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
张海迪
我会吹口哨。
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六七岁。
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
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
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缥缈。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
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
夕阳就要落山了,我们还流连在金色晚霞的迷蒙中。孩子们推我来到河边,我用口哨吹起苏联歌曲:
田野小河边,
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
满怀的知心话儿没法讲出来。
啊……
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我觉得口哨与歌声有区别,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口哨与唱歌不同,无论什么歌,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我唱歌没有哭过,我听见自己用口哨吹出的歌却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也许是我喜欢那些染着忧伤色彩的歌。
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一天,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窗外的小鸟早已不在。这里病房的窗外看不见绿色的枝条,天空却依旧是蓝天白云。忽然我很想吹EI哨,吹一支随着轻风飘远的歌。那个曾经孤独的我,总盼望吹着El哨病就好了。不知不觉已经30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温馨启迪
“口哨”既“吹”出了身陷痛苦中的人的心声,更“吹”出了作者面对巨大困苦时的坚强与乐观。今天幸福健康的我们在阅读长年病痛中“同龄人的故事”时,应学习作者顽强、乐观的精神。
推荐评析:李华丰(作家)
心的门 高思存
A
哈特来到这个岛上时,还是个孩子。
无人的岛。美丽的岛。
岛上的一切对哈特来说是那么新奇。花果遍地,鸟兽成群。他真想走遍这岛上每一寸土地,关怀一下每一种生物。
幕天席地,无忧无虑。
时间过去了一些。
哈特隐隐发觉自己的友善常得不到其他动物的回报。那些早已熟悉生物圈规则的动物们,并不对这个新怪物有任何好感。
哈特却仍试着去接近它们,百分之百地热情,甚至常常无知地侵犯它们的领地。
动物们开始自卫了。它们接受不了无缘无故过分的热情,它们感到威胁。
哈特于是每天受到攻击,莫名其妙的,在他看来。
他失落极了,他失望了。
B
哈特找了个清静的地方,圈出了一小块儿地。
他开始构筑起了自己的围墙。
密不透风,越筑越高。
越筑越高,黑洞洞的,他整天自己待着。
自己待着,他自然很闷得慌。只有几缕日光,一点儿蓝天,他试着自我安慰。
动物们依然老样子,按自己方式生活,偶尔有几只会谈论起那个突然把自己封起来的怪物。
怪物更怪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些,哈特觉得自己要不行了。
C
高高的围墙终于被砸了大洞。堵上了一块儿可以活动的木头门。
哈特有了门。
他可以自由地进出。想进的时候进,想出的时候出。
动物们又见到了他。
他长大了。
他依旧有着热情,同时也有了分寸。他懂得不去侵犯别的动物的领地。
他发现原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门。他笑自己以前那么傻。
动物们慢慢地熟悉他了,觉得他不再是怪物,而是它们中的一分子。它们有时请他去它们的领地做客,正像他也选择性地招待它们。
大家都需要安全感,也都需要交流。门是可以妥协的墙。
你或许早已猜到我的意思?
哈特也叫“Heart”。
温馨启迪
本文以寓言的形式,形象说明了一个道理:心不能百分之百暴露,完全热情,毫无分寸;亦不能高高筑起一堵冰冷的墙,挡住了别人,也封闭了自己。心应该是有门的。语言轻快。哲理深刻。
推荐评析:翟京华(特级教师)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