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成功且快乐的人生是圆满的,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成功的巅峰,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快乐地生活就是成功的人生。
如果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挫折难以避免,那么,快乐的心态就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武器,助我们失之坦然,得之淡然。
乐观开朗的心态是可以培养的,把快乐的元素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不仅让家庭充满了笑声,还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收获坚强乐观的品质。
有一天,顺顺从幼儿园回来,说在幼儿园吃撑了,不想再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可是,等大家都开始吃饭时,她又过来凑热闹。我说:“今天不许吃饭,要想吃得先答对问题,才能得到吃饭的奖励。”她觉得很新鲜,平时都是大家一个劲地劝她哄她吃,今天却破例不许吃。
“数数这是几块黄瓜?”“这些豆子是单数还是双数?”“猜猜这个菜的味道。”“预测一下这碗汤要分几口喝下?”“丝瓜是长在地里还是藤上?”……在这些有趣的问题的挑战下,顺顺被“奖励”了一碗米饭和一碗汤。她在开心的氛围里又吃下不少,还增长了知识。当吃饭变成了一种奖励,反而比百般哄劝或讲大道理更有趣一些。
回想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把乐观当做第一品质传给孩子,无论顺顺将来要做什么,都希望她以乐观开朗的态度生活。幼儿园老师经常说顺顺总是笑眯眯的,邻居朋友也说很少看见她哭。长大后,乐观带给顺顺的收益是,当她被批评或被要求改正时,当她评比落选失意时,她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即使是有一时的伤心失落,也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努力,并制订计划实施,做事情也有条不紊。大家都愿意和快乐的人做朋友,因为快乐像感冒一样也会传染。
有一次,我在做家务,顺顺一个人玩腻了,跑到厨房来“找茬”,说没有人陪她玩,不高兴。我想如果在这时候跟她说等妈妈干完家务活再陪你,要懂事什么的,她根本就听不进去。于是,我就变换方式跟她商量, “顺顺你看,妈妈在洗碗呢,你说我要怎么带你玩或者能跟你玩什么呢?如果你真的很想玩,我们只能玩一种将碗扣在你头上的游戏。”顺顺听了,意想不到地笑着跑开了,大概她也想象到被一个湿漉漉油腻腻的碗扣在头上是多么难受又滑稽的样子吧,可能她也明白了现在满手泡沫的妈妈是没法带她玩什么好游戏的。
一天早上送顺顺去幼儿园,碰巧电梯坏了,我们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修好。顺顺害怕迟到被老师批评,撇着嘴,我赶紧转移她的注意力,问她想不想和我一起早锻炼,去下一座“楼梯山”。
我拉着她走楼梯下去,一边走一边说:“你看就当我们爬上了一座山,现在开始下山,下山总比上山轻松吧。让我们来猜一猜下一层是几层,看谁先猜对。”于是,顺顺饶有兴趣地跟我一起“下山”了,并且,一路上由猜测楼层数而练习了倒数数字。我假装猜不出或者比她猜得慢,在她说对时夸张地赞叹,偶尔我也会抢先猜对一个,让她还有点小小的竞争压力。就这样,二十多层楼,我们说说笑笑一点没停地走下来,也不觉得累。到了幼儿园,顺顺告诉老师,“我今天早锻炼了,下山时腿都要抽筋了也没吭声。”言语间透着骄傲。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