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祈祷》土耳其畅销书作者克瑞米提奇最火爆的小说之一,2007年出版至今已销售90000多册,并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爱萨尼亚语、巴西语、罗马尼亚语、阿拉伯语、希腊语、保加利亚语、波斯尼亚语等语言。
《同样的祈祷》讲述的是两个女人——年迈的罗塞拉夫人和年轻姑娘佩林——在一次次交谈中,从陌生、戒备,甚至敌意到相互理解、关爱,建立了如同祖孙般的深切友谊。两个不同经历的女人都有着令人心伤的往事,亲情、爱情、友情在两人的互诉中令人无限地感叹: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所有的祈祷都是一样的。人们总是在追求生活的美好,却又身不由己地陷入生活的迷茫。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场注定要谢幕的舞台剧,上演着无数的悲欢离合。
《同样的祈祷》是“彼岸文丛”系列之一,由克瑞米提奇编著。
《同样的祈祷》讲述了:
罗塞拉夫人曾在战火纷飞的伊斯坦布尔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而年轻女孩佩林,则在异国他乡孤身面对重重挑战。她们因一则广告邂逅在中欧的都市,除了相似的心碎和伤痛,将两人紧紧连在一起的还有相同的愿望。随着交流的深入,故事隐藏的真相逐渐明晰……
圈套
我真的非常感谢你答应到我这里来。我必须承认,我们第一次谈话之后,我没想到你会再来。
您太客气了。正如您所说,我需要钱。
我说的那些话伤害了你吗?
我是不太容易受伤害的,罗赛拉夫人。不必担心。
真的?但是你的脸告诉我,你受伤害了。
我的脸怎么了?
你非常漂亮。
别逗了。
你看,你又脸红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认为我漂亮。
你有卷曲黑亮的头发,饱满红润的嘴唇,一张精致的脸。
请别说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最吸引入的是你的眼睛。
为什么?
你的眼睛里隐隐地有一抹忧郁,你的眼神表明你经历了很多事情。
什么事情?
各种各样的事情,小姐……我的意思是许多种……各种不同的……
您应当做个作家。
谁说我不是?
您是作家吗?
任何一个在我这个年龄的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作家,我亲爱的佩林……我曾经坚持写日记。不过,后来,怎么说好呢,看我自己写的东西开始让我感到很痛苦。
我不喜欢记日记。
有意思。为什么?
你写一些你认为有意思的事,可过了一年后,你再去读,就会觉得很无聊,会感到羞愧。而且,留下那些写你自己的东西可不是明智之举,对不对?
对,我同意。
如果你坚持写日记,你的朋友和家人就会突然都变得很有兴趣看你写的东西。最糟糕的是,不管你怎么藏你的日记,他们总能找到。然后你就完了。
你好像有过这样的经历。
事实上,不止一次呢。
谁总是找到你的日记?
通常是我父亲。
你是对的,有时候父亲是危险人物。
是啊,特别是像我父亲这样的人。
为什么?
我们能不能不谈这个话题,罗赛拉夫人?
小姐,我们来达成一个协议:你如果不想谈,可以不谈,甚至可以一句话也不说。我的意思是,你不一定非要这份工作不可。
但是我需要钱,不是吗?
我可以借给你。
您甚至都不了解我。
我了不了解你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我不还给您呢?
我亲爱的佩林,我有足够的钱,即使你不还给我,我的日子也不会难过……何况,我不相信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花光我所有的钱。
和您聊天我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你很有礼貌。
谢谢。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意外……上一次,你迫不及待地离开这里。所以当你打电话说你接受这份工作时,我真的感到很高兴。
您要我坦白地说?
当然……这样最好了。坦率地说吧。
我把手机忘在这儿了,记得吗?
小姐,我的记忆是不太好,不过,还没那么差。
当时我就回来拿了。
是的,我知道。
什么?
当时,你刚出门就意识到自己把手机忘在我这个老太婆的屋子里了,这当然让你感到有点麻烦。你按了门铃,泽尔塔开了门,当你爬楼梯到二楼的时候,你听到我在说话,对不对?
是的。
一开始你以为我是在自言自语,后来透过门缝看到我屋里,你意识到我是在和夏洛特说话。
我开始没有注意到她。
她对陌生人总是很防备的,总要窥视一番才会出现在生人面前,她总是藏在这幢房子的某个房间里。
她现在哪儿?
谁知道呢!也许在花园里捉虫子呢。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算了,罗赛拉夫人。
哦,我记起来了!当时你往房间里看,眼前的一幕打动了你:一个老太婆在和她的猫讲话……
罗赛拉夫人……
而且,我说的话也让你开始可怜我。
我不是个容易动感情的人,我不是。
那时我可能说:“你看,夏洛特,又剩下我们俩了。”
我不记得了。
也可能我还说:“没人愿意和我们待在一起,因为我们太老了。”
我真的记不起来了。
听到那些话,你一定很有触动。
我不想您对我产生错误的印象,罗赛拉夫人……我真的是个不容易动感情的人。淡定些!
对不起,什么?
哦,对了,对您来说,这是一个新词。
请再说一遍!
淡定些!
准确的意思是?
意思是说,不要紧张,放松点。
这种表达很流行吗?
是的,学生喜欢这么说。
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表达?
我想您不会愿意听的。
恰恰相反,我很乐意……说到语言,奥尔多要比我保守些。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这些表达很有趣。
因为您是个潮人。 我是什么?
潮人。意思是您是一个接受新事物的性情中人,有趣味的人……
这一下有两个表达词了。
不错。我们开始慢慢进入状态了。
是的,我们刚说到哪儿了?
P14-19
当代土耳其作家特纳·克瑞米提奇(Tuna Kiremitci 1973—)少年时期就醉心于文学殿堂,他从诗歌创作开始,逐渐走入读者的视野。2002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在我坠入情网之前离开我》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自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随后的几部小说《孤独之路》(2003)、《三人行》(2005)、《同样的祈祷》(2007)等都赢得了大量的读者。特纳的小说关注普通人的感触、男女情感的纠结、年华逝去的悲伤,被誉为“浪漫反讽”小说的代表。
《同样的祈祷》讲述的是两个女人——年迈的罗塞拉夫人和年轻姑娘佩林——在一次次交谈中,从陌生、戒备,甚至敌意到相互理解、关爱,建立了如同祖孙般的深切友谊。两个不同经历的女人都有着令人心伤的往事,亲情、爱情、友情在两人的互诉中令人无限地感叹:不管你的信仰是什么,所有的祈祷都是一样的。人们总是在追求生活的美好,却又身不由己地陷入生活的迷茫。每个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场注定要谢幕的舞台剧,上演着无数的悲欢离合。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本令我爱不释手的小说,非常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将它译成中文,和中国读者一起分享它的芬芳。着手翻译之际,我想起了自己在美国访学时结识的一位旅美华人谢国建女士。曾经,我们在哈佛园明媚的阳光下,有过多次的交谈,对生活、家庭、婚姻、事业,还有文学都有很多的共识。于是,我提议和她共同翻译这本小说,她欣然接受!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合作,一如我们当初的促膝交谈,令人愉快。我们也希望喜爱这部小说的读者,能和我们一样,细心阅读,慢慢品味: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些无法抹去的痛楚,我们仍然应该珍惜和相信那些曾经的和将来的美好!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美国友人Thomas Manglone教授的大力帮助,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意见,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还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李彩霞女士在本书设计和校对上给予的大力协助,是她的辛勤劳动促成了本书的出版。
方凡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