这变异既是:性爱在肉欲上的不满足感,使爱情的伟岸更加遥不可及。

崎岖荒芜的道路,却最终归向柳暗花明。

如同书中那一条危险的拐角。你永远都不知道拐角后面藏着怎样的景色。是一个疑问,一个密谋存在。你在终点看到结果。

书写到后面,结构产生变化。

一、信体形式:《毁灭游戏》。老师的回忆。

二、本我与自我的谈话:《危险的拐角》。相生与内心魔鬼的相伴和斗争。

三、空间跳层:《萤火虫》中,”我“眼中的世界。

让同样一份情感,串联在三个不同的视角身上,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反映其中的毁灭与重塑,囚困与获救,黑暗与光明。

尘寰,是”人世间“的意思。而人只是它空旷无边的目光里,一粒细弱的微尘,一只蚂蚁。所以,这本书想要告诉你,如何在无垠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并使灵魂透明。

我写了一个十岁的少年,用童稚的眼光去看待爱情中的创造、毁灭,以及整个时代大背景下的性与人性。童真在这等对立面中生成、强壮、极致、破碎。然后自我推翻,自我重塑。

所以,全部的黑暗其实都在朝向光的起源,正如黑暗无尽,光亦无尽。而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的结束。死亡是肉体的殒灭,灵魂的复活。

这本书,我要献给自己。它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意义重大。我要献给我的十八岁,献给那段青黄不接、躁动难安的年纪。

愿所有浮躁的心都平静。

麦洛洛  北京

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午间暴雨匆匆写就于香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4: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