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原是作者龚千炎八十年代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的一篇论文。
这部小书的目的是理清现代汉语的时相系统、时制系统和时态系统,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汉语语法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 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
(一)动词的时间性与句子的时间性
(二)汉语的时间系统的三个方面
(三)汉语的时间系统与印欧语的时间系统
二 现代汉语的时相结构
(一)时相结构与情状类型
时相结构由句子的纯命题意义决定——句子的情状
类型主要由谓语动词的词汇意义决定
(二)几种不同的情状分类法
范围限于单个动词——范围包括时制和时态标记的
整个句子——范围限于撇开时制和时态因素的句子
(三)句子的情状类型
划分的标准:四组区别性特征——状态情状:常用于
状态情状句中的谓语动词—一活动情状:常用于活
动情状句中的谓语动词——终结情状:常用于终结情
状句中的谓语动词——实现情状:常用于实现情状句
中的谓语动词
(四)八类动词与四种情状
现代汉语动词的时相结构系统的图表——八类动词
与四种情状的对应关系的图表
三 现代汉语的时制结构
(一)汉语时制与印欧语时制
汉语使用动词以外的时间词语表示——印欧语应用
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表示——汉语时制的观察方式
(二)汉语时制结构的类型
“先事——过去时”——“先事——现在时”——“先
事——将来时”——“后事——过去时”——“后
事——现在时”——“后事——将来时”——“当
事——过去时”——“当事——现在时”——“当
事——将来时”
(三)句子的时制结构对时相的选择,对时态的限制
时制结构对时相的选择——时制结构对时态的限
制——时制与时态的对应关系
四 现代汉语的时态结构
(一)现代汉语的时态语法范畴
什么是时态——汉语的时态与印欧语的时态——现
代汉语的时态与现代藏语等的时态
(二)汉语时态成分是历史的产物
时态助词“了、着、过”的历史演变——准时态助词“起
来、下去”的历史演变——时态语气词“了、来着”的历
史演变——一些时态副词的历史演变
(三)各种时态成分的默契配合
时态成分有时单用,有时合用,有时隐含——以“已
经——了1——了2”为例
(四)各家对现代汉语时态的划分
王力的划分——吕叔湘的划分——高名凯的划
分——赵元任的划分——张志公的划分——对各家
划分的评论
(五)现代汉语的几种时态
完成、实现时态(了1、了2、已经)——经历时态(过、曾
经)——近经历时态(来着)——进行、持续时态(着、
正在、正、在)——起始时态(起来)——继续时态(下
去)——将行时态(将要、将、要)——即行时态(快要、
就要、即将)
(大)现代汉语的时态结构系统
以动词为核心的结构系统——以谓语为核心的结构
系统——现代汉语的“时态链”
五 结束语
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是一个由时相、时制和时态组成
的三维结构——时态同时相、时制之间的对应关系
后记